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广大社员、职工和部队边战斗边生产,精耕细作,开荒扩种
越南北方人民争取多打粮食支援前线
各地普遍试种冬小麦获得好收成,盐业生产良好完成国家计划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越南北方各地人民广泛开展“全民生产粮食”运动,决心多打粮食,支援抗美救国斗争。
近几个月来,在越南北方,从偏僻的山区到战火纷飞的原第四联区,广大农业合作社社员、工人、干部、职员、师生和部队战士,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战争环境里,一面在现有耕地上精心耕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面大力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义安省各农业社、机关、学校、农场等,有计划地开荒,建设新经济区,共种植了两万多公顷秋造甘薯、木薯和玉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四倍。河静省今年秋造甘薯的种植面积比上一造扩大了两倍。河江、宣光、高平、谅山四省人民,大胆改变只种春造的旧耕作制度,今年积极发展秋造生产,种植了上万公顷的早熟玉米。南河、永富两省人民今年秋造甘薯种植面积比去年都有成倍扩大。河西、和平等省各机关干部、工人、社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种植了大量的杂粮作物。
越南人民军广大干部、战士在执行战斗任务和加强备战的同时,利用一切条件,自己生产粮食和蔬菜,以减轻国家的负担。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电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越南北方农民普遍试种冬小麦成功。
越南北方过去除山区几个省种植小面积的小麦外,一般地区很少种植冬小麦。去年,各地农民为了更好地支援抗美救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在冬造生产中试种冬小麦。据统计,去年冬季在二十五个省市、十八个国营农场和中央农业委员会的九个作物种子研究实验机关都试种了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公顷达到一吨左右。河西省种的一百四十二公顷冬小麦,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二点二吨。有些面积小的麦田,由于采取了各项技术措施,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近三吨。
越南农业部门最近召开会议,总结了去年种植冬小麦的经验,认为通过去年试种冬小麦的实践,证明了越南北方各种不同地区都可以种植小麦,并决定在今年晚造生产中大力推广种植冬小麦,以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更好地支援前线。
据新华社河内电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越南北方广大盐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努力发展盐业生产。
越南北方最大海盐产区南河省的盐业社社员采取各种措施,战胜了美帝的海空袭击和连绵阴雨造成的严重困难,不断开展基本建设,扩大盐田面积,并采用制卤保卤先进生产经验,提高海盐产量和质量,良好地完成了国家计划。
清化省T盐业生产合作社几乎所有的生产队都遭到美国飞机和军舰的轰炸和袭击。但是社员们在“多生产一公斤海盐就是为南方骨肉同胞多消灭一个敌人作出贡献”的战斗口号激励下,坚守盐田阵地,及时抢修被炸坏的盐田,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太平省前海县M乡的广大盐业社社员一面坚持战斗值勤,英勇抗击美国海空袭击;一面努力生产,使海盐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海防市吉海县各盐业生产合作社不断兴修水利、改造盐田,使盐产量稳步上升。


第5版()
专栏:

在广治、平隆、隆安、广沱、广南等省接连出击
越南南方人民武装消灭一批敌人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越南南方广治、平隆、隆安、广南和广沱省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最近接连出击,消灭许多敌人。
广治省解放军九月二十六日凌晨袭击驻在如丽等地区的伪军伞兵,并且炮击梅登地区的敌军炮兵阵地,消灭敌人一百五十多名。同一天,解放军进攻在符辽等地区的伪海军陆战队和别动队,歼敌近二百名。
在这之前,解放军防空部队于九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击落敌人喷气式战斗机四架和直升飞机一架。
平隆省人民解放武装力量从九月二十一日到二十四日接连截击从汉管市出动的伪军第十八师的部队,打死打伤敌人近二百五十名,缴获许多武器和军用物资。
隆安省芹得县游击队和地方部队九月十六日夜间进攻了新泽十字路口的许多敌军据点。据初步消息,游击队和地方部队全歼伪保安队一个连和一个排。
广沱省人民解放武装力量九月十八日进攻海云岭南面的白桥据点,全歼伪军一个连,击毁军车两辆,缴获许多武器和弹药。
广南省人民解放武装力量从九月十八日到二十一日在桂山、更若附近地区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一百五十名。
(附图片)
越南南方解放军战士沿着被攻占的敌人的战壕,向伪军发起冲锋。  越南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第5版()
专栏:

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
谴责美帝轰炸北方居民稠密区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电 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九月二十七日发表声明,严厉谴责美帝国主义二十六日野蛮轰炸、袭击南定市、荣市、洞海市和越南北方其他许多居民稠密区。
声明说,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美帝国主义出动飞机野蛮轰炸、袭击南定市的一些街道。同一天,美国飞机野蛮袭击荣市、洞海市以及安沛、和平、河西、广宁、太平、南河、清化、义安、河静、广平各省的其他许多居民稠密区。美国军舰还炮轰了河静省沿海的一些地方。美国的炸弹和炮弹使许多平民伤亡,许多民房和经济、文化设施被摧毁。
声明说:“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强烈控诉和严厉谴责尼克松政权的上述万恶的战争行动,并坚决要求它立即停止轰炸、袭击越南北方,立即停止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各港口的布雷封锁以及其他一切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主权和安全的行动。”


