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大飞真的飞起来了
——大飞大队党支部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改变面貌的事迹
“大飞真的飞起来了!”
“四年多时间,大飞就变了样,变得真快!”
到江苏省涟水县大飞大队参观的人,特别是了解大飞大队过去的人,常常这样赞叹。
一九六八年以前,大飞大队还是一个“吃粮靠供应,用钱靠贷款”的后进大队。二千三百多亩土地,七歪八斜,坑坑洼洼,百分之八十是盐碱飞沙地,一场大雨,遍地汪洋,粮食亩产常常不到二百斤。
如今的大飞,沟渠纵横,条田成方,桥涵座座,岸柳成行,每人一亩高产稳产农田,一九七○年以来,粮食亩产连续三年过“长江”。
这一变化是怎么来的?大飞大队的社员群众回答:全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
穷则思变
一九六七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洪流,有力地冲刷着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广大贫下中农迫切要求改变大飞大队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天,大字报栏前贴出了这样一张大字报:
“大寨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靠毛泽东思想,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改造了穷山恶水,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条件,我们比大寨好,论人手,我们比大寨多,为什么大寨能办到的,我们就办不到?”
这一问题引起人们的深思。群众在议论,干部在思考。党支部召开了干部、党员、团员、贫下中农代表会议。会上,党支部一位领导成员说:“大飞的落后面貌未改变,主要原因是我们党支部领导成员路线觉悟不高,对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领导不力。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干,要革命!”
“谁不想大飞变好?怎么变啊!锅底洼,死碱荒,能养生就不错了,还想变富?别做梦吃糖想的甜了!”一位干部摇摇头说。
“什么水灾,地薄,只要大家齐心干,我看没有改不好的东西!”一位老贫农信心坚定地说。
“难就难在群众不齐心,有的怕吃苦,有的想贩树捞现钱,怎么搞法?”
“如果按照刘少奇鼓吹的那一套修正主义路线,搞什么‘三自一包’,群众怎么齐心?”
“刘少奇说‘群众落后’,我们有的干部也认为群众难办,不相信群众,群众怎么齐心?”
发言的一个接着一个,讨论会变成了辩论会,变成了对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批判会。越批判,大家的决心越大;越辩论,大家的信心越足。最后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按照毛主席革命路线办事,充分发动群众,走大寨道路,就一定能改变大飞大队的面貌。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党支部经过调查研究,拿出了一个根治水患,把治水、改碱、造田、积肥结合起来,迅速改变大飞面貌的初步规划,并把这一规划交给群众讨论,发动群众献计献策。群众看干部的劲头那么大,立刻象开了锅的水一样,沸腾起来。那些天,大飞比过年还热闹,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提建议,有的贴大字报。群众的几百条意见,使规划更加完善,措施更加具体。
干部带头
一九六八年夏收夏种以后,大飞人民开始了改造南大荡的战斗。南大荡,是一个有八百多亩土地的锅底洼子,大部分地方连草都不长,只有一些零零星星的巴掌地块能长些麦子和高粱。要改造南大荡,首战工程是组织七百多个劳力,开挖中心沟。这条沟要挖五里长,十六米宽,五米深,是解决大队水患,并把沟底黑土翻上来,漫碱造田的重要工程。当时正是农历六月,赤日炎炎,闷热难当。大飞大队干部和群众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干得热火朝天。正当施工顺利进展的时候,忽然乌云翻滚,暴雨随着雷声倾泻下来,刚挖了两米深的中心沟,一下子装满了水,沟坡被暴雨冲塌一段又一段。这时有的人泄气了,说:“算了,以后再说吧。”带工的党支部书记时长生想:这怎么行呢?晚上,他召开了支委会,分析了暴雨给工程带来的困难。他说:只要我们干部能挺起腰杆,顶上去,群众就会跟上来,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支委会决定:戽干水,继续干。
第二天,时长生和大队革委会主任罗会尧带着社员来到工地,分成两班,用斗子戽水。从早到晚,从晚到晨,一连戽了七天七夜,终于戽干了积水,使工程顺利进行下去。
干部带了头,群众紧跟上。就这样,经过两年时间,大飞社员在南大荡共挖土四十二万多方,开了十四条沟,挖成了一个蓄水池,平整了土地,漫上了黑土。一九七○年,第一次栽上了水稻,获得亩产五百七十斤的好收成。
