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努力建立原料基地
——广西南宁罐头食品厂组织原料供应基地的调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西南宁罐头食品厂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狠抓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使原料供应有了较为可靠的保证,促进了罐头生产的迅速发展。一九七一年的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了一点七倍,为一九六○年建厂初期的十四倍。一九七二年又比一九七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九点二。产品质量也稳定上升,自一九六六年以来,罐头成品合格率和出口罐头合格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指标。这个厂一九七一年为国家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建厂以来国家对这个厂总投资的一点四倍。
组织原料供应基地,不搞“无米之炊”
南宁罐头食品厂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是经过一番曲折的。
这个厂在建厂初期,只搞加工不抓原料。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原料供应是商业部门的事,罐头厂是加工厂,有原料就加工,没有原料就停工。结果,由于原料供应没有保证,当时一年只能开工一两个月。
“无米之炊”的苦处,使这个厂的领导干部逐步认识到:搞加工工业不抓原料不行;发展农业原料生产,主要依靠农业部门来抓,但是工业部门也应当采取积极态度,主动支援农业,促进农业原料的发展。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广大职工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的修正主义路线,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更加坚定了立足支援农业,狠抓原料生产的信心。罐头原料生产,同一般农业原料不完全一样,有品种、规格的特殊要求。为了使原料供应得到可靠的保证,他们主动与社队挂钩,与国营农场挂钩,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引下,社队和农场采取适当集中种植的原则,积极发展罐头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生产,并建立长期的固定供应关系。他们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已经在附近八个公社、两个国营农场中,组织了七千多亩青刀豆和一万七千九百亩的菠萝原料供应基地。一九七二年又在社队新发展了二十七万平方尺的蘑菇原料供应基地,现在正着手组织桔子原料供应基地。目前,这个厂除了肉类、家禽、桔子等原料需要国家调拨以外,占全厂罐头总产量百分之八十六以上的原料,是由各原料基地提供的。
南宁罐头食品厂组织原料供应基地的主要做法是:
一、搞好调查研究。厂革委会组织了有领导干部、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调查小组,分赴自治区内各地进行全面调查,以摸清原料资源、气候和土质条件,然后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交通运输条件,选定原料品种,组织社队试种,这就避免了盲目性。
二、实行厂社(国营农场)挂钩,固定供应关系。在上级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商业部门的支持下,工厂主动与适宜发展罐头原料生产的社队、国营农场挂钩,签订协议,由社队、国营农场每年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计划,种好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作物,并按工厂的原料规格、质量要求交售给工厂;工厂则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与社队议定合理的收购价格,并实行就地设点收购、就地结算的办法,方便社队和农场。
三、坚决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工厂认真协助社队落实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计划,并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协助社队妥善地解决各种作物之间互相争地、争肥、争劳力的矛盾,切实做到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大搞科学实验,
使“淡季不淡”
