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开矿的地下尖兵
  ——记东方矿务局六十三工程处国庆掘进队
贵州省大煤山上,云雾缭绕。不久前,就在这里的云海深处,东方矿务局六十三工程处国庆掘进队创造了全岩独头掘进月成巷五百零二点八米的新成绩。
国庆掘进队是一九六三年国庆节建立的。九年来,为了开发祖国矿业,这个队从北方到南方,从平原到高原,克服了重重困难、艰险,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几年来,这个掘进队的职工接连创造了全岩双轨大巷独头月进二百四十一点九米,二百六十米,三百零八米,四百二十三米和全岩独头掘进月成巷五百零二点八米的快速掘进新成绩,成为开发祖国矿业的一支地下尖兵。
    迎着困难上 争拣重担挑
为了使东方矿务局六十三工程处一号井迅速投产出煤,今年五月,国庆掘进队接受了建设一一七四运输巷的任务。这个巷道,是贯通第一采区的关键地段。这里地质变化复杂,断层多,岩石硬,而国庆掘进队使用的又是些旧的风钻、装岩机和手推车,因此,任务十分艰巨。但是,广大干部和工人怀着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增产煤炭的决心,迎着困难上,争把重担挑。
随着巷道的延伸,运输距离越来越长,调车成了影响掘进进度的大问题。共产党员、副队长王启富与工人、技术人员在井下一起劳动,一起想办法,研究出了长短道岔交替前进的倒车方法,加快了调车速度,提高了出矸量,保证了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国庆掘进队,共产党员刘海洲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装岩机的事迹,是掘进工人们不畏艰险,勇于克服困难的革命精神的一个例子。
去年十一月,在批修整风运动的高潮中,掘进队决心突破双轨全岩独头月进四百米的水平。他们夜以继日地战斗着。
“有情况,快撤!”突然,一班长、老工人刘海洲宏亮的喊声盖过了风钻的轰鸣。大家迅速安全地撤离了工作面。这时,走在最后面的刘海洲,回头看见装岩机还在里面。几十年井下工作的经验使他意识到,一场大冒顶即将发生;若有片刻迟疑,装岩机就会被砸毁,处理冒顶和今后施工就要受到影响。
在这紧急关头,刘海洲毫不犹豫地冲进险区,开动了装岩机的按钮。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刘海洲在装岩机手的协助下驾驶着装岩机一步一步地沉着前进。大家的矿灯照射着他,焦急地看着他……。装岩机终于在大冒顶之前的几秒钟被抢救了出来。震天动地的响声从刘海洲的背后传出,巨大的岩石倾泻在装岩机的身后。
在老工人言传身教的帮助下,国庆掘进队的青年工人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实践,成长为矿山建设中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
国庆掘进队的干部,有一半是有二十年左右井下工作经验的老工人。他们当了干部以后,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保持着工人阶级的本色。群众称赞他们是:“说理能讲出个路子,干活能干出个样子,困难面前能想出战胜困难的点子”。
在一次快速掘进中,遇到了硬岩石。风钻打一米多深的炮眼,快的要用三四十分钟,慢的要用一个多小时。掘进计划眼见要受到影响。怎么办?队长张秀常到井下亲手干,亲眼看,对每一台风钻打眼的情况都仔细标定,认真分析。一天,他发现有一台风钻只用六分钟,就打完了一个一米一深的炮眼。他马上对这台风钻进行解剖。他看完了钻,又看钎子,反复琢磨。他发现这根钎子的钎尾比别的长三毫米。原来奥妙就在这里:长三毫米就增大了风钻对岩石的冲击力,打眼就快;短三毫米就减少了风钻对岩石的冲击力,打眼就慢。于是,他们采取措施,加快打眼速度,保证了全月计划的超额完成。 
国庆掘进队的干部坚持参加劳动,密切联系工人群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力地促进了掘进工作。
    条件越艰苦,斗志更坚强
国庆掘进队,建队九年来转战祖国南北,建成了一对又一对矿井,刷新了一个又一个掘进纪录;广大职工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不变。
前年十月,国庆掘进队调到了大煤山。当时,工地一无房,二无路,三无水,条件很艰苦。在上级革委会的领导下,广大职工夜以继日地干了一个多月,劈山平地,修起了临时房屋二千二百平方米,安装管路三千多米。公路修通了,水电也送来了。他们的这些临时房屋,都是用旧竹子、旧席子、旧油毛毡修修补补盖成的,从远处看去好象一片鱼鳞,有人称作“鱼鳞房”。工人们豪迈地说:“大庆工人能在冰天雪地住‘干打垒’,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大煤山上住‘鱼鳞房’!条件苦,能锻炼我们的革命意志。”
