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刘庆棠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阿两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亚得里亚海滨洋溢着的中阿友谊歌声,回荡在耳畔;山鹰之国中阿文艺战士畅谈战斗团结的情景,展现在眼前。在地拉那的金色秋天,我们曾热烈地欢聚;在北京的五月,我们又与战友重逢。中国革命文艺工作者,怀着极其喜悦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满载深情厚谊的阿尔巴尼亚歌剧院芭蕾舞剧团的到来。战友们的访问演出,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机会。我们衷心祝贺你们为增进中阿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战斗团结谱写下灿烂的篇章。
阿尔巴尼亚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遵循阿尔巴尼亚人民的伟大领袖恩维尔·霍查同志的教导,沿着党指引的文艺方向,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革命化,在创作反映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战争、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文艺作品中,在发展文化艺术的工作中,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文艺从属于政治,并为一定的政治斗争服务。芭蕾舞剧《山姑娘》,表现了英雄的阿尔巴尼亚妇女在劳动党的领导下对阶级敌人和旧风俗的坚决斗争,体现了劳动党关于彻底解放阿尔巴尼亚妇女的光辉思想。它通过对姑娘等英雄形象的塑造,鲜明地描绘出阿尔巴尼亚妇女的英雄风貌。在灾难深重的旧时代,阿尔巴尼亚妇女不仅受着地主、教会的压迫、奴役和剥削,还受着旧风俗的束缚,受着社会的歧视……但是,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坚贞不屈,英勇顽强,在劳动党和恩维尔·霍查同志的指引下,紧握枪杆子,前赴后继,奋战不息,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阶级敌人的统治,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光辉灿烂的新天地,广大妇女走上了彻底解放的道路。舞剧《山姑娘》再现了阿尔巴尼亚人民如火如荼的斗争历史,歌颂了阿尔巴尼亚人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和磅礴的革命豪情。
剧中的主要英雄人物姑娘是英雄阿尔巴尼亚人民的代表。她热爱领袖、热爱党,不惧任何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地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她对阶级敌人具有刻骨的仇恨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她反对一切旧的风俗习惯,孜孜不倦地传播知识,宣传党的路线。她同革命群众有着血肉的亲密关系。她热爱新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她把一切都归功于党。姑娘的英雄形象,是翱翔于群峰峻岭间的矫健的山鹰。
在艺术形式如何为革命的政治内容服务的问题上,舞剧《山姑娘》迈出了新的步伐。对姑娘形象的塑造,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和需要,运用了成段的舞蹈,创造了生动的舞蹈语汇和挺拔的舞姿,深刻细腻地表现了姑娘坚毅不拔、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奔放豪迈的性格。山村人民群众的形象极为鲜明、生动。许多舞蹈的设计和安排,都发挥了展示剧情、烘托英雄人物的作用。
舞剧《山姑娘》在运用阿尔巴尼亚山区民间舞蹈和芭蕾的结合方面,突破了旧芭蕾艺术的程式化的束缚。除姑娘等主要人物的舞蹈外,山村人民群众的舞蹈也丰富多彩,高昂挺拔,气势开阔,充分表现出他们在党的指引下,通过武装斗争获得自由,分得土地,成为国家主人翁后的激动、喜悦的心情。应该着重谈到的是在舞剧《山姑娘》中扮演姑娘、菲齐和巴里等演员们的精彩表演: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著名芭蕾舞演员佐·哈卓同志,以饱满、充沛的革命激情和娴熟、精湛的舞蹈技巧,满腔热情地塑造了山姑娘的英雄形象。扮演菲齐的鲁·什迪诺同志和扮演巴里的希·凯莱齐同志,也深刻细腻、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芭蕾舞剧《山姑娘》,是一部革命内容动人心弦、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具有崭新民族风格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革命文艺作品。它是阿尔巴尼亚文艺园地盛开的一朵绚烂夺目的鲜花。中国革命文艺工作者为阿尔巴尼亚战友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它使我们从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经验。
亚得里亚海水深,万里长江浪滚滚。中阿两国人民和革命文艺工作者之间的深厚的革命战斗友谊是经历过急风暴雨考验的。正如阿尔巴尼亚人民的伟大领袖恩维尔·霍查同志所说:“这一友谊坚如钢铁,纯如水晶,因为它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战无不胜的原则上的。”亲爱的战友们,让我们在反对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及其一切走狗的斗争中,紧密团结,互相支持,共同前进,去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第4版()
专栏:

