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坚持政治和业务的统一,全面掌握招生条件
北京大学教育革命组
一九七○年六月以来,我们先后从全国各地招收了数千名工农兵学员入学。他们来自各条战线,是学校教育革命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通过前一阶段招生工作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招生制度的改革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重要一环。学校究竟为谁服务,为哪个阶级培养接班人?这是教育战线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它又首先表现在招生问题上。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学校向工农兵敞开了大门,这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毛主席教导我们: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在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统治下,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在我校的代理人咒骂工农学生是“粗瓷茶碗,雕不出细花”。他们利用旧的考试制度,在所谓“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幌子下,千方百计地把工农子女拒之于学校大门之外。在一九七○年六月的招生过程中,广大工农兵群众怀着强烈的无产阶级义愤,深入揭发批判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旧的招生制度。许多知识青年回忆过去所受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毒害,控诉和批判了刘少奇一伙把持教育阵地,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许多厂矿针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在一些青年工人思想上的反映,发动工人群众狠批了“读书做官论”、“读书无用论”和“读书吃亏论”等谬论。有些从旧大学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还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批判了资产阶级成名成家的道路。通过革命大批判,提高了广大群众的两条路线斗争觉悟。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由于在招生工作中狠抓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把贯彻落实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线,搞好招生工作,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不仅推选出工农兵满意的优秀分子上大学,而且促进了当地革命和生产的发展。
从工农兵中选拔学生,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这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进行招生工作的办法。要做好这一工作,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广大工农兵群众,依靠社会的支持。毛主席早就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只要群众掌握了党的方针政策和招生条件,就会推荐那些适合条件的人上大学。开始,有的同志认为领导提名,意见容易集中,工作进度快,担心发动群众讨论,意见分歧,不好统一。还有的同志怕报名人数多,招收名额少,留下“后遗症”,工作难做。事实给了我们以深刻的教育。个别单位开始没有发动群众,由领导研究指定了几个人选,结果本人和群众都不满意。后来改变了做法,认真地进行动员,把招生意义、招生条件和招生办法,原原本本地向广大群众讲清楚,发动群众讨论,动员符合条件的同志报名。群众发动起来以后,报名的人十分踊跃。经过群众评议,很快就一致推荐出符合条件的人选,并没有发生某些人担心的那种现象。由于群众了解了招生的意义和办法,人人关心招生工作,主动向领导反映情况,积极协助做调查工作,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员人选各方面的情况,对我们的审批工作帮助很大。实践证明,放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工作不是慢了,而是快了;不是搞乱了,而是做得细了。
政策是路线的具体体现。在招生过程中,我们与各地党组织一起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正确贯彻执行党的阶级路线,既反对忽视成份,又反对唯成份论,要重在表现。注意防止右的或“左”的错误倾向,全面掌握招生条件。我们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造就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因此,在选拔学员时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政治和业务统一,反对草率从事,降低要求。在招生中,学生的政治思想条件是第一位的,但是,对文化水平、健康状况等也应当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掌握。那种不讲文化水平、身体健康等必要条件的错误做法,都是不利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招生的条件也有所区别。我们在公布招生条件时,把各专业学习的内容、要求和学制年限等,向群众作具体的介绍。可以适当注意专业对口,但不宜过分强调。在复审中,我们还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全面地了解被推荐的人选的政治思想、实践经验、文化基础和个人志愿等。在分配学员学习专业时,首先根据国家需要,同时适当考虑本人的志愿和现有基础。
实践证明,经过这样选拔出来的工农兵学员,学习态度端正,文化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入学后就能较快较好地掌握理论和专业知识,做到理论和实际统一,能够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作用。有的学员经过一段学习,就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受到领导和群众的赞扬。
党委的一元化领导,是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搞好招生工作的重要保证。到一个地区招生,首先要向当地党委报告我们的招生计划和要求,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发动群众,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彻底改变过去招生中那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说了算,脱离群众的状况。
过去,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影响下,有的人利用职权,把自己不合条件的子女、亲属塞进大学,严重地破坏了党的政策和传统作风。现在,在各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群众推荐出来的人选认真进行审批,杜绝一切违反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的错误做法。他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批判资产阶级特权思想,坚持经过党委讨论,集体把关,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保证了招生的质量。
从工农兵中选拔学员,是我们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必须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


