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北大荒”换新貌
——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散记
“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打粮。”这是解放前祖国东北边疆的真实写照。
去年秋收时候,我们访问了战斗在这里的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看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场院上,脱谷机、扬场机日夜轰鸣,交织成喜庆丰收的雄伟战歌。四通八达的公路上,汽车来往奔驰,把丰收的小麦、玉米、大豆和各种农副产品,送交给国家。沉睡千年的北大荒,正在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北大仓”。
一个连队的纪录
北大荒,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和东北部,总面积达十万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下,无霜期只有九十五天到一百二十多天。广大军垦战士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的光荣传统,在这块辽阔的沼泽平原上艰苦奋战。几年来,这里的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一批批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如烂漫的山花,在北大荒遍地开放。
“每个战士、职工,平均每年生产一万斤粮食!”这是一个连队写下的纪录。这个成绩是怎样来的?连长王池同志介绍了他们学大寨的过程。
这个连过去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利润挂帅”的影响,耕作粗放,亩产量一直停滞在二百斤上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深入人心。大家在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中,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出:“北大荒上夺高产,精耕细作上《纲要》”。
当时,有人却说:“北大荒人少地多,向来都是广种薄收,要上《纲要》,神仙也办不到。”王池同志坚定地说:“神仙办不到的事,毛主席的战士要办到!”他和党支部领导成员狠抓路线教育,深入发动群众,率领战士大搞积肥运动;又开荒一千六百五十亩,把几十块凹凸不平的耕地,改造成平展展的四大块良田。一九七○年,粮食亩产一跃上了《纲要》,大豆也获得好收成。
一九七一年春天,遇到大旱,无法下种。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决定用冰块润土,抢种小麦。全连指战员冒着凛冽的寒风,挥镐扬锹打开冰泡子,肩挑背背,把冰块送到麦地,保证了小麦及时播种。
战胜了春旱,紧接着又连遭两场大风,地表层的活土被刮成了一个个小土丘,未发芽的麦种被刮出了地面。战士们豪迈地说:“有毛泽东思想指导,干旱吓不住,狂风吹不倒,一定要保证小麦全苗。”他们夜以继日地把一个个土丘铲平,把种子盖好。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夺得了丰收。去年大豆又获得丰收,粮食除小部分新开荒地外,亩产跨过了“黄河”。
随着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涌现了一批高产连队,出现了大面积高产的典型。去年,某团近二十万亩大豆都获得丰收;某团五个连队一万八千八百多亩小麦,亩产都跨过了《纲要》。
缺了九天怎么办?
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不仅破除了“广种薄收”的陋习,而且逐步肃清了“单一经营”的流毒,毛主席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日益深入人心,指导着广大群众的斗争实践。
这里无霜期短,历来柞蚕一年只能养一季,现在却能够一年养两季了。前年,某部养蚕排的同志提出要一年养两季蚕,夺取高产。有人掰着手指头计算说:“咱们这里无霜期只有一百二十七天,养两季至少需要一百三十六天,缺九天咋办?”他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决心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这一困难。
