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阔步迈向大寨县
——记中共栾城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学大寨两年巨变的事迹
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人们谈论起农业学大寨运动,总爱讲“大上快上”这个词。“大上”就是大面积、大幅度地上,“快上”就是短时间、尽快地上。怎样才能“大上快上”?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栾城学大寨,可以说是做到了“大上快上”。时间只有两年多,产量大幅度上升了。一九六九年,全县粮食亩产只有四百八十四斤,去年在严重自然灾害袭击下,亩产猛增到七百零一斤;皮棉亩产由五十八斤增长到九十五斤。今年二十五万亩小麦,平均亩产五百斤以上。栾城是怎么大上快上的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了答案:
“三点三”能不能突破?
栾城位于冀中平原、滹沱河畔,全县二十五万人,四十七万六千亩耕地,每人平均不到两亩地。这里地势平坦,无沙无碱,水源充足,全部电灌,增产潜力很大。但是,自从一九六五年粮食上《纲要》后,直到一九六九年,粮食亩产平均每年增长幅度只有百分之三点三,皮棉亩产一直停留在六十斤以下。
栾城的农业能不能大上快上?当时的县委领导班子里,看法不一。有的同志认为,栾城和大寨、昔阳不一样,既无山可开,又无地可改,城南地多劳力少种不好,城北劳力多地少潜力小,象现在这样,“步子不大年年走,贡献不多年年有”,也可以了。也有的同志提出:三点三不是栾城的规律。邻县正定亩产六百多斤,而栾城只有四百多斤,两县条件差不多,为什么正定能办到,栾城就办不到?
一九七○年初,新到栾城的县委书记李如双同志多次组织县委开门整风,发动群众提意见。有的同志说:“大寨能在石头缝里夺高产,为什么我们在平川地破不了三点三?”群众的批评,使县领导受到震动。他们带着“栾城学大寨能不能突破三点三?”的问题,深入到七个公社、四十二个大队,进行调查研究,寻求答案。
在地多劳力少的聂家庄公社北浪头大队,他们看到了一种大上的情况。这个队一百五十七户,耕种着一千八百多亩土地,过去由于“三自一包”黑风的干扰,资本主义倾向泛滥,自然条件虽然不错,可是产量很低。粮食亩产二百多斤,皮棉亩产只有三十来斤。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新建立的党支部带领群众开展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学习毛主席著作,群众热情高涨,修机井,削土岗,实行精耕细作,粮食产量很快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五。
在劳力多地少的郗马公社,他们看到在另一种条件下大上的情况。这里耕灌条件好,产量一直比较高。党支部继续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不断破除“产量不低了,贡献不小了,没什么学头了”的自满思想,大搞科学种田,几年来增产幅度都在每亩百斤以上。
两种不同的典型说明,只要狠抓思想教育和路线斗争,再在生产关键上打几个硬仗,就能大上快上。在县委扩大会议上,大家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分析全县情况,重新认识栾城。大家一致认为,只要正确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同心干,栾城一定能够大变!
会后,县委书记李如双,带头到全县有名的后进单位城关公社西街大队蹲点。有一个时期,这个队“弃农经商”的资本主义倾向严重;一人七分地,年年闹草荒。李如双来到这里,先从忆苦思甜抓起,激发广大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狠批刘少奇一伙鼓吹的“金钱挂帅”、“四大自由”等黑货,明确了社会主义方向。挑担的放下了扁担,卖桃杏的挂起了秤杆,卖药的卷起了地摊。中伏天,在那闷热的玉米地里,李如双光着膀子和干部、社员一起汗流浃背地锄地。“老大难”一年巨变,一九七○年皮棉亩产一百一十斤,粮食闯过千斤关,几乎翻了一番。长期吃国家统销粮的西街大队,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余粮两万斤。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栾城的领导班子和全县人民认识上的飞跃,引起粮棉产量的飞跃。一九七○年,粮棉产量的增长率一跃达到百分之三十三以上,三点三的“规律”一年就突破了!
唤起干部群众千百万,同心干
在栾城,我们不仅看到他们学大寨的“成效”,更看到他们学大寨的“干劲”和“志气”。
干部、群众的干劲和积极性自何而来?首先来自党的政策的落实。干部政策落实了,大批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整顿基层班子时改变了过去“一撤二换”的办法,采取“治病救人”的方针,基本上作到“不换班子换思想”。干部稳定,思想稳定,大家心情舒畅,干劲倍增。
在改变栾城的战斗中,涌现出一些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这个县的南高公社原来被人叫作“难搞”公社。公社党委副书记刘玉民调到这里,风里来,雨里去,终年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的最前线。去年七月,棉花正在开花挂铃,发生了棉蛉虫害。为了摸清害虫的活动规律,一天夜里,他不顾整天的劳累,爬在一块棉田里,拧亮手电筒,观察虫子的活动,终于掌握了棉蛉虫夜间活动比白天活动频繁的规律。第二天,他拿着害虫和被咬的棉花棵,召开了紧急灭虫会议。当天夜里,刘玉民就率领广大社员打响了除虫的“人民战争”。一九七一年,全公社亩产皮棉由一九六九年的四十八斤跃增到八十斤。社员们说:“有了老刘这样的好领导,何愁我们南高面貌变不了?”
大队干部也是这样朝气蓬勃地干革命。窦妪公社赵庄大队支部书记徐清晨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干劲不大,慢慢腾腾,赵庄粮棉产量多年上不了《纲要》。全县农业学大寨的滚滚洪流冲击到赵庄,徐清晨再也平静不下来了,他发动全村群众,开展了三天三夜大讨论。广大贫下中农一针见血地批评他说:“你很干净,不贪污,可你不领导学大寨,每年给国家埋没的粮食和棉花不知有多少!你不是走资派,也不是个革命派!”群众的批评,使他觉睡不着,饭吃不下,心里想:“学大寨,慢慢来,这是革命不革命的大问题啊!”从此,他带领社员群众急起直追,这个队在一九六九年粮食亩产三百七十斤的基础上,一年跨“黄河”,两年过“长江”。
不怕,不等,看的准,抓的狠
有了大上快上的要求,还要有扎实细致的作风,才能争取农业的大上快上。
栾城历来存在着粮棉争地的矛盾,如何作到粮棉双高产?一个常委听说方村公社贾村大队搞过棉麦间作,便到贾村向群众请教。县委研究了贾村经验,认为棉田间作冬麦,是解决矛盾的好办法,决定动员全县人民大搞棉、粮间作。为了避免瞎指挥,用事实说服群众,县委领导成员还亲自动手搞棉麦间作试验,召开现场大会,发动群众辩论,大破懒汉懦夫思想,改革旧的耕作制度,两年时间,棉麦间作在全县大面积推广。
间作套种多了,带来了肥料不足的矛盾。县领导成员又到群众中找办法。社员说:“猪多肥多,大上才有把握,养猪太少了!”猪为什么上不去呢?县委又深入调查,发现几年来由于刘少奇一类骗子极“左”思潮的干扰,把原来一套养猪积肥奖励政策当作“刘毒”批判了。县委看准非大抓养猪不成,而要大养其猪,政策不落实又不成。他们坚决恢复、修订了有关养猪积肥的奖励政策和饲料补助规定,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解决养猪中的实际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社员养猪的积极性。两年间,全县生猪存栏数,由一九六九年的五万多头,猛增到二十多万头,平均每户养猪四头多。猪满圈,肥成堆,保证了农业的增产。
县委成员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通过平凡的小事,发现和解决大问题。去年“谷雨”时节的一天,县委书记李如双到北关第三队劳动,看到三位老大娘,提着竹篮,拿着小铲,在玉米地垄沟上“点豆”。老李想起不久前西安庄公社社员们反映:“生活提高了,天天吃细粮,就是吃不上豆腐!”于是问道:“在这个地方点豆行吗?”老大娘说:“垄沟上的土暄呼呼的,点上豆,又不影响别的庄稼,长得可好哩!”几天后,在县里的四级干部大会上,老李热情洋溢地讲起三个老大娘“点豆”的事,号召大家利用垄沟点豆。这一年,全县二十多万亩大秋作物的地脚、田头和垄沟上,都点种了黄豆,收了一百二十万斤。除了上交国家,留下种子,全县每个社员平均分到五斤黄豆。两年多来,县委这样推广了二十多项典型经验。由于看的准,抓的狠,每项都收到切实有效的成果。
“学大寨,赶昔阳,奋战一年过长江!”全县干部和群众都鼓着一股劲,在夺得夏粮一季过“黄河”之后,正在争取全年产量过“长江”。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短评

