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要革命就要学习革命理论
中共河南武陟县委员会
革命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
我们武陟县委常委的几个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多数人“打过游击扛过枪”;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大部分时间做农村工作,有一些实际工作经验。这本来是学习马列主义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的一些同志不能正确对待这些经验,盲目地背上了包袱,嘴上也喊读书重要,实际上又觉得马列的书讲的是外国事,读不读一样干革命。有时翻两页,也是只图一知半解,不求学懂弄通。所以,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常常碰钉子,摔跤子。
我们县有个大队,由于阶级敌人的破坏和资产阶级派性作怪,一直是个“老大难”单位。县委成立后,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凭经验和主观想象,决定把这个大队里派性闹得最凶的一些人物,统统集中到县里办学习班。我们想,把这些人集中起来,革命和生产的形势就会逐渐好转。可是,结果和我们想的相反,村里不是好了,而是更乱了;革命没人过问,生产停滞不前。学习班办了一个多月,这个大队“难”上加“难”。
形势迫使我们对前一段工作进行总结。毛主席早就指出:“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事情正是这样。我们对这个大队的问题,不作认真的调查,不去精细地研究矛盾,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怎能不跌跤子呢!列宁说过:“要理智地、自觉地、有效地投身于革命,就必须学习。”不学马克思主义,就不懂马克思主义,不学、不懂,就不能搞马克思主义,就干不好革命工作。
提高认识以后,第二次去解决这个大队的问题,就顺手一些。我们派一名副书记,带领一些同志,到那里作了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比较正确地作了阶级估量,定出了相应的斗争策略。经过深入开展“一打三反”运动,阶级敌人很快被揪了出来,资产阶级派性受到了批判,革命生产形势很快好转。
着重领会精神实质
我们常委几个同志,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开始读马列的书,遇到了各种困难:外国人的名字长,难记;外国的语法难懂;历史背景不知道。有的同志看不懂时就摇头,遇到困难就撒手,每次看书老是前三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文化程度低是会遇到一些困难的,但是,我们参加革命几十年,对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原理还是可以学懂的。我们可以不在那些人名、地名和个别词句上下功夫,而在领会基本原理上用气力。只记住一些人名、地名和个别词句,不学懂弄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还是不能理解,不能应用,学得再多也没有用处。只有真正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实质,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才算学到根本上。
以后,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对无关紧要的东西就少花力气,懂了就议议,不懂就甩开,着重弄通一篇文章的精神实质是什么,马克思、列宁为什么这样讲,我们应该怎么办?比如,我们学习《共产党宣言》的后半部分时,首先领会它的基本精神,这就是讲无产阶级的革命团结。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这样论述,是因为无产阶级的团结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保证。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又学习了党的“九大”路线和毛主席关于团结大多数的论述,我们就对县里没有安排工作的干部一个个进行审查,着手安排使用。工作中虽然遇到一些阻力,但是,由于我们思想比较明确,心里有了底,工作也大胆了。我们组织干部学习马列的书,学习毛主席有关团结和干部问题的教导,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的罪行,把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统一起来。现在,绝大部分的中层干部,逐步安排到适当的领导岗位上,进一步发挥了他们的积极作用。
我们运用这种学习方法,联系斗争实际,努力领会马列主义的精神实质,效果越来越好,读书的兴趣越来越高。
“用得上”还是“用不上”
我们有的同志受刘少奇一类骗子错误的学习方针的影响,总希望能从马列的书里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找到了就觉得“用得上”,如果不能马上解决问题,就认为“用不上”,读书的决心就减弱了。到底用上用不上?一个在武陟县工作多年的常委同志谈了自己的体会。
过去,这个同志在看书学习的时候,找不到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就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放松了学习。结果,在工作中碰了不少钉子,吃了不少苦头。比如,他听说有些兄弟县推广“红薯下蛋”,产量很高。就不顾当地客观情况,在全县推广。结果,全县种的五万亩下蛋红薯,都减了产。他又听说“五○麦”不能增产,就通知各社队不种“五○麦”,推广另一个品种。结果,“五○麦”增了产,推广的品种却大幅度减产。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很有意见,说他是“瞎指挥”。后来,县委整风,大家帮助他学习了马克思、列宁和毛主席关于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调查研究和实践第一的观点,联系到工作上“瞎指挥”的教训,他受到很大启发。他想:就是嘛,在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里,关于要不要推广红薯下蛋,要不要种“五○麦”,都没有也不可能有具体的“答案”;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都讲了实践第一、调查研究等问题。如果我们按照这些教导,到群众中作一番调查研究,开动脑子作一番思索,这些错误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怎么能说“用不上”呢?后来,他消除了“用不上”的思想,刻苦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唯心论少了一些,唯物论多了一些,工作也就主动了一些。