他们首先在催柞树早发芽上下功夫。他们烧温水浇树根,用塑料口袋盖罩,促使柞树提前吐出葱绿的嫩芽,春蚕提前五、六天上了山。春茧早收后,他们立即挂茧制种,用土办法适当控制室内的温度与通风,提前五、六天孵出了幼蚕。这样一来,缺九天的时间就补足了。经过精心管理,终于赶在霜期前几天把秋茧全部收了回来。
我们来到了鹿圈。养鹿班的刘伯琴同志向我们介绍了鹿由圈养改为放牧的经过。过去,一直是用圈养办法养鹿。圈养,成本高,鹿茸质量也差。几年前,战士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决心改变养鹿办法,由圈养改为象放羊那样的放牧。为了使放牧的鹿群听从人的指挥,不致跑散丢失,需要先把鹿进一步驯化。最初驯化老鹿失败了,有人就吹冷风:“山河能改,秉性难移,鹿天生就是野玩意儿。”但养鹿班的同志并不灰心,老鹿不行,他们又驯化小鹿。母鹿刚分娩,他们就把小鹿抱开,与母鹿脱离接触,进行人工哺乳。过了一个多月,小鹿认人了,见人就围上来要食吃。后来又进一步训练,终于使鹿群可以由青年战士领到荒坡草甸上放牧了。这样,不仅减少了人力,节约了饲料,还大大提高了鹿茸的质量。
这里,不少风口已被一道道防风林锁住,一片片果园受到精心护理,一簇簇马群、牛群、羊群、鹿群,在荒坡草甸上徐徐滚动。猪的存栏数一九七一年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不少部队都利用当地条件,养了蜂、貂、鸡、鸭、鹅、鱼等等,还在大面积的土地上种植了人参。山林中的猴头、木耳、蘑菇也已广泛采摘。
南泥湾精神代代传
荒凉的北大荒,如今已改装换容,面目一新。战斗在这里的,有跟着毛主席爬雪山,过草地,南征北战的老红军战士;也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为人民屡立战功的英雄;但更多的是从祖国各地来的广大知识青年。青年们在老一辈的帮助和教育下,正茁壮地成长为建设祖国边疆的一代新人。
一九七○年春天,某团工程连接受了修建尼龙厂的任务,需要派人到远离连队一百八十里的地方建点采石。采石场位于深山密林。李惠玲等六个女青年在一名老战士带领下,攀悬崖,钻密林,找到了浅溪,解决了吃水、用水问题;她们又自己动手伐木、采石,盖起了住房。接着又一锹一镐,除掉杂草、卵石,开出了七亩荒地,种下了蔬菜。战士刘必珍两脚被乱石磨出了血,仍然每天坚持挑水劳动。同志们劝她休息一下再干,她总是说:“肩越练越硬,心越炼越红;我们就是要继承老战士的革命传统,挑起革命重担。”艰巨的斗争锻炼了青年。她们把自己战斗的深山命名为“育红山”,并豪迈地放声高唱:“毛泽东思想育青年,‘育红山’下把家安;艰苦创业为革命,南泥湾精神代代传。”
某部十九连“铁姑娘机车组”,由姜亚琴、李金凤等四名女青年组成。她们在老机务战士手把手的帮助指导下,勤学苦练,很快就掌握了开拖拉机的技术,能够独立作业了。春天刚解冻,小姜她们就驾驶着拖拉机,开始了紧张的春翻。四月的北大荒,寒风刺骨,可是她们却说:“向大自然开战,要荒原献粮,天冷心窝暖。”她们争分夺秒地战斗在广阔的原野上。
华侨青年李凯堂,一九六一年回到祖国,党把他送到北京上学。一九六八年,为了建设伟大祖国的边疆,他来到了生产建设部队。党的培养,工农兵的教育,使这个华侨青年深深体会到祖国的温暖,不断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冬季兴修水利最艰苦,他坚决要求参加;扛麻袋上跳板最费力,他抢在前面干。一次,医院仓库失火了,眼看一批药品、粮食、战备物资,就要被烈火烧毁。李凯堂看见房子正向南倾斜,他一个箭步跑过去,用尽全力把倾斜的墙壁顶住,使几个同志脱了险。当他的腰部被砸伤,大家上去抢救他时,他说:“快去救火!我不要紧。”李凯堂在三大革命斗争实践中迅速成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英雄的军垦战士们,决心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用辛勤的劳动,把祖国东北边疆建设得更加繁荣。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黑龙江生产建设部队广大指战员,满怀着丰收的喜悦,积极上交新收获的大豆。一车车金黄的大豆正在不断运往国家粮库,支援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支援世界革命。
本报通讯员摄


第4版()
专栏:

今日土默川
在祖国北部阴山的主脉大青山下,有一个纵横数百里的平原。这就是内蒙古自治区素有“米粮川”之称的土默川。
古代流传一首《敕勒歌》,诗中描绘当时大青山下的景象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普照下,土默川再也不是野茫茫的草原了。亘古荒原上打出了一眼眼机井,蓄水池和水库星罗棋布,不少地区绿树成荫。在田野里,五谷丰登;草滩上,畜群如云。今日土默川,一片兴旺景象。
开发土默川,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在解放前,人们靠天种地,粮食产量一直很低,亩产不过七、八十斤。遇到天灾,连种籽都收不回来。解放后,特别是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后,这里才发生巨大变化。
