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天大旱,我们大干!”
——记山西昔阳县人民抗旱办水利的事迹
地处太行山区的昔阳县,今年经受了一次特大干旱的考验。
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全县干旱持续发展,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样的大旱,没有吓倒昔阳县人民。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在陈永贵同志的带领下,以大寨为榜样,同干旱进行着英勇顽强的斗争。他们豪迈地说:大旱,是个大考验;大旱,是一次大的教育;大旱之年,是动员我们从长远着眼,下决心解决水利问题的一年。
眼下已是白露时分。全县的旱象仍未解除,农业生产较之往年减收,看来已成定局。但是,在昔阳所看到的,人民群众不是愁眉苦脸,而是高昂的革命精神;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坚持不懈的斗争;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踏踏实实为全县农业发展的百年大计辛勤战斗。
大考验的一年
昔阳今年的大旱,是近百年来罕见的。根据旧昔阳县志记载,一八七七年四至八月,全县旱了五个月,庄稼枯死。一九二○年,开春风调雨顺,入夏后久旱无雨,造成大灾。今年的大旱,时间持续了七个月之久,干旱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两次。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昔阳人民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农业学大寨”的道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治山治坡,整滩改土,许多瘠薄的山地,变成土厚肥大的水平梯田,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一九六六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二百多斤。但到一九七一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就达到了六百四十一斤。这一年,全县各社队向国家交售的粮食,等于一九六六年全县粮食的总产量。
农业生产的快步发展,使集体经济更加巩固,人们看到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威力,也看到了集体的力量。因此,当干旱到来时,从县委到社队,从干部到群众,心不慌,脚不乱,从容不迫,沉着应战,夺得了抗旱抢种和抗旱保苗的初步胜利。
可是,夏旱刚过,秋旱又接上了头。在庄稼抽穗结实的关键时刻,昔阳仍然酷热少雨,全县百分之八十的“大寨田”,虽然肥大、土层厚,但也无法抗拒这历史上少见的大旱。
在这一严重的考验面前,英雄的昔阳人民在中共昔阳县委的领导下,一方面加紧抗旱,千方百计减少当前灾害的损失,一方面更从长远着眼,开展起轰轰烈烈大办水利的群众运动。全县上下团结一致,决心要在明年春耕前增加一批水浇地。他们说:大旱,我们大干!大旱之年是大动员的一年,我们一定要抗出个水利化来!
大教育的一年
大旱之年,在昔阳也是大教育的一年。
在抗旱斗争的日子里,昔阳县广大农村的田边、水利工地和炕头、饭场上,忆苦思甜会一个接着一个。瓦邱公社大瓦邱大队的贫下中农,含着泪倾听老贫农胡光忠痛述在旧社会大旱灾时,一家人的悲惨遭遇。一九二○年昔阳大旱,地里不见青,穷人家无粮。胡光忠一家生活无着,抱头痛哭之后,先把家里女人卖掉,接着老人又饿死了。两个月之内,全家七口人只剩下两口,胡光忠拄着木棍逃往外地讨饭,直到解放后才回故乡。贫下中农回忆着旧社会受灾时的悲惨遭遇,对比着新社会受灾不见灾的情景,更加热爱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忆苦思甜会,成了阶级教育的大课堂。
在抗旱紧张的七月下旬,昔阳县委因势利导,决定用典型教育干部。县委书记陈永贵和县委其他领导同志,带领各公社党委负责同志,跑了十六个公社八十九个大队,看了正在发挥抗旱效益的水利工程;看了郭庄水库下面三千亩一片青翠的水稻;也看了无水利设施的旱地上矮小枯黄的庄稼。大家一边察看,一边议论。
人们来到大寨大队,看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七沟八梁一片青绿,搬山填沟新造的“人造平原”上,庄稼分外茁壮。大旱之下,长出这么好的庄稼,是大寨偏了雨吗?没有。这些年来,大寨社员在治山治坡改土造田时,重视了水利建设。他们修通了十四里长的盘山水渠,垒坝修水池,低水高调,远水近用,使历来干旱的虎头山下的梯田里浇上了水。大家说:大寨的好庄稼,是办了水利与天争出来的。
