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坚持唯物主义路线 从自然里得到自由
——学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一点体会
中共江苏省邳县县委书记 刘坤
遵照毛主席关于“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教导,我学习了列宁的光辉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毛主席的有关论述,用革命的理论指导工作,胜利地完成了旱田改水田的战斗,尝到了一些甜头。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老老实实地按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去认识自然,掌握客观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才能从自然里得到自由。
一九七○年秋天,我们县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新高潮。为了尽快改变邳县面貌,全县大搞旱田改水田,计划改种水稻九十万亩。但是,在夏秧落谷、抢插春稻的关键时刻,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时,县委内部在改种多少水稻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一部分同志认为,邳县地势低洼,河多水足,适宜扩种水稻,主张大改;另一部分同志认为,原来基础差,当前困难较多,条件不具备,主张小改。两种意见争执不下。
当时,我刚到邳县,情况不了解,对农业生产又不太熟悉,也拿不定主意。我就找农业、水电等有关部门和比较熟悉情况的同志进行座谈,摆情况,查资料,分析主客观条件。邳县有大、中型河道十多条,有两个大湖,过去,这里试种过水稻,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一直没有全面推开。通过近几年试改、小改,已经为大面积改种水稻积累了一些经验。前两年又新搞了四千五百万土方水利工程,新建电灌站二百二十七座,水利配套任务基本完成。根据这些有利条件,我心里初步有了底,认为可以大改、多改。可是,有些同志算起了水源账、电力账、劳力账、时间账,算来算去困难很多。到底种多少,意见得不到统一。这是什么问题呢?我反复思考着。列宁教导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毛主席也教导我们:“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我学习了列宁和毛主席的论述,认识到,只是一般听汇报、看材料,抓住表面现象,匆忙作结论,就不可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恭恭敬敬地向群众学习。于是,我就和其他常委同志分头到各地,查地形、查水源、查工程、查农业发展史,对邳县的自然情况和群众对旱田改水田的迫切要求作了进一步的了解,还重点调查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社队。
我到新稻区土山公社,看到贫下中农改种水稻的热情很高,全社一万亩耕地,过去大部分是盐碱滩,去年改种水稻八千多亩。水源不足,他们日夜奋战,挖塘打井,开沟引水,千方百计保证完成水稻种植计划。群众改种水稻的热情为什么这样高呢?我召开了一些座谈会,访问了许多干部、群众,他们介绍了在改种水稻问题上的路线斗争:过去,这里的群众曾改种过几亩水稻,但由于缺乏经验,产量低,成本高。当时,领导上思想就动摇了,加上那些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的人极力散布右倾保守思想,结果,试验停下来了。前年,全公社热烈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广大干部、群众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显著提高。他们决心为革命多打粮食,支援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他们自力更生建起了两座电灌站,改种三千多亩水稻,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达到六百多斤,还出现了亩产一千二百多斤的田块,粮食一跃超《纲要》。为什么这个公社过去改种几亩水稻失败了,前两年改种三千亩水稻胜利了?贫下中农深有体会地说:“路线正确了,就能搞好旱田改水田,夺取农业大丰收。”贫下中农的意见给了我很大启示,使我认识到:旱田改水田不光是耕作制度的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它贯串着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于是县委及时举办学习班,开门整风,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统一了思想,进一步落实了改种水稻的计划。
落实旱田改水田计划的两次调查,对我教育很深。列宁指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主张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张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到,不是执行唯物主义的路线,就是执行唯心主义的路线。刘少奇一类骗子极力散布唯心论的先验论,反对调查研究。我们必须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从实际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出发,决定我们的思想、意见、方法、计划,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才能从自然里得到自由。
经过调查,制定了水稻种植计划,但并不等于事情已经完结。列宁指出:“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类实践的‘成功’证明着我们的表象和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客观本性的符合。”毛主席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根据伟大导师的教导,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水稻种植计划是不是完全正确,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这个计划能不能实现,还要看人们在实践中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