土默川北部多是沙石地,南部多是盐碱地。近年来,人们在盐碱地里铺沙垫地,引洪淤灌,挖排水沟,使盐碱地得到治理,北部的沙石地也得到改造。地处土默川北部的土默特左旗沙尔沁大队,过去是一个“遍地尽石头,出门就爬坡”的地方。自从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以来,全大队蒙古族和汉族社员在大寨贫下中农艰苦奋斗精神的鼓舞下,填平大小沟壑,改造土地两千多亩,挖出石头五万五千多方,在沙滩上建起八十亩果园。几年之后,沙尔沁变了:沙滩变成了果园,荒野变成了良田,亩产超《纲要》,牛羊过三千,成为这个旗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先进单位。
土默川,十年九旱,是一个滴水贵如油的地方。解放前水井很少,只是在地主的菜园子地里才偶尔看到几眼撑杆井或辘轳井。现在,绝大部分大队都有了机井。整个土默川,基本配齐了干渠、支渠、斗渠组成的三级渠系。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抽水机突突地响,清水哗哗地流,冬浇过的土地象一块块明镜闪闪发光。土默特左旗有些地方,几年以前还是荒地一片,滩里不长草,地里不打粮。广大干部和社员决心摘掉塞外“干旱”、“荒凉”的帽子,他们开发了大青山南麓的一条地下河流,建成了绵延十几里的机井群,使五万多亩薄沙地变成了水浇地,一些过去粮食不能自给的大队,在一九七一年第一次向国家出售了余粮。
解放前,土默川一带的耕作技术非常落后。现在,这里大部分地区已经有了电,差不多村村都有抽水机、脱谷机、磨面机、剥皮机,每个公社都有拖拉机。电气化、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农牧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自治区农业科学实验的先进单位上十里坡大队,几年来进行了各种良种作物培育试验,培育良种五十多万斤,除自用外,还支援了其他地区。
在包头、呼和浩特等新兴工业城市的支援下,土默川的中小型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内蒙古最早建设的一座化肥厂和年产五十万套轴承的一座现代化轴承厂,就在这个地区的察素齐。察素齐化肥厂几年来已为自治区各个旗、县提供了大量化肥。
今天,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居住在土默川的各族人民更加团结,到处呈现着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边疆的新景象。土默特左旗前朱堡大队,解放前由于地主、富农的挑拨,经常发生民族纠纷。解放后,蒙古族和汉族社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他们齐心协力,并肩战斗,打了二十一眼机井,修起了一座可蓄水十万方的蓄水池,使全大队所有土地都得到了灌溉,粮食产量年年提高。
新华社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瑶山春光
瑶山公社,座落在云南省河口的大瑶山区。党的“九大”以来,大瑶山儿女更加坚决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破旧立新,团结战斗,使这里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气象。
大瑶山区,山高谷深,山麓有滔滔江河,山沟有股股山泉。可是,解放前,这些水却流不进干旱的土地。劳动人民祖祖辈辈过着“眼望江水流,吃水也发愁”的苦难日月。
解放以后,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这里的生产有很大发展。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这里的英雄人民,决心引水上山。
双龙寨,依傍着两座莽莽苍苍的大山。山里有两股泉水。当地传说,这两座山里各有一条龙,泉水就是从龙口吐出来的。对这两座山,两股泉,瑶族人民祖祖辈辈也不敢触动一下。共产党员、生产队长邓永春从大寨参观回来后,提出了一项劈山开沟,把双龙泉引来灌田的计划。
计划一提出,多数社员热烈拥护,但有少数人表示异议。有的说,劈双龙山,动着“龙脉”,跑了“双龙”怎么办?有的说,我们这个十八户的小寨,怎么能干这么大的工程?这时,邓永春一面领着社员们学习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教导,一面介绍大寨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大家提高了认识,鼓起了干劲。他们详细地研究了劈山开沟的计划。大家说:“我们不要‘龙脉’,要‘命脉’,走大寨大道,这才是毛主席的路线!”
