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一定要为贫下中农办好学校
——记梨树县三家窝堡耕读学校女教师吴学珍
在吉林省东辽河两岸的农村里,传颂着贫农的女儿吴学珍创办耕读学校的事迹。
一九六五年春天,我国农村在毛主席伟大号召指引下,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回乡知识青年、当时只有十六岁的吴学珍,紧紧依靠贫下中农,冲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束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在自己的家乡——梨树县三家窝堡大队,自力更生办起了一所耕读学校。七年来,这所耕读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越办越好。现在,这个学校,共有三百三十名学生,全大队的适龄儿童,全部上了学。学校的小学班,设了五个年级;初中班,设了两个年级。学生们学政治,学文化,还参加一些农业生产劳动,迅速地成长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三家窝堡的贫下中农,都为有了这样一所耕读学校而高兴,称赞创办这所学校的吴学珍是教育革命的闯将、贫下中农的贴心人。
三家窝堡耕读学校的创建,经历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年轻的女教师吴学珍,在这场斗争中站在最前面,成为教育战线上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吴学珍居住的三家窝堡,地处东辽河南岸一片沙荒之中。这里的贫下中农,大多是几十年前从外地来此谋生的贫苦农民。在黑暗的旧社会,地主阶级霸占着这里的土地,操纵着政治、经济、文化大权,而用自己的血汗耕种良田的农民,却遭受着他们的残酷剥削、压迫,缺衣少食,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权利。解放后,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一九五三年,三家窝堡的贫下中农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办起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社会主义光明大道,可社员中却找不到一个识字的人来当会计。老一代是文盲,新一代的适龄儿童,又因为本队没有学校,不能入学读书。生长在贫农家庭的吴学珍非常了解长辈们缺少文化知识的痛苦。她牢记着长辈们给她讲的痛苦家史:解放前,一家人为了求生,父亲用一块破羊皮包着刚出生的学珍,趟过辽河来到这里给地主扛活,一路上饿死了三岁的哥哥。从父亲往上数,几辈子受地主的压迫、剥削,没有一个识字的人。想到这些情景,吴学珍心潮起伏,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本队办起一所贫下中农喜爱的学校,让所有的贫下中农子女都能上学读书。
一九六二年,刚满十三岁的吴学珍,从外地小学毕业回到家乡参加农业生产。不久,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雷锋,这个革命青年的光辉形象给吴学珍很大的鼓舞和力量,她以雷锋为榜样,努力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带头组织起十姐妹突击队,劳动中打先锋,学习上当模范。她一面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一面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更加坚定了为贫下中农办学的信心。一九六五年,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三家窝堡大队党支部和贫下中农再一次提出在本队办学的要求。上级教育部门的一个“领导人”不调查,不研究,以什么“条件差、办不好”为理由,压制群众办学的积极性。这时,十六岁的吴学珍,怀着对旧教育制度的仇恨,走到贫下中农面前,朗读了毛主席的伟大指示:“农民组织了合作社,有了集体的力量,情况就完全改变了,他们可以自己组织学文化。”她读完之后,眼里含着泪花,向大伙说道:“不能听他们那一套!毛主席支持咱们办学!咱们队上有三十多名适龄儿童,也有上过学可以当教师的人,校舍咱们也能解决,咱们有条件办学。”接着,她把队里未入学的儿童数目,未入学的原因,可做教室的民房,桌凳的解决办法,统统讲了出来。听了吴学珍的话,大家非常高兴。经过讨论,一致推选她和几个贫下中农组成办学小组,创办耕读学校,由吴学珍担任教师。贫下中农亲切地对她说:“你是咱们贫下中农的好后代,那怕比搬山还难呢,也得立下志气把文化这座山搬到咱这里来!”