安坪公社安坪大队的水利工程,更给人以新的启发。几年前,这个大队还是全县有名的后进队。一九六八年开始深入学大寨,干部社员依靠集体力量,综合治理山水,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苦干四个冬春,建起四座小水库,蓄上山洪水。今年抗旱中,男女老少上工地,又修成一批小型水利工程和配套工程,加上井灌,现在,一千三百亩地里长出了绿油油的好庄稼。
典型,最有说服力,最能教育人,一看一比,找出了差距,学到了经验。许多同志深有体会地说: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过去,也学过,也说过,就是没有真正的理解。今年的大旱,有的尝到了办水利的甜头,有的吃了没办水利的苦头。现在才真正明白,顶不住大旱,不怨天,不怨地,就怨没有办水利。在全县的抗旱会议上,陈永贵同志分析了农业生产的形势,表扬了全县人民坚持抗旱斗争的精神,满怀信心地说:大旱,是一件坏事,它旱坏了庄稼,使农业生产受到损失;大旱,这个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它震动了人们,教育了人们,让人们认识到: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时候,必须既抓土,又抓水,只有切实抓好水利建设,才能增加土地的抗灾能力,保证农业的高产稳产。
大发展的一年
今年的大旱,促进了人们大办水利的坚强决心,使大旱之年的昔阳,变成了水利建设大发展的一年。大旱之下走遍全县,到处是抗旱保苗的人群,山山沟沟摆开了抓水抗旱的战场。山上开石炮声隆隆,工地上热火朝天。昔阳出现了从来没有的水利建设高潮。许多从前不敢想,不敢干的事情,奇迹般的出现了。许多社队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了原计划三至五年的工程。人们在不同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抓水办法。
地处高山沟壑的社队,主要是垒石砌坝,建设水库,蓄积洪水。安坪公社社队合办的杏庄水库,是由群众自行设计,就地取材建设的。这座水库高达三十米的大坝,全是用方形石块砌成的。他们利用水库侧面的山沟做溢洪道,逼河水改道,使水库下面的大河滩变成一片稻田。去冬开始施工的这座水库,现在已完工蓄水,坝里库水清清,坝外秧苗茁壮。界都公社安阳沟里两个大队,在沟里建起三座水库。水库上游又建一个“沉沙库”,让洪水在这里停留一下,沉淀泥沙之后再进入水库,既减轻泥沙的淤积,又能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现在,昔阳几条大河沿岸和山沟里,都在建设小水库。县、社、队三级办的二百多个中小型水库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松溪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社队,想方设法打水井,挖拦河渠截潜流,让地下水流出地面,浇灌农田。城关公社红旗、向阳等五个大队联合起来,在北河边上兴建大口井群,从河滩开始,沿着山坡逐步升高,准备打十五眼大井,逐井倒水,把河滩潜流水引上高山。现在第一号井已经完工出水。全县沿河社队,正在施工的截潜流工程有七十五处,打大口井二百八十眼。昔阳人民让潜流多年的地下水流上地面,为水利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没有山沟可建水库,没有地下水可挖的地区,有没有条件办水利?昔阳人民的回答是:事在人为。
大寨公社南?大队地处高山顶上,过去人畜饮水都要从山下挑,人们作梦也不敢想水利化。现在,这里点起了开山炮,在高山顶上炸石修水池,同时修建高灌提水工程,从山下提水注入山顶水池,用来浇灌高山地。今秋,这项工程完工后,高山顶上的南?,将有三百亩水浇地。现在,全县各社队正在施工兴建的高灌提水工程有二百七十处,筑高山水池三百零七座。瓦邱公社地处石灰岩山区,没有地下水源,河床漏水,也无法修水库,一向被称为“干瓦邱”。他们的办法是在山梁上打旱井,一、二亩地一眼。全公社计划今冬打一千三百眼,初步形成一个高山旱井群,蓄满水后,每眼可浇地二亩。
“天大旱,我们大干!”昔阳人民在抗旱斗争中焕发出来的革命干劲和智慧,正推动水利建设迅猛发展。广大干部和社员,依靠集体力量,修水库,开水渠,打水井,挖旱池,截潜流,建灌站,千方百计找水蓄水,扩大水浇地面积。全县人民,团结战斗,短短几个月内,已建成各种小型水利工程九百多项,工程之多,速度之快,质量之好,大大超过了往年。
大旱,使人们对于水有了新的认识;抗旱斗争,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发展,更使昔阳人民高兴地看到未来。他们决心遵照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伟大教导,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为今后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华社记者
(附图片)
在抗旱斗争中,大寨大队大力发展水利建设。这是干部和社员在虎头山铺设管道。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

