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鼓足干劲 改天换地
——记四川省乐至县人民因地制宜兴修水利的事迹
乐至县,地处沱江和涪江的分水岭上,是一个“下雨水往两边流、无雨庄稼干断头”的“石骨骨”地区。人们叫它“干乐至”。过去,这里的穷苦人民,不少人过着流浪卖唱的生活。解放后,乐至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鼓舞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依靠集体的力量,兴修水利,逐步改变这里的自然面貌。近三年来,乐至县虽然遭到严重干旱,但粮棉产量不断上升。人们凭着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创造了乐至山河的新面貌。
    三次规划
一九五八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鼓舞下,中共乐至县委对全县的荒山、水源进行了第一次普查规划,动工修建二十三座水库。正在这时,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疯狂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强迫社队“退库还田”、“废塘还耕”,勒令已经动工的水库全部下马,致使乐至县仍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一遇天旱,吃水都成问题。县城开几百人的大会,得用汽车到十多里远的地方运水吃,有的地方吃水要走几十里路去运;全县三十万亩田,一年只能种一季,不少禾苗干死,有种无收。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摧毁了刘少奇一伙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乐至县各级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伟大教导,又一次对全县水利建设进行规划,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他们带领群众,一鼓作气,修好水库四十二座。
一九六九年,这个县又遭到了大旱,已修起的水利,远不能解决全县的问题。许多地方地干田裂,不能栽秧。远离水库的社队,旱情更重。这次大旱,使乐至县各级党委又一次深刻认识到,要彻底改变乐至的面貌,必须高举总路线伟大红旗,发扬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下最大的决心解决缺水问题。乐至县委又搞了第三次水利规划。县委领导成员,分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们跋山涉水,跑遍八个区、六十八个公社、六百二十多个大队,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查清了全县的山势、水源,制订出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的蓝图。这年冬天,乐至山河,红旗招展,社社队队,因地制宜,兴办水利。经过一个冬春,全县新修扩建水库四十五座,平塘三百零四口,扎石河埝六十多座,增加蓄水量四千多万方。
今年,乐至县遭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小春作物播下后,七个月没下雨,夏天又遇严重伏旱,烈日曝晒,象一团火,棉桃晒落,红苕叶子晒焦。在这样大的春旱和伏旱面前,由于水利建设的发展,增强了抗旱的能力。粮食总产仍然达到四亿二千多万斤,亩产六百零五斤;棉花总产一千零五十多万斤,亩产七十斤。与风调雨顺的一九六五年相比,粮食增产百分之十四点四,棉花增产百分之四十七点八。
    群策群力
乐至县各级党委,坚决贯彻执行“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水利方针,发动群众,大办水利。石伕、城关两区的贫下中农,决定在十里河上用石拱坝修座水库,测量是页岩。有人说:“页岩上修拱坝,是半天云上吹喇叭——空想(响)”。广大贫下中农斩钉截铁地说:“工程学上没有的这一页,我们坚决把它写出来。”于是,他们组织老贫农、老石工、水利员和革命干部组成“三结合”小组,带领群众边设计、边施工。石坝修高后,清缝没有木料搭架,就编制一个铁丝篓,人蹲在铁篓里清缝。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奋战,一座条石单拱坝屹立在页岩上,蓄水六百五十万方。
