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革命的深情 人民的艺术
——热烈欢迎罗马尼亚“巴纳特”民间歌舞团访华演出
中央民族学院 李耀宗 陶立凡
在迎接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愉快地观看了罗马尼亚“巴纳特”民间歌舞团的访华演出。这些来自喀尔巴阡山下、多瑙河边的罗马尼亚民间传统的歌舞节目,使我们既感受到罗马尼亚人民的友谊,又得到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伟大导师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罗马尼亚“巴纳特”民间歌舞团的演出,生动地表明了丰富的罗马尼亚艺术,是属于勤劳勇敢的罗马尼亚人民的。这些歌舞节目,大部分是在各民族中长期流传的民间艺术作品,描写的是人民的生活,表达的是人民的思想,富有当地的民间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早已为罗马尼亚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如动人心弦的《蒙坦尼亚的格鲁什舞》,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农民舞蹈。农民在春播季节,经常要跳起这个舞蹈,表达他们开耕的欢乐和对秋后丰收的信心。那飞腾的双腿摆动、干练的翻滚跌打、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严整的舞台调度,无不活现出罗马尼亚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在实际生活中,这种舞蹈常以“大群舞”形式出现。跳的人很多,因此常常成为农民教育自己、团结自己的艺术手段。我们从舞中看到:舞者围着一把彩伞嬉戏欢跳,彩伞代表着这一组人的旗帜。忽然,有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的人,竟离开人群,独自扛伞而去。这时,大家对他进行教育,告诫他不能搞个人主义、闹分裂,要依靠集体、搞团结,才有力量。在外国侵略者统治罗马尼亚国土的时候,农民这种战斗团结是十分必要的,它道出了千百万罗马尼亚人民的共同心声。所以,过去的反动统治者,曾经禁止农民跳这种舞。
除《蒙坦尼亚的格鲁什舞》这样土生土长的优美舞蹈外,我们还聆赏到许多具有罗马尼亚特有风格的音乐艺术。不论是婉转深情的民歌,还是节奏明快的器乐演奏,都反映了当地人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和斗争。乐队采用了塔拉戈特管、小提琴、大洋琴、风笛等传统乐器,在旋律的组合、节奏的交换等方面,都具有本民族独特的风格。招人喜欢的竖笛独奏,那小巧的竖笛就是牧羊人随身之物,用它吹奏的曲调,也大都是人民自己生活和劳动之音。
罗马尼亚“巴纳特”民间歌舞团的演出,使我们进一步看到,罗马尼亚人民不愧为伟大的人民,她富有反抗外来侵略的革命传统,自古以来就相信自己民族的力量,维护自己民族的尊严。根据同名民间乐曲改编的歌舞《安娜·鲁戈然那》,是献给斗争中的妇女的。题目是一个姑娘的名字,用地区作姓,是劳动妇女的象征,因而作品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歌舞中那奔放的气质、快速的旋转、激越的音乐、感人的唱词,交织成沸腾而充满活力的画面。作曲家改编时,正是奥匈帝国统治罗马尼亚,并把这一地区从罗马尼亚公国分割出去的时刻。他以含蓄的手法,表现罗马尼亚人民反抗外来占领者的战斗豪情,揭示出罗马尼亚人民酷爱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思想。唱词以悦耳的曲调让人们放眼远望,憧憬那山河统一和解放、梅花盛开的美好前程。此外,伐木工人的舞蹈《森林之舞》,也使人深受感染。它以刚劲、豪迈并富有生活气息的舞姿,展示出伐木工人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为了表现伐木工人的强大力量,舞蹈特意构思了男演员攀着女演员肘腕向后腾翻、女演员支持着男演员昂然挺立的细节。这个细节既形象地表演了树木在一排排地倒下,也以此表明:即便是被认为最弱的妇女,也是很有力量的。国内反动派也好,国外侵略者也好,在强大的罗马尼亚工人阶级面前,统统不过轻如草芥罢了。
