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朝鲜农业劳动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
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和崔庸健同志等出席
金以勋同志致开幕词
 金万金同志向大会宣读劳动党中央的贺信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二年二月十六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农业劳动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十五日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堂开幕。
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出席了大会。
出席大会的还有:崔庸健同志、金万金同志和朝鲜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南朝鲜农民代表团和旅日朝侨祝贺团的代表、各道(直辖市)农业劳动者同盟的代表。
这次大会将总结朝鲜农业劳动者同盟成立以来的工作,讨论进一步贯彻金日成同志在朝鲜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纲领性任务。
朝鲜农业劳动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金以勋同志致了开幕词。他说:“这次大会对把全体农业劳动者同盟盟员进一步紧紧地团结在领袖的周围,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和把农业劳动者同盟的工作提高到更高阶段,将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大会首先选举了大会主席团。全体与会者一致推选金日成同志为主席团成员。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候补委员、内阁副首相金万金同志向大会宣读了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给大会的贺信。
贺信说,农业劳动者同盟的成立,进一步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基础,切实加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农联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业劳动者的革命干劲和创造性,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
贺信说:“把美帝侵略者从南朝鲜赶出去,统一分裂的祖国,是我国人民和农业劳动者所面临的最大的民族任务。
“农业劳动者同盟一刻也不能忘记反对美帝及其走狗朴正熙傀儡集团的殖民地军事法西斯统治和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重新侵略活动;要全力积极支持和声援为祖国的自主统一和争取民主、自由、生存权利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南朝鲜人民和农民的革命斗争。”
贺信还号召农业劳动者同盟同全世界革命农民进一步加强友好团结。
大会正在继续进行中。


第6版()
专栏:

巴勒斯坦游击队英勇打击以侵略军
二月上旬在加沙地带、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等地连续发动进攻,使敌军遭到重大损失
新华社大马士革一九七二年二月十五日电 据巴勒斯坦革命力量总指挥部在大马士革发表的战报说,巴勒斯坦游击队二月上旬在加沙地带、戈兰高地、西奈半岛以及以色列境内其他地区向以色列侵略军发动了十四次进攻,使敌人遭受重大损失。
在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游击队二月五日在加沙市泽通区对以色列一个连发动伏击,打死打伤一些以色列士兵。同一天,巴勒斯坦游击队在加沙市东部袭击一支以色列巡逻队,击毁一辆以色列军车,歼灭车上所有人员。九日,巴勒斯坦游击队还在哈农村附近用手榴弹袭击一辆以色列巡逻车。
二月一日、二日、四日、七日和八日,巴勒斯坦游击队使用火箭和迫击炮轰击了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一些军事阵地和营地,击毁一些军车、军事装备和设施,使以色列侵略军遭受一些伤亡。
在西奈半岛,巴勒斯坦游击队二日在库塞马附近的路上埋设的地雷炸毁一辆以色列军车,以色列军官两名被炸死,一名被炸伤。
这一时期,巴勒斯坦游击队在以色列境内发动了五次进攻。二月五日,巴勒斯坦游击队炸毁特拉维夫附近的胡隆移民点的一所军人食堂;六日,用炸药炸毁以色列主要执政党在特拉维夫的一个印刷厂;八日,炸毁特拉维夫以北纳塔尼亚一个以色列警察中心;九日,在海法炸毁一个以色列军人俱乐部;同日晚,炸毁海法附近一个以色列军营的仓库。
(附图片)
巴勒斯坦游击战士紧握手中枪,加紧进行军事训练。 
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非洲统一组织部长理事会十八次会议开幕
塞拉西皇帝主持开幕会议并讲话还招待全体代表
一些非洲国家外长强烈谴责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一九七二年二月十四日电 非洲统一组织部长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二月十四日下午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开幕。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主持开幕会议。他讲话时,要求这次理事会除了讨论非洲统一组织的行政事务外,还应该研究有关非洲南部的问题,研究非洲各国政府在非洲统一组织和联合国内能够采取什么主动行动。
他说,今天都很清楚,在津巴布韦,在葡属殖民地或者南非,非洲各国人民面临的一个敌人就是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联盟。