吴学珍牢记贫下中农的嘱咐,开始办学了。没有校舍,她就借用一个贫农老大娘一间放杂物的空房。吴学珍自己动手打扫整理,拆去老炕,用土坯就地搭起墩子,上面覆上秫秸木片,再用黄泥抹平,做成了桌凳。她刮下家里的锅底黑灰把一块木板抹黑,做成了教学黑板。整修好了教室,她又挨门数户动员学生入学。开学那天,她特意把几名被附近公办学校以“超过年龄”、“理智不健全”为理由赶出校门的贫农子女领进学校。家长们说:“学珍,咱这些孩子公办学校都不收,你收了可净要让你操心呀!”吴学珍说:“咱们是一个藤上的苦瓜,孩子们都是我的小兄弟。旧社会把咱们长辈逼成睁眼瞎,现在,我操碎心也要把他们教好。”她打破入学年龄的限制,第一次招收了从七岁至十四岁共三十二名男女学生,分为一、二两个年级上课。为节省办学费用,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吴学珍决心自力更生,勤俭办学。她挑起柴筐,带着孩子们拾柴,捡废品,第一次卖了十二元钱,买了文具纸笔,分发给上学的孩子们,没让集体花一分钱,没让社员缴一分学费,学校就开始上课了。
毛主席教导说:“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吴学珍和老贫农们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决定甩掉旧学校中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办一所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新型学校。她根据农村三大革命斗争的需要,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她发动学生把全大队社员的姓名,各种农具、牲畜、粮食等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词汇收集起来,按笔划、部首排列,由浅入深,编成语文教材。在编写教材中,吴学珍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有些字不认识不会写,她就冒着风雪严寒到外地请人指教。在课程方面,这所耕读学校除设了语文,算术课外,还开设阶级教育课、劳动课、军体课。她请老贫农来学校讲家史、村史,向学生们进行阶级教育。上劳动课时,她领着学生们开荒种甜菜,蓖麻,养猪搞副业,几年来农副业收入达两千多元,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学会了农业生产技术,又积累了办学的资金。吴学珍严格要求自己,挑最脏最累的活干。为了多积肥,种好地,她经常早起,挑着罐子在全村收尿,领着孩子们打草拾柴。贫下中农都说她是自己的好教员。可是一小撮阶级敌人污蔑吴学珍拾破烂,是叫化子办学校!吴学珍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不要怕笑话,劳动是咱们的本份,咱们的学校就是要培养劳动者。”吴学珍鼓励着自己:“要顶住歪风,坚持下去。自己坚持革命,才能培养出革命的学生。”几年来,吴学珍总是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缝了又缝的旧鞋。她在学校是教员,在生产队是社员,上课教学,下课劳动,永远保持贫下中农子女的本色。有人说吴学珍不象个教员,她说:象不象各有标准,为贫下中农办学的教员,首先就要象贫下中农。
吴学珍把这所耕读学校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自觉地让广大贫下中农来监督。学校的计划、教材,请党支部和贫下中农办学小组讨论批准,请老贫农来听课,讲课,研究教学方法。她还经常带着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实地教学,使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在毛主席革命教育路线的指引下,三家窝堡耕读学校越办越好。开始办学那年,只有三十二名学生。后来,附近生产队的贫下中农,纷纷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这里来读书,学校由小变大,现在已有三百三十名学生了。办学头三年,吴学珍兼任着各门课程的教师,现在已有了十七名教师。几年来,师生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荒种地,从事副业生产,积累了两千元资金,在贫下中农支持下,自己动手建设了一座土顶土墙土桌土凳土炕的校舍。学生多了,学校的规模大了,仍然保持着当年勤俭办学的光荣传统。
吴学珍勤恳办学,七年如一日。她为办好这所耕读学校,坚持同阶级敌人斗,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斗,同各种困难斗。在斗争中,她自己也受到了教育,迅速地成长起来,受到贫下中农的赞扬。文化大革命中,她担任了县革委会副主任,被选为中共梨树县委常委。一九六九年四月,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多次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教育。
两年多来,吴学珍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读毛主席的书,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她同三家窝堡的党员和贫下中农一起,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把耕读学校办得更好了;她同县里的同志一起,多次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倾听贫下中农的意见,同学校的师生们座谈,探讨教育革命中的问题。她决心在教育革命中,努力完成自己的誓言:把自己的一切贡献出来,为贫下中农办好学校。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太行锯条厂党委成员自觉遵守纪律,模范地执行党委决议
全厂斗批改群众运动不断取得新成绩