正当水稻全面栽插的时候,四十多天没有下雨,不少河道干涸,电灌站抽不出水。在困难面前,多数社队积极投入抗旱抢栽的战斗,也有一些社队的干部产生畏难情绪,水稻栽插进度很慢。季节不饶人,误了农时就要减产,我心里很着急,想方设法抓面积,抓进度。我们发现合沟公社水稻栽插进度较快,就赶紧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有些社队干部强调合沟是老稻区,水源足,条件好,学不来,栽插进度仍然慢。究竟问题在哪里呢?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教导,认识到,一些社队栽插进度所以上不去,主要是领导干部怕苦畏难,被暂时的困难吓倒,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我们对合沟的经验,只注重总结了技术措施,没有抓住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根本问题。于是,我们又选择了两个大队作调查。这两个大队的水源、土质等条件和水稻面积都基本相同。一个大队的领导干部不抓阶级斗争,不发动群众,在困难面前动摇、退缩,甚至准备改种旱作物。另一个大队坚持以革命统帅生产,组织群众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狠抓路线教育,调动了人的革命积极性,干部、社员把种好水稻看作是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方针的具体行动,千方百计扩大水源,终于完成了一千一百亩水稻的种植计划。我们通过正反对比,在全县进行了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激发了广大群众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各级领导深入抗旱斗争第一线,带头苦干,指挥战斗,终于赢得了抗旱斗争的胜利。以后,全县人民又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连续战胜了三次洪涝灾害和两次历史上少见的风雹灾害,夺取了水稻大丰收。
旱田改水田的初步胜利,使我们对毛主席关于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教导,有了进一步理解。旱田改水田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复认识,反复实践,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正如革命导师列宁指出的:“理论要变为实践,理论要由实践来鼓舞,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只是认识了客观规律,还不能有自由;只有依据这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能动地改造世界,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我们在实践中还体会到,有的单位由于观客条件的限制,没有完成预定任务;有的地方没有按照水稻的生长规律办事,本来可以种好的没有种好,造成人为的减产,这说明我们原来的认识还有许多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地方,也说明了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努力还不够。今后,我们在各项工作中,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又要考虑客观的可能性,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制订进一步改变邳县面貌的全面规划,带领全县人民投入改天换地的新战斗。


第3版()
专栏:

无锡市城建系统积极支持干部大胆工作
据新华社南京电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江苏省无锡市城建系统党组织和革委会,认真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大胆地使用干部,积极地支持他们工作,使他们在三大革命斗争中发挥带头作用。
无锡市城建系统党组织针对一些人对犯了错误而又有觉悟的干部不敢大胆使用的情况,多次举办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学习班,组织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指示,不断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自觉地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保证了党的干部政策的贯彻执行。这个系统的原水泥制品厂总支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曾犯了一些错误,受到群众的批评。在党的“九大”以后,这个总支书记在党组织帮助下,通过学习,对过去的错误有了一些认识,工作积极肯干,认真负责。这个系统党组织根据他的表现,决定派他到建筑一公司去当党委第一把手。可是,原水泥制品厂和建筑一公司的部分干部和群众却有点想不通。他们说,这个人过去犯了错误,现在还要他担任党委第一把手,我们不放心。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系统党组织和革委会就组织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的教导,引导大家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对这个同志进行历史的全面的分析,使大家认识到,这个干部虽然过去犯了错误,但是他能够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坚决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事,进步显著。通过学习、分析,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政策水平,大家表示拥护系统党组织和革委会的决定。
这个干部到了建筑一公司后,认真看书学习,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地进行工作。去年以来,他和党委的其他成员深入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实行面对面的领导,使这个公司的基本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这个系统的党组织和革委会在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过程中,还积极支持干部大胆地工作,充分发挥这些干部在三大革命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原建筑构件厂长在担任了这个厂的革委会副主任后,开始不敢大胆工作,怕重犯错误。系统党组织和革委会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找他谈心,对他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使他认识到:只要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办事,在工作中坚持政治挂帅,相信和依靠群众,就不会重犯过去的那种错误。从此,这个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斗、批、改运动中,他积极发动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改革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了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促进了革命和生产的发展。


第3版()
专栏:

他们焕发了革命青春
——记黑龙江省肇州县委几位老干部继续革命的事迹
