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加强领导 促进民兵工作“三落实”
中共湖南酃县水口大队党支部
遵照毛主席关于“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教导,我们水口大队的党支部对民兵工作加强领导,使民兵组织发挥了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骨干作用。这样既实现了民兵工作“三落实”,又推动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民兵组织
以前,我们大队的民兵组织,一般都是跨队编排。去年开春,我们打算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开展一些生产突击活动。但是,跨队的民兵排是由两个生产队的民兵合编起来的,队与队之间工作安排和生产进度不一致,民兵的生产突击活动就没有搞成。
为了摸索这方面的经验,大队党支部书记、民兵营教导员陈木生到第八生产队进行试点:以生产队为单位建立民兵排,排里分基干班、普通班,以男基干班为主成立“民兵突击队”,以女基干班为主成立“铁姑娘战斗队”。与此同时,对民兵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教育大家那里艰苦就到那里去,那里任务重就在那里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时,八队正在开展积肥运动,附近的草皮都刨光了,每亩六十担土杂肥的任务只完成四十担。民兵们组成突击队,涉水过河,到山上刨草皮。当时天寒水冷,民兵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坚持涉水运肥,连续干了五天,积肥一千多担,超额完成了任务。
从第八队的经验中,我们体会到,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民兵组织,既便于发挥民兵组织的作用,又便于加强领导。为了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组织党员和干部联系八队的经验,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民兵师的组织很好,应当推广。这是军事组织,又是劳动组织,又是教育组织,又是体育组织”的教导,认识到,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民兵组织,更能发挥民兵在生产中的骨干作用,民兵组织也才能在斗争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思想统一以后,我们就发动全大队贫下中农和民兵,查找民兵组织落实中的差距,参照八队的经验,根据本队的情况,建立和健全民兵组织。去年晚稻插秧以后,有的队肥料不足,马上施追肥有困难。这时,各队的“民兵突击队”、“铁姑娘战斗队”一马当先,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带头清除垃圾尘土,掏厕所,挖阴沟,取污泥,积肥二万四千多担。特别是十队的民兵,不怕艰险,到很少有人进去过的燕子岩山洞里,扫出蝙蝠粪四百多斤。这样,全大队平均每亩下了近三十担优质肥料,及时解决了晚稻缺肥的问题。
以路线斗争为纲抓好政治落实
去年,我们召开一次排长以上民兵干部会议,汇报政治工作的情况。会上,有的人讲起政治工作的做法时话很多,讲了一套又一套,但一讲到政治工作的效果,就只那么一点点。会后,我们到民兵排进行调查,了解到讲做法多、谈效果少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干部的路线斗争观念不强,搞了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有一个排,学习、开会、参观,样样都做了,但是没有进行路线教育,读书学习满足于背条条,不联系现实斗争和思想实际。有的排大晴天把民兵关在房子里开会,影响集体生产,受到贫下中农的批评。后来,我们加强对民兵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正确处理革命和生产的关系。
第一生产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都比较好,有的民兵认为“政权在手,只要把生产搞上去,学大寨就算学好了”。因而,一度放松了阶级斗争的警惕性。在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中,民兵们认真学习毛主席有关党的基本路线的教导。认识到,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敌人必然千方百计挖社会主义墙脚,因此,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弦绝不能放松,不讲路线,学大寨就会学偏。全队民兵通过学习,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进一步落实了党的政策,革命、生产不断向前发展。去年粮食亩产突破了千斤关。
实行劳武结合生产军训两不误
在实践中,我们还碰到另外一个矛盾:有的民兵只顾埋头生产,忽视学习军事;有的民兵过多地搞军训,耽误了生产。我们感到这两种情况都是对民兵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清,没有正确处理好军训和生产的关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织民兵学习毛主席关于“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讲解民兵的性质和特点,使大家认识到军训和生产是对立的统一,搞好生产和军训都是民兵的重要职责。要做好备战工作,既要掌握军事技能,更要积极参加生产,努力发展生产。有的民兵说得好:“民兵既是‘民’,又是‘兵’,要劳武结合,以劳为主,做到军训、生产两不误。”弄清了军训和生产的关系,民兵们就有了努力学习军事,积极参加生产的自觉性。各个排、班都作了比较详细的安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就地、分散、业余、小型”的军事训练,出现了一个分散有纪律,业余有活动,小型有效果,军训、生产两不误的新局面。
第十生产队的民兵排,原来纪律比较涣散,军事训练不够经常。通过这次学习,提高了为革命搞生产,为战备搞军训的自觉性。他们早上坚持军训,军训后布置一天的生产任务;同时,带枪上工地,休息时间学军事;还利用值勤护仓等活动,进行防火、防特、防奸训练,军事技能普遍提高,在全大队的军训中,成绩良好,成为先进排。


第3版()
专栏:

以路线为纲 搞好民兵工作
中共怀柔县辛营公社委员会
毛主席教导我们:“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我们紧紧抓住路线这个纲,加强对民兵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民兵组织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民兵工作“三落实”。