今日竹庆
巍峨的雀儿山下,有一片丰茂的草原,这里藏房棋布,牛羊成群。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竹庆公社,如今到处呈现出兴旺繁荣景象。
解放前的竹庆人民,在土司、头人、农奴主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剥削压榨下,草原被破坏,畜牧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牧民生活十分贫困。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竹庆翻身农奴推翻了封建统治,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牧民们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革命建设草原,牧业生产和副业生产连年增产。去年,全公社有各类牲畜三万零六百四十多头,比一九五八年合作化初期增加四倍。现在,全公社的九个生产队已有公共积累二十六万多元,为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竹庆公社的成就,是广大翻身农奴坚决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所取得的。
在刚刚实现合作化不久的一九六○年,竹庆公社牲畜头数并不多,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他们在讨论如何发展生产的时候,有的人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主张首先大抓副业和农业生产。他们说:“有了钱,有了粮,就好办事。”在这种错误思想支配下,那一年,安排在牧场上的劳动力不到百分之二十,大部分人都搞副业和开荒种粮食去了。结果,越冬渡春的时候,牲畜因冻、饿、病而死亡的很多。开荒种的粮食,由于地势高寒,颗粒无收。
党支部抓住这件事,组织干部和牧民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总结了经验教训,批判了资本主义倾向,使大家认识到: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竹庆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生产。离开这个实际情况办事,必然给生产带来损失。统一了认识以后,党支部带领广大牧民建立饲草饲料基地,大搞草原建设,加强了对畜牧业生产的领导。
为了搞好草原建设,发展牧业生产,党支部发动群众,首先向草原鼠害作斗争。仅一九六七年春,就成片灭鼠三万五千八百五十多亩。以后,又连年坚持开展灭鼠活动,现在基本上消灭了草原鼠害。他们还发动放牧人员采集野生牧草种籽,种植牧草,更新草原。近年来,他们还有计划地消除灌木林,扩大草原面积五千六百多亩。
过去,这里的牲畜都是依靠天然草场放牧。每到冬春降雪的时候,饲草就发生困难。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党支部组织牧民割储冬草,同时开垦荒地培植人工割草地,并在定居点和冬季草场上,种植通昌草、元根、燕麦和其他牧草。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全公社已培植人工饲草饲料基地两千三百多亩,初步保证了牲畜过冬春的需要。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各生产队都建立了居民点,社员们住进了新建的藏房。全公社还修建圈棚八十六座。(附图片)


