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罗马尼亚第六届大国民议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
齐奥塞斯库等领导人出席 会议通过明年的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电 罗马尼亚第六届大国民议会第十一次会议于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一日在布加勒斯特举行。
罗马尼亚党政领导人尼·齐奥塞斯库、埃·波德纳拉希、马·曼内斯库、保·尼古列斯库—米齐尔、格·帕纳、格·勒杜列斯库、维·特罗芬、伊·维尔德茨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大国民议会主席斯·沃伊捷克主持。
代表们讨论并通过了一九七四年罗马尼亚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国统一计划以及国家预算,批准了国务委员会自大国民议会第十次会议以来所颁布的法令。
会议通过的一九七四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国统一计划规定,明年工业总产值将为五千零一十亿列伊。一九七四年主要工业品的计划产量是:电力五百一十五亿度,原油一千四百四十万吨,天然气二百五十一亿立方米,钢八百六十二万八千吨,拖拉机四万三千五百台,卡车三万三千辆。计划规定,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全国农业总产值为一千一百三十亿列伊,粮食产量将为一千八百四十七万三千吨。计划规定,一九七四年全国将有四百五十项较重要的工业项目和八十五项农业水利工程投入生产。
一九七四年罗马尼亚外贸总额将比一九七三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一点三。一九七四年国民收入将比一九七三年增加百分之十四点六。
会议所通过的一九七四年度国家预算规定,一九七四年预算总收入和支出各为一千九百八十二亿八百七十万列伊。支出中,国民经济费用为一千一百七十九亿八百六十万列伊,国防费用为八十五亿八千五百万列伊。


第6版()
专栏:

巴勒斯坦突击队在加沙地区袭击以侵略军
巴勒斯坦通讯社评论强调继续武装斗争收复被占领土地以色列占领地区的阿拉伯工人坚持罢工支援阿拉伯国家反侵略斗争
新华社贝鲁特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电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报道,巴勒斯坦突击队十月间和十一月初在加沙地区对以色列侵略军驻地及其巡逻队采取多次军事行动,获得了新战果。
十月五日和七日,巴勒斯坦突击队先后在加沙地区用火箭、冲锋枪和手榴弹击毁敌军车两辆,打死敌军官兵多人。
十月八日和二十六日,突击队在纳沙里姆和纳哈尔·奥兹两个移民点之间、加沙市和汗·尤尼斯市之间的主要公路上,先后两次伏击敌军,击毁运载高级军官的一辆军用吉普和另一辆侦察车。两辆军车上的敌军官兵均被打死。
十一月六日,突击队在加沙与汗·尤尼斯之间的主要公路上设置了许多路障,并用火箭、冲锋枪和手榴弹击毁了两辆敌军车,车上敌人全部被击毙。
新华社贝鲁特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三十日电巴勒斯坦通讯社就阿拉伯首脑会议通过的决议发表评论,强调收复巴勒斯坦土地继续进行武装斗争。
评论说:“首脑会议通过的历史性决议确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这表明我们在争取恢复巴勒斯坦正当的民族权利的斗争中向前迈进了一步。在现阶段,决议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了我们为收复整个巴勒斯坦土地而继续进行人民武装斗争的决心。”
评论还说:“这个决议再次明确地指出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对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的责任和义务。决议还给予巴勒斯坦人民决定自己命运和在自己土地上建立民族统治的权利。”评论说,因此这就要求巴勒斯坦人民在下一阶段继续进行武装斗争。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电 在十月中东战争期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地上的阿拉伯工人一直坚持在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些经济部门和企业中举行罢工,支援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斗争。
据中东社报道,十月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工人们就对以色列的工厂和企业进行了抵制,以打击犹太复国主义的经济,破坏它的工、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他们还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大部分城市和乡村烧毁了几十辆强迫把阿拉伯工人送往以色列工厂和企业的汽车。
在拉马拉、纳布卢斯、卡勒基利亚、杰宁、图勒卡姆、哈利勒、加沙、德尔巴拉和齐纳,工人们还烧了劳动办公室,并捣毁其内部。
据报道,在以色列经济机构中工作的阿拉伯工人受到以色列占领当局严重的控制和压榨。以色列占领当局还成立专门机构,审理和惩办拒绝在以色列工厂里工作的阿拉伯工人,逮捕和用武力强迫他们工作。
但是,以色列占领当局的镇压没有吓倒阿拉伯工人,他们继续罢工。以色列的报纸也承认,从战争的第二天起,西岸和加沙地区的阿拉伯工人一直拒绝到以色列的农场和定居点去作工。


第6版()
专栏:

日本知名人士在讲座会上分别发表讲话揭露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到处称霸进行扩张
法国《红色人道报》指出事实证明苏联是一个超级大国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电 在日本中国研究所十一月二十六日到三十日在东京举办的一次国际问题讲座会上,日本知名人士蜡山芳郎、甲斐静马、上原笃和佐久间邦夫等分别发表讲话,揭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和扩张政策。
日本国际问题评论家蜡山芳郎说:“苏联现在是一个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即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它到处称霸,推行侵略政策和扩张政策。”
蜡山说:“苏联和美国企图重新瓜分世界,目前,在中东加紧进行争夺。苏联貌似支持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但是,它的用心是不可告人的。”
国际问题评论家甲斐静马指出:“苏联目前推行的对外政策是沙皇俄国的对外政策的延长。”
甲斐谈到勃列日涅夫最近访问印度时说:“勃列日涅夫企图通过访问印度,兜售他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货色,并且要求印度给在印度洋进行活动的苏联舰队提供方便。”
甲斐说:“苏联嘴上讲的好听,说什么它‘反帝’,‘支持民族解放斗争’,但是,它干的却是不可告人的勾当。”他指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是带着假面具的敌人。
军事评论家上原笃列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苏联正在扩军备战。他指出:“几年来,苏联天天喊裁军,但实际上天天在扩军,同美国加紧进行军备竞赛。”
上原说:“苏联不断加强它的海军力量,建造和配备以进攻别国为目的的航空母舰、核潜艇和其他舰只,并且到处建立海军基地,甚至扬言‘要让苏联海军军旗飘扬在世界的海洋上’,这充分暴露了它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
上原说:“苏联在日本领土北方四岛修建军事基地,苏联太平洋舰队的舰只和装有电子设备的所谓渔船,每天都在日本周围海域进行活动。”
中国研究所所员、曾经在苏联留学的佐久间邦夫指出:“苏联蜕变成为一个修正主义国家,在国内对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对外走上社会帝国主义道路。”
参加这次讲座会的有工人、青年、学生和妇女等。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电 法国《红色人道报》十一月二十九日在一篇文章中说,“事实终归是事实,苏联是一个超级大国。”
文章说,莫斯科修正主义者近来对“两个超级大国企图共同统治世界这一论点”非常敏感,因为
“越来越多的国家谴责两霸,并且起来反对两霸”;因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本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并且越来越被揭露。这就是使他们感到不安的原因”。
文章说:“他们知道,对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谴责会揭露假缓和,会号召人民保持警惕。这种谴责同他们想麻痹人民的企图是背道而驰的,并且正在抵制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为了实现这种野心,他们依靠苏联是各国人民的朋友这副假面具,依靠麻痹人民。”文章说:“但是,他们将枉费心机,事实终归是事实。”
文章指出:“正如他们的所谓‘缓和’已被世界现实和军备竞赛所揭穿,苏联的‘超级大国’面目已被现实所证实。正如最近的中东事件所表明的,社会帝国主义在同美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过程中,企图统治各国人民和恣意决定他们的命运。”
文章最后说:“如果苏联不是一个超级大国,它为什么要在地中海保持和加强它的舰队?它为什么要肢解巴基斯坦?它为什么要在印度洋建立军事基地?从这些问题就可以找到答案。”


第6版()
专栏:

埃及军方发言人
抗议以色列不断破坏埃以停火协议
新华社开罗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电 埃及军方发言人埃泽丁·穆赫塔尔十二月一日宣布,自从埃及、以色列双方达成协议以来,以色列不断破坏停火协议。
穆赫塔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自从协议生效以来到十一月三十日,埃及已向联合国紧急部队司令部和监察委员会主席提出了八十六次抗议。其中有十九次抗议是有关以色列侵犯埃及领空的,有二十一次是抗议以色列对埃及开火、炮击和出动坦克侵犯的,有二十五次是抗议以色列用轻武器和迫击炮进行侵犯的,另外关于其他违犯协议事件的抗议有二十一次。
穆赫塔尔说,例如十一月三十日就有若干起侵犯事件,埃及已经对联合国监察委员会提出了抗议。他说,这一天,第一次侵犯是在上午九点,以色列开始用轻武器在苏伊士城以西射击。同日下午十三点三十分,以色列又用迫击炮和轻武器在同一地区射击。以色列空军还侵犯了埃及的领空。
穆赫塔尔强调指出:“我们对这种破坏不能保持沉默。”
另据报道,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开罗—苏伊士公路一○一公里处埃及和以色列会谈地点附近,双方部队交火三十分钟,这次交火据称是双方签署六点协议以来所发生的最严重的事件。
又据中东通讯社十一月二十九日报道,埃及政府官方发言人阿尼斯发表声明说,鉴于以色列在执行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一日签定的六点协议中第二条(即结束犬牙交错的状况,回到十月二十二日阵地)的问题上不断耍花招,埃及政府决定停止在开罗—苏伊士公路一○一公里处所进行的谈判。
阿尼斯宣布,埃及要以色列承担由于它不执行安理会最近的决议而产生的一切后果。


第6版()
专栏:

法报驳斥苏报对法国外交政策的攻击
指出克里姆林宫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个时期法国外交再次强调西欧九国政治联盟和西欧自主防务的必要性
据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电 法国一些报纸最近两天发表文章,驳斥苏联《文学报》对法国外交政策的攻击。
《法兰西晚报》十二月一日发表文章说,“苏联作家协会机关刊物《文学报》公开说出了(苏联)领导人的窃窃私语。当然,还不是指责乔治·蓬皮杜和米歇尔·若贝尔,而仅仅是指责一些巴黎报纸,指责这些报纸‘表达了西欧国家应当实现它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联合的思想’。”文章说,“实际上,这是对法国外交政策的明确的指责。因为法国的政策主张建立一个决心在苏美面前发挥自己的作用的欧洲。”
文章说,“使苏联不安的”是,“巴黎希望看到有一天欧洲拥有自主的强大军事力量”。“因为,据《文学报》的看法,这样一个‘军事—政治’欧洲会直接同莫斯科和巴黎之间保持的(法国)‘同苏联相互谅解与合作’的关系相对立”。
《世界报》十一月三十日在一篇文章里指出,苏联的《文学报》在一些文章中不点名地批评法国外交部长若贝尔在西欧联盟一次会议上所阐明的法国外交的立场。同一天,这家报纸发表题为《克里姆林宫发火》的社论说,“克里姆林宫不满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个时期法国外交再次强调九国政治联盟和西欧自主防务的必要性。”社论还说,“从人们打算赋予(欧洲)建设以政治和军事的性质的时候起,莫斯科就不能不惊慌起来,因为在苏联领导人看来,一个经济上强大、但处于分裂状态和没有防务力量的欧洲,显然是更好一些……”
《十字架报》十二月一日发表文章说,“法国正如它现在所做的那样,决心搞九国的政治同一性——这种同一性将使九国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它就再一次拒绝若贝尔最近所谴责的美苏共同统治”。
《民族报》十一月三十日的文章说,“人们要问《文学报》根据什么提出所谓我们‘破坏’同东方的合作。”“既然人们看到东方正在军事方面进行无与伦比的努力,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苏联最近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有什么价值呢?”


第6版()
专栏:

美国国防部长发表的一篇谈话表明
苏美加紧军备竞赛争夺军事优势
他要求北大西洋联盟保持抵挡华沙条约部队的能力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一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防部长施莱辛格十一月三十日发表的一篇谈话表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正在加紧核军备竞赛,企图压倒对方,争夺军事优势。
施莱辛格在华盛顿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声称,美国担心苏联大力发展核军备“会使战略领域产生不平衡”,因此正在“制订使美国的战略力量地位发生演变的计划”,以便“对苏联力量的增强作出反应”。
他还针对苏联在印度洋的扩张,宣布美国海军舰只今后将“更频繁、更经常地到那里去”。
施莱辛格说:“苏联人一些年来一直在执行一项广泛的(武器)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多弹头导弹,“人们可能看到苏联储存的武器在一段时期内将逐渐改而采用这种新导弹”。
他强调,美国要“采取适当的反措施来阻止他们(苏联)取得战略优势”。
施莱辛格还谈到,近年来,“苏联海军的规模、尤其是苏联新舰只的作战能力增加了”。他表示美国也要加紧同苏联在海上的争夺。
他说:“由于过去四周的事态发展,(美国)在印度洋的利害关系增加了”,美国不仅“打算恢复定期访问印度洋的做法,而且预料我们会比过去更频繁、更经常地到那里去”。
施莱辛格还要求北大西洋联盟“保持能抵挡华沙条约组织部队的能力”。


第6版()
专栏:

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决定
暂停减少对日本和菲律宾的石油供应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三十日讯 阿尔及尔消息: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马哈茂德·里亚德十一月二十八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决定在十二月份对日本和菲律宾将不执行减少石油供应百分之五的决定。
里亚德说,对西欧国家免予减少石油供应的决定“也将适用于日本和菲律宾,因为它们采取了新的政策。”
据报道,日本政府在十一月二十二日举行的内阁会议上制订了对中东的新政策。这项新政策表明了日本的下列观点:不得用武力取得和占领任何领土;以色列军队撤出在一九六七年战争中占领的全部领土;尊重这个地区所有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以及为此目的所必需的保证;按照联合国宪章在实现中东公正持久的和平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十一月二十八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中东问题时再次表示:“对于一个和平国家,绝对不能用武力去占领。不能有领土要求。”他还说:“以色列应从其占领的地区撤走”。
另据报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十一月十八日发表声明说明菲律宾对中东的三点政策:“谴责以色列武力占领阿拉伯的土地,这种做法等于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侵略行动”;“以色列军队从所有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撤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
在此以前,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十一月十八日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后发表公报说,鉴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在中东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决定对欧洲国家不执行十二月份减产百分之五的决定”。


第6版()
专栏:

中央条约组织的美英等五国举行军事演习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讯 安卡拉消息:中央条约组织的美、英等五国海军,十一月二十三日在霍木兹海峡和波斯湾举行军事演习。
据设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中央条约组织总部当天发表的一项公报说,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英国以及美国五国的海军和空军参加了这次演习。
据报道,这次中央条约组织的军事演习将进行十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