在上级党委和武装部的领导下,我们在民兵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曾出现过抓一阵放一阵,紧一阵松一阵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教导,组织党委“一班人”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重温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和对民兵工作的指示,把党抓武装的重要性提到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认识,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所散布的“民兵无用”、“民兵过时”等谬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存在着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因此,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党对民兵工作的领导也不能忽视。
认识提高以后,我们坚持把民兵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每月研究一次民兵工作,每季进行一次总结。做到了在计划上有安排,内容上有要求,时间上有保证,领导上有专责。
在民兵建设上,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革命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从三大革命运动的实际出发,自觉地抓民兵工作,就能充分发挥民兵组织的作用,使民兵工作真正落实;脱离党的中心工作和三大革命运动的实际去抓民兵工作,就会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松松垮垮,发挥不了民兵的战斗作用。
以前,我们往往把民兵工作和中心工作看作是“两张皮”。不是民兵工作影响中心工作,就是只顾中心工作而丢掉了民兵工作。后来,我们注意把中心工作和民兵工作结合起来抓,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民兵组织的作用,既促进了中心工作,又加强了民兵建设。在“一打三反”运动中,我们把民兵放在阶级斗争第一线,让民兵打头阵当先锋,促进了运动,锻炼了民兵。在进行路线教育中,我们举办民兵学习班,要求他们带头学习,带头开展革命大批判,带头落实党的政策,带头抓革命促生产。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我们充分发挥民兵的突击作用,推动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去年冬天,全公社掀起一个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六渡河大队要修筑一条长七百六十三米,宽四点五米,高两米的拦河大坝。在劳动中,全连民兵走在前,干在先,带动了全大队社员,五个月的任务,提前两个月就完成了。
我们经常结合阶级斗争形势,对民兵进行战备教育和训练。除每年冬春普遍进行一次军事训练外,平时结合生产开展练武活动,培养民兵的战斗作风。去年上级两次调动我们公社的全体民兵执行任务,无论是白天或夜晚,都作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我们还十分注意对民兵干部的培养和教育。选拔路线斗争觉悟高、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优秀分子当民兵干部。各民兵连除大队党支部书记兼任指导员,还抽一名副书记或支委担任民兵连长。公社召开大队干部会议,吸收民兵干部参加,使他们了解党委意图,明确斗争方向。党委成员下乡主动找民兵干部了解情况,注意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保持民兵干部满员和相对稳定。


第3版()
专栏:

英雄更比当年勇
——记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
硝烟弥漫,雷声隆隆。
在胶东半岛的盆子山下,一位老民兵正带领一队基干民兵,进行地雷爆炸训练。只见他一会儿讲解埋雷要领,一会儿又伏下身子做示范。他就是全国民兵英雄、山东省海阳县赵?大队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赵守福。
在战争年代里,赵守福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指引下,和民兵一起大摆地雷阵,活跃在海阳的盆子山区。他先后参加战斗二百余次,用地雷炸死炸伤敌人一百八十多名,荣获了“爆炸大王”、“爆炸英雄”、“特等功臣”等光荣称号。如今,赵守福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他不仅象当年一样,朝气蓬勃,带领民兵站岗、巡逻,而且积极带领民兵学习毛主席著作,向民兵传授大摆地雷阵技术,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
英雄本色永不变
战争年代,赵守福负过伤;长期紧张的战斗生活,使他得了病,常常气喘,行动起来有些困难。可是,疾病从来捆不住他的手脚,每次民兵训练,他总是身背钢枪跑在小伙子们的前头。一次夜间演习,大家不让他参加。可是集合号一响,他就到了集合地点。民兵们劝他留在家里,他说:“你们不要把我当成老年人看待,要把我当成老民兵要求!”说罢,和连长带领民兵出发了。夜黑、路险、山高、林密,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赵守福迈步前进,一路上没落后半步。队伍刚爬过山顶,他突然踩滑了一块石头,顺着山坡滚了下去,腿跌伤了,脚划破了,他没吭一声,爬起来又继续前进。民兵们都敬佩地说:“咱们的支部书记真不愧是一个老民兵啊!”
赵守福就是这样,一直保持着英雄民兵的本色。在赵守福的小草房里,墙上挂着钢枪和子弹袋,屋角放着各式各样的地雷模型,院子的南墙上还端端正正地画着一个用来练习射击的靶子。赵守福回到家里,经常给孩子们讲当年打敌人的故事。在赵守福的教育下,他的小儿子赵国峰,从小就想当民兵,经常跟在民兵后边练武、巡逻。他的大女儿赵国英,埋雷技术不过关,赵守福心里很着急。下雨天,出不去门,父女俩就在家里练习埋雷。赵守福把着女儿的手教,一遍、两遍、十遍、几十遍地做示范,一个堂屋地,被父女俩挖得坑坑洼洼。他的老伴、当年的青妇队长也经常细心地帮助女儿纠正埋雷动作。如今,赵守福全家个个都会埋雷,赵守福说:“帝国主义如果敢于发动侵略战争,我们全家都上阵,叫它好好尝尝我们民兵的‘铁西瓜’!”