栾城的启示
一九七○年九月,本报《农业学大寨》社论中曾提出:“昔阳能办到,你们难道不行吗?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行不行?……”时间过去快两年了,不少县用自己的实践作了肯定的回答。
学大寨,能不能“大上快上”?栾城的事实告诉人们:能。他们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意义。
栾城的飞跃,首先是从县委领导班子里两种认识论的斗争展开的。“三点三”是不是栾城农业发展的“规律”?产量已经达到《纲要》,还能不能大幅度增产?县委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究竟哪种符合客观实际?他们到实践中、群众中去统一思想认识。经过调查,发现不论是人多地少或地多人少的地区,都有一些社队早已突破了“三点三”,创造了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成绩。这些成绩,都是狠抓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领导班子革命化而实现的。“三点三”不是规律,开展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抓革命、促生产才是规律。他们大破了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观点,批判了安于现状的懒汉懦夫思想,重新认识栾城,决心改造栾城。这样,他们就比较地自由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栾城县的同志们,先在认识论上来了一个革命,又抓紧了对自然的改造,“三点三”被突破了,飞跃的局面出现了!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改变一个县的面貌,首先要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还要有一批贯彻执行这条路线的干部。只有把他们的革命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县委的意图和决心才能变为全县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自何而来?栾城县委有一条深切的体会,就是要严肃认真地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经济政策。政策落实,是非分明,广大干部心情舒畅,社员群众干劲倍增,全县上下一股劲,干群一条心,还有什么困难不可克服,什么落后面貌不能改变呢?
从栾城巨变的战斗历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不论是山区或平原,不论是条件好的还是条件差的地方,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各项政策,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方向明,决心大,作风正,既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概,又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两三年使全县农业生产出现一个新的面貌,是完全可能的。