南宁罐头食品厂组织原料供应基地以后,促进了原料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原料作物的大幅度增产,又出现了新的矛盾。青刀豆和菠萝等作物生产的季节性很强,收摘时间比较集中,大量原料集中在同一时间内进厂,往往因为来不及加工而失去新鲜度,影响产品质量,甚至腐烂变质,造成浪费;而另一方面,每年的第一季度是原料生产的淡季,工厂开工不足,形成
“旺季团团转,淡季没事干”。
能不能变淡季生产为旺季生产,延长旺季时间,尽量做到均衡生产呢?南宁罐头食品厂决定在原料生产方面大做“文章”。厂党委书记带领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到原料产地,与社队、国营农场和农业科研部门协作,共同研究解决办法。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了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过去生产队播种青刀豆,习惯于一次播完,这样青刀豆成熟的时间就比较集中。现在采取先后交叉、分期播种的办法,使青刀豆的成熟期按播种先后错开,延长了收摘期。过去青刀豆收摘期只有三十八天,现在延长为八十六天。菠萝过去每年只能收获两季,总共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到了夏季,收获期更短。现在也研究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用人工控制菠萝的成熟期,使菠萝一年四季都可以成熟。青刀豆和菠萝是南宁罐头食品厂的两个主要原料品种,由于这两种原料作物的收获期延长,大大减轻了旺季生产高峰时的压力。现在基本上做到了青刀豆收摘进厂后二十四小时内加工处理完毕,保持了青刀豆鲜、嫩、香的特色,提高了罐头质量。此外,这个厂还根据不同季节,扩大了一些新的原料品种,以及冷藏储存一部分于第四季度进厂的原料,精心保管,供来年第一季度原料较少时加工,基本上做到了
“淡季不淡”,均衡生产。
加强协作,工农相互支援
通过组织原料供应基地,工农协作狠抓原料生产,密切了工农关系,加强了工农联盟。
南宁罐头食品厂的同志经常请原料产地的贫下中农到厂里参观,和贫下中农一起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开展革命大批判,首先在政治上建立密切的联系;向他们介绍罐头工业生产过程,宣传生产出口罐头,增加外贸的意义。并以罐头实物向他们讲解原料质量和罐头产品质量的密切关系,以及工业生产对原料规格、质量的要求。通过参观,贫下中农表示一定要种好罐头原料作物,支援工业生产,为国家多作贡献。在收摘青刀豆时,工厂派人到原料产地和贫下中农一起收摘,以青刀豆的实物作样板,具体说明原料质量标准,把工作做到田头,依靠贫下中农把好原料质量关。贫下中农为了保证原料新鲜度和原料质量,也尽量做到勤摘、快运,严格质量标准,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青刀豆利用率从原来的百分之六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五。原料利用率的提高,降低了消耗定额,每吨青刀豆罐头生产成本下降了百分之十六。
几年来的实践,使南宁罐头食品厂的干部和群众深深体会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轻工业对于农业的这种依存关系,使这个厂的广大职工牢牢地树立了支援农业的思想。他们把原料供应基地当做工厂的“第一车间”来抓,经常派人到社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帮助社队调运种子、化肥、农药,修理农机具,抽调职工支援社队抗旱,以及在选育良种、组织技术交流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得到社队干部和贫下中农的好评。邕宁县五塘公社刚开始种青刀豆时,由于缺乏经验,亩产只有几十斤,而且不符合质量要求。南宁罐头食品厂了解这一情况后,就一面介绍他们去有经验的社队参观学习,一面派人到这个公社去具体进行帮助。在工厂和社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大面积种植青刀豆的经验,亩产平均达到六百多斤,有的大队亩产高达一千四百斤。
贫下中农积极发展罐头原料生产,有力地支援了工业生产;反过来,由于工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要求农业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原料,扩大新的原料品种,也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了集体经济。南宁市明秀公社万秀一队的前后变化,很能说明问题。万秀一队是个半粮半菜队,过去每年要靠国家供应商品粮四个多月。种青刀豆以后,社队收入增多了。这个队青刀豆种植面积占全队耕地的百分之九,但青刀豆的收入却占全队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随着公共积累的增多,他们逐年购置了一些农业机械,如手扶拖拉机、喷淋机、抽水机等,提高了机械化程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一千二百斤,一九七二年早稻一季就平均亩产八百二十斤;青刀豆从一年一造发展到一年两造,亩产一造一千二百斤。