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淀上渔歌
——记白洋淀渔民诗人李永鸿
共产党员李永鸿,是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的一位渔民诗人。他坚持业余创作,写了许多诗歌,并亲自做宣传鼓动工作。平时,他身上总是带着一副竹板,一个小喇叭筒。淀上、村头、房顶都是他的宣传阵地。社员们在看电影或开会之前,都乐意听他说上两段快板。李永鸿说:“我写的东西,就是给咱渔民听的。写好了,自己就用喇叭广播,或在船头朗诵,也有的登在队里的黑板报上。群众欢迎,能鼓舞大家的斗志,我就打心眼里高兴,所以就越写越上劲!”李永鸿满怀激情地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歌颂工农兵。他的渔歌在白洋淀上广为流传,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渔民歌手”。
解放前,李永鸿是白洋淀上一个受苦的渔民,从小就跟着父母在租赁的一条小破船上捕鱼捉虾,风里雨里,东飘西荡。一九四○年,共产党、八路军来到白洋淀,李永鸿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当了游击组长。那时候他就开始编顺口溜,写快板,鼓舞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英勇的抗日战争。后来他在歌颂当年“雁翎队”的诗中写道:
雁翎队是子弟兵,继承红军好传统。
无边芦苇扎营盘,风吹雨打心更红。
一九四二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了。不久,由晋察冀边区印成单行本。一天,区委的一位同志带着这本书找到李永鸿,对他说:“这是毛主席为咱们写的,希望你好好学习,把宣传工作搞得更好!”从此,李永鸿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他识字不多,逢人就问,一字一句地刻苦学习。一直到现在,他仍然经常把这本书带在身边,努力用《讲话》精神指导自己的创作。
文化大革命前,在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控制下的文艺舞台,充斥着封、资、修的黑货,为复辟资本主义大造舆论。一天晚上,村里放映了一部毒草影片。李永鸿越看越觉得不对路,看了半截就走了。回到家里,他翻开《讲话》,又细细琢磨起来。毛主席教导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李永鸿边学边想:这些毒草影片,不是歌颂工农兵,而是丑化劳动人民,完全违背毛主席的教导。他联系到过去看过的一些旧戏剧、电影,深深认识到,为什么人的问题,的确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李永鸿紧密配合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努力为工农兵创作。在大跃进的年代里,他曾写了《白洋淀上红旗飘》,热情地歌颂“三面红旗”。人民公社成立的那天,他心里乐开了花,跳上台去,激情洋溢地高声朗诵了他的新诗篇:
解放前走独木桥,土改翻身上铁桥,
互助合作钢桥起,人民公社通天桥,
渔民跟着共产党,越走越宽步步高。
每当党和毛主席发出号召,李永鸿就立即配合宣传。他常说:“毛主席号召什么,我就宣传什么。”一九六二年,当毛主席发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以后,李永鸿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立即动手创作以反映当地阶级斗争为题材的长诗《红菱传》。通过一个穷苦渔民出身的女共产党员的成长过程,反映白洋淀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英勇斗争,塑造了“红菱”这样一位女渔民的英雄形象。全诗贯穿着激烈的阶级斗争。他怀着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以鲜明的阶级观点,在序歌中写道:
千年的苦万年的泪,刀尖上滚过旧社会。
今日甜来昔日苦,新旧两张“阶级图”。
两张图,要分清,旧的黑来新的红。
两张图,要常看,渔民爱唱“红菱传”。
一九六六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号角吹响了。李永鸿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向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开火,写下了声讨“三家村”反党集团的战斗诗篇。当刘少奇一类骗子被揪出来的时候,他怀着兴奋的心情,向渔民们朗诵了《大快人心万民欢》的诗歌:
七亿人民多壮志,革命烈火遍地燃。
毒蛇难逃人民手,乌鸦翅膀难遮天。
毛泽东思想普天照,历史车轮永向前。
碾碎一切害人虫,大快人心万民欢。
一九六○年,李永鸿的长诗《白洋淀渔歌》在报刊上发表了。随着“渔歌”的广泛流传,他不断受到群众赞扬和领导表扬,有的大学还邀请他去讲课。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他从不骄傲。他把群众比作大淀,认为自己只是大淀里的一滴水。他牢记着毛主席关于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的教导,经常勉励自己:要做把根深深扎在淀底泥土里的红莲,不做飘在水面上的浮萍,永远生活在渔民中间,战斗在三大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他的诗歌,正是在火热的群众斗争中,在新旧社会两层天的切身经历中写出来的。
有一次,正是鱼汛季节,李永鸿干脆睡在船舱里。晚上,他想着白天和社员们共同战斗的情景,从渔业的丰收,又想到芦苇的增产,想想过去,比比现在,心情十分激动,使他再也躺不住了,冒雨回到家里,挥笔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白洋淀是聚宝盆,芦苇无边鱼成群。
根根芦苇是金条,鲜鱼群群是白银。
过去金银富人占,如今财宝属人民。
李永鸿的每一首诗,每一支歌,都凝结着他的心血和群众的智慧。在几十年的业余创作生活中,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旧社会,他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开始编写顺口溜、快板的时候,他就靠脑子想,心里记,再请别人写下来。后来他学习了文化,就自己学着写。从他的手稿中可以看到,字里行间夹杂着许多圆圈、横杠等符号,改了又勾,勾了又改。真是“千滴汗水一行字,万般心血一首诗”!长期以来,李永鸿养成了一种习惯,新作的诗总要先念给渔民们听听,征求大家的意见。他在写《白洋淀渔歌》的“苦歌”一节中,有这样的诗句:“渔民难,渔民难,渔民眼泪湿衣衫”。拿给渔民一念,有的说,解放前,咱渔民一年到头含着眼泪撒网捕鱼,泪水和淀水也分不清了!李永鸿很受启发,仔细琢磨后,把诗句改成:“流泪如同网出水,滴滴泪水流满淀。”
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李永鸿想用诗歌来反映白洋淀的巨大变化。他写道:“渔民笑,渔民笑,感谢党的好领导,压迫剥削全摆脱,幸福生活步步高。”有的社员说,“幸福生活步步高”这句,没有把咱们翻身渔民的精神面貌写出来。为了修改这一句诗,他琢磨了好些天。有一次,他在街上看到迎面走来一位老大伯,满面红光,腰板挺直,笑着跟他打招呼。李永鸿想,同是一个老渔民,在旧社会,重重苦难压得他弯腰驼背。看今天,他这样精神焕发,真是越活越年轻了。这不正是贫苦渔民的深刻变化吗?于是他把那句诗改为“千年的罗锅直了腰!”
