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一些国家舆论继续谴责两个超级大国牺牲阿拉伯人民利益
阿拉伯人民要保持团结对付以色列侵略和苏美干涉
美国人民举行集会示威支持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斗争
新华社罗马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日电 意大利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机关报《新团结报》十月三十日的社论指出,“美苏关于中东停火协议是两个超级大国背着阿拉伯人民签定的”,其目的是“瓜分能源和巩固它们的势力范围”。
社论说:“美苏的协议是烟幕战,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它来掩盖它们的霸权主义,争夺和阴谋勾结的计划。”
社论说,目前阿拉伯国家和人民不仅要抗击以色列的侵略,而且要对付超级大国的干涉。
社论最后表示,意大利共产党(马列)站在争取恢复自己权利的巴勒斯坦人民一边,支持阿拉伯人民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和两个超级大国的政策的事业。
据新华社拉瓦尔品第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一日电 一些巴基斯坦报纸最近发表社论和文章,谴责苏联当局出卖阿拉伯人民的利益,同美国合谋策划中东停火。
《时代之声报》在题为《俄国再次欺骗了阿拉伯人》的文章中说:“苏联统治者在干什么?他们正在怎样抛弃他们同阿拉伯人的友谊的保证?难道友谊就意味着在困难的时刻丢掉朋友们而同他们的敌人狼狈为奸吗?这是赤裸裸地出卖朋友。俄国人对阿拉伯人在一九六七年干过同样的出卖勾当。”
《建设报》说:“以色列统治者的嚣张气焰没有丝毫收敛,因为俄国的现代沙皇不是真的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在中东的利益。他们不希望看到以色列生气。以色列也知道,俄国不希望阿拉伯人在军事上占优势。”
拉合尔《平等报》发表一篇题为《世界和平的垄断者——俄国和美国》的社论,谴责两个超级大国利用联合国作工具以实现他们霸权主义的目的。社论指出,美苏签订的协定规定,两国通过合作来消除世界任何地方核战争的威胁。
《战斗报》指出,停火是对阿拉伯人不利的。阿拉伯人应当保持自己队伍的团结,以对付以色列的再度入侵。
据新华社科威特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一日电 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萨利姆·萨巴赫十月三十一日在国民议会发表关于国家政策的书面讲话,重申科威特“全力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恢复对自己的土地和祖国的全部权利而进行的正义斗争”。
这篇书面讲话是由科威特王储兼首相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在埃米尔萨巴赫·萨利姆·萨巴赫主持的第三届国民议会第四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宣读的。
埃米尔的讲话说:阿拉伯民族“是一个民族。我们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巩固,是侵略者破坏不了的。正是出于这一不可动摇的信念,在十月战争期间,我们阿拉伯民族奋起保卫我们神圣的土地和尊严,抗击一个不尊重最起码、最基本的人权原则并得到邪恶力量支持的敌人。但是,这种邪恶力量必将被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存在和建设自己的未来的阿拉伯民族的坚强意志所击败。”
埃米尔的讲话指出,为了实现阿拉伯民族的目标,科威特愿意在共同的努力中作出一切贡献。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三日讯 据新出版的一期美国《前卫》周刊报道,最近在芝加哥、旧金山和纽约,继续举行群众示威和集会,支持阿拉伯人民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斗争。
在芝加哥,十月二十七日有三百人举行示威。示威者穿过闹市区,行进到以色列“领事馆”。他们高呼:“阿拉伯土地归阿拉伯人民”,“巴勒斯坦必须解放”,“打倒犹太复国主义和美帝国主义”。
在旧金山,十月二十六日在以色列“领事馆”外面举行了抗议以色列侵略的集会,这是最近两周来的第二次。与会群众行进到加利福尼亚美孚油公司门前,在那里又举行一次集会,表示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事业。群众的口号有:“解放巴勒斯坦,归还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美国离开,不许干涉中东”。
在纽约,十月二十四日有大约三百人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而在时报广场举行集会。


第6版()
专栏:

利比里亚同以色列断交
新华社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三日讯 蒙罗维亚消息:利比里亚国务卿塞西尔·丹尼斯十一月二日在蒙罗维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利比里亚政府决定同以色列断绝外交关系。
他说,在以色列不从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撤走之前利比里亚将不同它恢复外交关系。
利比里亚是同以色列断交的第二十七个非洲国家。


第6版()
专栏:

经过苏美两国代表激烈争斗之后
安理会就所谓联合国紧急部队的组成达成协议
黄华代表声明不参与这项协议并驳斥马立克对中国的诬蔑
新华社联合国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日电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除中国以外的其他理事国代表经过两天的秘密协商,特别是苏美两国代表经过激烈争斗之后,在十一月二日晚间举行的安理会正式会议上就所谓联合国紧急部队的组成问题达成了一项协议。中国代表黄华在会上声明,中国代表不参与这项协议。
安理会从十月二十四日开始讨论关于建立所谓联合国紧急部队的问题以来,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出于在中东争夺势力范围的需要,都力图控制这支紧急部队,在这支部队的组成问题上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明争暗斗。十月二十七日,当安理会开会就联合国秘书长关于成立这支部队的报告进行协商时,苏联代表马立克和美国代表斯卡利都指着对方的鼻子吵了一场。十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苏、美两国代表团的发言人又相继发表声明,进行对骂。十一月一日,在安理会的协商会议上,围绕着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波兰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加拿大是否都应参加这支部队的问题,苏、美两国代表再次吵架,甚至拍了桌子。由于苏、美两国相互讨价还价,争持不下,安理会的协商活动在二日又持续了一整天,直到晚上十时才开始举行正式会议。
会上宣布达成了协议:由联合国秘书长立即同加纳、印尼、尼泊尔、巴拿马、秘鲁、波兰、加拿大七国协商,让这些国家派遣军队去中东,其中波兰和加拿大“在后勤支援方面负特别责任”。
中国代表黄华在会上发言。他说:“中国代表团在十月二十五日安理会上的发言中曾经指出:派遣所谓联合国紧急部队的做法,将把中东的阿拉伯主权国家变成后患无穷的国际管制的地区,只能为以超级大国为后台进一步对中东国家进行国际干涉铺平道路。这两天,在协商会议上,两个超级大国在上述所谓紧急部队的组成问题上所进行的激烈争夺,再一次说明了中国代表团上述判断的正确性。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它们两家所关心的只不过是它们各自一方的军事在场权;如果它们不能直接把自己的部队派去,也要想方设法让它们所能影响的部队挤进去,从而间接地进行控制。其他一切借口,都是十足的伪善。一个自称为阿拉伯国家的朋友和恩人的超级大国,完全置阿拉伯国家的主权于不顾,却那么起劲地参加对派遣紧急部队的争夺,这难道不就足以说明它的真实用心吗?”
黄华指出:“中国代表团对于目前的所谓联合国紧急部队的组成的协议,理所当然地不能参与。”
苏联代表马立克在会上竭力为苏美两家经过激烈争斗后达成的协议进行吹嘘,说什么它是沿着“正确的方向”采取的一个步骤,给联合国和安理会“打开了新的一页”,等等。他在发言中还再次妄图挑拨中国同不结盟国家的关系。
中国代表黄华对马立克的诬蔑进行了驳斥。黄华指出:“马立克先生再次企图用陈腐的语言歪曲中国代表团的原则立场和挑拨中国同不结盟国家的关系,这完全是徒劳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包括许多不结盟国家,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苏联和另一个超级大国是如何利用阿拉伯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暂时困难,出卖他们的利益,激烈地争夺势力范围。你们两家最近在联合国紧急部队的组成问题上进行争夺的丑恶表演,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你们的险恶用心也是十分清楚的。这些事实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的。”
沙特阿拉伯代表巴鲁迪在会上谴责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中东的政策,指出这是推行强权政治和争夺势力范围,并且指责苏联继续向以色列输送人力。


第6版()
专栏:

日本《东风月刊》发表编辑部文章指出
苏联策划“亚安体系”是要向亚洲扩张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三日电 日本《东风月刊》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号发表的题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设想的危险性》的编辑部文章指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现在已成了苏联向亚洲扩张政策的主轴。
文章说,苏联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设想到底是什么货色呢?根据勃列日涅夫的讲话,是要同亚洲各国“友好相处”,“保护”亚洲国家免受外国干涉和侵略。文章说,苏联自身的行动正在剥夺这些“原则”的说服力。文章说:“在蒙古境内驻扎包括导弹部队在内的三十万苏联军队,难道不是侵犯蒙古的主权吗?”文章指出,根据勃列日涅夫的“固定现状”原则,就是要使苏联占有日本北方领土合法化,就是要永远分裂南北朝鲜和越南。
文章在列举了许多事实说明苏联的一些活动和宣传是密切关系到向亚洲扩张的战略后指出,“看看苏联关于‘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进行的这些大张旗鼓的宣传,就可以了解,决不象它们所说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并不是针对第三国’那样,它显然对社会主义中国有着强烈的敌意,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的中美关系和日中关系有着强烈的对抗意识,这是不可否认的。”
文章说,谁都清楚,勃列日涅夫提出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设想,现在已成了苏联向亚洲扩张的政策的主轴。”文章指出:“现在弄清藏在苏联‘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中的毒素,正成为紧迫的课题。”


第6版()
专栏:

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发表讲话指出
不能对缓和抱不切实际的幻想
新华社伦敦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日电 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道格拉斯—霍姆十一月一日在伦敦发表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对缓和抱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危险的。
道格拉斯—霍姆在欧洲大西洋小组的午餐会上讲话。他谈到中东战争和美苏在欧洲的部队加强戒备一事时说,事态发展表明,“还必须走很长一段路,才能说已经实现了缓和”。他还说,“这些危险的日子也提醒人们注意,在欧洲这里,东西方的部队直接对峙着”。
他强调说:“危险在于:缓和是属于这样一种词汇,这种词汇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涵义。” “它听起来是不错的,但同现实没有多大关系。”
谈到中欧裁军谈判时,道格拉斯—霍姆说,“这种谈判将表明,是否有裁减大规模集结的军队和坦克的意愿,这些军队和坦克的大规模集结现在象阴影一样笼罩着欧洲。只要两支能够发动攻势的庞大的军队在中欧对峙着,缓和就不可能是完全的。……当前,这些互相对立的部队力量越来越不相称的情况,使得紧张局势加剧了。”
这位英国外交大臣说,他希望华沙条约组织的部队仅仅是防御性的,“但是,事实——这是令人非常不安的事实——仍然是:那些部队目前的规模和组成使它们具有进攻能力,这不可避免地使西欧人感到不安。”
谈到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时,他说:“现在,光是重复一些好听的话对人是没有好处的,也不会建立起信任来。我们已经有太多的宣言,而我们根据痛苦的经验,却懂得不侵犯条约之类的东西究竟有多少价值。如果要使缓和不仅仅是个好听的字眼,如果要使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会得到实现,那么,言词还必须用政治方面的行动来支撑。”


第6版()
专栏:

