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5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掌握规律,搞好普及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
内容提要:河北省香河县三百户大队为了搞好普及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女孩子和男孩子相比,女孩子流动性较大;高年级和低年级相比,高年级流动性较大;开学初和学期末相比,开学初流动性较大;成绩差的和成绩好的相比,成绩差的流动性较大。他们针对这种情况,及时解决普及教育中出现的矛盾,使普及教育不断巩固和提高,保证了绝大多数学龄儿童坚持学完五年。
河北省香河县五百户公社三百户大队,共一百一十四户,六百零四口人,在校学生一百四十九人。从一九六九年起,这个大队的学龄儿童都入了学。几年来,在校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坚持学完五年。
这个大队能够较早地普及小学教育,并不断地得到巩固、提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一场由不巩固到逐步巩固的斗争过程。三百户大队党支部在这场斗争中,充分认识到普及小学教育的深远意义,进一步加强了对普及教育的领导。
三百户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的教导,在普及教育的同时,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在学龄儿童中,女孩子和男孩子比较,女孩子流动性较大;高年级和低年级比较,高年级流动性较大;开学初和学期末比较,开学初流动性较大;成绩差的和成绩好的比较,成绩差的流动性较大。他们根据这种对于客观情况的认识,主动地解决了普及教育中出现的矛盾,使普及教育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女孩子和男孩子比较,女孩子流动性较大。一九六九年这个大队的学龄儿童都入学以后,由于对巩固提高工作认识不深,抓得不紧,在校学生流动很大,现象相当严重,引起了党支部的重视。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他们发现在流动的学生中,女孩子占百分之七十。主要原因是: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读书无用论”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流毒没有肃清。其次,有些家庭子女多,家长经常把女孩子留在家里帮助干些家务活。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只抓教师、学生的思想,不抓社会上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普及教育就不能巩固。因此,这个大队党支部几年来经常组织广大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教导,反复宣传毛主席关于“教育要革命”的光辉思想,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不断肃清“读书无用”、“重男轻女”的流毒,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贫农社员吴志禄有四个孩子,原来只让一个小儿子上学,认为闺女上学“赔本”,“白给人家培养”,所以两个大女儿到三年级就不让上学了。通过学习,他认识到儿女都一样,把三个女儿都送进了学校。
这个大队还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的教导,针对女孩子做家务活的特点,在学校里附设了育红班,允许学生带弟妹上学,允许晚来早走,为女孩子上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年级和低年级比较,高年级流动性较大。社会上吹起一股风,学校里就掀起一层浪。几年来,在校学生的流动总是和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密切相连,而且突出地表现在高年级学生当中。高年级学生的流动占全校流动学生的百分之六十。这些学生念到四、五年级,年龄大了,个子长高了,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了,就不来上学了。因此,这个大队除了抓社会上的大批判以外,着重在四、五年级学生中深入进行路线教育,进一步肃清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他们引导学生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好好学习”等教导,鼓励学生为革命发奋读书。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调查本村各阶级文化情况,请贫下中农忆没有文化的苦,激发学生为革命而学习的阶级感情;带领学生参观本县“大寨村”革命和生产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让学生亲眼看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远景,想想建设社会主义是多么需要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校内开展“为谁读书?”的专题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提高了为建设社会主义、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刻苦读书的自觉性。五年级一个学生,原来以为反正要干庄稼活,眼边前的字认识几个就行了,一度想中途退学。通过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他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文化,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从而打消了退学的念头。
开学初和学期末比较,开学初流动性较大。几年来,这个大队多数学生的流动,往往发生在开学初。有的学生贪玩,迟迟不愿上学;有的在家里干活;有的走亲戚,不能按期返校,等等。党支部认为,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部分学生中途退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和教师一起,首先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的教导,引导大家透过这些现象,捉住主要矛盾。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大家一致认为:学生中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流毒,是开学初不按时到校的主要原因。为了克服无政府主义,巩固普及教育的成果,捍卫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学校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反对自由主义》以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他们结合军训活动,教育学生加强纪律观念,学习解放军严格遵守纪律的光荣传统。针对学生纪律松懈、行动分散的情况,这个大队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教学分片负责,经常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开学前教师普遍进行家庭访问,掌握家长和学生的思想,提前做好动员工作,保证学生按时到校。