站在阶级斗争第一线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口农场委员会
阿尔巴尼亚芭蕾舞剧《山姑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忠于党的事业,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第一线英勇战斗的阿尔巴尼亚女青年的形象。贫苦出身的姑娘,从小受反动牧师、土豪的剥削和迫害。解放后,她热爱党,热爱新社会,热情宣传党的路线,为使妇女摆脱教会和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求得自身的解放而积极地工作和斗争。反动的牧师、土豪们眼见贫苦农民胜利的欢乐,恨得咬牙切齿。他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策划了各种反革命破坏活动,阴谋恢复他们失去的天堂。
舞剧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场面,运用精湛的艺术手法,热情地歌颂了姑娘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向阶级敌人作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当敌人用匿名信对姑娘进行恐吓的时候,她立场坚定,毫不动摇,愤怒地将信撕碎,狠狠地投在牧师的脸上。当匪徒们手持匕首闯入她的家,企图刺杀她的时候,她毫不畏惧,同人民群众一起继续战斗,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揪出了披着法衣的阶级敌人。在阶级斗争的狂风暴雨中,姑娘锻炼成长为勇敢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
姑娘的英雄形象,是阿尔巴尼亚青年一代的代表。在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恩维尔·霍查同志为首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下,阿尔巴尼亚青年无论在粉碎国内外阶级敌人的颠覆阴谋时,还是在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作为劳动党的有力助手,始终站在斗争最前线,经受了严峻的阶级斗争的考验,发挥了突击手的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正如恩维尔·霍查同志所指出的:“我国英雄的青年在防止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思想的影响的同时,在反对过时的旧世界的一切传统和反对一切阻碍我们前进的格格不入的东西的斗争的最前线勇往直前。”
英雄的阿尔巴尼亚青年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要象阿尔巴尼亚青年那样,在斗争的第一线锻炼成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中阿两国人民、两国青年并肩战斗,互相支援,任何敌人都不能战胜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战胜。


第4版()
专栏:

山鹰迎着暴风雨飞翔
北京制药厂工人文艺评论组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歌剧院芭蕾舞剧团演出的芭蕾舞剧《山姑娘》,是一曲响彻云天的山鹰赞歌。
山鹰在巍峨的峻岭上空盘旋,振翅冲击着疾风暴雨。山姑娘在苦难的岁月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成长。她有着鲜明的爱憎。她无限热爱党,热爱革命政权,热爱人民。党给这只矫健的山鹰以坚强的翅膀和一往无前的力量。她满怀革命豪情,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不辞辛苦,积极为党工作。为了美好的远大理想,她无所畏惧。正是这个没有受过宗教洗礼的姑娘,深深懂得革命和自由的可贵,勇于向一切邪恶势力挑战。她当面揭露披着法衣、挂着十字架的反动牧师是凶犯的同伙,使敌人目瞪口呆。她以自己的英勇行动,教育了村民赛夫,使他毅然地赶走了妄图蒙蔽自己的反动牧师,积极鼓励女儿德兰蒂亚好好向姑娘学习。又是这个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山姑娘,把广大劳动妇女团结在党的周围,向文化进军,朝着解放的方向迅跑。姑娘创建的光辉业绩,阶级敌人怕得要死、恨之入骨,妄图对她下毒手。具有一副钢筋铁骨,对阶级敌人有着刻骨仇恨的姑娘,面对闯进家里的凶恶匪徒,毫无惧色。她虽寡不敌众,依然挺胸昂首,对阶级敌人进行搏斗。当匪徒妄图迫使姑娘抹掉写在黑板上的革命口号时,她断然拒绝并高声朗读:“党给我们自由”!阶级敌人虽然穷凶极恶地向姑娘扎了一匕首,但矫健的山鹰不仅没有倒下,却更加顽强地战斗。鼓声急,号声紧,一小撮阶级敌人被打翻在地,形形色色束缚人们思想的旧习惯势力统统被战胜。在这人心大快,凯歌高奏之中,山姑娘屹立在人民群众之中,极目远眺,展望更加美好的前景,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姑娘的性格正是阿尔巴尼亚人民山鹰一样的坚强性格的艺术再现。他们的信念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原则,坚持斗争,直至胜利。近百年来,在阿尔巴尼亚的上空,多少次乌云滚滚,多少次狂风呼啸,但是,勇敢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在伟大领袖恩维尔·霍查同志的领导下,无数姑娘、菲齐式的英雄人物,紧紧团结在劳动党的周围,顶狂风、战恶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顽强地朝着共产主义目标前进。今天,英雄的阿尔巴尼亚人民正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为贯彻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实行第五个五年计划而努力奋斗。
中阿两国人民是亲密的兄弟、同志和战友,我们的团结象钢铁一样坚强。这次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歌剧院芭蕾舞剧团给我们带来了山鹰之国革命人民的深情厚谊,我们北京工人要好好学习英雄阿尔巴尼亚人民鲜明的阶级立场,顽强的斗争意志,破旧立新的无产阶级革命胆略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第4版()
专栏:

党给我们自由
 〔速写〕
朱乃正 陈衍宁


第4版()
专栏:

