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力”从何来
公冶平
“自力更生的‘力’,蕴藏在群众之中。”这个认识,非常深刻。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之所以满怀信心地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就是因为我们坚持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信人民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党的十大政治报告指出:“二十多年来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本经验,就是依靠群众。”吉林市油脂厂、连云港市海州光明碳素厂,为什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本的一条,就是这两个厂的领导同志始终坚信群众的创造力,充分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群众的干劲、智慧和创造性是无穷的。没有厂房,自己动手盖厂房;没有设备,利用废旧材料,自己造设备;没有洋的,先搞土的,由土到洋,土洋结合。群众起来了,领导想不到、办不到的事,群众能想到、能办到。这两个厂的实践证明,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自力更生的方针就能落实,生产就能发展,企业的面貌就能发生变化。
依靠群众的问题,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要坚定地依靠群众,就必须努力改造世界观。我们要在批林整风运动中,彻底批判林彪一类骗子鼓吹的“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牢固树立“奴隶们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到群众的力量,才能把我们的方针牢固地建立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也就是建立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力量的基点上。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能不断地取得新的胜利。


第3版()
专栏:

永远发扬三口大锅闹革命的精神
吉林市油脂厂党总支委员会
党的十大的政治报告,号召我们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我们厂的同志,坚决响应十大的号召。过去,我们家底穷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今天,我们条件好了,同样不能丢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强调自力更生,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才能为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我们厂是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年代里,由共产党员、特等残废军人刘声同志带领十二名烈军属和街道居民,用三口大锅炼废油起家的。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工厂的光辉思想指引下,工人们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十多年来,工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已由一个破席板棚里炼废油的街道小厂,发展成具有初步现代化设备的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的化工企业,已能生产八十多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其中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经过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工厂的革命和生产形势越来越好。一九六六年以来,年年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今年,提前一百三十天完成了全年国家产值计划。
办厂十五年来的斗争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定要抓好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一九五九年,我们厂围绕自力更生能不能办厂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斗争。当时,在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干扰下,有些人受了他们一伙鼓吹的那套“洋奴哲学”的谬论的影响,贪大求洋,依赖外援,不相信群众自己的力量,说什么“一个残废军人,几个婆娘,要啥没啥,还能办什么工厂?”阶级敌人还煽动把工厂的积累分光,妄图使工厂散伙。我们同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教育了那些有错误思想的人,坚持把工厂办下来。一九六二年,在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干扰下,上级又有人说我们厂房旧,设备土,不正规,要我们“下马”,还卡断对我们厂的原料供应。我们又坚决顶住,坚持自力更生,没有原料,就想法找废料利用。就这样,我们厂越办越兴旺,被评为“大庆式”的先进企业。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又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厂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说我们厂是个“假典型”。我们用事实批驳了这种谬论,使工厂的革命和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批林整风运动中,我们批判了林彪一类骗子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批判他们一伙破坏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进一步提高了大家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性。建厂十五年来的斗争实践,证明贯彻执行毛主席办企业路线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也教育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我们一定要继续抓紧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教育,抓好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
在困难多,条件差的情况下,能不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对领导班子是一种考验;在工厂有了发展,物质条件改善的情况下,能不能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对领导班子是一种更大的考验。去年,我们打算自己动手修建两座钢筋混凝土一级防爆车间,有的同志觉得工程技术要求高,基建材料又不足,想包给基建部门去建设。后来,刘声同志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在全厂转了一圈,回忆了厂史。大家说,过去我们在蛤蟆塘盖砖瓦厂房,条件比现在差,为什么条件好了反而手懒了呢!最后一致决定发动群众,自己动手。结果,不但很快盖起了厂房,而且进一步锻炼了全厂职工艰苦奋斗的大无畏志气,培养了一批新的工程技术力量。
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必须充分发动群众,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为了把合成脂肪酸的残渣利用起来,去年,省市机关批给我们九万元投资和二十五吨钢材建设粘合剂车间。在征求群众意见时,老工人提出,国家需要资金、钢材的地方很多,难道我们不能找一个勤俭的办法吗?我们接受了群众的批评,在脂肪酸车间的一个角落进行生产,利用废旧钢材自造设备,奋战二十天,粘合剂就投产了。
要使工厂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必须重视对青年工人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要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厂的革命传统教育,当做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一课来进行。我们建立了一支以老工人为骨干的教育队伍;保留了建厂初期的一块芦苇塘、一座席板棚和炼废油用的三口大锅,作为对青年工人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生动教材;经常给青年讲党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和工厂自力更生的历史。我们还积极组织青年工人参加艰苦的劳动锻炼。青年突击队,在寒冷的冬末春初,用三个月时间打成了一口每小时供水量二百多吨的水井,为国家节约了六万多元资金。青年们还自己动手修建了新的车间、仓库、食堂、宿舍。他们在斗争中继承和发扬了“一滴油”精神,做到“地上的油抿起来,抹布上的油煮出来,桶里的油刮下来”,就是小指头那么大、价值不到一分钱的一小条测验酸碱浓度的试纸,也要精打细算分成四次用。通过实际锻炼,他们说:“要更生,就得在自力上做文章;要奋斗,就得在艰苦上下功夫;要办厂,就得在勤俭上费力气。”他们坚决表示要把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接过来,传下去,永远发扬“三口大锅闹革命”的艰苦创业的精神。