罗马尼亚“巴纳特”民间歌舞团的演出,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罗马尼亚民间艺术的发展。罗马尼亚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国家,很早以来民间艺术就较发达。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的丰富和发展,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民间艺术团体和机构,这次访华的就是巴纳特县的专业民间歌舞团。该团成立二十余年来,通过艺术家们辛勤的改造、加工和富有艺术价值的表演,赋予了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以新的生命,使之为罗马尼亚火热的现实斗争服务。
还有许多作品,经过改造创新,用以歌颂新社会、赞美新生活,更是深受群众的欢迎。如,幽静的《多依纳》和欢快的《云雀》等乐曲,或使人仿佛听见水波的涟漪、森林的欢闹,或使人仿佛看见高山的雄伟、人民新生活的幸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教育作用。
尤其感人的是,罗马尼亚“巴纳特”民间歌舞团这次来华访问,仅二十人。就这么点人力,要演出一整场歌舞,是够紧张的了。然而,他们立志于中罗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对自己思想上、艺术上都要求很严。团长斯丹·杰鲁·米尔恰同志,不仅担负全团的领导工作和艺术指导,而且亲自登台表演,独唱,拉琴,还兼指挥。这样踏实苦干的思想作风和小型精干的组织形式,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的民间新文艺所必要的。
中罗两国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近年来,这种友谊又有了新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罗马尼亚“巴纳特”民间歌舞团访华演出,正在用他们的心血,进一步浇灌中罗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独唱演员安娜·帕卡蒂乌什演唱歌颂毛主席的中国歌曲时,是多么充满激情、娓娓动听啊!我们知道,她是罗马尼亚著名的歌唱家之一,音色高亢清脆、甜满柔和,唱《多依纳》调的民歌,唱得很好。她早就希望学支中国歌曲,表达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这次访华,她的愿望实现了。还在刚踏上中国国土的当天晚上,她就请求中国同志帮助,连夜学会了《万岁!毛主席》这支中国歌曲。当听到她深情地演唱这支歌颂毛主席的中国歌曲时,我们也情不自禁地敬祝罗马尼亚人民的领袖齐奥塞斯库同志健康长寿。
我们感谢罗马尼亚“巴纳特”民间歌舞团给我们带来了罗马尼亚瑰丽的民间艺术,带来了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深情。我们要好好向罗马尼亚人民学习。我们深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础上,中罗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必将永远盛开!(附图片)
班代拉会舞 靳尚谊 速写
左:女声独唱
下:摩尔多瓦组舞 本报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自觉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北京市十七路公共汽车是由前门开往南郊宋家庄的,途中经过十六个站,一百多个工厂,每天乘车的达八万多人次。我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阶级兄弟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做好安全行车、准点运行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我们在行车中遇到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工厂上、下班时间集中,早晨、晚上乘客拥挤,有些车站上车秩序不好。这个情况引起了我们车队党支部的重视。党支部认为:维护好乘车秩序,就可以加快车辆周转,缩短乘客搭车时间,一定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党支部的意见得到车队群众的拥护。许多老司机、售票员纷纷报名参加车站服务工作。