第2版()
专栏:

认真做好大学招生工作
中共甘肃平凉地区委员会
去年九月,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光辉指示,在甘肃省大学招生工作组的指导和协助下,选拔了二百一十一名工人、农民学员到兰州大学、甘肃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学习。学校普遍反映学员质量较好。通过这次招生实践,我们的体会是: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路线,是做好从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员的重要保证。
毛主席教导我们:“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招生工作开始时,有的认为:“中心工作忙,腾不出手来”;有的说:“就招那么几个人,业务部门办办就行了”。为了纠正这些错误思想,我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干扰和破坏教育革命的滔天罪行,批判轻视思想文教战线的各种错误观点。大家回顾了解放以来,教育战线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明确认识到: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选拔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上大学,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造就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对平凉地区的招生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做了具体部署。地区自上而下组织了大学招生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配合省招生工作组的同志,深入工厂、农村,广泛深入地宣传从工人、农民中选拔大学生的意义、政策、条件、办法,使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思想直接和广大工人、农民群众见面。实践证明,招生工作和其它工作一样,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做好。
为了全面地掌握招生条件,我们还主动地配合有关高等院校做好复审工作,做到学校、群众、选拔对象三方面满意。这是我们在招生工作中始终坚持的一条。各级党组织和负责同志亲自领导、布置、检查招生工作。泾川县党原公社党委副书记孟秀文除发动群众搞好招生工作外,还亲自到五个大队,对十多名报名上大学的青年逐个了解。平凉县柳湖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天顺十分关心招生工作,几次向前来招生的同志介绍情况,并和报名的青年谈心。各级党组织和负责同志的重视并亲自抓这项工作,保证了招生工作的顺利完成。
对于没有选拔上的人,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过细地做工作”的教导,一个一个地做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志愿与革命需要、群众推荐与领导审批、上大学与留下工作的关系。


第2版()
专栏:

“专业对口”问题不可过分强调编辑同志:
我是理工科学校的学员。根据一年多学习实践的体会,我想对理工科院校招生中“专业对口”的问题发表点意见。
理工科院校各系和专业,都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果学员在入学前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学习效果一般都比较好。因此,理工科院校在招生时注意多从对口的厂矿、企业等单位中吸收新学员,是应该的。
但是,如果对这个问题过分强调,甚至把它绝对化,我认为是不恰当的。
首先,现在理工科的专业分工一般都比较细,过分强调“专业对口”,选拔学生的面就会相对缩小,就有可能影响新学员的政治质量。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学招生原则的。
其次,毛主席教导说:“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理工科院校从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可能性就很小。这必然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知识青年学习理工科的要求,对全面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也是不利的。
事实上,理工科的“专业对口”也是相对的。有的新学员虽然来自对口的厂矿企业等单位,但他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同学校的“专业”并不见得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很不一致,同不对口并没有多少差别。只要学校和学员都注意解决这个问题,“对口”或“不对口”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不可以逾越的。我们专业有的“不对口”的新学员也学习得很好,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总之,我认为理工科院校对招生中的“专业对口”问题,只有提高到党的政策、路线的高度来认识,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解决。
北京 洪巽


第2版()
专栏:

选送优秀青年上大学
北京部队生产建设部队某部政治部
遵照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的伟大教导,北京部队生产建设部队某部,于一九七一年,在所属单位内,从经过劳动锻炼的知识青年、有实践经验的解放军干部和复员战士中先后选拔了五批学员,分送到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的十多所高等院校学习。各院校对选送的新学员,一般反映比较好。
选拔工作刚开始,部队中存在着两种情况。一些人不希望把本单位的骨干选走,对选送工作不积极;另一些人则把选送学员看成是少数几个人的事,不准备把它当作大事来抓。针对这种情况,部队党委引导各级领导,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使大家认识到,选拔学员,是关系到造就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事,各级领导必须认真对待,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认识一致之后,为了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完成,每次选拔工作开始前,党委都要召开常委会,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思想,反复讨论选拔标准,详细制定选拔方案,建立以干部部门为主的办事机构,由一名常委具体分工领导选拔工作。选拔名单最后还要由常委会集体审定。每批学员离开部队前,党委都要给他们办学习班,常委和学员一起认真看书学习,提高认识。这就保证学员的选拔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
毛主席指出:“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招生工作同样必须执行群众路线。在选拔第一批学员时,个别单位未经广大干部战士评选,大家对领导上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从这件事中,部队党委认识到,党委重视,决不等于党委包办;既要党委把关,更要群众推荐。因此,在以后几批学员的选拔中,各级领导认真贯彻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反复酝酿,层层推荐。广大干部、战士热情高涨,积极把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斗争中表现好的青年选出来。
选拔学员既然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事,那末,究竟应当按照什么原则和标准来选拔呢?部队党委认为,选拔学员,应该坚持政治条件和其它条件(如文化、业务、年龄、性别等)的辩证统一,反对片面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现象。
在党委引导下,各级领导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认识到,在选拔工作中,只有全面分析,全面兼顾,落实毛主席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做到既保质保量地选好学员,又促进各项工作生动活泼地向前发展。因此,在具体的选拔工作中,必须注意做到:
一、坚持政治与业务统一的原则。如某单位选拔的一名卫生员,在部队,政治上要求进步,在工作中大胆实践,用中草药给许多人治好了病。被选送到医学院后,她的业务能力提高很快。这次选拔,还促进了其他许多卫生员,更加刻苦地学习,更加积极地开展科学实验活动。
二、在强调有实践经验的同时,注意选拔年龄适当、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毛主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要落实毛主席这一方针,对于学员的年龄大小、文化高低,也是一个应该重视的问题。第一批学员中,有的年龄较大的已婚学员,到学校后,遇到家庭有困难,学习往往受到影响。吸取了这个经验,在以后几批学员中,主要选拔了年龄为二十岁左右、有初中以上文化的未婚青年,到学校后,学习就比较顺利。
三、破“重男轻女”的思想,注意选拔女青年。在选拔过程中,有的人认为:“妇女能力差,长大要出嫁,前途也不大。”部队党委抓住这种思想,及时引导大家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并坚决指示各级领导,一定要重视选拔女青年。在五批学员中,每次都坚持选送半数左右的女青年入学。
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在选送青年时,注意选拔一定数量的可教育好的子女。这样做,对一些家庭出身不好或家庭有政治历史问题的青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和鼓励。在实践中,部队党委认识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阶级路线,落实党的无产阶级政策,是团结大多数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
五、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注意选拔少数民族青年。去年,选拔了几名少数民族学员,使许多少数民族青年受到了很大鼓舞。
遵照毛主席关于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伟大教导,部队对于选拔出来的新学员,以及没有被推荐的青年,都注意对他们加强教育,努力提高他们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在选拔过程中,有的知识青年流露出“接受再教育差不多了”的思想,盼望自己被选上;也有的知识青年认为“上不上大学反正一样干”,被选上也不愿意走。部队党委认为,前一种倾向,是“下乡镀金论”的反映;后一种倾向,是“读书无用论”的反映,归根结底,都是受了“读书做官论”毒害的结果。为了提高广大知识青年的两条路线斗争觉悟,使他们正确认识上大学的意义,各级领导认真引导广大知识青年,将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进行对比,批判刘少奇一伙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使被选送的和没有被选送的广大知识青年都提高了思想认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