第4版()
专栏:

昆明铁路局广通电务段
试制成轨道电路故障测试器
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昆明铁路局广通电务段试制成功一种检查轨道电路故障的测试器,为我国铁路信号工人检查轨道电路故障提供了有利条件。
轨道电路是铁路信号系统自动控制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两根钢轨通上低电压弱电流,组成电路来反映车站内车辆占用线路的情况,从而指示道岔转换和信号显示,保证列车正常运行。但由于两根钢轨之间有许多联接零件,若有一处联接零件绝缘不良,就会引起轨道电路断路或短路,导致信号和道岔自动控制失灵,妨碍列车正常运行。过去,要查出轨道电路故障,就得对钢轨之间的数百根联接零件逐一进行检查。这样花的时间较长,不但增大了工人的工作量,而且影响到列车的正常运行。
今年年初,广通电务段的信号老工人陈林和技术员林厚模,决心改变这种又麻烦又费时的检查轨道电路故障的老方法。他们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对所辖范围的轨道电路进行全面测试,摸清轨道电路电流变化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从测试用的电表的构造原理得到启示,初步试制出一种指针式显示器。在电务段党委的领导下,他们深入群众,广泛征求信号工人的意见,终于试制成功了轨道电路故障测试器。
今年四月份以来,这种测试器在昆明铁路局各工区试用结果表明,它具有制作简单、测试准确、使用方便的优点。每次检查,一个工人只需要一、二十分钟就可以准确地把轨道电路故障检查出来。


第4版()
专栏: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

西藏拉萨水泥厂自力更生
利用当地的硅藻土生产水泥
西藏拉萨水泥厂广大藏汉族工人,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利用当地的硅藻土作混合材料,生产出多品种、多标号和高标号水泥,经过有关部门鉴定,质量完全合格,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西藏的硅藻土贮量十分丰富。拉萨水泥厂在地质部门的协助下,先后多次派人翻山越岭,到几百里以外的地方,采集了几十个矿石样品。随后,厂里“三结合”科研小组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试验成功了用硅藻土作混合材料生产水泥。
拉萨水泥厂自一九六一年建厂后,多年来只生产标号很少、单一品种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能适应西藏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利用硅藻土作混合材料以后,使这个厂的水泥品种增加到三个,标号增加到六个,同时可以生产六百号的高标号水泥。由于硅藻土不需要煅烧,所以生产工序比较简单,节约了燃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产量。


第4版()
专栏:

广东传统端砚创新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肇庆古称端州,出产坚实、润滑的砚石,用这种砚石加工制成的墨砚称为端砚。我国从唐代开始就生产端砚,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端砚的雕刻图案精致,既是书法工具,又是传统的工艺品,受到书法爱好者的欢迎。
过去,端砚的雕刻只有花、草、虫、鱼等六、七个品种。现在由于制砚工人的努力,已增加了人物、山水等七十多个新品种。肇庆工艺厂的职工对传统的工艺品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学习和吸取中国画和油画的优良技法,开展创新活动,成功地雕制了一批内容健康、艺术技巧精湛的产品。
为了发展端砚生产,近几年来,制砚工人除了继续开采朝天岩、麻子岩、绿石岩等砚石矿洞之外,还新开采了玉器岩、宋坑岩等新的砚石矿洞。最近,肇庆工艺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经过艰苦努力,使废弃一百年的老坑岩砚石矿洞恢复了生产。老坑岩砚石的花样有“冰纹”、“翡翠”、“鱼脑”、“玫瑰紫”等多种。老坑岩砚石石质好,色泽光亮,花纹美观,是肇庆砚石的最佳品。目前,已采用这种优质砚石生产端砚。


第4版()
专栏:

打井用半导体电测仪
河北省地质局物探十四队的职工,自行设计试制成功了一种适用于平原和高原地区打井用的半导体电测仪。
河北各地的实践证明,用这种电测仪指导打井,成井率大大提高,基本上做到打一眼成一眼。这种电测仪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结构牢固,性能稳定,操作简便,适于野外作业,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 (据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新式空气电池灯浮标
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某部航标所工人,经过反复实践,改制成新式空气电池灯浮标。使用这种灯浮标,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开支万元以上。
改革后的灯浮标,不仅造价低,光度强,射程远,不怕风浪,而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过去一个灯标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现在一个人能挑两只灯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