学习成绩差的和学习成绩好的比较,学习成绩差的流动性较大。有些教师由于中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天才教学”的流毒,以为成绩差的学生“天生的笨脑袋”,“没出息”;有些学生也以为自己的脑子就是不如别的同学,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在深入学生中进行调查的时候,成绩差的学生说:“讲课听不懂,作业完不成,上课一发问,总是挨批评,越学越没劲,不如去劳动。”这使党支部认识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巩固普及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党支部和师生一起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肃清“天才教学”的流毒,使教师提高了路线觉悟,进一步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耐心辅导。同时,原来学习成绩较差的一些学生也转变了思想,认识到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学习、不实践就什么都懂的“天才”,要想得到知识,必须勤奋学习。在教师、学生认识提高的基础上,全校出现了一个教师热心教、学生刻苦学的生动局面。五年级一个学生患病半年,不能到校学习,教师坚持上门教学,使这个学生非常感动。她病好后立即返校,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努力学习,成绩很好。这个学生的进步,使师生们受到了很大教育。
几年来,普及教育的实践,使大队党支部深刻体会到:学生进校了,这只是第一步,要真正达到普及小学五年教育的目的,还必须使进校的学生巩固住,并且学得好。这虽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抓住普及教育中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在社会上和师生中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开展革命大批判,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普及教育就可以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河北省香河县文教局


第2版()
专栏:

普及五年教育的一种好形式
——山西忻县高城大队小学二十年来坚持办好晚班的调查
一九五一年,在国家帮助下,山西省忻县高城公社高城大队办起了一所初级小学校。由于学校是全日制,不少儿童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上学,有的上了学又中途退学了。如何使广大贫下中农的子女和学龄儿童都能上学,就成了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高城大队的贫下中农和革命教师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对学校教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们在坚持白班(全日制)教学的同时,实行了晚班教学,方便了贫下中农子女入学,不仅提高了学龄儿童入学率,入学的学生大都能坚持学到毕业。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要从旧制度的基地上建立起来,它就必须清除这个基地。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里,不愿意轻易地退走的。合作社建立以后,还必须经过许多的斗争,才能使自己巩固起来。”高城大队小学的晚班就是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
办晚班,是普及小学教育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晚班办起来以后,不但解决了不能上白班的学龄儿童的入学问题,一些超龄的青少年也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对此,广大群众十分高兴,可有些人却看不惯,说什么:“白天还学不了什么哩,晚上那么一点时间顶啥用?!”阶级敌人甚至装神弄鬼,吓唬上晚班的女学生,破坏晚班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党支部除了在群众中进一步宣传办晚班的好处,还发动群众揪出了破坏晚班的阶级敌人。
开设晚班以后,学龄儿童入学率迅速提高,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学生下地劳动回来,把工具往教室门口一放,就开始学习起来。当时,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刮起一股妖风,有人说什么“晚班不正规,箩头扁担一大堆。”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校内校外开展了一场群众性的大辩论。贫下中农一针见血地指出:“什么正规化,明明是反对咱们孩子学文化。咱们学校虽然土里土气,孩子们泥腿泥脚,却没有丢掉劳动人民的本色。”贫下中农的话深刻地说明:办不办晚班是学校为谁服务的问题,而晚班所以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拥护,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反映了他们的要求,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多年来,高城大队小学始终坚持了学校为贫下中农开门、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破坏,使晚班越办越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在“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高城大队部分学生家长不再让子女上学了,有的学生也不坚持到晚班学习了。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晚班,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高城大队广大群众和革命师生狠批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种种反动谬论,使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深入人心。这期间,高城大队的学龄儿童入学率稳步上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按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学校又使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这样,晚班教学又前进了一步。