水库修成后,开渠配套工程更艰巨。要实现自流灌溉,需要钻山打洞修渡槽。天池、仙鹤、文峰、新乐等公社的贫下中农,要引水库的水,需要打通一个二千一百六十多米长的隧洞。在打洞中,没有电钻,就用手钻打;没有电灯,就用煤油灯或蜡烛照明;没有平车,就用肩膀挑;没有排水设备,用竹子做吸水筒排水。由于石头坚硬,钻子打在上面直溅火花,一天才打一米多。当打到两百米时,空气逐渐稀薄,人进去不到十分钟,就觉得喘不过气来。贫下中农就用当地打盐井的土办法,在洞顶打气洞通风透气。就这样,奋战三年,终于把二千一百六十多米长的隧洞打通了。
人和公社修一座长一百五十米、高二十米的渡槽,没有钢材,他们就打石头,修石渡槽。广大贫下中农,冒着酷暑严寒,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每天打石不止。经过半年,凭群众的双手和智慧,把一座石渡槽架起来了。
    乘胜前进
乐至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高昂的革命精神,战天斗地,改变面貌。昔日的“干乐至”,今天清水长流。新修水库、平塘、石河埝七千三百三十多处,蓄水一亿三千多万方,开渠七百多公里,建倒虹管十一处,架渡槽十一座,灌田面积五十一万亩,占耕地面积百分之五十六。
水利条件有了改善,乐至人民又向新的目标进军,使总路线精神更加发扬光大。他们首先抓一造变几造,积极改造冬水田,使过去一熟变为了两熟、三熟。今年试种的九万多亩双季稻,获得成功。有的社队不仅种两熟,还开始种三熟。天池公社六大队一生产队,全队水田四十九亩,过去一季都不能保栽,现在种双季稻四十亩、种三熟作物九亩。原来每亩只能收五百一十多斤,现在双季稻亩产一千一百多斤,三熟作物亩产一千五百多斤。全县有一千一百多个生产队粮棉产量跨过《纲要》。
乐至县原是全省有名的种桑养蚕区之一。他们在兴办水利的过程中,利用荒坡、河边、沟边、田坎、土埂、公路、渠道两旁种桑树七百多万株,既充分利用了水源,又保持了水土,还增加了对国家的贡献和集体的收入。每年,乐至人民都要向国家交售蚕茧一百一十多万斤,增加集体收入一百三十多万元。县办红旗缫丝厂,年产生丝五十吨,远销亚非拉等国家。
目前,乐至人民在县委的领导下,正在总结经验,继续高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伟大红旗,乘胜前进。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云海管天兵”
来到皖南雄伟秀丽的黄山,从温泉宾馆出发,途经十五华里的登山石阶,便到了“黄山第一处”——玉屏峰。在玉屏峰背后的远方,在茫茫的云海中,仿佛停泊着一艘待发的舰艇,这就是华东第一高山气象站——黄山气象站。它高高地屹立在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的光明顶,再爬十华里山路才能到达。黄山气象站是一九五五年建立的。十七年来,他们每天二十四小时坚持不断地观察着变化多端的天空,及时、准确地向各地有关部门提供高山气象情报,积累了系统的高山气象科学数据,为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这里,一批年轻的气象工作者,以千里云海脚下踩,风吼雷鸣只等闲的革命精神,与风、雪、雷、电、严寒进行搏斗,探索着高山气象的秘密。人们送给他们一个豪迈的称号,叫“云海管天兵”。
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气象站上空电光闪闪,雷声震耳。当青年气象工作者石惠民刚从观测场回到值班室时,突然一道电光伴随一个响雷,象一个重磅炸弹在房顶上爆炸。值班室里电话避雷器的胶木盖炸飞了,两盏煤油灯的灯罩也震得粉碎。在这一瞬间,小石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这个班还能不能值下去?想着想着,他的脸刷地红了,他默念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崇高的思想驱散了瞬间的杂念,他勇敢地迎着电光、响雷,走向观测场,按时作了观测记录,准时发出了报告。
一天午夜,一个震天动地的响雷,把正睡熟的团支部书记王传华惊醒了。凭着气象测报员对雷电的特有敏感,小王立刻跃身直奔值班室。果然,电话避雷器上的熔线烧坏了,值班的同志正在寻找新的熔线管。但是,一支也找不到。下山吧?来回五十里,要耽误发报。王传华冒着触电的危险,用一根铁丝代替熔线管接了上去,顿时,中断了的电话又畅通了。
因为气象站设在云表险峰,恶劣的气候和艰难的交通条件给他们带来了许多困难。南方的盛夏,象火一样的热,可是在黄山之巅,早晚都要穿皮大衣。一入冬,冰雪铺天盖地,温度要下降到零下二十多度。一年中,有二百五十个左右的雾天,大雾时能见度只有二十米左右。春夏之间,那瞬间盖头而来的电闪雷鸣,随时都威胁着在值班室、在观测场工作的同志的安全。然而,呼啸的狂风,刺骨的严寒,茫茫的云雾,惊人的雷电,阻挡不住他们紧跟毛主席干革命的前进步伐。
