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国际主义精神永放光芒
——赞革命现代京剧《海港》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 景延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革命现代京剧《海港》的前奏,传来了庄严雄壮的《国际歌》旋律,乐曲气势磅礴,澎湃如潮。帷幕初开,上海港千轮万船,红旗招展,吊车起落,车辆往返,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海港》正是以“通往五洲三大洋”的上海港,作为社会主义时代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战斗的舞台,表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主题,塑造了方海珍、高志扬等胸怀五洲风云的无产阶级战士的高大形象,热情歌颂了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一)
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从来就是国际性的。列宁曾经指出:“资本是一种国际的势力。要战胜这种势力,需要有工人的国际联合和国际友爱。”因此,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必须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用革命的联合打破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反革命联合。六十年代的世界革命形势大好。民族解放的伟大革命风暴席卷了亚、非、拉广大地区。在这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面前,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还是假支持,真出卖,或借支持为名,行侵略、控制之实,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现代修正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海港》中以方海珍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面对着“全世界闹革命风起云涌”的大好形势,自觉地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把支援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作为自己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海港工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经历中深切体会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与世界革命人民的支援分不开的,而现在正在争取解放的国家和人民,也“非常需要世界革命人民的支援”,全世界人民只有紧密地团结起来,相互支援,让“反帝怒火燃四方”,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这一认识出发,海港工人把自己装卸的一包一件,都与世界革命的风云紧密联系起来,斗志昂扬地争挑重担,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所担负的每一件工作。《海港》通过上海港工人热情支援非洲人民的感人的画面,生动地告诉我们:“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的义务。”如果获得胜利后忘记支援世界上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斗争,或者把这种支援看成是一种负担和恩赐,那就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背叛。
以方海珍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不仅懂得全世界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相互支持的道理,而且也懂得真正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对外援助,必须积极地帮助那些国家的人民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海港》新演出本把援非大米改为稻种,这一改动有极深刻的含意。帝国主义为了达到长期摆布、奴役非洲国家的目的,断言这些国家根本不能种水稻,吃饭问题只能靠进口粮食解决。但是中国技术人员和非洲人民一道,经过短短两年的艰苦奋战,水稻试种成功了,现在正进行大面积推广,急需我们支援大批稻种。因此,这批援非稻种是关系到非洲人民发展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打破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压迫的重大问题。方海珍、高志扬等海港工人,正是从支援非洲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高度,充分认识抢运稻种的政治意义,积极热情地投入这场战斗的。当暗藏的阶级敌人钱守维怂恿装卸队长赵震山放下援非稻种、先去突击北欧船时,高志扬坚决反对,认为这批稻种是帮助非洲人民自力更生的,只能提前,不能拖后。当听说强大台风将要威胁援非外轮起航时,方海珍、高志扬等心急火燎,生怕误了农时,影响非洲人民一年的收成,因而他们不畏艰险,排除万难,抢在雷雨前,让援非外轮提前起航。海港工人这种急非洲人民所急,想非洲人民所想的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对外援助是真诚的。这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打着援助的幌子,进行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企图把别国变为自己的附庸国的卑鄙行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
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国家的人民,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海港工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正确处理了本职工作与胸怀全局的关系,抓好阶级斗争和搞好援外工作的关系。他们牢牢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统一起来,积极支援世界革命。
