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要求大幅度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
日本六十万工人开展春季罢工斗争
工人集会反对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并要求佐藤反动政府下台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四月一日讯 据东方通讯社报道,日本各地十八个行业的大约六十万工人在三月三十一日同时举行罢工,要求大幅度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
参加罢工的工人包括化学工业、冶金、煤矿、印刷、出版和医药等行业的工人。这次罢工是工人春季攻势联合斗争委员会发动的第一次联合罢工。联合斗争委员会是日本工会总评议会和日本中立工会联络会议在今年的春季斗争中成立的。
包括北海道的美呗煤矿在内的二十七个煤矿的工人,举行了二十四小时罢工。其他行业的工人举行了一小时到十二小时的罢工。国营铁道工人也进行了怠工斗争。
三月三十一日晚间,各地参加春季斗争的工人举行了集会和游行。在东京,工人们在五个地点举行集会,表示决心把争取大幅度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斗争进行到底。
在这些集会上通过呼吁书和决议,表示反对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并要求佐藤反动政府立即下台。


第6版()
专栏:

阿拉法特主席率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
发表公报双方谴责任何反对巴勒斯坦人民及其革命的阴谋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二年三月三十一日电 据南斯拉夫通讯社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率领的巴勒斯坦代表团于三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访问了南斯拉夫。三月三十一日在贝尔格莱德发表了公报。
公报说:“双方一致认为,只有解放所有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和实现巴勒斯坦人民自决及民族生存的合法权利,才能使近东问题得到民主的和公正的解决。尊重和充分实现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当愿望和不可剥夺的权利,是消除造成这一地区局势长期不稳定的根源和建立公正和持久的和平的一个重要前提。没有巴勒斯坦人民的参加,或者违背巴勒斯坦人民的意志的任何解决,只会使近东的局势和关系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双方谴责任何旨在反对巴勒斯坦人民及其革命的企图和阴谋。”
公报说,“双方指出,所有进步运动和力量以及解放运动和力量,尤其是不结盟国家有义务对巴勒斯坦人民加强政治上和道义上的支持,提供必要的援助,以实现巴勒斯坦人民斗争的目标。
“两个代表团认为,不能脱离地中海地区更为广泛的发展趋势,孤立地看待近东的危机。地中海各国人民和进步力量必须一致努力,使地中海成为和平、稳定与合作之海。”


第6版()
专栏:

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增加工资
美国纽约州公用事业职工总罢工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四月二日讯 纽约消息:纽约州公用事业机构的职工四月一日总罢工,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增加工资。
罢工者包括学校、监狱、精神病院和其他机构的职工。他们是在当局拒绝他们的合理要求后举行罢工的。罢工者还设置了纠察线,来保卫他们的罢工斗争不受破坏。
此外,参加棒球运动员协会的美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的代表,三月三十一日在达拉斯决定立即停止进行春季训练,以抗议雇用他们的资本家只顾剥削,不肯增加运动员津贴。


第6版()
专栏:

日本群众运动正深入发展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四月一日讯 东京消息:在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的群众运动有了新的发展。广大工人群众正在开展声势浩大的春季斗争;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正在继续高涨;被剥削阶级称作“贱民”的部落民反压迫、反歧视的斗争也在各地进行。
今年以来,佐藤政府为了扩军备战,残酷地搜刮民脂民膏,不断提高物价和公共事业费用。日本垄断资本集团为了攫取超额利润,继续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大量解雇工人。这些都激起日本广大人民的强烈愤怒和反抗。
今年日本工人的春季斗争有八百二十万工人参加。在春季斗争期间举行的许多集会和示威游行中,群众不仅提出了反对佐藤政府提高物价和公用事业费用的口号,还提出了“打倒佐藤政府”,“废除日美‘安全条约’”和“要求恢复日中邦交”的口号,加强了斗争的政治性。
三月十二日,有一百五十六个地方二百万工人参加了春季斗争的一次行动。这次行动的口号包括:“争取实现大幅度增加工资”,“粉碎第四次扩军计划”,“打倒佐藤政府”。同时,这一天在东京举行的集会决定要在四月底以前在全国各地进行规模更大的罢工斗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日本冲绳县的工人和其他阶层人民再一次站在春季斗争的前列。冲绳人民在反对美日反动派玩弄“归还”冲绳骗局、争取立即、全面、无条件归还冲绳的斗争的同时,坚决反对美日反动派对他们的经济剥削和压迫。从三月七日开始,四万五千名冲绳工人举行了统一大罢工。全冲绳军事基地工会的一万七千多名工人,不顾美日反动派的镇压,在坚持了十八天的罢工斗争之后,于三月二十四日又举行了大罢工。这些美军基地的工人同赶来支援的各行各业的工人们团结在一起,在冲绳全岛的七十六处美军基地门口布置了纠察线。美日反动派每天都出动大批武装军警和高压水龙车残暴地镇压工人纠察队。但是,经过长期同美日反动派斗争考验的冲绳工人,毫不畏惧,用石块和瓶子等抗击反动派的镇压,用石块砸坏了三辆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卡车。同时,冲绳美军基地的女工们也勇敢地投入了罢工斗争。
佐藤政府和日本垄断资本为了加速经济军事化和追求高额利润,正在破坏日本的农业,损害农民的利益。日本广大农民群众同工人进一步团结起来,奋起反对佐藤政府的反动的农业政策。今年来,在日本全国离农求业农民联合会和全日本农民协会联合会等农民组织的发起下,日本各地农民多次举行集会,强烈要求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季节性工作的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日本许多城市的郊区的农民,也纷纷举行集会,强烈要求废除佐藤政府准备实行的向郊区农民征收重税的反动法律。
日本的部落民是日本封建时代士农工商以外的被压迫、被歧视的劳动人民。目前在日本的部落民有三百万人,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和山区从事艰苦的劳动。部落民的全国性组织部落解放同盟团结广大的部落民进行反压迫、反歧视的斗争。今年三月初,部落解放同盟在京都召开了第二十七次全国大会。大会要求佐藤政府充分保证部落民的民主权利,要求享有就业和受教育的同等权利和迁居的自由等。大会决定部落民要加强同日本工人、农民及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团结,为反对佐藤政府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废除日美“安全条约”,实现日中友好和恢复日中邦交共同斗争到底。
今年以来,日本学生采取各种方式,反对佐藤政府把官办大学的学费提高两倍的无理决定。据日本当局三月十八日统计,全国有一百四十三所大学正在进行反对提高学费的斗争。日本反动当局不得不关闭了一些大学。日本警察厅担心,由于学生斗争日益激烈,今后停课的大学还将增加。
参加春季斗争的许多政党和团体纷纷表示,决心把目前的斗争推向前进,并且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进一步结合起来,准备在五月间美国把冲绳“归还”日本的时候,发动广泛的群众运动,给予美日反动派以更大的打击。


第6版()
专栏:答读者

日本的部落民
问:不久前来我国访问的日本“部落解放同盟”是什么组织,日本的部落民是怎么回事?
答:在日本有个最受压迫和歧视的社会阶层,叫部落民。目前,部落民约有三百万人,分布在日本三十三个都府县里,其中约百分之八十的部落民集居在约六千个部落里。这些部落大多集中于近畿、中国、四国三个地区。
部落民的由来
早在七世纪中期到八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古代天皇制。当时为了压迫人民,法律上就已确立了“贱民”和“半贱民”两种身份。到了中世纪,随着以皇室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崩溃,“贱民”阶层转而隶属于封建领主,形成被称为“散所民”的集团。这就是日本部落的起源。到了十八世纪幕府时代,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便于分而治之,制定了新的等级制度,分为:士、农、工、商、秽多、非人。农、工、商称为平民,秽多、非人称为“贱民”。根据当时法律规定,贱民必须集中居住于“秽多村”和“非人村”,不准自由迁移,不准隐瞒身份,不准与平民通婚,不准穿平民服装,只准从事屠宰、做鞋等二十八种所谓“贱业”。德川幕府中期以后,甚至规定“秽多”从日没到日出不得上街行走,胸前还要佩戴五寸见方的标志。这些形成了集团的人,就是近代的部落。
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为了缓和国内矛盾,于一八七一年发布所谓解放令,废除了“秽多”、“非人”称号,并重新规定等级制为:天皇、皇族、华族、士族、平民。这样,尽管表面上取消了“贱民”称号,但部落民仍被排除于一般的社会生活之外。在明治五年编制的户籍中,有意地把部落民注明为“新平民”、“旧秽多”、“旧非人”,以示区别。这类户籍长期保存在各级地方政府,直到一九六八年才被揭发出来。
部落民的悲惨境遇
现在,在日本虽然法律上没有明显歧视部落民的条文,但是,仍然存在着对部落民的社会歧视。迄今日本政府机关和调查机关还保存着大正年间各地的户籍簿,可查出各种部落民的出身。因此,部落民自大正年间至今仍世世代代不能改变成份而受到压迫和歧视。
部落民从事农业和渔业的约占百分之八十,生活十分困难。部落民的耕地比一般农民的耕地少,而且大都是土质较差的山地。有许多家庭的男人长期在外打零工,才能维持一家的生活。部落民在寻找职业、婚姻问题和教育上也受到严重歧视。
争取解放的斗争
广大的部落民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和平等权利,长期以来进行了多次英勇的斗争。在幕府末期的农民起义中,不少部落民成为起义的领导者。一九一八年日本发生了席卷全国的“米骚动”,部落民也奋起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斗争。之后,部落民不顾日本政府的残酷镇压,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同志会”、“同爱会”、“平等会”、“叫革团”等几十种斗争团体,开始团结起来进行斗争。一九二二年三月各团体联合组成了“全国水平社”,实现了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国内推行法西斯政治,“水平社”许多领导人被逮捕,该组织于一九四一年被迫解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部落解放运动已经形成更为广泛的群众性运动。一九四六年二月召开全国部落代表会议,成立“部落解放全国委员会”,一九五五年八月改名为“部落解放同盟”。
多年来,“部落解放同盟”积极参加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反对美军基地、反对侵越战争等政治斗争,同时也展开斗争,争取改善待遇和平等权利。今年三月初,“部落解放同盟”举行第二十七次全国大会。大会决定加强团结,为争取部落民的生活权利、反对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实现日中友好和日中邦交而斗争。


