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发展县社工业不能挤农业
——湖南常宁县办好县社工业的调查
为了巩固国民经济的基础,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当前工业战线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积极增产更多的排灌设备、农机具零配件、化肥、农药,更好地支援农业。
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各种工作多么繁多,都要把农业抓紧,把粮食抓紧,把棉花抓紧,把经济作物抓紧。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千万不能挤农业,不能随意抽调农业劳动力,平调农业资金,挪用农业材料。湖南省常宁县的经验可供参考。  ——编者
湖南常宁县根据毛主席关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指示,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采取不挤农业的种种措施,自力更生发展地方工业。去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较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九,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三倍,初步形成了县、社、队三级为农业服务的工业网。
统筹兼顾 不同农业争劳力
常宁县委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全县工作的首位,优先保证农业第一线有足够的稳定的劳动力,不断纠正一些县社工业占用农村劳力较多,动不动抽调民工的倾向,使全县地方工业的劳动力(包括亦工亦农的工人在内),从原来占农业劳力总数的百分之七点五减少到百分之三左右。
在常宁县,县社工业使用的劳力主要采取亦工亦农的形式。亦工亦农的工人占县社工业职工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多。他们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做工为主,基本上固定在常年生产的县办厂矿里;另一种以务农为主,根据生产需要,农闲时来厂矿做工,农忙季节就回队务农。社队工业都采用后一种形式。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农业劳力的相对稳定;减少厂矿的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性开支;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自力更生 不同农业争资金
资金,主要依靠自己积累,坚决反对向上伸手要和向下搞平调的错误做法。特别注意坚持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柏坊公社社办工业的发展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这个公社过去很穷,农业生产长期靠国家贷款,社队工业是一张白纸。一九六五年,办起了胶泥厂,逐步扩大,逐步积累资金,逐步发展各种小厂矿,现在已有四十三个。去年,社队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多。除还清历年农业贷款,还先后修建了农业机电排灌站八座,买回各种农机具一百五十六台。去年粮食产量比兴办社队工业前的一九六四年增产六成。
在收益分配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县社工业收入,除按规定上缴利润、税收和开支工人工资、生产管理、成本和原材料消耗费用外,大部分用于支援农业生产,其次用于添置工业设备,扩大再生产,或兴办新厂矿。这样,既发展了地方工业,又照顾了工人生活,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社队收入,巩固了集体经济,做到了厂矿、社队、工人、社员四满意。
在财务管理上,坚持勤俭办厂矿的原则,尽量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水口山磺矿是县里开办多年的老矿,目前,全矿九十多个职工仍然住在“干打垒”的房子里。去年开一口新井没有木料,职工就把废弃多年的龙王山老井的木料一根根取下来,装了五百多米巷道。去年他们挖出了六千多吨矿砂,比一九七○年增长五倍,除向国家上缴利润一万多元外,还添置了两万多元设备,扩大了再生产。
就地取材 不同国家争资源
为了不同国家争资源,县委经常对职工进行全局观点的教育,批判本位主义倾向。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在优先支援大工业和不损坏国家矿山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布置矿点,划分开采范围,确定开采项目。县办磺矿紧靠水口山矿区,有个老井和水口山矿的矿脉相通,如果继续开采,势必破坏国家矿山资源。他们便主动废弃老井,从另一个地方开了一口新井。
积极兴办原材料工业。全县锰矿资源分布面广,不存在同大工业争资源的问题。县委就积极支持区、社组织采矿专业队挖锰砂,现在全县区、社共办有四十五个小锰矿。全县煤炭蕴藏量也很丰富,县里除重点办好几个煤矿外,充分发挥社队开采小煤窑的积极性,现在百分之四十的公社都有小煤窑。这样做,一方面部分解决了本县工业生产的资源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大工业提供了“粮食”。
在一些农副产品比较多的社、队,积极发展轻工业、手工业和加工工业,就地解决原材料问题。河洲区盛产席草,就兴办草席厂。洋泉、央田一带竹木多,就开办竹木农具厂。全县社社队队都种小麦,县里就以麦秆为原料,办了一个造纸厂,年产机制纸一千一百九十吨。
通过综合利用,变大工业之“废”为地方工业之宝。水口山矿洗选厂,沿康家溪一带,尾砂常年大量流失,既污染河水,又毁坏农业。松柏镇就组织劳力利用农闲洗砂,一年半时间,就从砂尾废水中回收磺砂一千一百多吨。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短评