第2版()
专栏:

桃江县苦干三年山坡变茶园
湖南省桃江县位于资江南岸,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丘陵地区,适宜发展多种经营。过去,由于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只抓三分田,丢了六分山,茶叶发展缓慢,其它多种经营没有搞起来,粮食亩产也只有四百多斤。
一九六八年,县党政领导机关遵照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教导,批判了单一经营的思想,认识到只有在狠抓粮食的同时,把茶叶发展起来,全县的面貌才能很快改变。他们向全县人民宣传了毛主席关于“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全县很快行动起来,各级加强领导,层层制定规划。这年冬天,他们还组织四万群众改土治山,山上栽竹种树,山坡开辟茶园。接着,又苦干了两个冬春,种茶十一万亩。去年,全县向国家交售茶叶一万三千担,为农业生产提供资金六十多万元。茶叶和其它多种经营的发展,促进了粮食增产,一九七一年,粮食总产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六点七,平均亩产七百一十四斤。今年春粮又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产。
艰苦奋斗,开辟茶园。他们学大寨人,走大寨路。贫下中农说:“自己能支持着走,决不要国家扶着走,自己能克服的困难,决不向国家伸手。”劳力不够,就在冬春农闲,组织男女老少上山;采茶时,提前做好安排,集中时间组织采摘;资金不足,商业部门协助生产队根据当地条件搞编织、种药材,发展副业生产,增加当年收益;肥料少,就在茶园里办起养猪场,种绿肥,增加肥料来源。不到三年的时间,茶园就由四千多亩发展到十一万五千多亩。目前,全县七百六十四个大队,有六百八十八个大队办了茶场,百分之六十的生产队办了小型茶园。
落实政策,促进茶叶生产。一是经营茶园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除生产队单独经营或几个队联合经营外,大队在不平调生产队的土地、劳力的前提下,也可以经营。二是在劳动计酬上,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从事茶叶生产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工分大体平衡,有技术专长人员的劳动报酬,略高于同等农业劳力的收入。三是收购茶叶按质论价。按国家规定的等级、价格,由茶场技术员、供销社收购员、生产队加工员组成三结合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政策落实,群众满意。
加强培育管理,力争快速成林。全县培训了一支思想好、技术比较熟练的队伍,大小茶园都有专人管理。每年还利用农闲搞几次群众性的培育管理。去冬今春,全县就组织了一万二千多个劳力,进行了中耕追肥,为夺取茶叶丰收打下了基础。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建立了三千多亩试验园、种子园,取得经验,指导面上的生产。由于管理得好,新茶已陆续开采,今年向国家交售的春茶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产量。 (商业部供稿)