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记中共临西县委书记吕玉兰的事迹
四月的卫运河畔,如画似锦,飘溢着浓郁的油菜花香。田野里银锄起落,歌声阵阵,成群结队的男女社员正在愉快地劳动着。在劳动人群中,有一个身穿方格花褂,头包白毛巾的青年妇女。她就是中共临西县委书记吕玉兰同志。
她还是个庄稼人
吕玉兰高小毕业后,抱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大理想,回乡参加生产劳动。她十五岁当了农业社的社长,十九岁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一九七○年一月,她又当了中共临西县委书记。十几年来,吕玉兰同志地位变了,职务变了,但是劳动人民的本色没有变,永做普通劳动者的观念树立得更牢了。她遵照毛主席关于“国家机关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联系群众”的教导,风里来,雨里去,同劳动群众战斗在一起。她常对县、社干部说:“干部手上茧子越厚,对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感情就越深。干部身上的泥土越多,资产阶级的官气就越少。”在她和县委常委们的带动下,县、社干部人人有“劳动手册”,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成为风尚。
吕玉兰同志处处把自己摆在普通劳动者的位置上。有一次,她从外地开会回县,先到了东留善固大队,进村就去找生产队长给自己安排农活。当时队里正给玉米追肥。肥料是大粪掺棉仁饼,活又脏又累。队长给她安排了别的活。可是吕玉兰想,自己是普通劳动者,怎么能在劳动上拈轻怕重呢?她风趣地对队长说:“这一次我得挑活,和大家一起追肥去。用手抓粪有好处,它能去掉自己身上的官气。”三伏天,玉米地里闷热得象蒸笼一样。吕玉兰肩挎粪筐,把肥料一把一把地抓到玉米根上,干得又熟练,又认真。
她和群众心贴心
吕玉兰当了县委书记后,从来没有人称她做“书记”,都亲切地喊她玉兰,青年姑娘们管她叫玉兰姐。
吕玉兰时刻想着贫下中农和劳动人民。在平常,不管工作、学习、劳动的时间多么紧,每隔一段时间,她就去医院看望住院的群众和干部。每次下乡,她总是习惯地到烈军属、五保户和一些贫下中农家里看一看,问一问,到学校里找教师、学生谈一谈。
一天,吕玉兰来到东留善固大队,听到人说,单身汉老贫农孙文礼,一心扑在集体上,很少料理自己。她就到孙大爷家里问寒问暖,还和大队的几个女民兵一起,给孙大爷打扫屋子,洗衣服,晒被褥,洗涮锅碗瓢盆,把孙大爷家拾掇得整整齐齐。
吕玉兰处处关心贫下中农,受到了广大革命群众的好评。但也有个别人说,县委书记不应该过问这些小事。吕玉兰说:“关心群众生活决不是小事,领导干部关心群众,才能团结群众,才能耳聪目明,才能和群众一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事实正是这样。由于吕玉兰和群众心贴心,所以广大群众有话都愿找她谈。她走到那里,那里就有她的一批“好参谋”。
前些日子,老党员杨宗振,看到生产队用旧房土、炕坷垃追施到小麦地里,比速效化肥还好。杨大爷想起了吕玉兰几次讲过:临西县今年粮棉要上《纲要》,当前最困难的就是缺乏农家速效肥。他便让孙子杨建文把这一办法给吕玉兰说了。吕玉兰及时总结了几个生产队的这一好经验,迅速推广到全县,在促进麦田“三类苗”生长上,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她是群众的小学生
“共产党员又应成为学习的模范,他们每天都是民众的教师,但又每天都是民众的学生。”吕玉兰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自觉地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搞调查。
吕玉兰担任县委书记以后,首先走访了一些先进单位。她想,先进单位代表着运动发展的方向,旗帜树立不好,运动就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临西县学大寨的先进点有四十四个大队。吕玉兰每到一个地方,就总结学习他们的经验,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她发现有些单位由于连年获得丰收,存在着一种骄傲情绪,满足于“前进的步子天天走,对国家贡献年年有”。她听说随五里大队反骄破满搞得好,就立即到那里去“取经”。
六月的天气,特别闷热。吕玉兰走到那里,身上浸满了汗水。她看到一片片丰收在望的庄稼,听到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心想,这里人们的劲头的确不小啊!随五里大队的干部群众看到吕玉兰来了,立刻围了上去,同她亲切地交谈起来。她了解到,这个大队的党支部在一年之内三次开门整风,发动群众,从路线斗争的高度帮助干部摆骄傲自满的表现,挖骄傲自满的根源。这个大队一九六五年粮食亩产达到五百多斤。后来,在胜利面前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路线偏了,前进的步子小了,粮食亩产降到四百斤。一九七○年经过开门整风,反骄破满,人们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觉悟,亩产又上升到五百四十多斤。
吕玉兰听了随五里大队干部、群众介绍的经验,象得到了一把钥匙,连声赞扬:“这个经验好!”经县委研究,在全县推广了随五里大队反骄破满的经验。去年随五里大队粮食亩产一跃上升到八百零四斤。全县农业生产也获得了大丰收,向国家交售的粮食和社员集体储备都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多。
今年,为了夺取革命、生产的更大胜利,在吕玉兰同志的建议下,一开春就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人们传颂着城关公社党委书记刘庆玉同志的模范事迹。刘庆玉同志是个残废军人,在战争年代里为人民流过血。今天,为建设社会主义,他不怕出大汗,和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艰苦奋斗,使全社粮棉亩产连续两年上《纲要》。刘庆玉同志这种旺盛的革命精神使吕玉兰深受感动。她特意访问了刘庆玉,表示要向刘庆玉学习。全县广大干部在她的带动下,纷纷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