切实抓好农业机械的维修工作
下面两封来信反映的农业机械维修和配件供应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几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虽然有了一些增长,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增产更多的农业机械维修配件,加强现有农业机械的保护和维修,提高其完好率和利用率,十分重要。
目前,有的农机厂只努力制造主机,不重视生产配件,结果,主机的计划完成得较好,配件的计划完成得很差。这种片面性要克服。
有些县办和社办的农机修造厂,也只热衷于搞农机的制造,不乐意搞农机的配件和维修。这种错误倾向也要纠正。
由于配件的不足,加上维修的不力,有些地方,常常是有了新的农业机械,就丢了旧的农业机械;甚至没有新的农业机械,也不去维修和使用旧的农业机械了。这样做怎么能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呢?
一切大中型农机企业,只有既按质按量完成主机生产计划,又按质按量完成配件生产计划,才算全面完成国家支援农业的计划。所有县办、社办的农机修造厂,要全心全意为农业生产服务,首先就得全心全意完成维修现有农业机械的任务。只有在完成这个任务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一些农业机械,才算真正尽到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责任。


第2版()
专栏:来信

加强农机具的保管和维修
目前,我县大秋作物长势良好,不少社队忙于加强农田管理,而放松了对农机具的维修和保管工作。
前几天,我们到南堆大队试验一种水泵,看到该队的小水泵、脱粒机、柴油机、电动机还在露天放着,日晒雨淋,无人过问。这样光使用不保管,就会缩短农机具的寿命,耽误生产。我们向大队反映了自己的意见,他们及时采取了措施,对季节性用的机械设备,普遍上了一次油,放进了仓库;对经常用的农机具和电器设备,也进行了维修,改进了管理。我们建议,每个社队都要切实加强对农机具保管和维修的领导。
河南长垣县农机
修造厂三名工人


第2版()
专栏:来信

生产供应更多的农机具小零件
 我们六堡公社十二个大队,共有农用喷雾器四百二十多架,这是消灭农田病虫害、夺取农业好收成的有力武器。可是,据目前我们了解,全社有二百一十多架喷雾器,因为喷头盖螺丝、铜片等小零件损坏了,起不到喷雾的作用。如九城大队的九城口生产队,共有喷雾器四架,有两架因喷头缺一个小零件就不能使用,到处跑也没有买到,影响了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全队一百六十亩早稻,很快就有八十多亩受害。
为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要重视农机具小零件的生产和供应工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广西苍梧县六堡公
社部分贫下中农


第2版()
专栏:

重工业较集中的城市也要注意发展轻工业
“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洛阳市这个重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根据毛主席的这一指示,在加强对原有大型重工业领导的同时,批判了过去那种只抓重工业,不抓轻工业,只重视大工业,忽视小工业的错误倾向,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力,解决设备、劳力、原料的问题,使全市的轻工业和手工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开始改变了生活日用品绝大部分依靠外地供应,各大厂需要的协作配件和辅助材料,大部分委托外地加工或到外地采购的局面;并为国家积累了资金,仅一九七一年就达三千六百多万元。还生产了数量不少的脱粒机、饲料粉碎机、农用水泵、铸铁管、农用润滑油等,支援了农业生产。
建厂靠自力更生
在建厂问题上,他们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反对向上伸手的思想。
洛阳市过去使用洗衣粉都靠外地供应。一九七○年上半年,市里动员全市八十五个厂、社参加制造设备的大协作;动员商业部门积极组织供应建厂需要的物资和各种配件;动员建筑单位、机关和学校参加厂的建设工程,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一座年产五千吨的洗衣粉厂。不仅可以解决本市的供应问题,还支援了省里的其他县、市。
很多地方国营工厂还本着“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原则,在完成原有产品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新建或扩建一批轻工业车间,以满足人民生活和大厂配套的需要。如皮鞋厂扩建了年产十五万双塑料凉鞋的车间,填补了洛阳不能生产这种产品的空白。胶鞋厂扩建了一个年产三十多万件的橡胶杂件车间,以满足大型工厂产品配套和设备维修的需要。化工二厂专门建设了一个染料车间,以解决市场染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为了满足工业和市场的需要,各区和街道办事处也办起了二百七十多座小型轻工业和手工业厂、社。
劳力靠挖掘潜力
在劳力问题上,他们坚持挖掘城市的劳动潜力,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农业劳力。
文化大革命以来,洛阳市地方轻化工业系统加上区、街工业,新增加职工约一万六千多人。除两千下乡知识青年外,都是挖掘的城市劳动潜力。区、街工业新吸收的人员中,有职工家属,也有因各种残疾不便于下乡和在重工业企业就业的知识青年。安排这些人干力所能及的集体生产劳动,好处甚多:一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财富;二是可以自食其力,不再依赖自己的亲属生活;三是在集体生产劳动中,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四是可以增加职工的家庭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五是可以使大厂安排职工生活和社会救济等工作量大大减少。这就进一步调动了大厂的领导部门及广大职工扶植轻工业、手工业发展的积极性。
原料靠综合利用
在原料问题上,他们坚持充分利用大型工厂的边角余料和“三废”,不同别的工厂争原料。
市革委会专门组织力量对各厂的下脚料和“三废”物资的品种、数量和用途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然后放手发动群众,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制定综合利用的规划,把这些废料就地就近加工成工业原料和产品,做到物尽其用,既解决了发展轻工业的原料问题,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好材料。
据不完全统计,一九七一年仅手工业单位就利用大厂的下脚料和“三废”物资生产了一百多种产品,其中五金制品二百七十多万件,各种化工原料四千四百六十多吨。邙山锅厂每年生产十万口铁锅,三万件铁笼、铁盆等炊具杂件,全部利用大厂的废铁屑作原料,一年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的灰生铁。石油化工厂利用各大厂的废油,回收加工成润滑油、刹车油、齿轮油和切削溶解油,再供应大厂,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好油。
利用“三废”作原料还可以变废为宝,除害兴利。有的单位的职工家属自力更生办起炉渣砖厂,利用大厂排出的炉渣造砖,两年来已经生产了三百多万块,不仅部分满足了本市建筑和维修房屋的需要,还少占了四十多亩农田。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炉膛里的战斗
七月十四日凌晨,山东平原县化肥厂抢修锅炉的战斗开始了。他们的任务是要把锅炉里的结疤尽快去掉,以便增大气量,多出化肥,努力满足社队的需要。
炉温虽然在下降,但还有好几十度。时间就是粮食,不能再等降温。
真是明知炉膛烤人,偏向炉里猛冲。共产党员尹兆法同志,第一个穿着防护服冲进了炉膛。接着,党员李玉新冲进去了。锅炉班长、共青团员韩卫华、李世久冲进去了。工人顾学增、王福成、朱东法、安建国也争先恐后地冲进去了。大家争着进,抢着干,让着出。进去一身汗,出来一身水。亲临现场指挥的领导同志一个劲地呼唤:“尹兆法出来!”“韩卫华出来!”“出来!出来!”这时,党支部副书记孙殿彬同志含着激动的热泪,冲进了炉膛,逼着在炉内的工人出来换班。他问:“尹兆法,为什么不出去!”听到的回答是:“为了多产化肥支援农业。”同志们就这样在烤人的炉膛中坚持战斗着。
时针指向七点的时候,炉膛内又燃起了熊熊的烈火。一个平常要两、三天才能完成的锅炉抢修任务,这次只用两个小时就胜利完成了。转眼之间,马达轰鸣,全厂沸腾,工人们以更快的速度,为农业生产更多更好的化肥。


第2版()
专栏:

两把镰刀的故事
一天夜里,在湖北沔阳县彭场镇通往共同大队的路上,有两个人乘着月色大步走着。这么晚了,他俩急急忙忙地干什么呢?
原来这天一清早,共同大队社员陈春仿来到了彭场镇农具厂,进门便问:“同志,我昨天拿来的两把镰刀你们伐好了没有?”当时碰巧营业员小张吃饭去了,会计罗洪生由于不熟悉业务,误将已伐了齿但还没有淬火的镰刀给他拿走了。晚上,小张清点修理的镰刀时才发现。
镰刀没淬火,齿是软的,割不到两天稻子就不好用了,怎么办呢?一个工人说:不好用了再来伐,不收钱就行了。可是,大家认为,不收钱也会影响紧张的“双抢”战斗,怎么行呢?一定要把镰刀追回来修理好。青年工人金运才马上表示:“让我去完成这个任务!”李元德急忙查了修理登记簿,记下了地址,和金运才一起,向共同大队赶去。他们追回了镰刀,淬了火。
第二天,陈春仿拿着新镰刀,投入了“双抢”战斗。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