今年二、三月间,上级给国庆掘进队下达砌碹任务,设计部门送来了施工图纸。在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施工方案时,他们发现有的设计比实际需要宽了。大家说,按这样的设计施工,不仅要新制槽钢碹箍,浪费大量钢材,而且要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工程量,影响工程进度。掘进队把这个意见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修改了原来的设计,为国家节约了一大笔资金。
              新华社通讯员(附图片)
  河北省枣强县客市公社客市大队社员在交流用大锅锥打井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为农业探寻地下水源
  山东省水文地质队在荒山秃岭和碱区洼地战斗的事迹
山东省水文地质队在搞好工业、国防水文地质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农业勘探地下水利资源,做出了显著成绩。
在“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山东省水文地质队党委,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等教导,批判了“支农吃亏”和“支农与己无关”等错误论调,进一步树立了为农业服务的思想。队党委统一计划,全面安排,组织力量,切实加强领导,使为农业找水的工作很快出现了新局面。泰安地区找水小组依靠广大贫下中农,帮助山区缺水的县、社、队查水源,选井位,打机井。他们根据一些民间找水谚语,进行科学分析,在过去被认为无水、贫水的荒山秃岭,找到了富水、淡水、浅水。他们还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情况的山区找水方法,在有关县、社进行推广普及,有力地指导了山区打井工作。现在,泰安地区四百多个生产大队,三十多万人口的吃水问题,已基本上得到解决。位于莱芜县北部山区的上游公社葫多罗大队,周围都是页岩,过去严重缺水,吃水要到十几里路以外去挑。地质人员对这里的地质构造、地下水的储存情况作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村东平缓的沟上定了井位,打出了甜水井,解决了多少年来没有解决的人畜吃水的困难。
长年战斗在鲁北聊城、德州、惠民三地区的水文地质人员,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对历年来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广大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作了认真研究,总结出了鲁北地区浅层淡水分布规律,编制了浅层淡水开采条件分区图;他们还采用水文物理勘探方法,及时准确地测定浅部含水层、深部咸淡水分界面以及地下水含盐量,为县社打井抗旱,提供了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
为了解决鲁北滨海盐碱地区社员的吃水困难,山东省水文地质队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风餐露宿,积极探索盐碱地区地下甜水分布情况,并为当地社员打了一些甜水井。庆云县严务公社十八苦村,地洼水苦,没有甜水井,一向是春天吃湾水,夏天吃雨水,冬天吃雪水。水文地质队的人员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为武器,克服种种困难,给他们打出了八个深孔,孔孔自流,而且水质很好,从而结束了十八苦村世世代代吃苦水的历史。
山东省水文地质队还积极采取措施,为县社培养水文地质人员,依靠群众找水探水。德州地区找水小组深入社队,以田间、地头、井边为课堂,以实践资料为教材,举办学习班,为县、社培养了一批水文物理勘探技术人员,推动了这个地区水文地质工作的开展。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渍水桶”变成“金水桶”
湖南洞庭湖滨的华容县景港公社,地势低洼,堤围水抱,以前是个有名的“渍水桶”。
一九六九年夏天,景港出现了一场少见的大暴雨,一夜之间,全公社有两万多亩水稻受淹。公社党委书记胡炳先的心情很沉重。这几年,早就想修一条协和干渠:第一次刚要动工,有人反映说渠道线上的住户思想不通,就决定把线路往右边偏一偏。但是右边线路上也有人家,又考虑朝左边移一移。就这样左右摇摆整三年,渠道没有修成。受灾,教育了这个公社的干部和群众。公社党委“一班人”决心改变“办事不落脚”的作风。他们到一个一个生产队去调查研究,一次一次地修订改变“渍水桶”面貌的规划,带领干部和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经过三个冬春的奋战,全社共开挖出大的渠道三十九条,全长二百七十八华里,兴建涵洞五百二十处,完成的土石方相当于前十八年水利建设土石方的总和,旱涝保收面积达到百分之八十五。
