1973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
广西广东浙江去年农业收成好
据新华社南宁一九七三年一月二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大农村战胜严重的干旱、寒潮、冰雹、虫害等自然灾害,一九七二年农业生产继续获得丰收。全区粮食总产量比丰收的一九七一年又有增长;甘蔗总产量比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三十,红麻和黄麻产量增长两倍,茶叶收购量增长百分之二十,油料、烟叶、蚕茧和水果的产量也有增长。
一九七二年以来,自治区各地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的同时,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帮助社队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他们在领导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实践中认识到,要把农业尽快地搞上去,实现高产稳产,必须下苦功夫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因此,各地针对山区多、生产条件差、抗灾能力弱的特点,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规划,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治山治水,为增产创造条件。在西江流域低洼易涝地区,许多社队筑堤防洪,建闸排涝;在缺乏水源的大石山区,大搞砌墙保土,修建田头水柜和粪井,开发利用地下水;在丘陵地区,兴建山塘水库,拦河筑坝,修筑环山渠道,引水灌溉;在北部湾沿海,营造防护林带,防止风沙灾害,有计划地进行围海造田。
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各地根据农闲大干农忙小干的原则,把兴修当年受益的工程和长远水利建设结合起来,把治山治水和造田造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都安瑶族自治县是“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山区。一九六八年以来,县委和县革委会领导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开展治山治水活动,四年来共兴修各种小型水利工程三万五千多处,增加灌溉面积十八万亩,粮食生产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五。
据新华社广州一九七三年一月二日电 广东省农村广大干部和社员,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一九七二年粮食生产取得好收成,平均亩产量连续第三年跨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主要经济作物也获得丰收。产量在全国占第一位的甘蔗比一九七一年增产百分之二十以上;产量占全国第二位的麻类作物比历史最高水平增产百分之五十以上;花生产量也有较大增长;水产品、生猪、家禽、茶叶、中药材和荔枝、香蕉等,比一九七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
一九七二年,广东省遇到严重的虫害,晚稻成熟时又受到台风袭击。农村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以批修整风为纲,带领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同自然灾害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在大力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在珠江三角洲扩种了十多万亩甘蔗,其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主要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既抓水稻,又抓旱粮,千方百计提高粮食总产量。原来粮食生产比较后进的地区一九七二年迅速赶上来了;原来粮食高产的县、市,一九七二年仍然增产。
广东农村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把各行各业纳入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促进了粮食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佛山地区一九七二年集中力量抓了化肥、水泥、小水电、柴油机、挖泥船的生产和农船的维修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化肥生产比上一年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
从前年冬天以来,广东农村进一步开展了农田基本建设,为一九七二年农业增产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一年来,全省农村通过加厚土层、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改造了五百多万亩低产田;开展水利建设,扩大了一百多万亩旱涝保收农田。
据新华社杭州一九七三年一月三日电 一九七二年,浙江省各地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农业生产获得全面发展。在多年跨《纲要》的基础上,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生猪饲养量继续上升,平均每个农户三头多;蚕茧、茶叶、柑桔都显著增产;渔业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
去年,浙江全省九个地区的农业普遍增了产。高产地区继续向前发展,低产地区迅速赶了上来。主要产粮区的杭嘉湖平原和宁(波)绍(兴)平原,出现了一批粮食平均亩产突破一千五百斤的大队;过去粮食产量较低的山区、海岛和丘陵地区,不少社、队的增产幅度较大;地处渔区的舟山地区去年粮食的总产和单产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去年,中共浙江省委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狠抓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联系实际,认真总结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开展革命大批判,分清路线是非,划清政策界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推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深入发展。中共宁波地委和革委会在批修整风运动中,认真学习“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总结了经验教训,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在春耕、夏收、夏种和秋收、冬种等主要农事季节,地委和各县委的领导成员都带领机关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检查生产,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狠抓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全区五千多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普遍轮训过一次。许多地方建立和健全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动群众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全区去年兴修了四千多处小型水利工程,使蓄水量增加七千多万立方,增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九万七千多亩。各县还发动群众大积土杂肥,使晚稻的施肥量比往年大大增加。经过广大干部、社员的艰苦奋斗,宁波地区夺得农业的新丰收。
在夺取农业丰收的过程中,浙江省农村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种田。全省各地、县和人民公社,建立和健全了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充实了技术力量,还培训了几十万大队和生产队的植保员。这支群众性的农业技术队伍,在夺取高产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地处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地区,干部和社员群众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继续抓好土、肥、水等发展农业的基础工作的同时,狠抓种子的提纯复壮,大力推广耐寒、抗病、耐肥的高产良种,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去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继续超千斤。
目前,浙江农村广大干部和社员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社员个人三者关系,增加社队储粮,踊跃向国家交公粮、卖余粮,支援社会主义建设。(附图片)
广东省徐闻县下桥公社二桥大队去年获得好收成。这是二桥大队二桥生产队社员在晒新谷。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加强麦田管理,夺取新的丰收
赵丰年
冬春季节,是搞好小麦生产的关键时期。管理好冬小麦,适时种好春小麦,这是第一季农业生产上需要特别抓紧的事情,是增产粮食的重要环节。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国的小麦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面积。近年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发展,复种指数的增加,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力争小麦增产是夺取全年农业增产的第一仗,对于粮食生产的全局有很大影响。北方主要产麦区的冀、鲁、豫等省有一条重要经验:多种和种好小麦,以夏促秋,对全年粮食增产起很大作用。
去年,各地在批修整风运动的推动下,调动了广大干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小麦生产取得显著成绩,全国总产量比前年增长百分之八。冀、鲁、豫、京、津等省、市,虽然遇到严重干旱,小麦仍然普遍夺得丰收,分别增产二、三成。小麦一季超《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的丰产队,大批涌现;大幅度增产和高产的县,大量增加。“小麦是低产作物”的论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否定。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平原或是山区,小麦不但能大幅度增产,而且能大面积丰收。事实说明,小麦也是一种高产稳产作物,只要种好管好,增产潜力很大。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去秋小麦播种质量较好,当前大部分麦苗整齐健壮。但是,种好只是基础,管好是个关键。今年小麦面积比去年又有扩大,加上南方晚茬小麦多,北方部分地区干旱,有些麦田底墒不足,还有些地方部分麦苗旺长,管理的任务比往年重。北方地区干旱还可能继续下去,要树立长期抗旱思想,绝不能盲目麻痹,放松管理。加强麦田管理,就是要正确处理小麦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使小麦不断茁壮成长,达到穗多、穗大、籽粒饱满,实现高产。麦子种下以后,一直到收割,有很多的管理工作要做,“麦子不到手,管理不停手。”弱苗要促进,旺苗要控制;北方地区向麦田积雪运冰,南方多雨地区注意防涝排渍;适时追肥,划锄松土,提高地温和保墒蓄水;禁止麦田放猪放羊,以及做好冬季和早春的防寒工作等等,都需要一项一项抓紧落实。我国还有大面积的春小麦种植区,从现在起,要从土、肥、水、种等方面作好准备,争取适时多种、种好、管好。
夺取小麦丰收,要抓好批修整风这件头等大事,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提高广大群众的路线觉悟和为革命种田的积极性。农村各级党组织,要把搞好麦田管理作为“农业学大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领导干部要亲临第一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领广大群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争取小麦更大幅度的增产而努力!