现在这个队不仅不再吃国家的商品粮,而且每年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以外,还向国家卖余粮二万多斤。一九七二年上半年就卖余粮三万多斤,另外还有集体储备粮三万多斤。生产大发展,社员收入增加,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工农协作办好原料基地,不仅促进了原料生产的发展,使原料生产和工厂的加工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而且生动地体现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工农业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
轻工业部广西轻工业局联合调查


第4版()
专栏:

著名的沙田柚发源地——广西容县松山公社沙田大队,去年虽然遇到春旱,仍获得好收成。这是长田生产队社员正在收沙田柚。
 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草原上的商业轻骑兵
“叮当,叮当……”在清脆的驼铃声中,一列双峰耸立的骆驼队,驮着满载货物的木箱和麻袋,穿过戈壁,越过沙梁,在广漠的草原上行进。
“我们的商业轻骑兵又来了!”这消息象春风一样,吹遍了定居点。许多蒙古族、汉族牧民笑逐颜开,争相问候,帮助卸货。
流动售货员连饭也没顾上吃,就摆开了货摊子。“你们来得正好,俺家的茶叶快喝完了!”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牧民高兴地说。“这条绒(布)颜色真鲜,给我孩子做件罩衫好不好?”一位抱小孩的女社员在征求一位老大娘的意见。
“老杨,验验这张狐狸皮是几等!”一个小伙子交售了狐狸皮,满意地选购了几包“黄金叶”,打了两斤煤油。
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豪斯布尔都供销社流动购销的一个场面。
豪斯布尔都供销社担负着位于腾格里沙漠北部的豪斯布尔都公社八个生产大队、三百多个畜群点的购销任务。一九六二年以来,他们根据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特点,本着“宁愿自己多跑百里,不让牧民多跑十里”的精神,组织起一支商业轻骑兵,坚持在草原上流动购销。十年来,他们全心全意为牧业生产服务,为牧民生活服务,跑遍了豪斯布尔都草原的各个地方。不管是寒风刺骨的严冬,还是烈日灼人的盛夏,他们总是拉上骆驼,挽上马车,千方百计地把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送到畜群点和蒙古包,把畜产品和土特产品从牧民那里收购上来,运往城镇。
一九六六年春节前,供销社职工李培成拉着一队骆驼,踏着尺把深的积雪,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到巴彦浩特镇采购年货。为了把年货及时送到牧民手里,他不辞劳苦,起早贪黑赶路。途中的一天晚上,风急夜黑,迷失了方向。李培成毫不慌张,紧了紧身上的老羊皮袄,偎依在骆驼身旁打盹。等到下弦月升起,他抖了抖身上的冰霜,趁着月光,辨明方向,骑上骆驼,继续赶路。经过八天的艰苦历程,他提前把欢度春节用的年货,送到牧民的家门口。还有一次,苏海图分销店的炊事员甘世荣,听说远在八十里外高岱草原打草的社员,有的镰刀坏了,有的天热上火,就连夜赶上毛驴,把镰刀送去,并让有病的社员及时吃上成药,喝上姜糖水。
这支商业轻骑兵在流动购销的过程中,经常注意调查研究,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增添服务项目,尽可能地满足牧民需要。现在,每次流动供应的商品有三百多种。蒙古族“五保户”玛玛林嘎想吃苹果,他们就把苹果送到她的炕上;牧民丁玉荣的母亲身体不舒服,想吃挂面,他们就托人捎去两斤挂面;“赤脚兽医”柯希格布音配药缺少白胡椒,他们跑了一百多里,想法给他找到送去;女社员生小孩,他们马上送去红糖、白酒。牧民们盖新居,他们不但及时送去玻璃,还带上裁刀,帮助裁好安装上。蒙古族牧民一谈起这些平凡而又动人的事迹,总是深情满怀地称赞供销社真是好!
一九七一年以来,这里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严重。豪斯布尔都供销社职工和各族牧民一起,以大寨大队为榜样,开展了顽强的抗灾保畜斗争。公社打大锅锥井,缺少设备,供销社采购员跑了几千里路,想方设法把设备采运回来。巴音布尔都大队的部分牲畜移牧到一个名叫“孔吊”的缺水草原,打深井需要钢丝绳和辘轳,流动购销组用专车及时送到。一九七一年夏天,供销社了解到,沙拉布鲁格大队与和通淖尔大队抗灾保畜急需大黄、帐篷和水槽等物资,共产党员侍炬山赶忙带领两个职工,挽上马车,装上货物,前去支援。途中路过好几道沙梁,车重沙软,经常有两个人在前边刨沙开路。当翻越十几里长的奥包沙梁时,已贴近晌午,骄阳似火,人渴畜乏,胶轮车再也转不动了。这时候,如果稍有一点松懈,不仅不能及时送去抗灾物资,还有可能困陷在沙海之中。他们就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忍受着酷暑和干渴,先将车上的货物卸下,把空车赶出沙梁;然后再返回原地,用骡子驮,人背,把货物运过沙梁,及时送到目的地。