新华社太原电 山西省太行锯条厂党委会成员,不断加强党的观念,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组织的监督之下,模范地执行党的纪律和党委决议,在毛泽东思想的原则基础上,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保证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的贯彻执行,使全厂斗、批、改的群众运动步步深入,不断取得了新的成绩。
太行锯条厂党委会成立以后,就把对党委成员加强党的观念的教育,作为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他们经常组织党委成员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有关增强党性、加强党的观念等方面的教导,联系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狠批王明、刘少奇一类骗子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滔天罪行,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觉悟,增强了大家执行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这个厂有的党委成员觉得党委第一、二把手领导工作办法多,群众威信高,所以事无大小,都要等第一、二把手表态后才去执行;还有的委员向党委这个集体汇报工作少,找第一、二把手商量事情多。这种情况引起了党委书记崔玉信和副书记赵世臣的注意。他们重温了古田会议决议,并且组织党委成员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把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妄图取消党的领导,破坏党的团结的罪行,教育大家自觉地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去年秋天,崔玉信到基建工地了解施工情况,工地负责人交给他一份基建规划图,请他提意见。他看了后,觉得有个车间的设计有点脱离实际,建起来要给国家造成浪费,便当场决定重新修改。但是他转念一想,意识到对于这样重大的问题,自己擅自决定,是违反党委集体领导原则的,是党的观念不强的表现,便叫工地暂不要修改。第二天,他带领全体党委成员到工地上,进行现场调查,在现场开会,集体讨论。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最后一致同意按照毛主席关于“要节约闹革命”的原则,根据工厂的实际需要,修改原来的规划。那个车间经过重新设计,建设投资节省了十多万元。
从这以后,这个厂的党委会在讨论问题时,书记和副书记都自觉把自己置于党委之内,充分发扬民主,不怕否定自己的意见,做到不自以为是、不包办代替。遇到争论的问题,分歧的意见,书记和副书记不急于表态,也不急于作出结论,而是经过调查研究,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反复讨论,然后集中正确的意见,作出决定。在一次讨论解决机修车间领导成员不够团结的问题时,党委委员之间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有的同志提出,要解决机修车间的问题,必须对个别干部进行调整;有的同志则认为这不是好办法。两种意见争执不下,大家要求书记表态。崔玉信同志想到越是在大家意见分歧的时候,越要发扬党的民主作风,真正从思想上达到集中统一,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带领大家到机修车间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人和干部的意见。调查结果,发现这个车间领导成员不够团结的主要原因,是领导成员互相间不能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有问题不摆到桌面上来,结果思想不见面,疙瘩越来越大。根据这个情况,党委书记和副书记亲自到这个车间蹲点,和车间领导成员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的教导,帮助他们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机修车间领导成员消除了隔阂,增强了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革命团结,积极带领群众抓革命、促生产。这个车间逐步由后进变成先进,成为全厂学大庆的先进集体。
太行锯条厂党委在加强党的观念的教育中,十分强调党委成员不仅在形式上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保持一致,对党的各项决议,做到口头上赞成,行动上执行,说到做到,表里一致,使党的各项决议迅速付诸实施。有一次,党委决定让副书记赵世臣到基建工地担任领导工作。党委作出决定后,他当天就赶到工地,积极投入工作。在工作中,他深入生产第一线作调查研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工人群众一起,采取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战胜了材料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使施工进度大大加快。


第2版()
专栏:

中共遵化县委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一元化领导
新老干部互相尊重团结前进
新华社石家庄电 中共河北省遵化县委领导成员,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建党学说,不断增强党的观念,按照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委之中,坚持民主集中制,有力地促进了县委“一班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革命团结,加强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发展了全县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