老司机张坤生同志,在旧社会受过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解放后,他为人民开车多年,因为眼睛有病,领导安排他在夜间看车。他每天清晨六点钟下班后,主动到客流集中的天桥站维持秩序。乘客中的老年人、带孩子的妈妈和孕妇,可以先上车,其他乘客按次序排队上车。他看见个别人不守秩序,就耐心说服,必要时还和他们的工作单位联系,加强教育,使这些人懂得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的重要性。近两年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张坤生同志天天如此。车队党支部表扬张坤生同志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把全车队二百多人分别组织起来,定点、定人轮流到各站去维持秩序。两三年来,我们十七路车,每天早晨客流量高峰时,在重点车站基本上能做到排队上车,老、弱、孕妇、儿童可以得到照顾。一到节日前后,全队同志几乎全部出动维持秩序。广大乘客也积极和我们合作,车辆周转比较正常,间隔适当,提高了运输效率。
根据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要保持良好的交通秩序,必须和广大群众紧密配合,共同维护公共秩序。我们建议各厂矿、商店、学校以及街道居民组织,要教育职工群众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形成以遵守纪律为荣的社会风尚。
 北京市人民汽车公司 杨明环


第4版()
专栏:

  张国瑞安全行车十四年
在首都电车公司司机、售票员中,传颂着共产党员张国瑞同志安全行车四十多万公里、十四年安全无事故的先进事迹。
张国瑞同志是一、三路无轨电车的司机。这两条行车线上,有火车站,有商业繁华区,还有游人集中的动物园。张国瑞同志开车十四年,始终保持安全行车,主要是因为他牢固树立了为革命开车的思想,善于总结行车中的经验教训,掌握了工作中的主动权,因而避免了许多事故的发生。
一次,张国瑞同志开车行驶到崇文门十字路口时,看见一个拾粪的老人骑着自行车和电车同方向行驶,当时他思想上并没有引起重视。突然间,老人的自行车猛向左拐弯,他立即紧急刹车,停车后,离老人的自行车只有两米远,险些发生事故。
事后,张国瑞总结了经验教训,他认为事故虽然没有发生,但自己思想上有些麻痹,麻痹大意是事故的祸根。以后,即使是同方向行驶的车辆,张国瑞也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临场措手不及。
要做到行车安全,就要经常注意车辆的保养。张国瑞不但是个好司机,而且还是一个好的保养工。他常说:人爱车,经常保养,行车中遇到情况时,车就服人;人不爱车,小毛病不修理,碰到意外情况,车就不听你的指挥。张国瑞上班时,总是随身带一套修车工具,班前班后都要细心检查自己的车辆,发现毛病,马上动手修好。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到电车站维持秩序。有时他还带上修车工具,主动修理坏车。 北京市电车公司宣传报道学习班


第4版()
专栏:

  人民的交通警
我们是北京市公共汽车司机,看到许多民警同志,为了维护好首都的交通秩序,勤勤恳恳,认真负责。郑士旺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经常在琉璃厂和烂漫胡同值巡岗。这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岗位,特别是烂漫胡同,靠近菜市口,行人、车辆多,维持交通可不容易了。但是,只要郑士旺同志值勤,就显得格外有秩序,行人车辆左来右往,有条不紊。我们开车通过他的岗,感到特别放心。
为什么郑士旺同志值勤,交通秩序就好呢?关键就在于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他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当作自己的重要职责。对于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总是从严要求,认真纠正,而且坚持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有一次,一辆满载棉花的汽车,棉花已经装得过高,上面还坐着几个装卸人员。郑士旺看见了,立即向司机指出,这样会发生危险,并耐心地向这位司机说明搞好安全运输的重要性,帮助他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这位司机听了以后,愉快地接受了郑士旺同志的意见。
在车多人多的大街上,总不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郑士旺同志遇到了这种情况,也能果断处理。一次,烂漫胡同口东西方向的车辆在正常行驶,一辆卡车从西往东疾驶而来。当卡车开到十字路口时,突然,一个农民骑着一辆没有闸的自行车,从南面的路口冲出来,眼看一场严重的事故就要发生!这时,郑士旺同志眼明手快,一步冲上前去,拽住自行车车把。卡车也来了个急刹车,终于避免了一场事故。