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事业,是由许许多多平凡、细小的工作组成的。如何对待这些平凡的工作,思想不同,回答也就不同。青年工人韩小强摔掉了自己的工作证,方海珍严肃地指出:“你摔的不是一张工作证,而是摔掉了革命!”在对待一张大红的工作证的态度上,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思想。韩小强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看不起平凡的装卸工作,幻想飘洋过海,干一番大事业。方海珍却懂得每一项平凡的革命工作都具有不平凡的意义。“装装卸卸,搬搬运运”看来平凡,它却是革命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码头就是和帝、修、反斗争的战场,装卸工人肩负着支援国内建设、世界革命的重任。要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完成援外任务,离不开装卸工的平凡劳动。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指出:“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支援世界革命,就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以方海珍为代表的海港工人,深深懂得自己平凡的装卸工作,紧连着江南塞北、莽原椰林,关系到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因而在工作中表现了冲天的干劲。突击抢运,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机械不够,怎么办?请听上海港码头工人的回答:“我们扛!”“为了支援世界革命,咱们中国工人阶级上刀山,下火海都不怕,扛几个包算得了什么!?”这铿锵作响、落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充分表明了海港工人为了支援世界革命,山能搬来海能填的豪迈气概。以方海珍为代表的海港工人,又深深懂得自己装卸的每一包每一件,都是党的委托,都关系到人民的财产、祖国的荣誉,因而在工作中表现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高度政治责任感。一个散包,有人看来“小事一桩”,无须“小题大作”。在海港工人看来,这一个散包却“重如山”,“政治影响大如天”。要在几千包小麦里查找一个散包,正如大海捞针。海港工人却说:“哪怕是针落海底,我也要倒海翻江!”为了查出一个散包,方海珍和工人们深夜翻仓,逐包检查;为了调回一个散包,高志扬脚踩千顷惊涛,迎着万里滚雷,冒险出江,追赶驳船。这一幅幅壮丽的图景,充分表明海港工人对援外任务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
海港工人正是从平凡中看到伟大,把革命理想和现实斗争结合起来,立足海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黄浦江畔、码头一角,演出了为椰林怒火添薪,为赤道战鼓助威的壮丽活剧。
阶级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国际上的反动势力需要在我国寻找他们的代理人和走狗,国内的阶级敌人也总是把他们的复辟希望寄托于同帝、修、反的勾结,国内的阶级斗争和国际范围的阶级斗争是紧密相连的。毛主席深刻指出:“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我国的反革命分子和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活动,不但总是带着阶级斗争的性质,并且总是同国际上的反动派互相呼应的。”《海港》里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钱守维,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豢养的一条忠实走狗。出于他反革命的阶级本性,他完全懂得破坏我们援外工作的政治含义,因而千方百计地进行反革命捣乱活动。他谎报气象,要工人们突击北欧船;他搅乱运输线,妄图拖延援非任务;他拉拢腐蚀青年工人韩小强,制造散包、错包事故。当他的阴谋破产后,便妄图爬上外轮逃窜国外,投进帝修反的怀抱。这清楚地证明,阶级敌人绝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他们随时都在观察政治气候,窥测反革命活动的方向,配合国际上的反动势力,无孔不入地破坏世界革命人民之间的互相支援。
方海珍是一个有高度路线斗争觉悟的无产阶级战士。她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阶级斗争的论述,细心领会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精神,认真总结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她从散包背后看到了一场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看到这场斗争与国际阶级斗争的联系:“莫以为码头上无风无浪,上海港从来就是激烈的战场。美国佬虽逃走还心存妄想,它阴谋有一天重占这楼房!”她把追查散包看作是狠狠打击帝、修、反的一场政治战。正是这种高度的路线觉悟,使她在繁忙的援外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象那穿云破雾的海燕,搏击着阶级斗争的风云,带领广大工人群众与阶级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粉碎了阶级敌人的阴谋,胜利地完成了援外任务。《海港》通过这场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雄辩地证明了:要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必须努力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狠抓阶级斗争,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离开了阶级斗争这个纲,就不可能很好地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
(三)
伟大的国际主义思想,不是自然凭空产生的。它来自对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来自对共产主义壮丽事业坚定不移的信仰。
无产阶级是受压迫、受剥削最深的阶级,也是对旧世界最恨、斗争最坚决的阶级。各国无产者不仅是一根藤上的苦瓜,而且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既然各国工人的状况是相同的,既然他们的利益是相同的,他们又有同样的敌人,那末他们就应当共同战斗”。《海港》以黄浦江边的上海港为背景,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源地。解放前,码头工人处于社会最底层,身受着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近百年来,他们高举杠棒,和帝国主义、洋奴买办、封建把头进行了生死的搏斗。因此,他们能深切地体会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苦难生活与革命愿望。方海珍、高志扬、马洪亮等获得翻身解放后,时刻想到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在苦海里挣扎。他们把世界人民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当作自己的斗争。方海珍语重心长地对赵震山说:“想想过去咱们吃的是什么苦?想想世界上还有多少人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现在他们要砸碎枷锁,争取解放,拿起枪杆子和帝国主义战斗,非常需要世界革命人民的支援”。正是无产阶级共同的阶级地位和共同的阶级利益,使海港工人与全世界“觉醒的人民心连着心”,结成了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这种血肉相连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深知:“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就不能最后地得到解放。”因此,要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就必须发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海港》以“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的雄壮乐曲贯穿全剧,突出地向我们宣传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上海港装卸工人,具有“献身于世界革命”的伟大胸怀。在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方海珍看来,为解放全人类而“献身于世界革命,奋斗终身,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才是革命者的崇高理想;象黄继光、罗盛教、杨根思、邱少云这些为世界革命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他们的青春才是最灿烂的青春。正是在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的照耀下,上海港的革命工人都把自己作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世界革命这个机器上;把自己作为一砖一瓦,放在建设共产主义大厦的基石中。


