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迈步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
  ——记苗族学员龙玉山为革命刻苦学习
春福阿爹得了鼓胀病,在龙玉山精心治疗下,恢复了健康。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寨子。贫下中农高兴地说:“我们米垛苗寨的第一个大学生,象腊尔苗岭的杉木一样,长得真快!”
一九七○年九月,龙玉山从湘西凤凰县米垛苗寨到湖南中医学院学习。到了学校,阿爸对他讲的那件事一直牢记在心里。那是一九四五年,腊尔苗岭瘟疫流行,无医无药的苗寨,家家有病人,寨寨有哭声。龙玉山住的小小米垛寨,就有四十八个阶级兄弟被夺去了生命。……解放后,苗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化大革命以来普遍推行了合作医疗制度。为了迅速改变苗寨缺医少药的情况,党又把他送进了新型的医科大学。龙玉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为人民服务。
业务学习开始了。对于只有高小文化、连汉话都不太懂的龙玉山来说,困难真是不少。老师讲课他记不上笔记,书上中医名词术语一大堆,他看不懂。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他。他把不认识的字,写在本子上,画在手心里,见到谁就问谁,一直到弄清为止。学习“方药”课时,要在短时间里,弄清四百多味中药的治病原理,记住它们的名称、形状、性能、功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尽快掌握“方药”课的内容,他利用课余时间跑到标本室,把保色标本、腊叶标本与商品标本对比起来辨认。有时跑到药物苗圃对照盆栽原植物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他把一些常用药物的性能、用途编成口诀背诵记熟,很快掌握了二百多味常用中药。
看到龙玉山这样刻苦学习,同学们都很感动。但是,也有个别人好心地说:“小龙,业务学习抓得这样紧,不怕‘转向’吗?”龙玉山想起家乡因病不能干活的春福阿爹,深深地懂得,作为一个革命医务工作者,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还要象白求恩同志那样,对技术精益求精。所以他回答说:“为革命努力钻研业务,正是坚持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统一,正是坚持了正确的方向。”
为了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医疗技能,他勤学好问,不放过一个疑难问题,而且很注意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外科教师讲到胸部外伤产生“矛盾呼吸”时,他没听懂,晚上找老师再给他讲一次,回来后他又联想起与“矛盾呼吸”相类似的其它病症,查阅了有关资料。第二天,他向老师提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收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经络”课的内容比较难懂。他不以老师所讲的内容为满足,课余还借阅很多参考资料,把已经学过的人体解剖学和其它医学知识同经络课联系起来研究。他画了一个人体解剖图,把主要的经络名称、特点按部位注在图上,寻找经络穴位与人体神经系统的联系。深夜,同学们都入睡了,他还在灯下对照人体解剖图,在自己身上按照经络循行路线划线、点穴、扎针。他把书本理论和自己的亲身体会结合起来,对针灸学利用针刺协调神经功能,调动人体内在积极因素,增强体力抵抗素质的防病治病原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在学习中,龙玉山不仅认真刻苦地学习医学理论,而且重视医疗实践,实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临床阶段学习中,他有空就到病房打扫卫生,为病人端茶送水,和病人谈心,询问他们的发病史和治疗史,过去服过一些什么药,效果如何,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一次,医院收进一位患颈后痈的病员,他一边精心护理,一边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同时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治疗方案。在老师和医生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痊愈出院了。他深有感触地说:“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融会贯通。”