参加黑龙江省肇州县委领导工作的一些老干部,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焕发了革命青春。他们在三大革命斗争中,认真看书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肇州县的干部和群众热情赞扬县委副书记、老干部于湘浦是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的带头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于湘浦担任过多年县长。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他吸取了过去没有认真看书学习,一度背离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经验教训,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读毛主席的书,努力增强识别真假马列主义的能力。平时,于湘浦不仅自己模范地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办事,而且常用自己过去犯错误的教训,帮助周围的干部和群众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的自觉性。
去年冬天,于湘浦来到兴城公社德宣大队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中,他发现这个大队队办工业搞得比较好,就准备总结他们的先进经验。这时,大队党支部书记、新干部马凤春交给于湘浦一个进一步发展队办工业的规划。在这个规划里,他们打算扩大队办工厂,再办几个较大的加工和修理工厂。马凤春对于湘浦说:“我们要再办上几个大工厂,就能把全公社的农机具检修、小农具的改革制造任务担负起来,这样收入就更大了,对农业生产就更有利了。”于湘浦看了他们的规划方案,听了马凤春的说明,觉得他们的想法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就和马凤春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和他促膝谈心。于湘浦说:“我们队办工厂是要发展,但要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为本地农业生产服务,不能贪图赚钱。否则,就要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接着,于湘浦还讲了自己过去的教训:文化大革命前,于湘浦到一个大队去蹲点,开始也帮助大队办了一些小工厂。可是后来由于受了刘少奇散布的
“金钱挂帅”修正主义黑货的影响,盲目地办了一些不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工厂,占用了许多劳力和资金,结果背离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时间不长,工厂就垮台了。新干部马凤春经过学习和交谈,受到很大启发和教育,明确了队办工业的方向。他说:“我过去想错了,脱离了实际。今后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从实际出发,办好队办工厂。”
有错误就改正
郑国顺被推选为肇州县委常委和县革委会副主任后,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作风,一发现缺点错误就自觉地作自我批评,认真改正,受到了干部和群众的赞扬。
去年春耕时,肇州县遇到了十几年少见的旱情。在抗旱斗争中,县第一农具制造厂生产的水车、铁桶等工具满足不了抗旱的需要。这时,负责工业生产的郑国顺心里很着急。他认为生产进度慢的原因,一是工厂领导认识不足,抓得不紧;二是工人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于是,他批评了工厂领导,要求他们迅速完成生产任务。可是,这个厂的生产进度仍然没有加快。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郑国顺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教导,心里豁然开朗。他想,文化大革命前,自己不深入实际,曾犯过主观主义的错误。现在不是又犯了老毛病了吗?
第二天,郑国顺来到了第一农具制造厂。他挽起袖子,拿起工具,和工人群众一起干活。他一面干活,一面和工人谈心,了解抗旱工具的生产情况。经过认真调查,郑国顺才知道生产进度慢的原因,是生产用的焦炭和生铁等原料供应不足。这时,他很不平静,深深感到自己坐在办公室里,不了解情况,就主观地批评基层干部,完全是上了刘少奇一类骗子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当。他立即找工厂领导干部作了自我批评,又到工人中去作检查,请工人提意见帮助自己改进领导作风。
随后,郑国顺立即到另外几个工厂调剂出了一部分焦炭和生铁,解决了生产抗旱工具原材料不足的困难,加快了生产进度。从此,郑国顺更加深入三大革命斗争实际,调查研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他分管的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起色。
心里时刻想着群众
中共肇州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程立中参加县的领导班子以后,经常深入贫下中农家里访问。那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遇到了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认真帮助解决。群众称他是贫下中农的贴心人。
一九七○年的一天,一场暴风雨夹着冰雹过后,肇州县万宝公社一万多亩庄稼遭到了严重灾害。刚从外地学习回来的程立中听到这个消息,连夜走了二十多里路去了解灾情,又连夜赶回来向县委汇报情况。第二天清晨,程立中请求县委派他去这个公社帮助群众开展抗灾斗争。他带领几名干部来到万宝公社后,就同社队干部到田间进一步察看灾情。他们一连走了六个生产大队,一块地一块地地细心查看。程立中深刻认识到,要战胜雹灾,首先要用毛泽东思想把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武装起来,动员起来。在他的建议下,公社党委组织干部和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等教导,反复宣传大寨大队的革命精神。大家表示,一定要以大寨为榜样,克服困难,战胜灾害。
程立中一连召开了几个社员座谈会,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战胜雹灾。他又到十多户老贫农家去请教。七十多岁的高大爷给程立中讲了剪枝抗灾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把被冰雹打折了的玉米、高粱从折断的地方剪掉,几天后,可以长出新芽。程立中马上在万宝大队第六生产队和社员们一起搞试验。三天后,剪了枝的玉米、高粱果然长出了新芽。公社党委在第六生产队召开了抗灾经验交流会,介绍他们的剪枝经验,推动了全公社的抗灾斗争。这一年,万宝公社虽然受了严重雹灾,但是粮食并没有少收,对国家的贡献也没有减少,社员的口粮和经济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山西晋城县委书记李德全是个老同志,在工作中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这是李德全(中)在秦庄大队向干部和社员宣讲党对农村的经济政策。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