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辽中洼”的一曲凯歌
——记辽宁辽中县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大办农业的胜利斗争
辽宁辽中县处于辽河、浑河、蒲河下游,地势较低,向有“辽中洼”之称。过去外洪内涝,灾害频繁,全县粮食产量一直不高不稳。现在,进入辽中县境,看到的却是一派喜人的景象:昔日横行肆虐的辽、浑、蒲三条河,如今在两岸的长堤中驯服地奔流;三条河流两边以往常年积水的辽阔土地上,今天排水渠道纵横,排水站星罗棋布,百里沃野分布着平展展的方田、条田和台田。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变,一九七○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粮食产量仍然上升,连续两年超过《纲要》。今年,这个县战胜两次外洪和一次暴雨的袭击,农业生产又获得新的丰收。四年来,全县粮食平均每年的增长率是百分之二十。去年,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达两亿零三百万斤,比三年前增加一亿三千多万斤。今年秋收以来,社员们又把大批的余粮源源卖给国家。
关键在于领导要有一个很大的革命干劲
怎样看待辽中洼?能不能改造辽中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辽中县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尖锐的斗争。过去在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畏难情绪在部分领导干部中占了上风,群众迫切要求改造自然的积极性受到了压抑,辽中洼多灾低产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一九六九年,辽中县又一次遭受了外洪内涝。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发展中诞生的县革委会,总结解放后二十年来这里遭受十四次洪涝灾害的教训,决心不再听任“老天爷”的摆布。他们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农村,到群众中去寻找根治灾害的经验。
县革委会领导成员首先调查了牛心坨公社西房身大队。这个大队过去经常受灾,是有名的“丰年小救济,歉年大救济,灾年包下来”的穷队。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这个大队的社员决心向大寨学习。当时,他们提出了一条尖锐的意见:西房身要学大寨,干部必须象大寨干部那样,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在斗争中走在前头。过去西房身正是因为没有一个象大寨干部那样的带头人,所以人心不齐,面貌没有大变。这一军,“将”得党支部书记刘达生头上直冒汗。他和支委会“一班人”一起,对照大寨的经验,总结了经验教训,坚持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纲,带领群众大干苦干了几年,把全大队六千亩“春天茅草开花一片白,夏天下雨积水一片白,秋天盐碱一片白”的穷地,改造成高产稳产农田。粮食亩产由过去的七八十斤,上升到四五百斤。
县革委会领导成员在遍访辽中百里洼地时,不仅从西房身大队这样一些基层单位里看到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而且也从西房身大队社员提出的问题中受到了启示:在改变全县多灾低产的面貌中,县领导班子的责任是什么?于是,他们把基层干部和社员代表请到县里,帮助领导班子进行整风。他们一起批判修正主义路线,批判懦夫懒汉世界观,共同总结经验教训。县领导成员在会上检查说,过去错误地认为,辽中县不能翻身,一怪自然条件差,二怪基层干部不争气,三怪群众落后。现在认识到,关键在于县领导班子的路线斗争觉悟不高,没有一个很大的革命干劲。这次整风会以后,县革委会根据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制订出了一个改造辽中洼的规划,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新高潮。
同大自然作斗争必须打进攻战
辽中洼要翻身,首先得征服为害多年的辽河。这条“糠帮沙底破辽河”,水流急,含沙多,解放前经常改道,年年吞噬两岸大量农田。一旦决口,洪水滔滔,大半个县受害。解放后,虽然修了大量护岸工程,但沿袭的始终是退、让、守的旧办法,即先护岸,护不住就退,让出大量农田和村庄,另修护岸工程。这样,花钱费工很多,成效不大。
县革委会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寻找驯服辽河的办法。一九七○年初,派副主任礼奎华带领干部进行实地调查。礼奎华来到五里槽段,只见辽河扭动翻滚,河道已弯曲成个“大秤钩”,大好的农田沃土被汹涌的急流冲刷而下。看到这些情景,礼奎华心中十分难过。他想,对付辽河再不能“退、让、守”了,必须打一场进攻战,把它驯服、治好,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礼奎华同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一起,总结辽中历史上治水的经验教训。他们详细勘测了地形,计算了流量,认为可以在五里槽段进行裁弯,来代替修建大量护岸工程。