高城大队小学的晚班能够坚持二十年,而且不断地发展壮大,这同革命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与贫下中农相结合,在思想革命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二十年来,教师换了不少人,但是晚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怕讥笑打击、勇敢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斗争精神,却传了下来。他们认识到,自己平凡的工作是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紧紧连在一起的。
一九六五年,晚班学生增加到八十二人,光灯油费一月就开支二十多元。为了减轻贫下中农的负担,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不但解决了晚班学生的灯油费、书籍费,而且白班学生的学费和书籍费也得到解决。广大贫下中农满意地说:“为培养孩子们成人,教师们真是把心血都操尽了。”
晚班能够巩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城大队小学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当地情况的办学方法。这就是:白班为主,晚班为辅,带动业余教育。同时,在时间、课程、教师、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都作了妥善安排,使白班和晚班紧密配合,既方便贫下中农子女入学,又保证了教学质量。
一、时间安排:晚班实际上是利用早、午、晚三个时间学习。夏天中午休息时间长,就以中午为主;冬天晚上时间长,就以晚上为主。一般情况下,早、午、晚加在一起,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保证在三、四个小时左右。
二、课程设置:根据晚班学生年龄大、学习时间短的特点,课程主要以语文、数学、政治三门课为主。语文、数学隔天一次,以便于集中学习。政治课则结合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行。此外,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一些乡土教材。
三、教师配备:白班教师和晚班教师既分工又协作,各有侧重。晚班教师一般都兼白班的课程,而晚班教师如因病因事请假,就由白班教师代替。白班、晚班教师经常在一起共同研究课程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使教学步调一致,不致互相脱节。
四、教学方法:除课堂讲解外,并注意个别辅导。辅导的形式有互教互学、送字上门、包教和田头休息时作业等。
为了适应农村的特点,并把白班和晚班很好地结合起来,高城大队小学还实行了“五允许”。即:允许晚班学生在农闲时和雨雪天插到白班学习;允许晚班学生有事迟到早退;允许超龄青少年参加晚班学习;允许白班学生转到晚班学习;允许晚班学生长期转到白班学习。“五允许”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方便了学生。实践证明,这是保证学生不流动、不失学,坚持学习的有效措施。如学生张红田、张红旺,雨天上白班,晴天上晚班,既能参加劳动,又不耽误学习。
二十年来,高城大队小学为当地三大革命运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材。仅从一九六三年算起,晚班毕业学生就有一百五十一人。现在高城大队党支部的七个支委中,有五个是晚班毕业生;九个生产队队长中,有五个曾在晚班学习过;十个晚班的学生,成为大队科研组的骨干。
山西省忻县文教办公室
《山西日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不断解决矛盾 方便儿童入学
一九六八年,毛主席发出了“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号召后,我们贫下中农高兴极了。在公社革委会的领导下,很快成立了贫下中农管学委员会。组织一建立,我们就马上着手解决由于山区居住分散、学校过于集中,贫下中农子女上学不方便的老问题。通过学习外地经验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下协商,大家都同意大队办学。一九六九年,全公社由两所学校十一个班,发展到七所学校三十二个班,入学儿童很快由原来的五百多名,增加到八百多名。我们以为这个老大难问题总算解决了。
去年,公社党委领导同志在勤建大队蹲点,发现这个大队还有十七名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大队办了学,为什么还有些儿童不入学呢?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公社党委书记建议大家去访问没有上学的儿童和家长,听听他们的意见后,再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管委会成员和全体教师分别到七个大队、四十二个生产队,逐个进行调查。一了解,每个大队都还有一些学龄儿童没有上学。没有上学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工作上的“一刀切”,一律按行政区域划分,规定那个大队的儿童到那个大队办的小学念书,使有些儿童不能就近上学,却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勤建四队的儿童,到勤丰大队的柑子园小学读书,只跑半里路。而按行政区域划分,要到本大队办的小学读书,就要走两里路,因此,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放心,干脆就不读了。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及时采取了措施,打破了按行政区域划分学生入学的框框,实行就近上学,受到了贫下中农的欢迎。通过调整,全社还减少了三个班,入学儿童由去年的八百多人,发展到一千一百多人,其中属于上学期应入学而未入学的就有一百多名。
通过这件事,使我们认识到:四年来,我们公社实行大队办学,固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斗、批、改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解决。
湖北省宜都县联合公社
贫下中农管学委员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