这个公社湖区的几个大队,田多人少,向来只种一季稻。能不能全面推广双季稻呢?公社党委副书记毛长生带着行李,在五爱大队第九生产队住下来,跟队干部和社员们同劳动、同商量、同学习,逐步解决了这个队全面推广双季稻的劳力、肥料、季节、种子、育秧等一系列问题。一九七○年,这个生产队的水田全部种上了双季稻,当年粮食亩产跨过了《纲要》,去年又超过千斤,全队平均每人向国家交售粮食一千一百多斤,成了全公社对国家贡献粮食最多的一个生产队。这个生产队的经验很快在五爱大队和全公社开花结果。去年,景港四万多亩水田全部种上了双季稻,并实现了良种化。全社粮食平均亩产九百三十七斤,比一九六九年增产百分之三十六。
今年八月,公社党委副书记彭绍南到田间了解晚稻虫害情况,发现有一种危害严重的害虫,因为还处于幼虫阶段,隐藏得很巧妙,不少干部和群众没有觉察到。彭绍南把大队干部领到田头,让善于捉虫的干部在现场捉给大家看,并且讲了防治方法,强调了干部熟悉生产、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公社党委改变作风,在全社带起了一种办事讲究实效的好风气,大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使景港的面貌日新月异。过去的“渍水桶”,正在变成五业兴旺的“金水桶”。今天,这里渠成网,树成荫,粮棉增产;猪场、鸡场、鸭棚、渔场、莲场也蓬勃发展。全社办起了七十七个社队企业,多种经营收入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了百分之七十。
               (据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一座空气清新的油库
管油库的人都知道:电、火、气是油库的三大忌。电能控制,火可以预防,就是油料受热以后产生的油气,最不容易对付。只要储油设备有细微的缝隙,油气就会跑出来,油也跟着往外漏,使库区充满着油味。油气过浓,就容易着火燃烧,影响油库的安全。福建省三○八油库的储油设备,除了油罐、油桶外,还有几千米长的输油管,储存的八十多种油料中,又有不少品种渗透力强,挥发性大。但是,由于他们加强了管理,库区里却是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油罐洁净,排列整齐,极少油味。
过去,这座油库是用油桶储存油料。一九六五年,部分油料改用油罐储存,并通过管道输送。但使用油罐以后,每当盛夏季节,法兰盘和闸阀就产生跑气、漏油的现象,既浪费了油料,又威胁着油库的安全。工人们决心要降服“气老虎”,解决漏油问题,不让国家财产受损失。为了找出跑气、漏油的原因,装卸工人孙明坑和其他工人一起,不顾天气炎热,利用休息时间,汗流浃背地蹲在法兰盘跟前,经过一个星期的仔细观察,发现法兰盘跑气、漏油很有规律:每到中午,漏油最多,油味也最浓。再把法兰盘拆开一看,原来,输油管里的油料,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受热膨胀,压力升高,法兰盘上的垫片红纸板被油浸透以后,当油料受热膨胀,压力上升,红纸板吸油达到饱和时,就发生漏、滴现象。用什么垫片才能克服这种现象呢?孙明坑联想到矿山上用的一种装置,用金属作垫片,结构严密,点气不漏。能不能把这种垫片用在法兰盘上呢?在党支部和工人们的热情支持下,孙明坑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获得成功。这种金属垫片质地比较软,紧贴在法兰盘上,又能随温度的变化而胀、缩,使气、油无法从这里漏出。
法兰盘的漏油漏气问题解决了,闸阀的跑气、漏油现象仍然很严重。领导和工人们又进一步采取措施,改进闸阀上的垫片。他们还根据油气的活动规律,因势利导,在油罐上接一条排气管,给油气以出路,等它凝成油滴之后,再顺着回油管流进油罐。这样,就大大减轻了闸阀的压力,跑气、漏油的现象也逐渐消失了。
三○八油库的工人和干部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深知“气老虎”非常顽固,必须坚持不懈地同它作斗争。他们先后建立和健全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坚持对各项储油设备做到勤检查、勤维修,及时消除隐患。去年夏天,有个工人发现埋着油管的地面上,有一处比较潮湿,仔细一闻还有油味,便赶紧向领导报告。党支部领导成员立即带领工人们赶到现场,把土刨开,果然发现这节油管有个小孔,油正从那里往外冒出。大伙立即通知卸货场停止进油,迅速把这节油管拆下来,换上一节新的。细小的漏洞及时堵住了,可是,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的工人们还不放心。他们想:“其它油管情况如何呢?”有人立即向党支部提出建议,要对两千多米输油管,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在党支部的支持下,他们跟有关部门联系,有计划地安排好进油时间和油料品种,然后干部、工人一起奋战半个月,把一节节油管都挖出来细细地检查,刮掉上面的铁锈,涂上防锈漆,然后再安装好。库区里的油罐,经过长期使用,表面上也长了锈,有关单位一时派不出人来维修。为了抢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这项任务,党支部就组织了一支突击队,专门给油罐除锈。罐底离地面只有一尺多高,除锈的工人要先躺在地上,一步一步挪进去,然后才能干活。工人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战斗。结果,计划需要五个月时间的油罐维修任务,只用三个月便完成了。