一九七○年四月一日,冰雪刚化,辽河开冻,礼奎华率领一万名干部和社员开向改河工地。他们冒着寒风飞沙,开新河,堵旧道,同辽河这个“庞然大物”进行搏斗。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斗,六十多个流量的辽河被拦腰斩断,它被辽中人民牵着鼻子,流向指定给它的河道。
根治五里槽段的胜利,打破了“辽河裁弯不易成功”的迷信,大长了辽中人民的志气,全县很快掀起了根治外洪内涝的热潮。辽河、蒲河的六处弯曲的“大秤钩”,被一个一个拉直。三条大河两岸,全长三百四十一里的六条大堤,普遍垫土加固,增高一米到一米半。
外洪问题解决之后,内涝仍然是辽中县农业增产的主要威胁。全县一百三十多万亩耕地中,有一百零五万亩分布在辽(河)、浑(河)、蒲(河)三大涝区。一九七○年以来,辽中县人民在县革委会提出的“上下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分期实施”的原则指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挖渠建站,决心要把每年雨季低洼地区的积水排入河中,送进大海。这个县的辽河和蒲河中间相距只有一、二十里,成了一个狭长地带,人们叫它为“内水胡同”,上游内水流到这里就不走了。一九七一年秋后,县委书记张录清和其他几位领导同志,带领群众,对排水渠道进行彻底改造,并在中间建立起一座大型排水站,解决了这里的内涝问题,使四个公社的三十多万亩肥田沃土真正变成了粮仓。去今两年,四个公社粮食平均亩产全部超过了《纲要》,其中有三个公社过了“黄河”。
辽中人民苦战三年,对三大涝区九个排水系统,普遍进行了清淤、整修、配套,使占全县百分之八十的低洼易涝耕地,基本上解除了内涝威胁。今年八月二十日夜间,这个县七个小时降雨一百二十毫米到一百九十五毫米,半数耕地都积了水。由于各种排水工程发挥作用,三天左右时间就将二亿立方米的水全部排出,做到虽涝无灾。广大社员高兴地说:“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没见过水排得这么快,没见过这么好的收成。”
用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办社会主义大农业
在改变辽中面貌的斗争中,广大社员群众依靠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发扬社会主义协作精神,对农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为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创造条件。一九七○年秋天,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冷子堡公社党委副书记胡玉玺和党委其他同志一起,到西房身大队参观学习。他们看到,西房身大队把地里的坑坑包包整平,挖了排水沟渠,修了机耕路,把六千亩耕地搞成平平整整的高产稳产田,受到很大启发。他想,如果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大平小不平、垄向不一致的农田进行一番总体改造,变成既利于排水,又便于机耕的方田,农业生产必将有新的跃进。
他回到冷子堡公社,就把这个设想交给冷前、冷后、黄西、业兴四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讨论。这四个大队共有一万多亩耕地连成一片,但互有插花,地块大小不一,垄向横七竖八,既不利于排水灌水,也不便于机耕,土地潜力得不到发挥。现在,大家坐下来总结治水经验,从切身的经历中体会到,“各管各”的小农经济旧思想,抗御不了自然灾害,发展不了生产;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胜灾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们本着统一规划,联合治理,合理调整,等价交换的原则,正确处理了插花地和挖沟占地的问题。人心齐,土地变。四个大队大干了一秋冬,使这一万多亩耕地变成了沟沟相通,道道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垄向一致的方田。一九七一年,方田的产量由五百斤上升为七百斤。
这个新生事物一出现,县委就大力支持。全县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广了冷子堡和西房身的先进经验。短短三个冬春,辽中大地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凸一块、凹一块的辽中洼,被几十万亩平展展的方田所代替。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附图片)
这是辽中县百里沃野上平展展的方田一角。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这条“杠子”划在哪里?