一九七○年冬天,他们又投入改造西大荡的战斗。当时,全大队大部分男劳力投入了地区和县里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改造西大荡又要在春种前完工,工地离家又远。任务大,劳力少,时间紧,怎么办?党支部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交给大家讨论。一天晚上,各生产队都召开了社员大会。第七生产队坐在会场最前排的七个姑娘,首先站起来发言,她们说:“男劳力上‘前方’,小水利我们妇女顶上去。”“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改造西大荡的任务我们包下来。”各生产队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在田头扎寨,搭起工棚,男女齐参战,吃住在工地。隆冬腊月,四百多人的劳动大军在西大荡干得热气腾腾。大队部搬到了田头。白天,干部们和大家一起挖土推车,晚上,从这个工棚到那个工棚,了解群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帮助群众盖好被子、衣服……。广大干部和群众真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
经过五十六天奋战,西大荡变了样:以前白花花的沙碱地,变成了黑土田,废沟死塘变成了块块良田,九百亩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
永不停步
三年苦干,大飞大队粮食产量大增,社员收入显著增加。丰收以后还要不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争取高产更高产?这个问题严肃地摆在大飞干部和群众的面前。党支部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艰苦奋斗的思想不能丢,革命的步伐不能停。于是,他们决定开展治水改土、建设高产稳产田的第三个战役——切掉卧在大队东边的月牙形废堆,填平月堆和废黄河堤之间的一大片盐碱洼地。可是,当时有少数干部和社员说:“这几年大锹没离过手,车袢没离过肩,现在也该歇一歇了。”阶级敌人乘机散布流言,胡说什么“月堆是风水地,动不得。”
一九七一年农历除夕那天,大队党支部在第九生产队召开了社员大会,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并请老党员、老贫农解家飞在会上诉苦。解家飞祖祖辈辈住在月堆这块“风水”地上,可是在旧社会,祖父和二叔讨饭到江南,饿死在外。祖母忧思成疾,不久死去。父亲看一家老小生活无着,含冤忍痛,悬梁自尽。四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也相继饿死、病死。是党和毛主席把他从旧社会里解放出来,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激动地对大家说:“阶级敌人希望我们停下建设新大飞的步伐,我们就越是要加快步伐。干革命只能鼓劲,不能泄劲。我们一定要造出更多的高产稳产田,多打粮食支援国家,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大会变成了改造月堆的誓师会。春节后的第二天,大飞大队七百多人,天一亮就冒雪登上了月堆。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削平了月堆,填平了洼地,造田一百多亩,当年种上庄稼,就获得了一季亩产超《纲要》的好收成。
四年来,大飞人民向国家交售粮食一百零七万斤,留集体储备粮十三万斤,添置了手扶拖拉机、抽水机等农业机械二十三台,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发展,社员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山东省临朐县人民,艰苦奋战,建设山区,使这个十年九旱的地方,初步形成了水岸相连、沟渠相通的灌溉网,全县水浇地面积发展到五十多万亩。这是民工们在给嵩山水库的东干渠安装渡槽。新华社稿


第4版()
专栏:

锦上添花
——记南充地区丝绸工业的发展
四川省南充地区素有“丝绸之乡”的称号。南充市古称“顺庆府”,是我国古老的丝绸产地之一,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出产的“顺庆大绸”,在历史上就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解放前,这里的丝绸工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丝绸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发展速度缓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整个地区只有四座大型的丝绸厂。从一九六六年开始,广大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狠批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全地区就发展到十九座丝绸厂。产品有绫、罗、绸、缎、绢、锦、纱等十三大类,花色品种有二百多个,产量成倍增加,质量稳步提高。
彩绸云缎开新花