龙玉山坚持又红又专,为革命刻苦学习的精神受到同学们的称赞。他决心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继续前进。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深山文化播种人
  ——记河南省内乡县万沟山区教师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办学的事迹
在河南省内乡县夏馆公社的万沟深山区,有一支教师队伍。他们热爱山区,全心全意地为贫下中农办学,为发展山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亲切地称赞他们是“山区人民的好教师”。
万沟山区,处于伏牛山脊背老界岭南麓,沟壑纵横,地广人稀。全山区七个大队的七百九十七户人家,散居在两千四百多平方里的深山老林里。
旧社会,“穷上山,富下川”。这里的贫下中农,大多是几十年前从外地逃荒避难来的穷苦人。他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更谈不上学习文化。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山区文化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干扰和破坏,片面强调“正规化”,致使山区文化落后的面貌一直没有得到改变。
一九六五年秋,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推动下,夏馆公社党委决心改变万沟山区文化落后的面貌。共产党员吴廷甫等许多平原地区的教师,自愿报名到万沟去,吴廷甫等六位同志和山区原有的三十四位教师,组成了一支普及山区教育的坚强队伍。
当时,正是阴雨连绵的秋季。他们手拄拐棍,脚穿草鞋,顶风冒雨,翻山越岭,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行程千余里,走遍了万沟山区的七个大队、五十个生产队所在的山庄。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深入群众,一边劳动,一边宣传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调查适龄儿童的分布情况,同时,请老贫农诉说没有文化的痛苦和对办学的要求。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吴廷甫和几位同志提出了布点下伸,分散办学的方案。教师们人人争挑重担,纷纷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小湍河大队柳树生产队,座落在黄龙山的半腰上,孩子们上学,要翻山涉水跑四、五里路到小湍河去。教师柴兰庆自愿报名到那里去设立新学点,在柳树破天荒办起了第一所学校,使三十多名适龄儿童全部入了学。青年教师周树堂,开始在地处深山老林的小红寺河、炉场两个生产队进行巡回教学,没有路,他带上镰刀、斧头,割乱草,斩荆棘,在深山僻野开出一条路。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风雨严冬,周树堂的巡回教学从未间断过。
万沟的教师们,想山区贫下中农所想,急山区贫下中农所急,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把原有的十所学校办成二十四所学校,并且设置了一些巡回教学点。多数学校还采取了复式班、全日制、半日制、早班、晚班等多种教学形式,处处方便贫下中农子女入学,使学龄儿童入学率由百分之三十八迅速增加到百分之九十八,在深山区里普及了小学教育。
学校办起来了,为使学生能常年坚持学习,万沟的教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青年女教师胡改兰任教的许窑沟学校,出了校门就是陡坡深谷,草深林密,学生家长对孩子上学有点不放心,遇到风雪天,就不想让孩子到学校去了。于是,胡改兰每天早上把学生接到学校,中午让距家较远的几个学生留在学校和自己一起吃饭,下午放学再把他们送回家。葛条爬学校教师刘天林,有一次顶风冒雪到一个学生家里去教学,在翻越阴洞崖时,坡陡路滑,一连摔了几跤。他索性手攀荆棘,一节一节地往上爬,终于登上了山顶,为一个学生上了课。杨树坪学校教师姚秀荣,一个人在一个学点上,教四个年级的复式班。每天,她总是天不明就起床,一直忙到深夜。贫下中农感动地说:“老师为俺们操尽了心,费尽了力,真是咱们贫下中农的贴心人!”