一天,下着鹅毛大雪,共青团员汪志员等三个青年人,为了到山下领取急需物件,冒雪出发。回来时,雪已积了半人多深。他们背着沉重的物件,用铁锹铲掉一堆雪,然后向前跨一步。在满山白茫茫的大雪中,他们以坚强的毅力穿过了黄山著名的险峰立马桥、万丈深渊的莲花沟、八十多度的百步云梯,走了整整一天。回到站里的时候,每个人的衣服都浸透了汗水。
在高山工作,给养极为不便,特别是新鲜蔬菜供应更为困难。青年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教导,发扬八路军当年在“南泥湾”开荒种地的革命精神,挑土在岩石上堆起蔬菜基地,种出了萝卜、马铃薯、菠菜、青菜、四季豆等十几种蔬菜。
年轻的气象工作者,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决心继续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革命,永远向前。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一瞥
在旧社会,整个内蒙古草原,虽然盛产牛羊,却没有一座象样的畜产品加工工厂。大量牛羊只能靠人工屠宰。这里出产大量皮张、牛奶,人们却买不到皮靴和乳粉。牧区流行的一首“奶子放酸肉放臭,羊毛皮张运不走”的歌谣,就是当时草原落后面貌的写照。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繁荣自治区的经济,满足国民经济和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于一九五六年,由国家投资建成了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现在,全厂有一千五百多名工人。从屠宰到制成成品,全部是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每天能宰杀七千多只羊或一千二百多条牛。
这些产品,除满足自治区广大农牧民的需要以外,还远销国内外,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品种不断增加,产量和质量也不断提高。
从厂部到每个车间、班组都设立了质量、卫生检查小组。配备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兽医和技术员,自上而下,层层把关。宰杀以前,兽医就对每一条牛羊进行严格检查,保证病畜、瘦畜不入厂。牛羊宰杀后,兽医和技术员,又在高压水管冲洗过的牛羊肉上,进行细致的检查,做到清洁卫生,然后盖上合格的印章,分等入库。
在加工车间的剔肉工段,工人们把从冷库中取出来的牛羊肉,按不同的规格分别剔出来,然后经过科学化验,用消过毒的白布和尼龙袋分别包装起来。发现稍有混杂,就重新剔过,然后再包装。
这个工厂的广大革命职工遵循毛主席关于综合利用的教导,坚持自力更生的精神,就地取材,发动群众,深挖生产潜力,充分利用牛羊的脏器蹄毛等副产品,生产出大量价值高的成品,每年为国家创造四百三十多万元财富。举例来说吧,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没有人看得起牛羊蹄壳的。但在这个厂子里,牛羊蹄壳却有多种用途。他们经过加工处理,从牛羊蹄壳中提炼出骨胶、蛋白质,剩下的渣子再制成农用肥料。
他们还用牛羊的肝、胎盘、胆汁、甲状腺、动脉管、大小肠等脏器制成胎盘片、肝膏片、肝精注射液、心舒平片等药;用牛羊的混合油、胰子制成药皂、钠皂、钙皂和各种香皂。全厂利用牛羊副产品的东西总计有一百五十余种。
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的工人,是由蒙古、汉、回、达斡尔等民族组成的。他们过去有的是浑身带着伤痕的奴隶;有的是手持羊鞭的牧民。现在有的成了熟练工人,有的成了工厂的技术员。一批由工人中培养的又红又专的技术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走进工厂,有一台剥皮机,特别引人注目。当牛羊宰杀以后,顺着自动滑轮通过这里的时候,只见一个年轻女工顺手抓住挂皮的钩子,往这台机器中间的齿轮上一放,“嘶”的一声,皮子就剥下来了。这台机器,就是回族老工人马彦波发明制造的。在旧社会,马彦波一天书也没有念过。他原来是个剥皮工,最初利用滑轮滚动的惯性,用手往下扯,不仅消耗体力,而且效率低,质量不高。他下决心改革这项设备,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的钻研,终于搞成了这台牛羊剥皮机。
蒙古族工人、共产党员图牧尔巴根,一九五八年放下牧羊鞭进工厂时,连一些工具的名称都叫不来。同他在一起工作的汉族工人同志,就耐心地帮助他学习文化,掌握操作技术,使他很快成长为一个熟练的制罐工人。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争芳斗艳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的工艺美术,正象春天的鲜花放射出鲜艳的光彩!
