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实行三结合管理 巩固合作医疗
江苏省如皋县丁北公社于一九六九年五月实行了合作医疗。为了总结经验,办好合作医疗,公社革委会深入各大队调查,广泛征求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的意见,发现十大队合作医疗管理得比较好。这个大队党支部根据贫下中农意见,建立了由贫下中农、干部、医生组成的小组,共同管理合作医疗。管理小组在党支部领导下,帮助医务人员改进医疗作风,教育群众爱护合作医疗,督促干部关心卫生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公社革委会及时总结推广了这个大队的经验。在公社党委和各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社队两级普遍建立了三结合管理小组,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使合作医疗越办越好。
两年多的实践说明,实行贫下中农、干部、医生三结合管理合作医疗,有很大的好处:
一、加强了对合作医疗的领导。过去,公社卫生院,大队红医站,都是卫生部门“单线领导”,许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三结合管理小组成立后,及时研究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向公社党委或大队党支部汇报,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结合中心工作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置,统一检查,能够及时解决合作医疗中出现的问题。
过去,卫生部门“单线领导”,卫生防疫工作总是依靠少数专业人员,有些冷冷清清。实行三结合管理以后,去冬今春,党委统一部署卫生防疫工作,把卫生防疫工作和冬春季积肥造肥结合起来,发动社员大搞环境卫生,结果,卫生防疫工作比前几年都搞得好。去夏栽插大忙季节,正是疾病容易发生和流行的时候,三结合管理小组根据过去大忙季节往往容易忽视预防工作的教训,主动提醒党委注意这个问题。公社党委在生产大忙的情况下,把防治疾病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领导公社卫生院和大队红医站广泛发动群众,普遍用牛筋草、藿香、薄荷等草药煎汤给群众喝,预防乙脑、中暑,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生,保护了群众的健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改变了“泥腿子管不了医”的状况。三结合管理小组,定期召开贫下中农评议会,广泛听取贫下中农的意见,不断对医务人员进行再教育,更好地落实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这个公社八大队红医站,一度忽视了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贫下中农在评议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对常见病、多发病不认真防治,为贫下中农服务就将是一句空话。”他们同医务人员一起学习毛主席有关卫生工作的指示,提高了医务人员为贫下中农服务的自觉性。他们立即在全大队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普查,发现有四十多人患气管炎等慢性病。红医站对这些病人进行了治疗,有的基本上恢复了健康,投入了抓革命、促生产的第一线。
三、充分调动了群众办医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靠少数人办医的局面。目前,这个公社除原有医务人员外,新培养了三十多名赤脚医生和一百多名不脱产卫生员,不少群众也懂得一般疾病的防治知识。十一大队第八生产队卫生员徐汝银,刻苦学习新针疗法和中草药知识,近一年来用新针、草药治疗各种常见病一百多人次,受到贫下中农的好评。这个公社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中草药,还自力更生,土法上马,试制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草药针剂、糖浆、丸散等五十多种,既节约了药费,又方便了群众。
四、坚持了勤俭办医的方向,合作医疗费用不断下降。例如有一个大队红医站治疗红眼病,先用青霉素,花钱较多。后来改用蒲公英、土木贼等草药煎服,用冷盐水洗眼,疗效也很好,而且花钱少。经过及时推广应用,控制了红眼病的流行,节约了经费开支。三结合管理小组对这件事进行了评论,使医务人员深受教育。三结合管理小组还经常注意财务管理,定期检查公布账目,实行民主管理财务。两年多来,这个公社共节约合作医疗经费一万一千二百多元,现在库存草药一万多斤,合作医疗越办越巩固。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积极发动群众办好合作医疗
黑龙江省鸡东县永安公社党委会
在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我们公社十四个大队在一九七○年春天先后实行了合作医疗。两年多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的积极支持下,各个大队的合作医疗,克服了不少困难,得到了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
在办合作医疗的实践中,我们有一点体会,就是:必须以路线斗争为纲,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办好合作医疗。
例如,有些大队的合作医疗刚办几个月就停了。为什么出现这种反复?当时,干部的看法不一致。有人认为,群众觉悟没有那么高,大病小病都要治,要好药,吃也吃垮了,因而丧失了办好合作医疗的信心;有人认为,关键在于领导没有抓紧、抓好。
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就这个问题到生产大队进行了调查研究。公社党委委员许春根同志到永兴大队第六生产队挨家挨户作调查。这个生产队共有二十四户。有十七户贫下中农都坚决主张办合作医疗。刘启祥等五户贫下中农,人口多,个个身体好,长年很少得病,但他们认为:阶级兄弟心连心,只要对贫下中农有好处,就坚决拥护。贫农许衍春向调查的同志举了这样一件事情:合作医疗办起来后,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得到了防治。他爷爷的肺气肿给治好了;他母亲因为腰腿疼和心脏病下不来炕,合作医疗站用针灸和土法把她的腰腿疼治好了,心脏病也有了好转;他爱人生孩子难产,也是合作医疗站救了大人和孩子。他含着眼泪激动地说:“一定要把合作医疗办好。”
接着,他们又调查了干部和赤脚医生的情况。公社党委多数同志忙于抓生产,没有认真过问合作医疗。在合作医疗出现反复的六个大队中,一个大队由于干部放松了对赤脚医生的思想教育,没有帮助他们认真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因此,群众不积极支持合作医疗。另五个大队的干部有的认为:谁看病谁拿钱,干部省心;也有的把生产和合作医疗对立起来,认为生产是硬任务,卫生工作是软任务,打不下粮食,上级批评,群众埋怨,合作医疗办不办没关系。
根据调查中得到的情况,我们先后召开了有大队干部参加的公社党委扩大会议。许多人异口同声地说:“不是贫下中农觉悟不高,而是干部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自觉性不够。贫下中农强烈要求办合作医疗,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干部没有认真关心贫下中农的疾苦。”一提起贫下中农的疾苦,许多在旧社会吃过苦、受过剥削和压迫的干部,激发了深厚的阶级感情。许春根同志在会上忆起苦来。在旧社会,他两个弟弟同时得了麻疹,因为没有钱治,都死了;爸爸生伤寒病,没钱买药,折磨了两个多月,也死去了。他说:“现在,我当了国家干部,享受了公费医疗,不愿意多抓合作医疗,防治常见病、多发病,这是不关心贫下中农的疾苦,不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是忘了本。”
以后,公社党委和各大队党支部都比较自觉地把抓合作医疗,抓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上来。永兴大队党支部遵照“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合理安排了农副业生产和中草药生产,发动群众采集中草药。其他大队的合作医疗也不断巩固,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