第6版()
专栏: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幕府”
从公元一一九二年到一八六七年,在日本历史上是武士阶级掌握政权、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幕府”这个名词的由来,是因为过去将军带兵出征时,常以营幕为府署,所以就称将军的府署为“幕府”。“明治维新”
一八六八年,日本新兴的资产阶级联合下级武士拥护明治天皇,推翻“幕府”统治,取消封建割据,建立了天皇专制的中央政权。这个政权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如打破封建关税壁垒、统一货币和银行制度、确立土地和农作物的买卖自由、大力创办新式企业、支持资本主义经营等等。“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运动,虽未彻底消灭封建制度,但给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米骚动”一九一八年,日本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暴动。最初是从渔村妇女抢米开始,各地也大都以抢米形式爆发,所以称这次大暴动为“米骚动”。
“米骚动”从抢米发展到政治斗争,约有一千万人参加,斗争浪潮冲击了全国四分之三地区。这次革命暴动不仅沉重地冲击了日本的反动统治阶级,而且给予日本工人运动以强有力的推动。“米骚动”在日本革命运动史上占有光荣的一页。


第6版()
专栏:新闻地理

约旦河
约旦河是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地区的一条内陆河流,发源于黎巴嫩和叙利亚之间的安蒂黎巴嫩山,向南注入太比利亚斯湖(又称加利利海),再向南流入死海,全长约三百二十公里。上游地势倾斜,至河口则比地中海海面低三百九十米。约旦河对于灼热少水和多沙漠的巴勒斯坦地区居民来说,是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河流。


第6版()
专栏:新闻地理

外约旦
 外约旦是约旦的前身。约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一九二一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西部包括目前的以色列,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叫外约旦。英国在外约旦扶植阿卜杜拉建立了外约旦酋长国。一九四七年,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一九四八年,以色列一建立,即发动侵略战争占领大片“分治”计划以外的领土。十二月约旦把在战争中占领的约旦河以西的四千八百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并入它的版图。一九四九年四月宣布改国名为“哈希姆约旦王国”。


第6版()
专栏:

死海
死海位于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是一个无出口的咸水湖。面积约一千平方公里,湖面比地中海海面低三百九十二米,中部最深处达三百九十九米。由于湖水咸度很高,鱼类不能栖息,沿岸草木不生,故有死海之名。湖水可以提炼各种盐类,尤以钾盐和溴最有价值。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外交代表有多少种?
外交代表是一国派遣到其他国家的官方代表,他代表本国政府同他所派往的国家的政府进行政治联系和交涉,并享有外交特权。
外交代表分为常驻和临时两种。常驻外交代表(即驻外使节)主要有以下三级:
大使 全称是“特命全权大使”。
公使 全称是“特命全权公使”。
大使和公使都是以国家元首名义向驻在国元首委派的。
代办 即常驻代办,是低于大使和公使级的外交代表,由派遣国以外交部长名义向驻在国外交部长委派。
领事 一国根据同另一国政府的协议,还可派遣领事,驻在对方国家的一定地区,负责办理有关侨务及其他领事业务。领事受本国外交部及本国派驻该国的外交代表的领导。
但是,在有的没有派驻外交代表的国家和地区,领事的职权在很多地方同外交代表相似。圣马力诺同三十多个国家都是建立领事级的正式关系。我国同圣马力诺共和国建立了领事级关系,也就是正式外交关系。
临时外交代表(临时使节)常见的有:
特使 是一国派赴他国临时执行某种特殊使命的外交代表。有的是礼节性的,是为参加外国国庆、元首就职、丧葬等国家大典而委派的;有的是政治性的,是为办理某一特定事项进行交涉或谈判条约等而委派的。出席政府性国际会议的代表和观察员也属于这类临时使节。常驻使节也可被临时任命为特使。
临时代办 是驻外使馆中的外交官,在外交代表休假、离职或因故不能视事时,临时代理主持馆务。
此外,美洲国家常派遣一种“无任所大使”或“巡回大使”,代表国家元首商谈某一问题,或视察该国驻外使领馆的业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