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5月2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沿着林县的红旗渠
朝鲜新闻工作者代表团
林县地处中国河南西北部的太行山麓,是一个海拔六百多米的高山地区。
去年,八月下旬的一天,我们访问了这个闻名于中国的水利化的先进单位。
我们听了林县人民公社社员遵循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教导,修筑红旗渠的过程和红旗渠的规模的介绍。接着,我们来到了红旗渠第一干渠和英雄渠汇合的地方。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解除历史遗留下来的当地人民缺水的痛苦和发展农业生产,一九五九年修造了英雄渠。在以后的几年中,又开挖了支渠和总长几千里的红旗渠。
从红旗渠和英雄渠会流的地方,沿着红旗渠的第一干渠上行一百里,就到了第一干渠和第二干渠分流的分水闸。从这里再沿着总干渠行走一百七十里,就是这条水渠的发源地——山西省的漳河。
我们随着这条又宽又深的水渠逆行,看着水渠欢腾的流水,送走了当地人民的痛苦的往昔;它流经了一个个村庄,流入了人们的心田;我们也听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述说着人们今天的幸福和感激。
第一干渠穿过陡峭的太行山麓。渠道旁,一片片柿子树、红枣树、板栗树的空间,座落着合涧、采桑人民公社的村庄,大大小小的渠道在田野上蜿蜒伸展。
也许是欢腾的生命水尽情地滋润的缘故吧!农作物的茎秆在正灌浆的黄色穗子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葱绿。水淋淋的蔬菜,封盖住田垄的棉花,又是多么惹人喜爱!
当地的一位管理水渠的老人说:“只要看一看这不怕干旱的庄稼,肚子就饱了,心里也感到痛快。”接着他就讲起了旧社会当地农民遭受缺水痛苦的历史。
原来,这个地区地势高,地下石层厚,加上地下水位极低,所以寻找水源象登天摘星星一样难。就是遇上下雨天,雨水也是转眼就流个净光。真是滴水贵如油呵!
县内有五百多个村子,其中三百多个村子每天都得有一半以上的人力要翻山越岭走几十里路去担水吃。至于用水浇地,连想都不敢想。一刻不能缺少的水是如此稀罕,这里的人们真是受尽了苦难。
穷苦的农民勒紧饥馑的肚子,拚死拚活种植庄稼。遇上干旱,庄稼旱死,农民就得被迫卖儿卖女来抵偿地主的债务,然后背井离乡外出乞讨。
留在家乡的农民也是在饥寒中挣扎,或是在地方病、传染病蔓延中无声无息地死去。
“确实不是人住的地方呀!我从十岁起,就走二十多里的山路担水吃。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就流落到山西去了。这时把心爱的小儿子也卖给了地主,只换得一石麦子。一道去流浪的侄子也活活地饿死了……”。
老人回忆起这万分悲痛的往事,连话都说不下去了。
遭受这种难于忍受的缺水痛苦的,何止他一个人呢?当地的人民都是受难者。然而,今天,这里水渠如大江,清水绕村头。当地人民挖了水塘,又掏了水井,修筑了洗衣滩,甚至还挖掘了儿童的游泳池,可以随心所欲地用水。他们怎能不用忠诚来报答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喜悦的中国共产党呢?
我们望着精心修成的水渠,望着受到浇灌而茁壮成长的庄稼,来到了第一干渠的中心——桃园桥。
陪同我们的一位县领导同志,给我讲起了建设桃园桥的许多故事。
这座桥,桥墩高,承受力大,光搭脚手架就需要三千多根木头。
但是,建设大桥的人民公社社员从一开始,就没有伸手向国家要木材和其它材料。
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决心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他们群策群力,采取了不用脚手架的建桥方法。即使在建造桥墩顶端时也只用了少量的简易脚手架。他们把桥洞修成拱形,节省了钢筋;还用便宜的石头代替木材,既节约了许多原材料,又大大加速了工程的进展。
当地人民公社社员,只是略为得到技术人员的帮助,主要靠自己设计。他们使用本地的石材,用自己的力量修成了又牢固又美观的桃园桥。
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石块砌成了壮观的拱形桥墩。渡槽是用大块的青石、赤石交错地缀砌而成,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架在红旗渠干渠和支渠上的一百五十多座大小桥梁,全是采用当地石材建成,万年不垮,滴水不漏,显示了人民公社社员的无穷智慧。
桃园桥是一座长百米,宽不过六米,规模不大的桥梁。但是,它的好处真是多。桃园河的流水可以从桥下顺利通过,中间的渡槽把漳河的水送向南方,桥上还可以行走汽车和行人。
“如果能看到桃园桥把漳河水引入农田的话,死了也情愿!”这是当地农民的平生宿愿。如今这个愿望不仅得到了实现,而且在霪雨连绵的季节,挑着沉重谷担的人们再不用远道绕行;早春晚秋,学生们也再不用脱掉鞋袜趟着冰凉的流水过河了。
过了桥便是用石头和水泥铺设的第一干渠的一条支渠。我们沿着这条平坦的水渠进了林县县城。
翌日清晨,我们访问了分水岭小型水力发电站。
小型水电站建在悬崖陡壁的山麓。据说是和第二干渠同时建设的。
从烟雾缭绕的山腰飞奔直下的水流,有力地转动着两台发电机。每小时可以发电三千二百瓩。