浙江省奉化县城关公社长汀大队,地处平原,河道交叉,群众素有利用江河养鸭的习惯。但是,少数社员只图经济收入,养鸭过多,既影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又容易损害集体的庄稼。因此,能不能养鸭?养多少只鸭才算是正当的家庭副业?就成了这个大队长期争论的问题。
今年在开展基本路线教育中,他们再次讨论了这个养鸭的问题。当时,出现了两种意见:有的说,养鸭必下田,下田就要损坏集体庄稼;养鸭要时间,就会影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因此不能养,即使要养鸭也只能关在家里养几只。另一种意见认为,养鸭是一种家庭副业,不能限制不养;但是如果养群鸭,只图自己赚钱,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把副业当成正业,那就是资本主义倾向,必须坚决纠正。两种意见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不少人要求定个“杠子”,他们以为是不是资本主义倾向,是由养鸭的多少来划定的。
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没有去定“杠子”,而是引导干部和社员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经济政策,具体地分析了养鸭的问题:养鸭多少才算资本主义倾向,不能简单地用数字来划“杠子”,应当看他是不是用主要的劳力和主要的精力去搞个人副业,不搞好集体生产,是不是只顾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这样,大家的觉悟提高了,认识统一了,很快就订出了三条措施:一是养鸭户必须爱护集体财产,加强管理,防止鸭子践踏庄稼;二是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前提下,鼓励社员养好鸭;三是养群鸭的几户社员,有这方面的经验,动员他们参加集体养鸭的副业,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广大群众说,这样做,既划清了界线,刹住了资本主义歪风,又不是“大小三扁担”,这个办法好!


第3版()
专栏:

两次蹲点为何效果不同?
去年春天,广西容县县底公社党委书记彭伯钧到竹山生产队蹲点。他想,要改变这个队的后进面貌,只要抓住季节,按时插完田,就能得到增产。于是,他发动干部、群众订好生产计划。发现插秧工效不高,他就亲自帮助编好作业小组;犁耙田赶不上,他又亲自召集使牛人开会,布置任务。彭伯钧就生产抓生产,花了很大力气,但是竹山生产队当年增产并不多。
去冬今春,他到另一个后进队——良仓生产队蹲点。由于吸取了过去的教训,他一进村,首先和干部、群众一起学习,一起批林,并联系本地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实际,大讲党的基本路线。这样,干部、群众看清了过去本队生产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是心不齐,有些人把心思和力气分散到个人抓副业上去了,影响了集体生产。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就会走回头路,吃二遍苦。因此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此,大家一心为集体,冒寒风,顶冷雨,精心种好管好早稻,夺得了早稻大丰收,比去年同期增产百分之三十六。
两次蹲点的效果不同,使彭伯钧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农民,从根本上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才能促进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发展。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在地广人稀地区怎样使粮食增产?
——山西右玉县种好高产田和种好一般田相结合的经验
如何尽快地改变地广人稀地区的基本生产条件,把粮食搞上去?这是山西右玉县多年来反复实践、反复摸索的问题,如今已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成绩。
近四年来,右玉县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广种薄收和少种多收结合起来。他们一面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逐步建立高产稳产田,一面力争种好一般田。因此,农业生产迅速上升,对国家的贡献逐年增加。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二年四年中,全县平均每户向国家交售商品粮二千四百二十三斤,油脂一百零二斤,鲜蛋一百零五斤。造林面积达到宜林面积的百分之五十,每户平均三十五亩。
靠天吃饭不行 片面追求单产也不行
右玉地处雁北高原黄土丘陵区,风大沙多,沟壑纵横,海拔一千四百米,绝对无霜期只有八十四天,自然条件较差。全县共有七万多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占有耕地十三亩,每个劳力负担着三十多亩耕地。长期以来,这里都是实行广种薄收,粮食亩产量很低,总产量忽上忽下,落后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如何才能大变快变呢?有的人一直认为“不种百亩地,难打百斗粮”,主张继续走广种薄收的老路。有的人以为,要想亩产超《纲要》,每人只能种二亩田,主张大量压缩耕地。这两种意见究竟对不对呢?右玉县委负责人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过去,这里单纯广种薄收,骑着牲口上地,扛着犁杖找地,耕作粗放,下种等收,春天种不完,夏天锄不完,秋天收不完,每亩只打一、二斗粮食。这样做的后果是,地越种越多,越种越薄,并且加剧了水土流失;同时还带来生产成本的扩大,仅仅种子的用量,每年就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实践证明,单纯广种薄收的路决不能继续走下去。同时,县委在调查中发现,有些社队不适当地压缩耕地面积,片面追求单产,结果虽然亩产有所上升,总产却下降了。所以,大量压缩耕地的路也走不得。