第3版()
专栏:

依靠群众 自力更生
——记连云港市海州光明碳素厂的变化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光明碳素厂,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过去,它是一个生产淀粉的小厂,一九六六年,工人们根据国家的需要,生产出了电极糊这种产品,逐步建成这个碳素厂。他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工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几年来,他们没有伸手向国家要投资,却给国家上缴利润五十六万元。现在,工厂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增加了一百四十倍。产品产量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一百零八,年产量由六百吨增加到去年的一万一千吨。今年,在人员、设备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提前半年完成全年国家计划,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目前,这个厂生产的电极糊供应我国十四个省、几百个冶炼工业单位,受到广泛的欢迎。
一九六六年九月,原淀粉厂的工人,听说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在电极糊的问题上卡我们的脖子,非常气愤,强烈要求转产电极糊。有人告诉他们:这种产品全国只有少数几家大厂能生产,他们的技术、设备都是现代化的,你们这个小厂,只有“土牛木马”,恐怕不行。但是,工人们认真分析了情况,决定迎难而上,他们说:“我们工人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闯出一条土法上马的新路来。”
在上级党组织的积极支持下,放牛娃出身的原副厂长栗成义,带领十八个工人,在旧社会逃荒要饭时曾住过的一座古庙里,利用两口破锅、一盘石碾,点起了创业的炉火。
初熬沥青,没有防护面具,沥青黄烟刺激得眼睛流泪,面颊红肿,好象无数根钢针戳的那么痛。在困难面前,十九个人坐在破庙里,回忆旧社会的苦难,畅谈新社会的幸福,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念。当时厂里无食堂,他们饿了,把干粮烤烤吃;渴了,喝几口山泉水。一天夜里,工人伏建国和杜文汉正在熬沥青。突然,沥青起火,浓烟腾空而起,呛得人们透不过气来。在这紧急关头,伏建国从防火缸里捞起一条湿麻袋,猛扑上去。一股强大的气浪把他冲倒在地。伏建国爬起来,连人带麻袋一齐压在锅上。浓烟呛得他恶心,烈火烧着了衣服,他全然不顾。杜文汉等人也迅速冲了上去,终于扑灭了烈火。试验又继续进行。就这样,经过四十多天、一百多次试验,摸索出一整套土法生产电极糊的生产技术和原料配比法,生产了第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极糊。
在正式投产时,又暴露了新的矛盾:一盘石碾每天只能粉碎一百公斤焦炭,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生产的需要。为了把产量搞上去,首先需要有一台球磨机。工人们不伸手向上要,决心自己动手造。他们在兄弟单位的废品堆里,拣来了一个更新下来的洗涤罐,借来一对旧轴承,利用几件老掉牙的工具,在露天地里,冒着三九严寒,一锤锤敲打,一块块焊接,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斗,造出了一台球磨机。
一九六九年底,国家有关部门,询问光明碳素厂,一九七○年能不能生产五千吨电极糊?五千吨,是一九六九年产量的五倍,比建厂三年来总产量还要多二千吨。这对当时只有五十一个人,设备简陋、大部分工艺靠手工操作的小厂来说,任务十分艰巨。能不能接受下来?
大家经过热烈讨论,表示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要坚决完成五千吨的生产任务。厂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栗成义深信:自力更生的“力”,蕴藏在群众之中,只要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群众,任何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这一年,他们开展了深入持久的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操作球磨机的三个女工,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摸索出一套粉碎焦炭的新工艺,使工效提高六倍。混捏工序的工人,一边坚持生产,一边改造设备,把混捏锅单层底改成双层底,把人工搅拌改为机械搅拌,效率比原来提高五倍。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新的奇迹出现了:五十一个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提前一百一十天,胜利完成了全年生产五千吨电极糊的生产任务。
艰巨的任务,考验了大家,同时也启示人们:技术革新大有可为。他们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走自己武装自己的道路。产品冷却成型,起初是装在木盒里,自然冷却。为了改革这套设备,他们到外厂取经,但背回来的却是一尺厚的进口设备图纸。按这套图纸施工,造一台冷却成型机,需要三十万元投资,几十吨钢材。工人们把这卷图纸当作教材,批判了“贪大求洋”的错误思想。他们从本厂现有条件出发,自己动手,修旧利废,只花了一百多元,就建起一座冷却水池,造出两台人拉成型小车,解决了产品冷却成型的难题。
几年来,这个小厂自己动手,设计、制造、安装了二十二台主要生产设备,原来的手工操作逐步被机械化、半机械化所代替。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钢花飞溅(木刻) 王云义