三○八油库从一九五六年建立到现在已经十多年,干部和工人们一直都是这样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地工作着、劳动着。他们不仅有效地消除了各种浪费现象和影响油库安全的因素,而且逐步从单纯的保管油料、供应油料,发展到自己维修设备,自己制造油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基本上做到了不漏油、不洒油、不混油,建库十多年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在全国石油管理系统中始终保持着先进的管理水平。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

  六盘山公路展新图
地处六盘山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交通建设事业呈现出一派崭新的面貌:一条条新建的公路伸向丛山峻岭,一座座桥梁架设在纵横的沟壑之间,一辆辆满载旅客和工农业产品的汽车驶向农村、矿山、林区和城镇。当年红军走过的许多羊肠小道变成宽广的林荫公路。六盘山区交通闭塞的历史已经结束了。
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给六盘山区带来了新的繁荣和兴旺。盛产毛竹山货的泾源县,过去由于交通闭塞,编织品无法外运,生产得不到发展。自从修通公路后,这里的回、汉族贫下中农把每年生产的数千吨山货,通过公路源源外运,支援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也促进了本县生产的发展。解放前没有一里公路的西吉县,整个运输全靠人背驴驮,现在全县二十三个公社已有二十二个通了汽车,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盘山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解放前,生活在这里的数十万回、汉族人民,由于交通闭塞,不得不把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用肩挑人背,到远处换些昂贵的盐碱、布匹等日用品,受尽了奸商的重利盘剥。直到一九四九年解放,这个地区只有二百多公里的公路线,而且还是断断续续,时通时阻。
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六盘山区的筑路大军,踏着红军长征时经过的道路,跋山涉水,劈悬岩,战急流,在巍巍的六盘山间修路,在滔滔的泾河上架桥,谱写出一曲又一曲胜利的凯歌。为了解决固原地区烧煤的问题,广大回、汉族人民决心从固原县的潘家堡到炭山煤窑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全长二十九公里,要通过高陡险峻的石砚子山。面对这座大石山,工人和技术人员没喊一声困难。他们攀荆条,踏石缝,在半山腰勘察出一条坡小路近的线路。接着,工人们凿开石洞,安上炸药,进行大爆破。就这样,他们团结苦战四个月,终于在七百米长的石山腰劈出一条公路。从此,一车车乌黑的煤炭运往固原、海原、西吉、隆德等地,各种工业品源源运进这里的各个山村,供应了人民生活的需要。
固原地区各县党组织带领广大群众,还不断对已有公路进行加宽、降坡、改线,提高公路质量。海拔二千九百多米的六盘山主峰,山高崖陡,是去西(安)兰(州)公路的必经之地。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开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汽车通过这里爬不上陡坡,还要强迫当地农民赶着牛来拉。解放后,经过几次修整,公路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人们不满足于这一成绩,又在一九六九年苦干一个冬春,裁掉九处弯道,降低了坡度,把单车道全部改为双车道,在翻浆路面上铺沙垫石,在路旁修筑了石砌拦墙,阻止了塌方。这条建筑在昔日被称为“人疑无路踏云过”的六盘山上的宽阔公路,现在各种车辆畅通无阻。
经过回、汉族人民共同团结战斗,如今六盘山地区的公路比解放前增加了六倍。全地区不仅县县通汽车,而且百分之九十五的公社也通了汽车,数十条乡村公路和西兰公路、平银公路、包兰公路干线相接起来,沟通了宁夏与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的交通,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