第3版()
专栏:

生动鲜明的英雄典型
——赞高志扬英雄形象的塑造
沈阳市革委会文艺评论写作小组
恩格斯说,文学艺术中的人物应当“每个人是典型,然而同时又是明确的个性”。这就是说,文艺创作要通过“精确的个性描写”,来揭示人物的阶级共性。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文艺创作要塑造高大丰满的无产阶级的艺术典型,必须努力做到共性和个性的高度统一。
革命现代京剧《海港》中所塑造的高志扬,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光辉典型。他在政治上坚持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组织上服从党的决定,自觉地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在作风上光明正大,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这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共有的阶级性。然而,革命现代京剧《海港》在塑造高志扬的英雄形象时,并没有忽视人物的个性描写,而是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对高志扬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赋予鲜明的个性,达到了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的统一。
选择个性化的语言,来鲜明生动地刻画英雄人物的典型性格,是革命现代京剧《海港》塑造高志扬形象的一个特色。帷幕拉开,那奔腾的江水,灿烂的阳光,招展的红旗,进进出出的船只,勾画出了社会主义的海港码头的典型环境。高志扬阔步登场,面对这欣欣向荣的港湾,豪情满怀地唱道:“装卸工,左手高举粮万担;右手托起千吨钢。为革命,哪怕那山高海阔来阻挡,定要把这深情厚谊,送往那四面八方。”一个“举”字,一个“托”字,深刻地表达了高志扬气吞山河的魄力,刚强、豪迈的性格特征。
在《突击抢运》一场,围绕着首先抢运援非稻种还是先突击北欧船的问题,展开了一场尖锐的斗争。在这重大的原则问题面前,高志扬不容置辩地回答道:“这批稻种是帮助非洲人民自力更生的。按照那里的播种季节,一定要赶在他们的‘独立节’以前运到。只能提前,不能拖后。”斩钉截铁般的语言,充分揭示了高志扬对非洲兄弟深厚的国际主义情谊,和旗帜鲜明、有啥说啥的性格特点。当钱守维阴谋鼓动装卸队长赵震山改变支委会的决议时,高志扬毫不犹豫地回答:“那不行!”简短的语言,肯定的语气,生动地表现了他自觉地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党性立场。
从突击抢运到深夜翻仓,从班后开会到驾舟出江,在这一系列紧张的战斗中,剧本为高志扬熔铸了感情炽烈、气势豪壮的语言——那“查不出那散包,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哪怕是针落海底,我也要倒海翻江”的高昂的唱词,表现了他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共产党人严肃认真的革命精神;那“这两千包小麦,我们扛”的豪迈的语言,显示了他支援世界革命的坚强决心和冲天干劲;那“驾汽艇,穿巨浪,举标灯,闪红光,挺直腰杆头高昂。追上了驳船我们心花放”的气势磅礴的诗句,抒发出他明知惊涛骇浪险、偏往风波江上行的壮阔的情怀,……。透过这些富有典型意义的个性化的语言,绘声绘色地从各个侧面刻画了高志扬的个性特点,异常形象地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
从英雄性格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出发,通过性格化的动作、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海港》塑造高志扬英雄形象的另一特色。
选择性格化的动作和表情。比如在《战斗动员》一场中,钱守维制造的错包事故被发觉后,他出于反革命的阶级本性,仍做垂死挣扎,妄想开仓点货,伺机转移罪证,狡猾地向高志扬索取钥匙。高志扬一眼识破了他的诡计,厉声斥责道:“没有支部的决定,不能随便开仓!”随之把钥匙往桌上猛然一掷。这干练的一个动作,鲜明地表达了高志扬性如烈火,嫉恶如仇,同敌人敢于斗争的战斗风格。再如在《追查事故》一场中,高志扬和同志们正焦急地追查散包事故,而韩小强却漫不经心,认为散了个包是小事。高志扬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耐心地劝韩小强要关心革命事业,韩小强却置若罔闻,竭力强辩。当高志扬听到“靠咱们这号人还能管好码头”这句话时,他内在的感情爆发了。他先是激怒,继以深沉地思索,而后又是怒不可遏,心潮翻滚。他这种富有个性特征的表情,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深处感情的变化。他知道“靠咱们这号人还能管好码头”这样的无耻诽谤,绝不是韩小强的思想,韩小强的语言,而只能出自不甘心失败的阶级敌人之口。那种怒不可遏之情,正是对阶级敌人恨之入骨的表现,而那种感情起伏抑制的变化,又是对韩小强真情爱护的自然表露。第七场,当韩小强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时,高志扬情不自禁地拍着小韩的肩膀,豪爽地说:“咱们工人有错就改嘛!”形象地揭示了“共产党员对于落后的人们的态度,不是轻视他们,看不起他们,而是亲近他们,团结他们,说服他们,鼓励他们前进”这一道理。
选择性格化的造型。革命现代京剧《海港》充分地利用这种艺术手段,特别是“亮相”,集中突出地揭示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比如,第五场末,高志扬在雷鸣电闪中,扛包飞步登上台阶,与其它两个工人的侧身“亮相”,何等的威武!何等的挺拔!它寓意深刻地表现了共产党人“明知惊涛骇浪险,偏向风波江上行”的无坚不摧的战斗风格和大无畏的精神。
善于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精雕细刻,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这是革命现代京剧《海港》塑造高志扬形象的又一特色。比如在第二场中,高志扬带领大家扛完了两千包小麦,拭汗登场,无限喜悦地高唱“完成任务心舒展,检查现场到江边。”就在这时,突然发现地上有散包小麦。他急忙取下毛巾,捧起散麦,包好,并当机立断,马上通知开会,追查事故。这里透过高志扬发现散麦、手捧散麦、包好散麦的细节描写,展示了他坚毅豪迈而又深入细致的性格特征,突出了他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革命精神。
革命现代京剧《海港》,通过塑造高志扬这个高大光彩的艺术典型告诉我们,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只有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火热的斗争生活,从浩如烟海的创作素材中,提炼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本质,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细节,才能塑造出生动鲜明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