第3版()
专栏:

点滴节约 勤俭办矿
——记王庄煤矿两位老工人的事迹
王庄煤矿,和全国勤俭办企业的先进单位——石圪节煤矿,同属山西省潞安矿务局,一个在山下,一个在山上。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引下,王庄煤矿学习了石圪节矿风以后,面貌一新。工人们说:“山上的风吹到咱山下来了”。下面介绍的两位老工人的事迹,反映了这种情况。
红管家
在采煤二队,提起老工人、共产党员郑元则来,人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说:“郑师傅是咱们矿的红管家!”
郑元则同志原是石圪节矿的老矿工,一九六七年调到王庄矿后,因为年纪大了,不能下井,被分配保管工具。郑师傅学习石圪节煤矿勤俭办矿的榜样,工作勤勤恳恳,把工具管理得井井有序。每天总是利用空余时间,四处走一走,看一看,什么地方遗下根网丝,他要捡起来;老塘里埋住根坑木,他总是冒着危险,想方设法把它弄出来;大绳放在井下时间长了,容易沤坏,他就隔几天背上井来晒一晒。
郑师傅常说:“废物不废。”在他手里,一根坏钻杆、一根旧锹把都舍不得丢掉,总要做到物尽其用。锨把断了,修成镐把;镐把坏了,再改成斧把。今年五月,工作面需要网钩用,队里让他去领,他却到仓库的废料堆里找了些废钢筋棍,自己拿到铁匠炉上打成三十多把网钩,及时解决了生产的需要。
节油迷
一九六六年末,老工人李双则调到搬运队钉道组,膏地滚油。第一个月,他们到仓库领了一百八十公斤机油,但不到一个月就用完了。李双则想:一公斤油六角多,每月二百多公斤,就是一百多元。能不能到各个机房把废油收集起来,代替好油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领导和同志们,得到党支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可是,有人却劝他说:“用油领油符合制度规定,现成的油用起来方便,何必自讨苦吃?”李双则回答说:“为国家节约,就要舍得吃苦。”于是,从第二个月起,他们不到仓库领油了。李双则带领膏地滚油的几个同志,走遍全矿每一个用油单位,告诉人家不要把废油倒掉,并找了一些缸、桶等,放在这些单位的工房里,供贮油用。每天下班以后,他们就挑着油桶,到各个工房去收集废油,回来贮存在自己工房的四只大缸里。不论刮风下雨,严冬酷暑,从不间断。七、八年来,生产不断发展,地滚的数量比原来增加了二倍,他们却从来没有领过一公斤油,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财富。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