豪斯布尔都供销社职工还积极帮助牧区社队因地制宜地发展副业生产。他们经过宣传和调查研究,帮助陶力大队制订出发展副业生产计划,开展了采集中药材、狩猎、编织和运输等副业活动。由于多种经营的发展,这个大队由穷变富,还清了国家贷款,公共积累和社员收入也逐年增加。
过去,这里单纯经营牧业,没有种菜、植树、养猪的习惯和经验。供销社从外地购进菜籽、树苗和种猪供应社队,帮助他们种菜、植树和养猪。现在,这个戈壁草原上,不但牲畜头数比解放初期增长了四倍多,而且多种经营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各个生产队都建立了饲料基地、菜园和果园,营造了防风固沙林带。牧民已经可以吃到自己种植的蔬菜、瓜果和粮食了。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金寨县各级商业部门
积极帮助社队发展多种经营
新华社合肥电 安徽省金寨县各级商业部门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有计划地帮助社队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山区经济全面发展。
金寨是个山区县,自然资源丰富,群众有经营土特产品的传统习惯。为了帮助社队发展多种经营,全县各级商业部门领导干部深入社队,调查粮食生产和山区多种经营的情况,具体帮助各个公社的供销社制定支援山区生产建设的规划,并且广泛宣传开展多种经营对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深远意义,以及党的有关政策。山区养蜂条件比较好,群众历来有养蜂的习惯,由于政策不够落实,前几年全县养蜂生产发展较慢。县商业部门总结和推广了全军公社供销社协助当地党委落实经济政策,在鼓励集体养蜂的同时,提倡社员家庭养蜂的经验,引导干部和群众学习党在农村中的各项政策,划清社员正当家庭副业和资本主义倾向的界限。商业部门还主动帮助养蜂地区改进养蜂方法,供应蜂子越冬饲料,提高蜂蜜产量,调动了群众养蜂的积极性。一九七一年以来,全县由以往养蜂几百笼发展到三千二百笼,产蜜十二万多斤,既为社会增加了财富,又为集体和社员增加了收入。
茶叶、蚕茧是金寨大宗产品。县商业部门层层举办了落实经济政策的学习班,对广大职工加强政策观念的教育,使他们分清实行奖售和物质刺激的界限,广泛地在群众中宣传了茶叶、蚕茧的奖售政策和价格政策。收购单位成立了有贫下中农代表、评样员、社队干部参加的“三结合”评议小组,民主评议,按质论价,奖售物资及时兑现。由于认真地落实了政策,进一步调动了生产队发展茶叶、蚕茧和交售产品的积极性。去年,全县收购茶叶达二百四十七万五千多斤,收购蚕茧四十多万斤,都超额完成了国家分配计划。
金寨县各级商业部门在帮助社、队发展多种经营中,注意正确处理多年受益和当年受益的关系,既支持社、队开辟林业、茶叶、蚕桑、油桐、中药材等多年受益的生产项目,又支持社、队利用现有条件,发展零星的分散的小宗产品,解决好当年受益。如一九七一年他们帮助各地恢复土纸棚四十八处,生产土纸六十多万斤,收入三十五万元;对多年没有收购的皂角、山核桃等小土产品,及时收购一百八十七万多斤,价值六万六千元。有的供销社还积极帮助社、队开展集体副业。仅一九七一年以来,全县组织社员采集金刚刺三十多万斤,橡栗碗、橡仁两万多斤,各种野生动物皮张三百多张。这样解决了“以短养长”,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多年受益的多种经营产品。


第4版()
专栏:

凌云县积极发展耕牛
新华社南宁一九七三年一月十八日电 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广大社员利用山区天然牧场积极发展耕牛。目前,全县耕牛存栏数达二万五千九百多头,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平均每户一点三头,还支援外地耕牛一百五十多头。
位于桂西山区的凌云县,水草丰茂,有着发展耕牛的良好条件。这个县的各级党组织认真执行党的有关政策,调动了广大社员饲养耕牛的积极性。加尤公社各大队由于政策落实得好,耕牛发展迅速,全公社耕牛存栏数达五千四百八十多头,平均每户近两头。


第4版()
专栏:

歙县积极开展冬季狩猎生产
新华社合肥一九七三年一月十八日电 安徽省歙县积极开展冬季狩猎生产。最近两个月来,已猎捕豹子、黄狼、山麂、野猪等二千多只,大大超过了一九七一年同期的捕获量。
歙县地处皖南山区,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去冬以来,县委加强了对狩猎生产的领导,注意落实有关政策,帮助社、队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积极鼓励社员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前提下,利用工余时间狩猎。目前,全县有二十多个公社组织了三十七个捕鸟队、七个专业打猎队和一批业余打猎小组,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冬季狩猎生产。
歙县商业部门积极做好狩猎物资的供应和畜产品收购工作,支持农村开展狩猎生产。冬猎开始前,歙县外贸公司和土产公司等抽出六十多人,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合理增设了畜产品收购点,有些供销社还进山开展流动收购,方便群众出售,受到社员的赞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