经过一个多月奋战,他们打通了“石门闸”,制伏了“碎石冲”,终于使两股山泉流进了层层梯田。
双龙寨的事迹迅速传遍大瑶山,到处打响了向“神山”开仗,向“龙脉”要水的战斗。从党的“九大”以来完成的水利工程项目,超过了解放后十九年的总和,使全公社的灌溉水沟达到一千一百多条。一九七○年,新建水利工程普遍发挥作用,粮食总产比一九六九年猛增百分之三十二,除了社员口粮和集体储备粮外,还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一百五十万斤。
去年,这里出了一件新鲜事:五个瑶族妇女成立了一个犁田组。
妇女犁田,在这里是破天荒的新事。过去,瑶族妇女中有许多“禁忌”,其中就有“不犁耙、不栽秧、不当家”这三条,说什么要是违犯了,就会“牛死、秧烂、没吃穿”。解放以后,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广大瑶族妇女逐步砸碎了旧时代遗留下来的一条条精神锁链,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但是,对犁田、栽秧、当家(特别是选为干部、出来当集体这个大“家”)这三条,还没有真正做到。
去年三月,第一声春雷响彻大瑶山,村村寨寨到处掀起了抓革命、促生产的高潮。社员们为了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决定大面积种植早稻。许多生产队的男社员全部出动后,犁耙、栽秧还是跟不上。怎么办?当时,有的干部提出发动妇女参加。这个意见一提出,各种各样的议论都出来了。有的说,女人不犁耙、不栽秧,是瑶家自古传下来的规矩,破不得。有的说,这个规矩影响抓革命、促生产,就要把它革掉。干部和社员们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毛主席的教导给瑶家女儿极大鼓舞,成为她们破除陈规陋习的有力武器。大家说干就干。红星大队贫农女社员邓桂华,带领四个贫下中农女儿,组成一个妇女犁田组首先站了出来。她们扛起犁耙来到田里,干得很欢。李绍妹单独耙田时,手臂酸了,牛也不听使唤了。她又急又气地说:“唉!女人干这活,就是不成!”邓桂华听了,便鼓励李绍妹说:“使牛犁田,这对我们瑶家妇女是一场革命,可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扔鞭子啊!”在姐妹们的热情鼓励和帮助下,李绍妹很快掌握了耙田技术。生产队的其他女社员看妇女犁田组带了头,纷纷下田栽秧,经过三天抢犁抢栽,这个队的妇女完成了十三亩早稻的栽插任务。事情传开后,广大群众称赞她们是“大瑶山上的向阳花”。
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瑶山公社广大妇女通过抓革命、促生产的实践,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一批妇女干部成长起来。全公社的瑶族妇女中,已有三十多人被分别选进县、社、大队和生产队各级领导班子,其中二十多人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这批新“当家”的妇女干部,在党的“九大”以前都还是普通社员。现在,她们带领广大妇女和社员群众,朝气蓬勃地战斗在三大革命斗争的第一线。
去冬今春,大瑶山区到处掀起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大瑶山的春光来得格外早。社员们热情地唱道:团结的鲜花向着红太阳开,胜利的赞歌向着毛主席唱,大瑶山为什么金光闪闪哟?是毛泽东思想来照亮!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4版()
专栏:

新疆乌鲁木齐县东风公社各族人民,学习大寨贫下中农重新安排山河的革命精神,利用冬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建一条盘山渠道。这条渠道完工后,可把一千八百亩旱田变为水浇地,大大改变原来面貌。这是各族军民在开挖“团结渠”。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