    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工艺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北京的故宫、杭州的灵隐寺、以及宋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建造的东阳南寺塔等,都保存了当年东阳木雕艺人的杰出作品。到清朝末年,东阳木雕逐渐发展演变为雕刻屏风、壁挂和日用家具。
可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东阳木雕这朵东方艺术之花,却遭到了极大的摧残。艺人们受尽剥削和压迫,流落他乡,过着朝不保夕的痛苦生活。东阳木雕濒临于绝灭境地。解放以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工艺美术的发展,东阳木雕如枯木逢春,获得了新生。木雕老艺人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他们积极创作,近几年生产了成千上万件产品。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艺人们还以高度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创作了“革命圣地”组雕。作品通过精心雕刻的《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等革命圣地,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英明领导下,排除“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干扰,取得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
东阳木雕艺人们以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对传统产品进行认真分析和严格鉴别,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如已经生产的《三打白骨精》群雕,艺人们集思广益,把孙悟空安排在重要位置,突出了“金猴奋起千钧棒”的英雄形象;从画面上可看出,诡计多端的白骨精在孙大圣面前,魂飞魄散,抱头逃窜;分不清敌我的唐僧,也顿开茅塞,清醒过来。
    醴陵瓷
湖南醴陵瓷器工业,正在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其产品不仅有釉下、釉上彩绘等五百多个花色品种的日用瓷和工艺美术瓷,还大力发展了电瓷、卫生瓷、建筑瓷等工业用瓷。去年,日用瓷总产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四点六,产品畅销国内外。
醴陵釉下彩瓷,是瓷工们创造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釉下彩”是一种装饰瓷器的方法,它是在素坯上描画后盖上一层薄玻璃质器,经过一千三百多度的高温煅烧,花纹和色彩透过釉层显现出来,比普通瓷器晶莹润泽,明彻清新,耐久不变色。在专门生产釉下彩瓷的群力瓷厂,老工人、技术人员和陶瓷美术工作者发挥集体智慧,仅今年上半年就创造了新器型七十多种,新画面一百三十多种。在积极创作现代题材作品的同时,美术工作者和工人还设计和恢复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画面和传统产品。
广大瓷业工人不但使传统产品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而且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根据群众生活需要,积极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一次,他们看到一些在田里劳动的社员,口干想找水喝,茶壶却空了。原来是茶壶小,带来的茶水不够喝。工人们决心生产一种大茶壶,满足群众需要。经过多次设计和试制,他们终于制造出轻便、美观的大茶壶,深受社员欢迎。
    常熟花边
常熟花边,是苏南地区的一项著名民间工艺产品,深受国内外顾客的欢迎。近几年来,它远销到了世界五大洲的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了我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在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一朵友谊之花。
解放前,常熟的广大农村劳动妇女,虽然都有绣制花边的高超技艺,但是,巧取豪夺的花边商和敲骨吸髓的洋老板却把她们视为“廉价的劳动力”,用三升浸过水的“花边米”,就可以换取她们需要劳动十天的一套花边制成品。在这样残酷的剥削下,常熟花边濒于衰败凋落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立即把广大花边女工组织起来,办了工厂,常熟花边获得新生。
不久前,常熟县花边工人们根据毛主席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首次设计和试制成功三套新型巨幅花边产品,即:长一百零八寸、宽七十二寸的长方台布,直径达七十二寸的圆形台布和长一百一十寸、宽九十六寸的大套被盖。这三项产品,既继承了我国手绣工艺品的精致细巧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国外突花工艺品的轻飘大方的长处;分别用了累累成串的葡萄球、盛开怒放的大丽菊和喜若迎亲的玫瑰花等传统题材做突花,象征性地反映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丰硕成果,和我国人民殷勤好客的民族风格。这三套产品一送到上海外贸公司,便博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目前,常熟花边的品种已发展到二百六十多种,还创造出了二十种新针法。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