这个同志的体会,对我们都有启发。大家认识到,实际工作中成千上万的具体问题的“答案”,只有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到。那种以为不费气力就可以找到解决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的想法,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对理论与实际统一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方针的错误理解。只有刻苦读书,真正领会精神实质,用马列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才能学得懂,用得上。


第2版()
专栏:

扎扎实实地学好原著
中共广东南雄县委员会
过去我们在学习中,因为受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错误的学习方针的影响,没有认真读马列的原著,学得很零碎,很肤浅:只知道革命导师所做的一般结论,不懂得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理论,大家都知道一些,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许多同志就说不上来。这样,对阶级斗争学说就理解不深,阶级斗争观念在头脑里扎根不牢。因此,对阶级斗争抓抓停停,抓了一个领域的斗争,忽视了另一个领域的斗争。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坚持从基本理论开始,扎扎实实地学好原著,以毛主席提出的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中心,反复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马列和毛主席的有关论述。在学习原著中,着重从下面四个方面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
(1)学习革命导师如何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以及这个矛盾的阶级表现,即阶级之间的矛盾,深刻领会“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进一步认识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2)学习革命导师对各个历史时期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同形式和特点的分析,认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形式与特点和过去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无产阶级不但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把私有制改造成为公有制;而且“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进行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由于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阶级敌人往往采取隐蔽的、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形式向我们进攻。因此,必须狠抓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学会同隐蔽的阶级敌人作斗争的本领。
(3)学习革命导师关于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变成政治斗争的科学分析,进一步领会“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理论,从而认识到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是资产阶级妄图复辟和无产阶级反复辟的斗争。因此,抓不抓阶级斗争是关系到无产阶级专政存亡的大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
(4)学习革命导师如何站在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上,对各种冒牌的社会主义、假共产主义、假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刻批判,从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斗争的历史。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是社会上阶级斗争的反映,阶级斗争一天不停,路线斗争一天不止。我们必须自觉地开展党内斗争,批判修正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
这样学习,使大家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阶级斗争观念比较强了,抓阶级斗争的自觉性比较高了。大家深深感到:读不读原著大不一样。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决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一定要扎扎实实地从基本理论学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本一本地学好原著,一个观点一个观点地学懂弄通。(附图片)
广州中山医学院党委认真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的书,深入开展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切实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促进了教育革命的发展。这是党委常委在学习和讨论列宁的著作《国家与革命》。 新华社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好好学习辩证法
宁夏中卫县景庄公社青松大队钻洞子生产队革命领导小组
我们钻洞子生产队成为全区学大寨的先进典型以后,有人说:“这一回我们生产队在区上挂了号了,不简单!”也有人从外边回来反映:“一提起钻洞子,办事顺当得很,到底是名气大啦!”干部们在一起研究工作时,总结过去的成绩多,研究今后咋办少;有的干部和社员谈话,口气大了,嗓门粗了,脾气躁了。这种骄傲自满情绪,引起了上级党组织和生产队领导干部的注意。但是,也有人觉得:“好不容易闹了个先进单位,把这些事一抖露出去,那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
从斗争中创造新的局面