中欧裁军会议开场
会议在苏美加紧争夺欧洲的形势下召开。苏联要在中欧保持现有军事优势,美国和西方国家则要通过裁军削减苏联的军事优势;一些西欧国家担心两个超级大国在中欧裁军问题上进行双边交易,使西欧更加不安全
新华社维也纳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二日电 由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集团成员国参加的中欧裁军会议,十月三十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幕。会议的一般性发言已经在十月三十一日结束。十一月六日起将开始讨论具体问题。
参加会议的有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七个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代表,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土耳其、希腊、意大利、丹麦和挪威等十二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的代表。法国一直拒绝参加这种会议。
中欧裁军会议,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加紧在欧洲的争夺的形势下举行的。从一九六八年美苏之间开始提出谈判中欧裁军问题以来,特别是去年五月美苏最高级会谈协议召开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筹备性会谈以来,苏联不断加强在欧洲的军事实力。据西方报刊报道,苏联驻欧洲军队最近五年内增加了约百分之二十。五年来苏联驻东德的军队所配备的坦克数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大炮增加近一倍。战术空军飞机的数量也增加了百分之五十。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中欧地区原来就对西方保持常规兵力优势,它口头上谈论裁军实际上加紧扩军的做法更加强了这种优势。
在今年一月底到六月在维也纳举行的中欧裁军会议筹备性会谈中,曾就会议参加国等问题进行过激烈的争吵。苏联坚持匈牙利不作为正式成员国而只作为观察员参加会议,也就是要把苏联在匈牙利驻军排除在谈判裁减的范围之外。到今年六月美苏最高级会谈协议召开中欧裁军正式会议以后,近五个月的维也纳筹备性会谈才匆匆结束,会上只确定了召开正式会议的日期,而没有就会议议程达成什么协议。
在中欧裁军会议十月三十日和三十一日两天的一般性发言中,反映了与会各方之间的分歧。
苏联代表在发言中说:“我们认为,重要的是使未来的裁减不破坏中欧和整个欧洲业已形成的力量对比。如果有人要破坏这个原则,那么,整个问题将成为纠纷的起因和争论不休的对象”。苏联方面主张,为了“保持现有的军事力量对比”,应“按同等的百分比或者按同等的数量减少部队”。这就是说,苏联不论怎样都要在中欧地区保持对西方的现有军事力量优势。
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则强调,苏联和其他华沙条约成员国目前在中欧地区对西方拥有军事力量优势。它们主张要“均衡裁军”,也就是要通过这种裁军削减苏联方面的军事力量优势。
美国代表指出,华沙条约国家在欧洲的现役地面部队比西方联盟要多得多。他要求苏联减少它在中欧的兵员和坦克。他还重申,美国不能认为把匈牙利排除在外的做法是一成不变的。英国代表说,谈判中要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目前有利于华沙条约国家的驻中欧军队和军备力量对比上的极大悬殊,以及华沙条约国家所拥有的“战略上的优势”。西德代表强调,由于华沙条约国家在这个地区的坦克、飞机和军队的数量处于优势,两个军事集团在中欧的部队就是应该进行“不对称的”削减。
一些西欧国家担心,两个超级大国在中欧裁军问题上进行双边交易,会损害美国同西欧之间以及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会使得西欧陷入更加不安全的境地。
英国代表说,如果会议达成的协议造成一种比现在更不稳定的军事局面,那么这些协议本身就是个失败。他指出,这个会议不应损害对盟国的义务或西欧“共同市场”的发展。他认为,这个会议“可能是迄今进行的所有谈判中最困难和最微妙的”谈判。
意大利代表说,他不能同意将会妨害“共同市场”发展成为政治联盟的任何措施。
比利时代表说,“过份的削减可能产生破坏稳定性的作用”。
罗马尼亚代表在发言中强调说,这次会议的一个目的,应该是把所有的外国军队遣送回国。
西方报纸对中欧裁军谈判议论纷纷。英国《卫报》十月三十一日指出,这次会谈“在争吵声中开幕”。这家报纸说,“尽管经过了几个月预备性会谈,但双方的目标仍然明显不同”。“当会谈昨天在维也纳正式开始,各方就立即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分歧尚未排除”。


第6版()
专栏:

日本政府决定
要求苏联停止在日本附近海域发射火箭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三日电 据日本报纸报道,日本政府十一月一日根据外务省、运输省航空局和海运局以及水产厅等有关部门协商的结果,决定向苏联政府提出,要求它停止在日本附近海域发射火箭。
据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十一月一日得到的消息说,苏联政府再次计划在十一月七日、十四日和二十一日三天在以日本附近的太平洋区域发射“气象火箭”,并且把一些地区划为“危险区”。在这些区域内有国际航空线、船舶定期航线,还有渔业区域。因此,日本的民航、海运和渔民的正常捕鱼都将受到影响。
今年十月田中首相访苏之前,苏联政府曾决定从十月三日起在日本附近海面上发射火箭。为此,日本政府曾要求苏联政府停止执行这项计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