多年来,李永鸿就是以这样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坚持业余创作。他今年五十一岁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他的创作热情更加旺盛。目前,他正在续写长诗《红菱传》。李永鸿从一个普通渔民,成长为一个“渔民诗人”,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不断前进?从他赠给农民诗人王老九的诗中,可以得到回答:
你老九,我永鸿,手拉手儿同路行。
咱们的歌儿唱不完,歌儿越唱越有劲。
永远跟着共产党,永远跟着毛泽东。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踏遍青山为工农
——记广西西林县文艺宣传队
在被称为“广西屋脊”的西林县,有一座花隆山。这座山海拔一千四百多米,峰回路转,云遮雾嶂。山顶上住着八户苗族社员。一天,西林县文艺宣传队爬山越岭来到这里,小小的山寨顿时沸腾起来。夜幕降临的时候,寨子里响起了阵阵锣鼓声,苗族社员们喜气洋洋地聚集在一起,观看了他们的演出。表演结束后,一位年逾百岁的苗族老人拉着宣传队员的手,禁不住热泪盈眶地说:我活了三个朝代了,从来没有在这高山顶上看过戏。你们不怕路远山高,专门到我们苗寨来表演,这都是毛主席教育得好啊!
西林县有七万多苗、瑶、彝、壮、汉等各族人民,散居在五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千山万壑间。正如一首民谣所描绘的:“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河边,两山能对话,相会要半天。”由二十多名壮、苗、汉族队员组成的西林县文艺宣传队,自一九六八年建队以来,就遵循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一伟大教导,常年累月活跃在西林县境内的崇山峻岭之中,坚持为各族人民送戏上门。几年来,他们身背行李道具,步行上万里,走遍了全县所有的公社、大队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巡回演出二百多场,观众达二十多万人次。他们每演出一场戏,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一次,全县最边远的马蚌公社鲁维生产队要求他们去演出。从西林县城去鲁维,要走三百多里崎岖的山路,到底去不去呢?队员们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应该去。他们说得好:“如果光到方便的地方去演出,还谈得上什么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呢?我们是毛泽东思想宣传员,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要去。”他们满怀革命豪情地出发了,经过五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傍晚时分来到了鲁维生产队。尽管大家都走得很累了,但他们一想到群众渴望看演出的迫切心情,就忘却了疲劳,马上扛起锄头,在山坡上平整出一块小舞台。当晚,他们给贫下中农演出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革命样板戏的选场、唱段以及其它文艺节目。他们这种不辞劳苦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受到了贫下中农的赞扬。
为了更好地适应山区条件,满足更多的工农兵群众的要求,他们坚持适应在分散条件下演出的小装备、小节目、小队伍,无论是在村边寨头,还是在山坡工地,都能就地演出。在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做到短小精悍,丰富多彩。两年多来,他们自编自演各种小节目一百多个,大多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歌舞、说唱。这些节目的内容都是围绕三大革命斗争和密切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的。这个宣传队还大力提倡一人多艺,一专多能,使队员们能演能唱,又会伴奏,做到人少节目不少,队小不降低演出质量。队员们还刻苦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以使当地各民族的群众都能看懂他们的演出。
西林文艺宣传队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在工作中和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一年冬天,他们冒着严寒去古障公社者夯大队演出时,发现村头的一座木桥坏了,大家就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垒石头,架木板,赶搭了一道简易小桥,方便了过河来看戏的社员们。演出结束后,他们又提着汽灯,扶老携幼,一直把社员们送回家门口。贫下中农都非常感动,说他们走的是毛主席指引的路,搭的是和贫下中农的“连心桥”。宣传队所到之处,贫下中农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象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使宣传队员们更加不能忘怀的是,那佐公社一位老贫农,满怀对青年队员们的期望,主动到宣传队来忆苦思甜,给他们进行阶级教育。这位贫农老大爷,解放前被地主害得家破人亡,自己被逼瞎了眼睛。现在,他尽管双目失明,可是为了宣传毛泽东思想,他仍然坚持编快板,拄着拐棍串村走寨,热情地为群众演唱。大家听了他的报告深受教育,决心向这位老贫农学习,扎根山村,为工农兵服务一辈子。
这个宣传队的队员们深深感到,只有熟悉工农兵,才能演好工农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改造世界观,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从此,他们更加自觉地在改造世界观上下功夫,虚心地向贫下中农学习。他们在后来的演出中较好地塑造了贫下中农的形象,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