第5版()
专栏:

深入战斗和生产第一线
越南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兵演出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八日电 越南北方各地文艺工作者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组成了许多文艺突击队,深入战斗和生产第一线,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演出。
荣获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授予战功勋章的高平、海兴、北太、广宁、河北、宁平等地的文艺工作者突击队,不辞劳苦,不怕牺牲,长途跋涉,进行了上千次演出。他们深入战斗生活,就地取材,把英雄人物的事迹及时地编成节目上演,鼓励人们向英雄学习,在战斗中创立新战功。
河内市二十八个青年宣传突击队,坚持在筑堤工地上、工厂车间里和交通渡口旁演出。美国飞机轰炸后的硝烟未散,歌声已在这些地方荡漾。在美国飞机野蛮轰炸“三·八”纺织厂工人集体宿舍区之后,青年宣传突击队立即赶到现场,配合厂党委和工会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激发工人对敌人的仇恨,鼓励他们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克服轰炸后的困难。
广平省文工团分成三个突击队,勇敢奔赴被炸地区,深入广大农村,为战士和人民表演歌舞,激励人们克服困难,坚持战斗,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由各工厂工人组成的海防市水手俱乐部文艺突击队队员们,不但出色地完成生产任务,而且还经常出海演出。
和平省新乐、乐山、梁山、安水四个县最近成立了一百多个文艺队。他们自编自演了许多富有革命内容和民族色彩的节目,有力地鼓舞了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到战斗和生产中去。
河西、南河两省的文艺突击队,在“一切为了前线”的战斗口号下,连续开展活动,为加强战斗和交通运输工作作出了贡献。


第5版()
专栏:

塞拉勒窝内总统史蒂文斯接见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特使
新华社弗里敦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电 塞拉勒窝内总统西亚卡·史蒂文斯九月二十一日接见了在塞拉勒窝内进行访问的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特使阮文进。
阮文进特使转达了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主席黄晋发和越南南方人民对史蒂文斯总统的敬意,并向史蒂文斯总统介绍了越南南方斗争的形势。史蒂文斯总统对越南事态表示关切。
塞拉勒窝内副总统兼总理科罗马九月二十三日也接见了阮文进特使,并且同他进行了谈话。
阮文进特使从九月二十一日到二十四日对塞拉勒窝内进行了访问。


第5版()
专栏:

越南南方解放军进攻边和机场有功单位获勋章
新华社河内电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报道,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指挥部最近决定,授予九月十日进攻边和机场取得辉煌胜利的解放军各单位以二级解放军功勋章。
据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补充消息说,这些单位在九月十日进攻边和机场的战斗中,击毁、击伤美国各种飞机近二百架,炸毁存有一千多颗炸弹的弹药库四座,摧毁飞机修理厂两座以及机场上的其他许多设备,打死、打伤美伪飞行员、军官和高级技术人员数百名。敌人在机场上的成十座弹药库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第5版()
专栏:

中阿友谊万古长青
中国电视摄影记者代表团
今年八月十四日至九月十八日,中国电视摄影记者代表团在亲密的兄弟之邦阿尔巴尼亚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友好访问。在访问期间,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副主席斯巴秀同志接见了代表团,进行了十分亲切友好的谈话。代表团和新闻界、文化界的同志们进行了广泛的接触,还先后到了十几个区,参观了许多工厂、国营农场、农业合作社和部队等,会见了著名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先进工作者和广大工农兵群众,到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接待。这一切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中阿两国人民的革命情谊和战斗团结是无比深厚的和牢不可破的。
在我们刚刚到达英雄的“山鹰之国”的时候,一位阿尔巴尼亚同志就对我们说:“在阿尔巴尼亚,你们必将受到每一个人的热烈欢迎,你们将看到,从大城市到遥远的村庄,从学者到普通农民,从老人到儿童,都非常尊敬毛主席,都是对中国同志友好的。”的确,中阿友好真正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我们在阿尔巴尼亚中部的新兴的工业基地爱尔巴桑访问期间,曾到钢铁工人贝·巴哈同志家里作客。他和他的妻子以阿尔巴尼亚人民传统的殷勤好客的风习盛情地接待了我们。贝·巴哈同志曾在我国实习,他取出他和中国同志的许多合影,畅叙两国钢铁工人的亲密友谊。他有着劳动人民的敦厚、朴实的特色,说话不多,但是,从亲切的微笑和兴奋的目光中流露出十分真挚的感情。
在阿尔巴尼亚的几乎每一个区,都有以“阿中友好”命名的农业合作社。我们到都拉斯区的阿中友好农业合作社访问,合作社的领导同志在村头迎候我们,并陪同我们参观。在田间、路旁,男女社员们向我们亲切招手问好。中午,社员们用自己生产的丰盛食品招待我们,一再为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为阿中两国农民之间的友好合作而干杯。
在地拉那郊区,我们访问了人民军的一支英雄的部队。年青的战士们正在打靶场上进行刻苦的军事训练。战士们齐声欢呼:“恩维尔—毛泽东”、“毛泽东—恩维尔”、“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友谊就是保证”。强大的呼声震撼着绿色的山谷。
我们到发罗拉区的特腊贾斯村,访问了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女机枪手、“人民英雄”卓·秋蕾的家庭。她的哥哥、妹妹和两个弟弟都是游击队员,妹妹也是一位烈士。她的八十五岁的老母亲,象迎接从远方归来的亲人一样,热情地欢迎我们。我们向这个光荣的家庭,向这位哺育和教养了五位英雄儿女的革命的老妈妈表示敬意,把一幅中国女民兵们迎着朝霞豪迈地走向岗哨的彩色织锦赠给革命的老妈妈,她激动地说:“伟大的中国万岁!伟大的毛泽东万岁!”
我们访问了都拉斯海滨的一所少年夏令营。几百名男女青少年们,有的正在碧蓝的海水里游泳,有的正在细软的沙滩上沐浴着阳光,一看到我们,都站了起来,热情地向我们鼓掌表示欢迎,有节奏地欢呼:“恩维尔—毛泽东”、“毛泽东—恩维尔”。这热情洋溢的呼声,使我们深切地感到,中阿友谊必将代代相传。
在阿尔巴尼亚期间,我们遇到了曾经访问过中国的几位新闻界、文化界的同志们,老友重逢,格外亲切。他们都怀着一片深情,滔滔不绝地和我们叙谈着在中国度过的难忘的日子,共同沉浸在友谊的温暖之中。诗人、作家利·德达告诉我们,他在离开中国的前夕,心情是多么激动、多么难舍,整夜都不能成眠。他说:“今天和你们在一起,我感到就好象又回到了北京一样。”
我们在访问中,结识了更多的新朋友,都是一见如故,相处十分亲切。在科尔察,诗人万·齐科一直陪着我们。临别时,他在我们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赞美友谊的诗句:
你们心情欢快地来自你们伟大的祖国,
你们拍摄了我们新生活的曙光,
洒下了你们辛勤劳动的汗水,
友谊的鲜花在我们心中开放。
我们访问了著名的“阿中友谊之港”都拉斯。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的封锁,为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互相支援,一九六一年开辟了中阿航线,一九六二年成立了中阿轮船股份公司。十一年来,都拉斯港传颂着中阿友谊的动人故事。
这一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亚得里亚海碧波荡漾,水天相连。中阿轮船公司所属的货轮“发罗拉”号和中国货轮“兴宁”号,并肩停泊在码头上。远处还停泊着阿尔巴尼亚货轮“迪乌塔”号。高耸的百吨浮吊和巨大的龙门吊,正在摆动钢铁长臂,装卸着两国互相支援的物资。两三天以后,“发罗拉”号就要满载阿尔巴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启航驶往中国。
这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发罗拉”号。当时,“发罗拉”号船长捷·哈特同志、“迪乌塔”号船长弗·伊瓦奈同志和“兴宁”号船长于泽久同志携手来到驾驶台,有说有笑,表现出亲密的兄弟关系。原来,中阿两国的这三位船长,已有十一年之久的战斗友谊。
一九六一年八月,正当苏联现代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退专家,妄图卡住中阿两国人民的脖子的时候,十名中国海员来到了都拉斯港,和阿尔巴尼亚海员一起,登上“发罗拉”号,共同担负起开辟中阿航线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那时候,捷·哈特同志担任大副,弗·伊瓦奈同志和于泽久同志都是三副。八月上旬,“发罗拉”号从都拉斯港启航。阿尔巴尼亚的双头鹰红旗骄傲地飘扬在船头,第一次驶出亚得里亚海,终于冲破了惊涛骇浪,胜利地到达了湛江港,第一次在亚得里亚海和太平洋之间架起了
“友谊之桥”,把中阿两国人民连结在一起。
从这以后的十个月中,“发罗拉”号一共在中阿两国的海港之间往返了四次。两国海员在工作上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怀、互相爱护,在斗争中建立了同志和战友的亲密感情。在这期间,捷·哈特同志一直在“发罗拉”号上工作,弗·伊瓦奈同志调到了“迪乌塔”号上工作,于泽久同志先后在“星火”号、“黎明”号、“无锡”号和“兴宁”号上工作,差不多每年都要到阿尔巴尼亚一次,每次都要和他的阿尔巴尼亚老战友相会。这天下午,弗·伊瓦奈同志和他的夫人、女儿、儿子来到“兴宁”号上,看望于泽久同志。傍晚,于泽久同志又到市内看望弗·伊瓦奈同志一家。他们互相盛情接待,拿出当年在“发罗拉”号上的合影,畅叙了中阿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
在阿尔巴尼亚工作和生活的一个多月,我们每时每刻都深深感受到中阿两国人民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经过急风暴雨的严峻考验的伟大友谊,受到了深刻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教育,学习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光辉的英雄业绩。
(附图片)
“发罗拉”号船长捷·哈特同志和我国“兴宁”号船长于泽久同志在驾驶台旁亲切交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