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谴责葡萄牙和南非殖民主义者最近几年加紧对非洲独立国家的领土进行无耻的入侵和袭击。他指出:“加紧在安哥拉、莫三鼻给、几内亚(比绍)和罗得西亚的野蛮的殖民战争是对非洲人民发动的新攻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说:“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联盟正在采取新的策略,我们有义务努力协作,制订共同的战略。”
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讲话之后,一些非洲国家的外交部长先后在会上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们是:索马里外交部长奥马尔·阿尔特·加利卜,摩洛哥外交大臣阿卜杜勒·拉蒂夫·菲拉利,肯尼亚外交部副部长布鲁迪·纳布韦拉,达荷美外交部长米歇尔·阿胡安梅努,塞拉勒窝内外交部长索洛蒙·普拉特。
他们在发言中强烈谴责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在非洲南部的统治,表示坚决支持非洲的解放运动。他们同意非洲统一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不仅应该讨论行政问题,而且还应讨论非洲面临的紧迫的政治问题。他们指出,非洲面临的紧迫的问题是政治和经济的解放以及恢复非洲人民的人类尊严问题。把非洲南部从种族主义政权和殖民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是需要经常注意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在开幕会议上,埃塞俄比亚外交大臣梅纳西·海尔当选为非洲统一组织部长理事会本次会议的主席。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一九七二年二月十五日电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二月十五日晚在这里举行招待会,招待前来参加正在举行的非洲统一组织部长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的全体代表。
非洲解放运动的代表和前来报道本届非洲统一组织部长理事会会议的外国记者也出席了招待会。
埃塞俄比亚首相阿克利卢·哈普特·沃尔德和埃塞俄比亚政府其他高级官员出席了招待会。招待会是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第6版()
专栏:

科威特和黎巴嫩发表联合公报
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
据新华社巴格达一九七二年二月十五日电 据科威特电台十五日广播,科威特和黎巴嫩发表联合公报,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呼吁阿拉伯国家采取一致行动反对以色列的侵略阴谋。
联合公报是在黎巴嫩总统苏莱曼·弗朗吉亚应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萨利姆·萨巴赫的邀请,自二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对科威特进行访问之后发表的。
公报说:“双方讨论了由于以色列继续占领阿拉伯领土而引起的危机和目前阿拉伯地区的总的形势。双方还强调,以色列军队必须从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全部撤走。双方还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重新获得他们的合法权利。”
公报还说:“科威特方面表示全力支持黎巴嫩反对它所遭受的威胁,这种威胁暴露了以色列对阿拉伯土地的野心。”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印度的民族压迫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印度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尖锐性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印度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泰卢固族、孟加拉族、泰米尔族、锡克族、马拉地族、古吉拉特族、阿萨姆族、奥里雅族等,其中印度斯坦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五亿四千多万的百分之四十六点三,其他各主要民族人口都在一千万到三千万之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此外还有一些人口较少的部族约有四千万。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殖民主义者执行了“分而治之”的反动政策,利用印度民族、宗教的错综复杂情况,不断制造民族之间的对立、纠纷和屠杀,以维持殖民统治。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英帝国主义的一些统治手法,对国内一些民族、部族和教族继续采取歧视和压迫的政策,激起印度各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大部分居住在旁遮普邦的锡克族(全国约一千万人),长期以来要求成立一个独立的“锡克斯坦”。英帝国主义对他们进行了残暴镇压。印度独立后,印政府继续歧视和压迫锡克人,把成千上万锡克人投入监狱。同时,为了缓和锡克人的斗争,印度政府特意在一九六六年把旁遮普邦划分为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前者以印度教徒为主要居民,后者以锡克人为主要居民。但不论是压迫和欺骗,都不能平息锡克人的反抗。