这时候,大队党支部便帮助我们办起了反骄破满学习班,领导我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学习党中央有关反骄破满的文件,并且组织大家围绕着钻洞子生产队是不是十全十美、有矛盾要不要揭开等问题开展辩论。通过辩论,大家认识到,在成绩面前找不出差距,就是不承认矛盾。不愿意揭露矛盾、解决矛盾,就是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观点。
通过这场辩论,使我们看到:能不能自觉反骄破满,敢不敢大胆揭露矛盾,这是关系着钻洞子能不能继续前进的大问题。于是,我们决定把问题抖露开,并进行开门整风。贫下中农、社员群众一下子就给干部提了几十条意见,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改进的办法。贫下中农、社员群众的帮助,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纸里包不住火,矛盾是客观存在,遮不住也抹不掉。毛主席说过,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有矛盾就有斗争,通过斗争解决矛盾,才能不断前进。只要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矛盾及时交给群众,发动群众共同想办法解决矛盾,就能把革命和生产搞得更好一些,不断做出新的成绩,创造出新的局面。
要看到事情的两面
前年四月间,我们队试种双杂交玉米,有的社员一开始就反对,说种不成。生产队干部没有向他们了解情况,坚持试种。结果,因为种得迟了,玉米没灌饱浆。去年试种的时候,比前年提早半月下种,有的社员又不赞成。当时一些队干部认为这些人思想保守,仍没问他们为啥不赞成。结果玉米种子霉在土里,苗都没有出来。第二次种上,又被冻死了。以后一连种了几次,才种成功。通过种玉米这件事,联想到过去的一些事,我们认识到:搞任何一件事情,都得有个正确的态度,都要正确对待赞成与反对的意见。听到赞成的意见,不能心血来潮,盲目乱干;听到反对的意见,更要头脑冷静,虚心研究,看看这种意见里有没有值得注意的问题,决不能一下子把人家顶回去。有的社员虽然有时候有点固执保守,可是他们在钻洞子种了几十年地,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是当时好好跟他们谈谈,细心研究一下不同意种双杂交玉米的道理,也许不会有这么多曲折。
“我们许多同志缺乏分析的头脑,对于复杂事物,不愿作反复深入的分析研究,而爱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吃一堑,长一智。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决心在工作中尽量避免形而上学的错误。去年,我们引进了几个优良品种,还试行了间作套种、复种等新耕作技术,都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这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的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发展。比如,“劲麦一号”一出土,苗长得真有劲,秆粗叶绿,黑黝黝的。当时就有人打保票:“今年是抓住了!”可是,麦子一出穗问题就来了:麦芒是干的,穗子象火烧了的一样,黄不黄,黑不黑的。许多人摇着头说:“完了,这样的麦子还有啥指望!”这时,我们引导社员学习毛主席关于“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的教导,教育大家鼓起勇气,锄草、追肥、浇水。结果,麦芒还是那种颜色,可穗子都是指头粗的四楞棒棒,亩产达到五百多斤,比别的麦子高出一截。这件事又使我们认识到:搞科学种田,得好好学习辩证法。对别人的经验不能生搬硬套,要和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结合起来,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同时,又要相信别人的科学实验成果,善于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并通过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发展我们的事业,这样才能避免犯狭隘经验主义的错误。
变被动为主动
去年,我们这里遇到了几十年少有的特大旱灾,十个月没下过一场透雨。一开春就是个被动局面。
是甘愿处在被动地位,还是积极抗旱,争取主动?在这当口,贫下中农和干部,把毛主席关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战略思想,作为抗旱斗争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承认困难,对灾情的严重性作了充分的估计;另一方面,藐视困难,决不被困难所吓倒,丧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总结了抗旱斗争的经验,从节约一滴水多浇一滴水、铺一筐土保一寸墒、救一棵苗多收一穗粮做起,决心向灾年要粮,夺得好收成。
大旱年里,天旱地干,涝坝里的水,蒸发、渗漏得厉害,有三分之一的水灌不到地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干部和社员拧成一股绳,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把四百多米长的明渠改成了暗渠。原来一天一夜只能灌七分地,这么一改,灌到了一亩。
我们又发现,石头上铺土造起的田,同在一块地里,这方庄稼长得好,那方庄稼长得差;有的地灌一次水几天干不了,有的地三四天就干干的。这主要是因为有些地块土层太薄。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又劈山运土,为十五亩土层薄的地加厚了一尺土,加强了土地的收墒保墒能力。
天旱水少,大田里如果都种一样庄稼,水量就不足。我们想,一碗水三个人喝不够,两个人喝就差不多了。按照这个道理,我们在十二亩水地里采取夏秋作物交错间种的方法,有的田种两耧麦子夹一行玉米,有的田种两行豌豆夹一行玉米。小麦、豌豆成熟早,玉米成熟迟,灌在地里的水先让麦子喝,等玉米、豌豆大量要水的时候,麦子、豌豆已经收了,再把草除净,就没啥东西和它争水了。这样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小麦、豌豆、玉米都得到了好收成。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我们虽然有了一些抗旱斗争经验,但是决不能把这看成是认识的终了。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实践中,坚持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不断总结经验,使我们的思想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使我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把革命和生产搞得更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