实践中出智慧,群众中有办法。牛心公社消息屯大队从实践中取得了经验。他们既不单靠广种薄收,又不盲目压缩耕地,而是把广种薄收和少种多收紧密结合起来,一面力争种好一般地,一面大抓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建设高产稳产田。随着高产稳产田的逐步建立,亩产由四十多斤增加到二百五十斤,总产由七万多斤增加到二十二万斤。这个大队的基本农田占粮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而粮食产量却占总产的百分之七十。
消息屯大队的经验很宝贵。右玉县委负责人和贫下中农从总结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经验中,深刻地认识到:只搞广种薄收,不建设高产稳产田,是靠天吃饭、因循守旧、懒汉懦夫世界观的表现;而盲目压缩耕地面积,追求小面积单产超《纲要》,放弃了大面积的种植,是图虚名、搞形式的不实事求是的作风。因此,在地广人稀的雁北右玉地区,只有两条腿走路,一面充分发掘生产潜力,建设基本农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面充分利用地多的有利条件,做到地尽其利,努力提高总产和每人平均产量,才是正确的办法。右玉县委推广了消息屯大队的经验,并且按照全县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发展农业的新规划。
既要保证重点田 又要兼顾一般田
右玉县实行两条腿走路方针,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开始,从县到基层各级干部,对如何处理建设基本农田和种植一般田的关系,还缺乏经验,总觉得矛盾不少,很难兼顾。有的社队看到重点田数量不多,产量在总产中比例不大,就忽视抓重点田的建设,在施肥、管理等方面同一般田同样看待。相反,有的社队因为重点田数量较多,产量在总产中占较大比例,又放松了对一般田的耕种。右玉县委认为,在地广人稀的条件下,建设基本农田和种植一般田,无疑是有矛盾的。要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有主有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力争亩产和总产全面提高。首先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解决矛盾。
右玉县委大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狠批林彪一伙的谬论,使广大基层干部和社员进一步明白,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努力建设基本农田,才能加速改变右玉的基本面貌,才能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让社会主义牢固地占领农村阵地。他们焕发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各社队积极解决重点田和一般田争劳力、争肥料、农忙季节争时间的矛盾。他们向社员群众深入进行思想上和政治上的路线教育,提高大家为革命种田的觉悟。同时认真执行按劳计酬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发挥妇女和辅助劳力的作用。还特别注意合理安排劳力和进行工具改革,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全县农田基本建设投工逐年增多,一九七一年投工六十万个,一九七二年增加到七十六万个,一九七三年上半年就达到了五十六万个。此外,在施肥、种植和田间管理方面,各社队都根据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周密计划,妥善安排,避免了顾此失彼的现象,改变了耕作粗放的状况,重点田和一般田的产量都有很大提高。
下功夫造地造田 有计划地发展多种经营
右玉县广大群众还从实践中总结出又一条重要经验,这就是正确处理地多还要造田和有计划地逐步压缩一般田的关系。建设重点田的初期,有些人以为现有土地很多,只要把一些坡梁地修修补补成重点田就行了,不必多花力量去造地造田。这种看法对吗?在县委领导下,广大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分析了全县的地理特点:本县河多、沟多、坡梁多,绝大部分村庄有沟壑、河槽;如果不打坝造地、闸沟垫地,就不能保持水土,河槽就会越冲越宽,沟壑越来越深,好地越来越少,产量越来越低。通过分析,大家认识到,建设基本农田,必须和治坡梁、治河沟结合起来,向河湾要地,让沟壑还田。这样,既能使坡梁保持水土,又能利用沟湾土质沃肥、浇水方便的条件建设高产稳产田。当大家明白了地多还要造地的必要和好处后,纷纷批判了懒汉懦夫世界观,立即动手大干苦干,打坝造地,闸沟垫地和整修大寨式梯田。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全县共兴建水利工程四百六十多处,修大寨式梯田一万六千六百亩,造河湾地、沟坝地一万三千四百亩,水浇地由一九六九年的一万多亩增加到四万多亩。
随着重点田的数量由少到多,产量逐步提高,各社队每年都组织群众认真讨论种植一般田的数量,做到了以好地代替赖地,以近地代替远地,以平地代替坡地,以水地代替旱地,逐步压缩了一般田的种植面积,有计划地弃耕还林,充分利用压缩的耕地和荒坡、荒梁,发展多种经营。结果,更有效地保持了水土,增加了生产资金和农田肥料,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速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