印度的一些人口较少的部族人民,受到的压迫、剥削和歧视更为残酷和严重。居住在印度东部及其邻近地区的大约六十万那加族人民和大约二十多万米佐族人民,长期以来一直为反对印度当局的压迫而斗争。为了缓和那加族人民的斗争,印度政府于一九四七年六月被迫同意那加族建立一个为期十年的“临时政府”,但不久就撕毁了这个协定。一九五二年,那加人民为了抵制印度的大选,在那加山区举行了自己的“全民投票”,百分之九十九的那加人民在这次投票中表示了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尼赫鲁政府马上通缉那加族领导人,并且派军队开进那加山区,进行血腥镇压。那加人民没有被印度反动派的武装镇压所吓倒,他们被迫拿起武器,走进丛林,同印度反动军队进行坚决斗争。
为了对那加人民进行政治欺骗,尼赫鲁政府于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宣布把那加山区划为印度的一个邦。但是,印度的这一手法也同样归于失败。
居住在阿萨姆邦米佐山区的米佐人民,早在英国殖民统治的后期,就开始进行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为了缓和米佐人民的斗争,印度政府于一九五○年在宪法上规定米佐山区划为阿萨姆邦的一个自治县,但实际上,米佐人民不仅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而且常常被征召到印度军队中去服役,印度政府还强迫他们使用阿萨姆语来代替米佐语。米佐人民于一九六六年二月二十八日举行了武装暴动。这时,上台不久的英迪拉·甘地政府派出大批军队进行镇压,屠杀了大批米佐人民。从一九六七年初起,印度政府还把几十万米佐人民赶出他们世代居住的山村,用刺刀把他们押进铁丝网围住的所谓“保护村”里,造成米佐人大批饿死病死的严重事件。
印度反动政府在国内压迫剥削印度各族人民,引起了广大印度人民日益强烈的反抗。


第6版()
专栏:新闻地理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从柬埔寨的金边附近开始,包括越南西贡河以西的大片地区,面积四万四千平方公里,其中柬埔寨约占五分之一,越南约占五分之四。
这是一个地势非常低平的大平原,海拔平均不到两米。湄公河从金边附近分出一条支流巴沙河(后江),和主流(前江)并行,由西北流往东南。平原上还有许多河曲与笔直的运河,以及大片沼泽。整个三角洲是一片水乡泽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垦为稻田。
三角洲包括四个地区:(1)前后江沿岸平原,土地肥沃,河网最密,公路少,小船是主要交通工具。(2)后江以西的金瓯半岛。沿海是红树林泥滩,内地有稻田和森林,人烟稀疏。(3)前江以东是同塔梅沼泽及西贡河平原。同塔梅雨季时一片汪洋,旱季积水淹到人的膝盖。西贡河单独入海,但有运河与前江沟通。下游沿岸也是沼泽、稻田。海轮可沿河上驶到西贡。以上三部分在越南境内。(4)柬埔寨境内,前后江的泛滥平原。多河曲故道,汇合许多支流。旱季地面硬结,雨季到处泥泞。
湄公河三角洲的开发历史短,基本上是个农业区。过去,这里是东南亚最大的稻米出口基地。现在由于美伪集团的摧残,敌占区内经济一落千丈,大片稻田荒芜,稻米产量大大减少。曾经是东南亚最大米市之一的西贡,以及金边,现在都依赖从国外进口大米了。
湄公河三角洲是英雄的印度支那人民打击敌人的好战场。如前后江沿岸密如蛛网的大小河道上,当地人民驾着小船往来穿梭,常常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同塔梅平原的抗敌英雄们,巧妙地利用自然条件,展开对敌斗争。他们隐蔽在一望无际的荷叶丛中,伺机捕捉敌人;有时又利用有利地形拖得敌人精疲力竭,然后给予毁灭性的打击。
(附图片)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简称。克什米尔面积约二十一万平方公里,人口五百万,其中穆斯林占百分之七十七,印度教徒占百分之二十,此外有少数锡克教徒和佛教徒。一九四七年,英帝国主义在印巴分治时,利用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在印巴之间制造争端。之后,印度扩张主义者又无理阻挠克什米尔问题的合理解决,从而形成了长期的争执。
按照当时英国分治印巴方案的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应划归巴基斯坦。但是印度政府利用它在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克什米尔归属印度。一九四七年十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武装冲突,一九四九年初双方停火,七月划定了停火线。在这次事件之后,巴基斯坦的控制区约占全部面积的五分之二弱,人口占四分之一,其余的地区在印度占领之下。印度占领区内成立了邦政府,巴基斯坦控制区内成立了自由克什米尔政府。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度、巴基斯坦两国政府曾多次举行会谈,并在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日两国总理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宣布,将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投票,由克什米尔人民自己决定并入印度或是巴基斯坦。但是此后,尼赫鲁政府一再违背诺言,宣称“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的构成单位”。一九五六年,尼赫鲁公开说“克什米尔已经并入印度”。在印度政府的操纵下,印度占领区的克什米尔制宪议会在一九五六年十一月通过新宪法,宣布查谟和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九六五年九月,印度政府还残暴地镇压了克什米尔人民争取民族自决的斗争,并且破坏停火线,向巴基斯坦发动武装进攻。一九六六年英迪拉·甘地上台后,继承了其父尼赫鲁的衣钵,继续推行扩张主义政策。
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我国外交部一九六五年九月十六日给印度政府的照会中曾经指出:“克什米尔问题应该象印巴两国向克什米尔人民保证的那样,在尊重克什米尔人民的自决权利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