第4版()
专栏:

有医有药的愿望实现了
辽宁省复县马屯大队党支部
我们马屯大队是一个山区,离县城有八十多里,山高坡陡。全大队有七个生产队,分布在九沟十八岔。解放前,贫下中农饱受地主、富农的残酷压榨和各种疾病的折磨,有病无钱治。贫农李洪江的哥哥患胃病,就是因为没有钱治疗死去的。解放后,我们贫下中农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但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我们这个偏僻的山沟还是缺医少药。社员连头痛脑热、小疮小疖,也得爬山涉水十几里去求医;得了大病,或者送大连,或者送沈阳,还要有人陪伴病人,不但影响了生产,而且社员治病花钱较多。广大贫下中农早就盼望我们这个山村有医有药,生了病能够就地治疗。
一九六九年一月,我们大队遵照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指示,办起了合作医疗,大队有红医站,生产队有红医班。社员有个小病小伤,不用出生产队就能够及时得到治疗。贫农女社员王凤珍患甲状腺肿,经过赤脚医生用新针疗法治疗,很快就好转了。有的贫下中农牙有病,外出治疗要耽误生产,赤脚医生就到外地学习治牙病的技术,为他们治疗。
赤脚医生对本大队的情况比较熟悉,社员有病及时治,无病早预防,各种流行病大大减少了。现在,赤脚医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两年多来,我们大队用野菊花汁滴鼻、喷咽喉,有效地预防了流脑。其它各种流行病的发病率也比以前下降百分之七十左右,保证了社员的身体健康,社员劳动出勤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八十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们大队的山上,有一百多种中草药,是个天然的药库。实行合作医疗以后,这些中草药都利用起来了。大队红医站自力更生办起了土药厂,用草药制出了二十多种膏、丹、丸、散、针剂,病人很喜欢用。现在,合作医疗站有百分之四十的用药是自制的,因此大大节省了医药开支,合作医疗资金年年有结余。


第4版()
专栏:

克山病人焕发了革命青春
河北省丰宁县大滩地区防治克山病的调查
河北省丰宁县大滩地区,土质肥沃,地广人稀,是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好地方。可是,严重的地方病——克山病,摧残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旧社会,许多人家灭门绝户,不少村庄变成废墟。解放后,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共产党领导下,广大贫下中农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做了主人,积极要求防治克山病。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卫生路线,大滩地区仍然缺医少药,克山病仍然得不到根治。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的指引下,北京部队派出的医疗队和当地卫生单位共同组成地方病防治队,于一九七○年四月,来到了大滩克山病区。防治队的同志,迈开双脚,深入群众,和广大干部、赤脚医生一起,向与克山病斗争多年的贫下中农请教,先后召集了各种类型的座谈会二百多次。广大群众一致反映:克山病是“水土病”。因为这里水土不好,人吃了这种水,就容易得克山病。
防治队在当地群众和赤脚医生积极配合下,对水源进行了认真的化验分析。水检组的同志,身背几十种药物和上百种化验器皿,爬山涉水,对病区十六个大队、五十多个自然村的一百五十九眼水井,作了二千三百三十多次化验。他们发现,所有克山病流行区,水井中都含有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同样的自然、社会条件,水中这种有害物质含量高的地方,克山病发病率就高,反之就低。这是不是普遍规律?水检组又走了六个县、六十多个村庄,进行水质检验,结果同在大滩得到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他们还发现,克山病的临床症状与这种有害物质中毒的临床表现很相似;并多次作动物试验,结果也证明水中这种有害物质与克山病有重要关系。
防治队员和三百二十名赤脚医生一起,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紧紧依靠群众,把防病和治病紧密结合起来,摸索出一些防治克山病的有效方法:
坚持预防为主,狠抓水源改造,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经过治疗,很多克山病人已经治愈,可是再次复查,又发现一些新患克山病人。防治队和群众一起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环境卫生不好,大量腐殖质污染水源,使饮水中有害物质增多。因此,要想根治克山病,必须从改变环境卫生入手,做好水源的改造工作。
大滩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为了除害灭病,都积极行动起来,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掀起了以“两化”(环境卫生经常化,粪便处理无害化)“三改”(改厕所、改水井、改猪圈)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改变了卫生面貌。同时,经常对炊具和饮水用具进行刷洗和消毒。他们还根据蔬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丙,能解除饮水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的道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多种菜,多吃菜。现在,队队建立了菜园子,蔬菜产量提高,品种增加,对预防克山病,起了显著的作用。
经过反复实验,防治队发现漂白粉不仅能够杀菌,而且能够使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变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克山病严重的大河西、骆驼沟等大队,坚持按时、适量地在水井中投漂白粉,水中有害物质显著减少,一年以后,再没有新发克山病人。他们的经验,很快推广到全病区。现在,许多社队克山病已经基本上控制住了。广大群众说,这种办法既经济,又简便,一年花不了几个钱,多年的克山病这一下可治到根上了。
实行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草药的作用。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卤干对医治慢性克山病有很好的疗效。这一方法在大滩地区得到广泛运用。经过治疗的一百八十九例,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三。防治队和赤脚医生还根据活血、补血、解毒、去瘀、营养心肌的要求,选择本地大量出产的五味中草药,制成治克散、治克汤,给病人服用,有效率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
防治队遵照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伟大教导,针对克山病的特点,根据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原理,针刺心俞穴位,以调节心脏机能。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注射维生素丙,能解除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毒害。经过实验,采用心俞穴注射维生素丙的办法治疗克山病,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五,治愈率在百分之三十九。大河西大队贫农社员于桂森,得克山病二十一年,最近几年,经常发作,每次都很严重。用心俞穴注射维生素丙的方法给他治疗,不到三个月,赶大车、扛粮食、割庄稼、打场等重活他都能干了。去年一年,他劳动了三百多天。
大滩地区许多病人摆脱了克山病的折磨,革命和生产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解放前悲惨的“死人沟”,现在成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过去“说话没气,干活没劲”的克山病人,如今焕发了革命青春。两年来,大滩地区连续获得丰收,有四个大队粮食亩产跨过了“纲要”。骆驼沟大队一九七○年比一九六九年增产粮食三万斤,一九七一年又比一九七○年增产百分之十一点五。丰宁县革委会《承德日报》承德地区革委会联合调查组


第4版()
专栏:

全国中西医结合白内障针拨术、针拨套出术学习班医务工作者在福建为群众治疗眼疾。这是医疗队在船上为龙海县紫泥公社紫泥大队老贫农检查白内障眼疾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