烂漫胡同有一个盲人工厂,每天上下班都有二十几个盲人从这里横穿马路;这里上街买东西的老人、小孩也特别多。郑士旺同志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经常搀扶他们过马路,很受群众称赞。一个盲人感激地问他:“同志,太感谢你了,你叫什么名字?”他回答:“我叫民警,以后有事你就叫一声。”
郑士旺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十几年如一日,不愧为人民的交通警。我们决心学习郑士旺同志处处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为人民搞好安全行车。
北京市人民汽车公司六路、十四路汽车司机 祁德祥、王洪成、柳之和等


第4版()
专栏:

  大别山上的“文化担”
——记民办小学教师黄克应教“跑学”的事迹
“文化担,
满山转,
全心全意为革命,
爬山越岭不畏难。”
湖北省大悟县王店公社五大队的贫下中农,这样来称赞他们的民办小学教师黄克应。三年来,黄克应肩挑“文化担”,翻山越岭,跑遍了这个大队的孤村独屋,勤勤恳恳为贫下中农的后代教“跑学”,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五大队在连绵起伏的大别山南麓,海拔一千多米,“山大独屋多,出门就爬坡”,村落分散,交通不便。全大队一百七十八户、九百五十三人,散居在四十一个山塆里。过去,这里的教育事业比较落后。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大队兴办了多种形式的学校,增设了七个小学教学点,学生比文化大革命前增加了四倍。但是,还有三十四名学龄儿童,因家务负担或隔山隔水等原因未能入学。
三年前的一天,大队党支部专门开会研究这些孩子的入学问题。会上,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黄克应回忆了自己的苦难家史。他激动地说:“这些伢都是我们的阶级弟妹,可不能看着让他们再当睁眼瞎呵。孩子们不能上学,就派人教‘跑学’,把文化送到他们家门口。”他还主动要求去教“跑学”。党支部支持他的意见,并勉励他克服困难,做好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黄克应回到家里,拿出一块大柳树板子,刨得光溜溜的,刷上油漆,做成小黑板,又把毛主席著作和其它教材、练习本、粉笔等教学用具装在一个筐子里,小扁担一挑——一副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山区“文化担”,就这样产生了。
黄克应高高兴兴地挑着“文化担”,来到了山塆里。但家长们对“文化担”还不习惯,孩子们对老师还不熟悉,工作一时开展不起来。
就在这时,公社党委副书记董光程为了支持“文化担”这个新生事物,特意同黄克应一起跑了三天。他逐队召开干部群众会,逐村访问学生家长,宣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黄克应在各生产队干部的协助下,热情地同孩子们交朋友,孩子们在哪里,他就把“文化担”挑到哪里,教放牛的孩子认“牛”、“草”等字,教带弟妹的孩子认“弟”、“妹”等字,使孩子们逐渐对识字学文化产生了兴趣。这样一天天过去,他终于把每个孩子的年龄、个性、家庭情况和活动规律摸得一清二楚。他根据实际情况就近编组,给放牛砍柴的孩子开“山头班”,给在家带弟妹的孩子开“家庭班”,把三十四名没有入学的适龄儿童和部分超龄少年分别组织在十二个教学点上。他又把十二个点分成两片,轮流在片上教课。从此,五大队的山村独屋,响起了孩子们的读书声。
为了加强语文、算术两科基础知识课的教学,黄克应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参加教师的业务学习,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比如珠算这门课,黄克应虽然能打算盘,但不怎么精通,更没有教学的经验。他为了教好课,不仅向老教师求教,还向会打算盘的贫下中农请教。他认真钻研教材,写教案,细心讲解,孩子们学了这门课都说易懂会用。去年冬天一个风雪弥漫的早晨,黄克应和往常一样,天刚亮就起床,挑起“文化担”正准备出发。爱人对他说:“风雪这么大,路上不好走,今天就让伢们休息一天吧!”黄克应笑着说:“大雪天,孩子们哪儿也不去,正是上门教学的好时机!”说完,他挑起“文化担”,顶风冒雪上了路。风紧雪猛,坡陡路滑,他跌倒了又爬起来。因为受了风寒,他的胃病发了,痛得额上直冒汗。但当他看到一个个等着上课的孩子们,高兴得顾不上歇口气,喝口水,挂起黑板就上起课来。这一天,三十多里路他一里也没少跑,该教的学生一个也没有缺课。天黑了,他才踏着皑皑白雪回到家里。
现在,这个大队过去没有上学的三十四名学龄儿童和二十四名超龄学生,在黄克应的帮助下,学习上进步很快,有的已经当上了生产队的记工员。
新华社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