县水利局周东生同志介绍说,县内建设了十四座同样的小型发电站。解放前,当地农民连小油灯也点不起;现在可以在明亮的电灯下听收音机。村子里,电动脱谷机的响亮声音代替了贫苦农民手工脱粒的劳累呻吟声,碾粉机的隆隆声代替了从石碾房传出的凄凉的声音。
他还介绍说,小型电站不仅把电供给县内的炼铁厂、化肥厂、水泥厂、副食品厂等三十多个工厂企业,还源源送往邻县。
我们望着轰轰作响的发电机和满院的输电设备,深深感到水利化给当地人民公社社员带来的巨大好处。
从发电站沿着第二干线上行片刻,就会看到分水闸。
带路的同志告诉我们,从这里沿着总干渠穿过南曲洞桥和白家庄公心堤防,就可以望见这条水渠的“咽喉”——青年洞。接着他就生动地讲起了青年突击队队员挖掘青年洞的斗争故事。
开凿青年洞的地方,千仞绝壁,直冲云霄。那里岩质比铁块还坚硬。在这样的地方用铁锤和铁钎要开出长六百零十米,高、阔五至六米的洞,碰到的困难和障碍是不少的。
但是,青年突击队员遵循毛主席关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那陡峭的高山,坚硬的岩石都没有挡住他们前进的道路。二十多名青年勇士个个腰系绳索,凌空悬在绝壁上,凿洞爆破。
他们碰上了坚硬的岩层,往往锤打几十下,才锤出一个白斑,加上身处悬崖峭壁,就是空着身子也活动艰难。但他们根本不顾这些,把大锤的重量增加了一倍,并且采用了“过肩锤”、“抡大锤”的打法。他们在日日夜夜和顽岩斗争的过程中,摸索出了适应岩质特点的先进爆破方法,使工程进展速度提高了四、五倍。
青年突击队员们不屈不挠地进行了将近一年半的艰苦斗争,终于钻透了险峻的山岩,修通了大渠道。
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死,意气风发,战胜困难,忠实地完成革命任务的事迹,使我们深受感动。
我们沿着分水闸前第三干渠右侧东行,来到了北角岭上的大水库。
为了利用水库的水浇灌北角岭上的梯田,社员们通过和水库底层连接的曙光洞,把第三干渠的水抽了上来。
管理抽水机的工人,揭开了象矿山竖井似的垂直洞的盖子,指着曙光洞下面的水流,讲起了下面的故事。
为了缩短曙光洞的修筑时间和加速工程进度,在十里长的洞上打了三十四个竖井。
如果从岭的东西端同时向里挖,最后沟通这十里长的洞窟,这不是好办法。
“北角岭的背面正急等着用水呢,怎么能只在两个作业面上施工,把时间拖过年呢?即使投入十倍、百倍的劳力,也要把水送过去。”
水渠建设者和东岗人民公社的社员就在北角岭的山腰和山坡上,在曙光洞将要通过的地点,挖了三十四个竖井,再从竖井向左右掏挖,最后互相沟通。这样一次就扩大了许多作业面,并且加快了工程进度。原来计划只从两处施工,现在同时在许多地方作业,所以许多资材感到不足。
但是,用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人民公社社员毫不动摇。他们就在洞前办起了铁铺,修理锤子和铁钎,用自己的双手制造了炸药、雷管和导火线,还设计和制造了简易的排风机和卷扬机等。
连放学回家的小姑娘也奔赴工地,学会雕琢石块和爆破技术,踩着绳索下到五十至六十米深的洞内,战胜了坚硬的岩石和流出的岩浆。
我们望着他们最初挖的深深的竖井、摇着原样保存下来的木轱辘,仿佛看到当时姑娘爆破工点燃了导火索正踩着绳子上井似的。
陪同我们的水库管理人员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象曙光一样照耀着我们,所以我们把洞取名为曙光洞。并且,这种革命精神的曙光还普照红旗渠的五十多个洞。接着他继续讲起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王师存同志肩膀顶住断裂的支柱,促进了工程的进度;任羊成同志飞身下堑,创造作业条件;社员常根虎冒着生命危险,点燃了几千公斤的炸药,使大爆破成功。
我们随着洞内翻滚的水流,走出了北角岭东侧洞口,就一眼望见了东岗人民公社清水环绕,丰收在望的田野。
整个田野上,密密麻麻的稻子、玉米、小米,田垄里的棉花,院旁的蔬菜,地里的庄稼都长势良好。
大家望着这一片丰收的景象,想不到就在这样的土地上还闹过旱灾。这时,一位陪同我们的中国同志从藤蔓交缠的石墙上摘来了一个合抱的葫芦,说:“这葫芦超过了三十斤。解放前,这地方连石头上的石松也不爬蔓。传说这里的庄稼在火中被烧化后升了天,所以这地方曾经被称做火龙江。”
这个村子共有一千多户人家,耕种着三万七千多亩土地。过去,只是地主有两个水塘。每年,遇到可怕的旱灾,亩产只有一百来斤。今天,这地方连山坡上的梯田也变成了水浇地,亩产八百斤。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呀!
红旗渠的干渠和支渠穿过了山麓、丘陵,一条条渠道交织如网。人民公社出现了这样的变化,使得千年大旱也无所畏惧了!
在过去没有一分水田,从来没有见过米饭的村子里,我们眺望着沉甸甸的稻穗和绿浪滚滚的稻田,和人民公社社员一道分享了水利化的辉煌成就所带来的喜悦。
红旗渠的长长流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有感激的故事。
我们听说解放前丁冶村有一次闹大旱灾,村子里有三百多户出外逃荒,还有许多人饿死。今天,这个村的人民公社社员在村前修了大桥,送水的那天,社员们纷纷跳入水中,一面流着感激的眼泪,一面高呼着“饮一口毛主席送来的幸福水吧!”我们听着这种印象深刻的故事,参观了丁冶岭的曙光大桥。
水利化好象红旗渠的源源流水一样,给林县带来好处。在离开那个地方的时候,我们衷心祝愿林县的田野连年丰收,衷心祝愿人民公社社员新生活的花朵更加盛开。
(新华社发,此文原载朝鲜《劳动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