革命传统代代传
毛主席教导说:“全党抓军事,实行全民皆兵”。多年来,赵守福牢记毛主席的这一教导,不仅自己带头做好民兵工作,而且带领党支部“一班人”搞好民兵建设。赵?大队党支部的成员,多半是战争年代与赵守福并肩战斗过的老民兵。为了搞好民兵工作,他们经常深入到民兵中去,协助民兵干部抓好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新民兵一入队,首先给他们讲述老一代民兵开展武装斗争的英雄事迹,勉励他们继承先烈志,接好革命班。对出队和转队的民兵,就教育他们继续发扬革命传统。赵守福和党支部的成员还经常了解民兵的思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教育。一次,赵守福听几个基干民兵说生产太忙,没有时间搞埋雷训练。在党支委会上,赵守福汇报了这个问题,决定对青年民兵进行一次教育。在民兵会上,赵守福给大家讲了当年民兵实行劳武结合的光荣传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民兵们一面坚持生产,一面利用生产间隙,开展就地、分散、小型的练武活动,使生产和军事训练搞得热气腾腾。
盛夏的一天中午,赵守福带领全连基干民兵,正在进行埋雷技术训练。他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讲解埋雷要领。练了一会,赵守福发现有个基干民兵练得不那么起劲了。一了解,才知道这个民兵对地雷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为了使地雷战的传统代代相传,赵守福把全连民兵带到当年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崂指山顶,给民兵们讲起了当年用“土地雷”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讲完故事,赵守福又领着民兵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兵民是胜利之本”、“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赵守福说:“这土地雷可是咱们的传家宝啊!咱们过去打日寇、灭蒋帮,用的是它,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也要发挥它的作用啊!”从此,全连民兵发扬革命传统,学习埋雷技术的积极性更高了。原来对地雷威力认识不足的民兵,也很快掌握了七十多种埋雷技术。
在民兵的影响和带动下,赵?小学也自动组织起一个地雷班,一个射击班。在地雷班和射击班成立的那天,赵守福亲自领着红小兵来到当年爆炸第一批地雷的山枣埠顶,给他们上了第一堂地雷战传统教育课。在他的帮助下,学校里有四百多名红小兵学会了射击和埋雷技术。
去年春天,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党支部确定组织一支民兵基建队,开山劈石修建梯田。赵守福和支部委员们合计,能不能在修建梯田时,造一些石雷壳,把它垒在地头、道旁、路口的地堰里,战时装上药,就变成粉碎敌人的“地雷阵”。这个意见向民兵们一说,小伙子们都高兴得跳起来,齐声说:“这个主意出得实在好,我们马上动手。”于是,党支部委员带领由七十二名基干民兵组成的基建队,在“造就层层新梯田,处处摆开地雷阵”的战斗口号下,开山劈石凿雷壳,垒起层层石雷堰。他们奋战一年,修建起平展展的梯田三百多亩。
继续革命永向前
赵守福不仅保持了当年的英雄本色,把革命传统传给下一代,而且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敢于创新,不断前进。他经常对民兵们说:“为了加强战备,巩固国防,咱们的土地雷还要有新的发展,咱们的地雷阵还要摆出新的名堂。”
在赵守福的带领下,民兵连成立了新雷种研制小组,办起了“小兵工厂”。在研制新雷种的战斗中,赵守福带领大家造铁雷。可是,民兵连一没有设备,二没有技术,单是建一座翻砂炉,就要花很多钱。赵守福和民兵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找来破铁桶,做成翻砂炉,搬来风箱,代替鼓风机,因陋就简,在露天地里办起了“翻砂厂”。
烈日当头,炉火熊熊,赵守福带领民兵紧张地战斗在翻砂炉旁。炉火烤得他脸发紫,烈日晒得他头发晕,豆粒大的汗珠一个劲地往下淌。可是,他还象当年造石雷一样,不怕艰苦,不怕失败,一下比一下更有力量地拉着风箱。经过了十二次试验,终于把铁雷铸成了。
造出了铁雷,民兵们的决心更大了。他们先后研制成功几十种新雷和新的布雷方法,大大发展了地雷战的新打法。
在一次地雷爆破演习中,赵守福和民兵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把室内室外、大小路口、山坡树林、河套沟崖等地方布上了各式各样演习用的地雷。“敌人”出动了,老远就踏响了信号雷,民兵们看到信号,立即作好战斗准备。“敌人”进入了一个假设的山村,一推门,封门雷响了;抓小鸡,鸡笼下的地雷响了;抢粮食,麻袋里的地雷响了;“敌人”想坐下来喘口气,椅子、床铺下的地雷也响了。“敌人”抱头窜出村外,埋设在村外的踏雷、绊雷、夹子雷、头发丝雷连续开花。“敌人”滚到河里,河里响起了水雷;钻进树林,树枝上响起了天雷。“敌人”慌忙向山上爬,山顶上的滚石雷滚滚而下,在敌群里连续爆炸。“敌人”企图夺路逃窜,公路上的连环雷一齐开花。剩下的“敌人”跑远了,民兵们又扣动发射器的扳机,打出“飞雷”,追歼“敌人”。看着这壮观的战斗场面,贫下中农赞扬说:“咱们的地雷战比当年又进了一大步,赵守福和民兵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啊!”
新华社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