第2版()
专栏:

管早管好 争取主动
我们岳滩大队党支部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去年的小麦播种比较适时,当前麦苗生长茁壮。但是,少数干部和群众对冬季麦田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冬季小麦没啥管,追点肥料就算完”的错误思想。我们队的小麦虽然种得比往年好,但由于长期干旱,底墒不足,再加上连年高产,地力消耗多,对麦苗生长不利。同时由于麦播后气温偏高,麦苗叶片宽长,消耗养分多。还有少部分麦田由于秋季干旱,秋收偏迟,播种较晚,形成了部分三类苗。改变这种状况还要作很大的努力。
我们从长期实践中认识到,小麦从出苗到越冬这个阶段,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根、增蘖、争壮苗,使麦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头多、穗大、不倒伏打好基础。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如果管理得好,给小麦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冬前达到苗全、苗壮,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否则,虽然种得很好,如果管理不好,就会造成小麦根少、根浅、分蘖差、麦苗弱,向坏的方向转化。决定的条件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因地制宜,搞好冬季麦田管理。而要搞好冬季麦田管理,首先就要摸透小麦冬季生长的规律,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巩固壮苗,促进弱苗,适当地控制旺苗,达到促根、增蘖、争壮苗的目的。
由于我们大队有一部分麦田播种较晚,需要早管理,争取主动,以使麦苗早分蘖,分壮蘖。因此,在小麦进入分蘖期时,我们就组织队干部、老农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研究,根据麦苗生长的不同情况,加强管理,追施底肥,进行浇水,并及时中耕,尽快地发挥肥效,促进麦苗早分蘖、早盘根。
现在,我们大队的干部、群众正在进一步加强冬季麦田管理,为夺取今年小麦的丰收打好基础。
中共河南偃师县岳滩大队党支部


第2版()
专栏:

种好是基础 管好是关键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去年遇到几十年未有的严重干旱,仍然夺得了农业好收成。全区六百多万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达到五百七十多斤,总产三十六亿斤,单产、总产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取得好收成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狠抓了夏季丰收,以夏促秋,取得了全年丰收的主动权。
去年秋后全区播种冬小麦四百六十多万亩,比上年扩大五十多万亩。由于长期干旱,底墒不足,抗旱任务很大。针对这一情况,各县在麦田管理上突出地抓了抗旱浇水。小麦一出齐,就开始浇水,截至目前,早播的麦田基本浇完,面积达三百多万亩。其中三分之一的麦田浇了两水。为了促进三类苗升级,对晚播的弱苗,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各地正在继续锄划、轧麦、盖肥,并制订护麦公约,防止禽畜糟踏,保证小麦安全过冬。
为了夺取今年夏季丰收,各地农村干部正在狠抓小麦的管理措施,并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认识种好是增产的基础,管好是增产的关键。在水利上,优先保证夏季作物的需要,水地麦进一步提高保浇水平,旱地麦千方百计挖掘水源,力争旱地变水地。在肥料上,广开肥源,争取小麦的追肥量比往年有较大的增加。同时狠抓三类麦田,力争均衡增产。注意及时防治小麦锈病。各生产队普遍建立小麦管理专业队,实行固定责任制,管好小麦。


第2版()
专栏:

克服盲目乐观情绪 不失时机管好麦田
豫北平原的温县,全县三十九万多亩耕地。去年的二十五万多亩小麦,平均单产四百六十八斤,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七点一。目前,麦苗长势更好于去年,争取夏季丰收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为了加强麦田管理,争取今年小麦丰收,在去年三秋工作结束后,温县就召开了三级干部会议,层层发动,肯定成绩,揭露矛盾,总结经验教训,制订了有效的管理措施。
但是,有些人对小麦种得好,麦苗长势好,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说什么小麦底肥足,墒情好,凭现在的麦苗长势,丰收已十拿九稳。思想上的盲目乐观,使冬季麦田管理工作行动迟缓。县领导认为,这些思想苗头,是搞好麦田管理的障碍。为了统一认识,他们及时召开了社队干部会议,进行路线教育,发动大家反骄破满,寻找薄弱环节。发现各公社都有些麦田麦苗瘦弱,如不及时加强管理,就会影响小麦丰收。大家通过学习,认识到加强麦田管理,是落实“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夺取小麦丰收的一个重要关键。大家决心积极行动起来,不失时机地把麦田管好。
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温县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所改变,水利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经过去年抗旱斗争的考验,证明仍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去秋以来,他们继续狠抓水利建设,新打机井一百多眼,可保证麦苗生长用水。这个县还进一步落实了养猪积肥政策,发动群众广辟肥源,为小麦提供大量的追肥。
他们还注意因苗制宜,因地制宜,实行科学管理。近两年来,他们在探索小麦高产的道路上,遇到了麦苗后期早衰和青秆早熟等问题。因此,在当前麦田管理中,他们采取因苗制宜,分类管理的办法,对三类苗多施追肥、适时浇水,争取平衡增产。


第2版()
专栏:

加强田间管理 保证苗全苗壮
四川广汉县小麦生产连年丰收,大大增强了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多种、种好小麦的信心和决心。今年麦田面积达到十六万多亩,比去年扩大百分之二十五。播种工作也抓得早,质量好,为夺取小麦丰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当前存在的问题还不少:由于秋旱、冬干,部分麦田出苗不整齐,长势不壮;因为气温高,虫害发生早;还有部分小麦安排在晚稻田里,播种较迟;约有三分之一的麦田底肥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县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小麦田间管理,保证苗全、苗壮。县委主要领导同志率领机关干部分片深入到社、队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群众以批修整风为纲,搞好田间管理的典型经验。同时进一步发动群众,找差距,挖潜力,添措施,及时普查苗情,进行补苗、追肥、治虫,使小麦田间管理工作搞得扎扎实实。


第2版()
专栏:

针对特点 具体管理
去年小麦平均亩产六百零七斤的山西闻喜县东官庄大队,为了夺取今年小麦更大的丰收,大队党支部充分发动群众,狠抓小麦冬管工作,使全大队的一千六百二十亩小麦,亩亩苗壮苗旺。
东官庄大队通过认真总结,对加强小麦冬管,已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经验。他们分析形势,针对去年天大旱,底墒差的特点,在十二月中旬把六百多亩水地小麦普遍进行了冬浇。浇水以后,因天旱风多、气候干冷,浇过的麦地裂了口子,又出现板结,使松散的土地变成了硬板,这样又不能保墒,还有冻坏麦根的危险。为了确保麦苗过好冬,党支部召开了技术员和老农会,回忆过去小麦冬管的经验,分析了当前麦田浇水后出现的裂缝板结情况,决定采取早耙早压的措施。干部、社员很快把浇过的六百多亩麦地全部耙了一遍,又进行了镇压,既破除了板结,疏松了土壤,又保了墒,对小麦根系发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使旱地小麦保好墒,也全部进行了耙、压。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