南充织绸厂,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绸厂。它一年的丝绸产量,相当于解放前整个南充地区一年产量的十七倍;这个厂一个工人一天的平均产量,等于解放前一个工人一年的产量。现在,全厂生产的丝绸制品,花色品种达一百七十多个,其中有轻若烟云的纱巾,紧密坚实的电力纺,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彩绸云缎及其制品,真是绚丽灿烂,五彩缤纷。
这个厂的设计人员在毛主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努力扩大花色品种,做到锦上添花。去年春天,他们在设计夏季新衣料彩格纺时,对历年的旧图样进行了分析鉴别,根据美观、大方、经济的原则,绘制出了格子大小、色彩浓淡、线条粗细交错,虚实各不相同的图样七十多个。然后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确定了不同规格的图样三十多个。这批设计新颖的衣料,受到群众的欢迎。
为革命苦练基本功
为了提高丝绸的质量,南充地区各缫丝厂的工人提出了“为革命苦练基本功”的口号。
在南充第二缫丝厂宽敞的缫丝车间里,电缫车在飞速转动,一位三十多岁的缫丝女工双手巡回操作,一手挽丝,一手添茧,技术十分熟练,始终保持高产、优质、低消耗。这位女工就是共产党员王碧。王碧坚持政治与技术的统一,对技术精益求精。她搜集了大量技术资料,反复研究先进操作方法,勤学苦练,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诚恳耐心地帮助新工人掌握操作要领,被评为缫丝能手。
这个厂有个叫赵红兵的新工人,进厂才一年多,但由于她刻苦好学,已经掌握一手熟练的操作技术。小赵深深懂得建设社会主义光凭热情不行,还得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她坚持苦练接头、穿磁眼,巡回操作等基本动作,经常把废丝和磁孔带在身上,一有空就练起来。她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谁的产品质量好,她就到谁的车上去参观、请教,并主动请老师傅、技术员帮助自己纠正操作上的缺点。她一丝不苟地执行操作规程,终于攻下了质量关。
缫丝工人在为革命苦练基本功的过程中,发扬大庆工人“三老”、“四严”的革命作风,培养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产品质量高度负责的精神。因此,一九七二年一至八月全区生丝质量,平均比上一年提高了一级,还生产出了成批的高品级丝。
雄厚的原料基地
在南充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桑林。一九七二年全区桑树和桑叶产量,比解放初期增长了十倍多,养蚕区由原来五、六个县,逐步扩大到全区十二个县、市。每年春末和秋初,广大社员积极采桑养蚕。到了夏初和深秋,把一担担、一筐筐蚕茧送进工厂。国家投放到全区农村收购蚕茧的现金,占农村集体副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南充地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栽桑、养蚕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社员为革命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涌现出一些蚕茧高产的先进县、社。蓬安县会龙人民公社,就是这样一个新蚕乡。开始时,有些干部怕抓了桑,丢了粮,不愿意发展蚕桑事业。后来,公社党委总结了一个生产队的经验,提出了把石山头变成桑园的奋斗目标。两年时间,干部和社员把三百多座石山头改造成大桑园,一九七一年产茧九万八千多斤,一九七二年产茧十三万斤,为发展丝绸工业作出了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沙包地上绿油油
——记厦门市前线公社黄厝大队夺高产的斗争
福建省厦门市前线公社黄厝大队一派丰收景象。田野里稻谷金光闪闪,山岗上的菜园里蔬菜翠绿,谷场上红旗招展,……一九七二年这个大队在战胜严重干旱后,农业生产又获得了全面丰收,粮食平均亩产在一九七一年一千二百五十斤的基础上,有新的增长,多种经营搞得很好,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
黄厝大队解放前是一个石满秃山,漫野黄沙的穷乡村。这里土壤贫瘠,水源奇缺,全大队一千多亩耕地,全是望天田、沙包地,种草都难活。解放后,黄厝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一面保卫祖国海防,建设海防,一面着手改变黄厝的落后面貌,夺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黄厝原来没有一条溪,没有水库。黄厝人民在和大自然作斗争的多年实践中懂得,要在沙包地里夺高产,必须解决水的问题。他们打水井,挖池塘,和风、沙、干旱展开搏斗。一九六五年,在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他们决心在一个叫鬼子坑的地方修建一个容水量十七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时,迷信思想严重的人说:“不行呀,鬼子坑是风水地,动了它神要发怒的。”广大贫下中农坚决地说:“旧社会咱们没动它一撮土,神也没保佑过我们,今天咱要干革命,还能让迷信拖住后腿吗?”他们冲破了阻力,顺利地建成水库,使一部分农田得到灌溉,全大队粮食第一次达到自给。这次胜利,更加鼓舞了黄厝大队干部、社员战天斗地夺丰收的信心。一九七○年,他们又打响了修建“拥军爱民”水库的战斗。这个水库容水量四十六万立方米,工程较大。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用了一百零五天的时间,就把水库修建起来。