遵化县委书记是王国藩同志。县委其他领导成员觉得王国藩来自基层的先进单位,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大家对他都很尊重,遇事都要他拿主意。针对这种情况,王国藩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的教导,深刻认识到,党委制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执行党的正确路线的可靠保证。“班长”必须把自己置于党委之内,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他觉得,同志们越是尊重自己,自己越要谦虚谨慎,发扬民主作风。为此,王国藩一方面同其他常委一起学习毛主席的建党学说,增强县委“一班人”党的观念;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一班人”之中,对一些重要问题,不独自决定,都交给常委会进行讨论。这个县在发展“五小”工业,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分管工业的常委提出了一个建议。王国藩觉得这个建议应该采纳,但他没有自作主张,而是召开常委会,把那位常委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提交常委会集体讨论,然后作出决议。经过大家充分研究和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毛泽东思想领先;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以轻促重,以重支农;以副养机,以机支农”的发展县、社工业的措施,从而更好地处理了农、轻、重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县、社工业的发展。王国藩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十分注意坚持集体领导,善于发挥集体智慧,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展工作。平时他坚持找其他领导成员商量工作,交流思想,互通情报,还经常主动到其他领导成员蹲的点上去研究工作,征求意见。由于“班长”作风民主,带头把自己置于党委之内,给县委“一班人”作出了榜样,“一班人”都自觉地维护县委的集体领导,保证了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的贯彻落实。
参加遵化县委的军队党员干部,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尊重地方干部,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委之内。去年七月,报刊上介绍了昔阳县民兵工作的经验,县武装部起草了一个学习昔阳县民兵工作经验的意见,经过武装部党委讨论修改后定稿。县委副书记、武装部政委郭厚章把这个文件提交县委充分讨论,县委一致同意后才发下去。他说,军队是在党领导之下的,武装部党委必须很好地服从县委的一元化领导。在他带动下,武装部其他干部都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请示报告制度,进一步保证了县委对武装部工作的一元化领导。
参加这个县委的军队党员干部,都很注意向地方党员干部学习。军队干部谦虚谨慎,模范地自觉维护党的一元化领导,地方干部更加尊重军队干部,不断增强了县委“一班人”的革命团结。
遵化县委成员是老、中、青三结合。参加县委的老、中、青党员都注意互相学习,加强县委“一班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则基础上的团结统一。县委常委曹寿山,文化大革命前是这个县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县的情况比较熟悉,工作上又有经验,因此,县委其他领导成员都对他比较尊重。但他牢记毛主席关于“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的教导,不断增强党的观念,经常和“老”字斗,防止居功自傲。一次,县委常委讨论一个公社领导班子问题时,有人认为曹寿山情况熟、底数清,主张让他拿主意。他却认为,大家越信任,自己越要尊重和听取其他同志的意见,决不能摆老资格。他在会上支持了一个青年常委提出的正确意见。经过讨论,常委会采纳了这个意见,结果使这个公社的领导班子问题得到妥善处理。老干部不摆老资格,自觉维护党的一元化领导,给新干部树立了榜样。新干部尊重老干部,自觉地向老干部学习,新老干部团结一致,共同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


第2版()
专栏:

智利社会党总书记阿尔塔米拉诺到京
郭沫若副委员长等和首都工人、农民、学生代表到机场热烈欢迎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三月六日讯 智利社会党总书记阿尔塔米拉诺和政治局委员卡姆,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的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今天乘飞机到达北京。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委员谢扶民,对外友协负责人王国权,中拉友协负责人申健,北京市工代会负责人倪志福,有关方面负责人陈德和、谢静宜、周培源、马家骏、王笑一等,以及首都工人、农民、学生代表一百多人,前往机场热烈欢迎。
智利驻中国大使乌里维的夫人,大使馆临时代办席尔瓦、文化参赞罗哈斯和夫人,越南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阮进,也到机场迎接。(附图片)
这是宾主在机场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