第2版()
专栏:

草原“新客”
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大牧民、农民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挖掘资源潜力,成功地引进和驯养了一些从未喂养过的野生动物。下面记述的就是他们精心养殖水貂、梅花鹿和乌鸡的事迹。


第2版()
专栏:

水貂在干旱草原落户
水貂是一种珍贵的食肉皮毛兽。一九七○年秋,多伦县食品公司的职工,把二十多只水貂从祖国内地迁到了边疆草原。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饲养,现在已经繁殖到一百多只。这批从小生活在水乡的“新客”,在干旱的内蒙古草原上“安家落户”了。从去年起,这个水貂饲养场已向国家交售一批水貂皮毛。
近几年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牧业生产的飞速发展,草原人民支援内地的肉食不断增加。每当肉食大加工的季节,就有大批牛羊的下水和血难以处理。多伦县食品公司党支部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开展综合利用的教导,决定充分利用这些废物饲养水貂。
在草原上饲养水貂,困难不断出现。水貂配种后,四月份就开始下仔。可是小兽出生后没几天就出现死亡现象。工人们通过反复的观察分析,发现小兽是冻死的。原来,内地到四月份已经春暖花开不用防寒了。但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依然冰雪封冻,有时气温在零下二十几度。工人们根据这种变化了的情况,采取了防寒措施,很快就控制住了仔兽死亡现象。
夏天来到了,草原上牲畜屠宰进入了小加工季节。水貂的“主食”要由原来的牛羊下水改为牛羊和猪的血,行不行呢?起初,工人们在肉食中掺少量的血,以后逐渐增加,到最后完全用血来喂,可是过了不久,工人们发现有的水貂消瘦下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分析,他们发现动物的血中缺乏水貂需要的一种维生素,而麦芽里这种维生素的含量较高。他们把麦芽掺到血里喂养以后,水貂又膘满体大了。


第2版()
专栏:

放羊牧马能手驯养梅花鹿
多伦县的城东南,林草茂密,广大农牧民在这里办起了草原上的第一个养鹿场。两年来,鹿场工人们艰苦创业,从无到有,驯养了一百五十多头梅花鹿。
这个鹿场是在一九六九年建立的,当时只有八名工人,大部分是放羊牧马的能手,对养鹿是外行。他们怀着排除万难为革命养鹿的决心,不懂就学,边学边干。他们一边到外地接鹿,一边修建鹿圈,打草贮草。梅花鹿刚到草原的时候,由于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性情很暴躁,常常用蹄子和角撞人,给饲养工作带来了困难。工人们早起晚睡,耐心地观察鹿的生活习性,设法接近它们,逐步摸索饲养规律,终于使梅花鹿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
锯茸和鹿茸加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他们用石头、水泥垒起土吊圈,按书本和外地介绍的办法,锯下了八架鹿茸,经过细心加工,都达到了国家收购的标准。现在,他们已把一批小鹿改良为驯化鹿,并已调出一批驯化鹿支援了外地。


第2版()
专栏:

南方乌鸡适应了塞外气候
乌鸡是制作“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为了满足对乌鸡的需要,一九六七年,内蒙古乌鸡饲养场的工人们从遥远的江西引进了第一批鸡种,开始了乌鸡的饲养工作。乌鸡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而塞外草原,地势高寒,气候瞬息万变,昼夜气温相差很大。开始,由于乌鸡不适应这种多变的气候,不断发生死亡现象。工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宵仔细观察乌鸡的生活规律。工人们把自己睡的炕腾出来,把乌鸡放到炕上,上面架一个铁网,再盖上毛毡,控制了一定的室温,果然乌鸡死亡率大大下降了。
要发展乌鸡的饲养量,人工孵鸡的困难又来了。这里建场不久,还没有通电,也没有电热室、恒温箱,怎么办?大伙试着用土坯盖起了孵化室,可是,二十一天过去了,二百五十个鸡蛋只孵出八只小鸡。第一次试验失败了。原因在哪儿呢?他们边学习,边检查分析,每试验一次,总结提高一次。现在,这个饲养场已经较好地掌握了人工孵鸡的办法,每次孵鸡都很成功。这个场子每年上交给国家的乌鸡制成的药丸,除供内蒙古需要外,还销到毗邻省市。 新华社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