二十多年来,黄厝大队先后投入五十多万个工日,挖、填土石四十多万立方米,总共修建水库四座,水井、水塘、水坝八十多处,把厦门市最高的山——云顶岩南坡的雨水全部收集起来,容水量达到一百五十多万立方米以上,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使一千多亩望天田、沙包地得到灌溉,其中六百亩变成了旱涝保收田。
要在沙包地上种粮食,植树造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黄厝过去树木很少,一阵大风来,黑土变黄沙,土地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九五五年,黄厝大队干部、群众开始在海滩地上种树苗,经过几次失败,才慢慢掌握沿海绿化的规律。连续坚持十几年,一共种了十几万株。现在,这些树苗已经长成一片林海,特别是海边那条两公里长的防风林,有效地挡住了狂暴的海风,保护着大片土地。
在毛主席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黄厝大队还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目前,全大队利用水库、水塘放养了十几万尾淡水鱼,还在附近浅海发展海带、珍珠贝等滩涂养殖,结合造林绿化种植果树。全大队生猪存栏数已达到一千三百多头,平均一人一头多。新华社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千年采石放新采
采石,位于马鞍山市,依山傍水,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
采石,原名牛渚。据传“三国”孙吴赤乌年间,从这里一口井中掏出一块五光十色的采石,便改用此名。
解放前,采石镇满目都是贫民的“鸡窝巷”、“人字棚”。真正创造采石历史的劳动人民,长年过着苦难的生活。当时,采石镇百业凋零,仅有几家酿酒和制造茶干(即豆腐干)的小作坊,也时开时闭,是一个落后的古镇。
“一唱雄鸡天下白”。解放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了。采石的面貌随着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而日新月异,钢城马鞍山市兴建后,采石成为它的一个市区。二十三年来,采石在整个马鞍山的建设蓝图中光采夺目。现在,采石已有大小工厂十五家,能生产化肥、机械、白炭黑、工具、刺绣、食品等近七百种产品,从一个落后的消费的乡镇,变成为马鞍山市化工、机械和食品加工的生产基地。这是采石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设在采石的马鞍山市第二工具厂的发展,就是采石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个工厂的前身,是当涂县铁木合作社的一个流动作业组,职工就是十来个打铁的、锤鱼钩的、铸首饰的匠人。就是他们这十来个人,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发挥了骨干作用,二十年来和新工人团结战斗在一起,革新机器,自造设备,使这个厂逐步由小变大,从一个铁业小组发展成机械化生产的工具制造厂。它利用马钢的下脚料,生产出一百五十多种优质工具,产品远销到河南、河北、四川等六省。
今天,采石传统的茶干、鱼鲜等土特产的生产更加欣欣向荣。采石茶干美味可口,二百年来远近闻名;但是解放前每天只出百十斤黄豆的茶干。茶干工人吃的是豆渣,睡的是磨道,象压茶干一样受到作坊主的压榨。他们辛勤制作的茶干,全成了地主豪绅的消费品。现在,已有了一个机械化生产的采石茶干厂,一年能生产八十多万斤黄豆的茶干。每天清晨,全市各个菜市上,都有大量采石茶干供应广大人民群众。这种茶干还畅销到芜湖、合肥、蚌埠、南京等八个城市。
采石江面历来盛产鱼鲜,尤以鲥鱼、螃蟹、鳗鱼为珍品。解放以前,采石流行着一首悲惨的渔歌:“横江鱼,不好捞。鬼子巡逻艇,渔霸手中刀,国民党捐税更是吃不消;大江河呀煮野菜,破船烂网苦难熬!”苦难的渔民,落后的渔具,只能在江边捞些小鱼小虾。社会主义革命解放了广大渔民的生产力。他们依靠集体力量发展渔业生产,特别是近年使用机帆船和尼龙网后,捕鱼量更是年年增加。一九七二年还没到头,采石渔民已捕捞了各种鱼鲜近三十万斤,其中名贵的鲥鱼,比一九七一年增产了七倍之多。现在,拥有先进渔具的采石渔民,“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有一个夏天,十级强台风袭来,长江上惊涛裂岸。采石渔民们已经完全不是唐代诗人李白当年形容的“狂风愁杀峭帆人”。他们勇敢地驾驶着机帆船,驶向风急浪高的鱼峰处,摆开阵势,一网就打了一千六百多斤刀鱼。
为了丰富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采石设立了园林管理处,修整了名胜古迹。每当假日之时,马鞍山市的钢铁工人和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纷纷来到采石公园休息度假,参观古文物展出。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