万沟山区的教师,坚持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办学,使学龄儿童入学率连续几年一直稳定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为普及山区小学教育做出了显著成绩。一九六九年十月一日,他们的代表吴廷甫同志,来到首都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这对万沟山区的教师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他们豪情满怀,心潮激荡,在教育革命的征途上继续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奋勇向前,把山区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煤油灯下
夜幕徐徐降临,湖南临湘县江南公社人群熙熙攘攘,三五成群的男女社员走进了夜校。
在新洲大队第四生产队一间贴着窗花的堂屋里,墙壁上挂着夜校学员“出勤登记簿”。六十多个社员在煤油灯下,有的看书,有的抄写,其中有个四十开外的妇女,特别用功。原来她叫魏四元,有四个孩子,爱人肖垂春,是共产党员,生产队副队长。夫妻俩以前只字不识。这个生产队为了让孩子多、家务重的社员都有上夜校的机会,采取夫妻轮流到夜校学习的办法。魏四元入夜校后,成了“读书迷”。煮饭时,用火钳子在火灰里写;喂猪时,在墙壁上用指头画;爱人上夜校去了,她把小孩哄睡,叫上中学的孩子手把手地教自己练写生字,然后照着抄写十遍,二十遍。肖垂春看到老伴如此刻苦,生怕自己落后,一天,轮着魏四元上夜校,肖垂春抢着要去。大孩子看到爹娘争着上夜校,便说:你们都去吧,我在家里照顾弟妹。从此,江南公社流传着夫妻俩争着上夜校的故事。
新洲大队十四个生产队都有夜校。上夜校的男女社员由开始的一百多人发展到五百多人。通过学习,有一百多人摘掉了文盲帽子。社员们把学文化与学习毛主席著作、学政治结合起来,不仅巩固了扫盲成果,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理工科教材改革的一点体会
  大连工学院革命委员会
教材改革是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理工科教材的改革,一定要遵照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正确处理理论同实践的关系,符合学员的认识规律,便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本专业有关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
    坚持理论和实际统一
编写教材要真正贯彻“理论和实际统一”的原则,必须排除刘少奇一类骗子“左”的和右的干扰。我院《化工原理》教材的编写过程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
最初,教师在大连染料厂工人大学讲授“流化床”一章时,由于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没有肃清,又没有深入生产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基本上沿用了旧教材讲课。近几十年来,流化床这门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在石油化工、染料、冶金等生产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可是,教师讲流化床反应器时,却说不出它在染料生产中究竟有何用途;讲流化床操作特性曲线,竟拿不出一组实际操作数据来验证说明。学员问用这个操作特性曲线怎样指导生产,教师也回答不出。
为了重新编写教材,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然而,由于没有彻底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反动谬论,没有真正划清理论脱离实际和在实践的基础上着重向理论方面学习的界限,新编的教材又走上另一个极端。教材中用许多章节讲述流化床反应器的实际操作数据和具体结构尺寸,却很少讲设备设计的理论依据,对于设计流化床的三个主要参数,只讲三个结论公式,不讲它的由来和推导。学员死记这类公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照猫画虎算出一个数值,弄不清什么是影响最大、最小流化速度的主要因素,不认识流化床内物料运动的基本规律。学员说,这种教材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可就困难了。
毛主席教导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事实告诉我们,把理论与实践割裂、对立起来,不利于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使学员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吸取前两次的经验教训,编写《化工原理》新教材的教师,认真地对调查研究得来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注意从石油化工和染料生产中提出流化床的问题;从流化床实际操作状态入手,逐步进行流体力学的理论分析,并加强基本公式的论证和推导;在学员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较详尽地介绍和讲述国内外较先进的生产操作经验和设计数据,最后结合实际进行课程设计。这样的教材使理论和实际比较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要符合学员的认识规律
教学实践还使我们体会到,要让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牢固地掌握课程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编写教材时还必须针对学员的特点,符合学员的认识规律。如果忽略了学科内在的系统性,难易倒置,深浅无序,学员就会感到“台阶”高,“跳跃”大,看不懂,不利于自学。
例如,《水利工程测量》教材,批判了过去那种迫使学生死背硬记成套的仪器使用、成堆的测量方法的旧体系后,根据水利工程地形测绘的生产实际,讲述各种基本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但是,没有针对学员的特点,一开始就把实际生产的测量过程原原本本地搬到书本上来。第一章讲测量一个测区的“控制网测量法”,用很多篇幅讲述复杂的测量计算,控制点的选择、精密仪器的使用,最后才讲局部的简单的“碎部测量”。学员反映听不懂。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的认识总是“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教材开始就讲整体的复杂的测量,尽管它抓住了重点内容,既切合生产实际,又未削弱基本理论。但是学员的认识却不能一下就达到这样的广度和深度。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因此,教材的内容要注意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学习了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提高认识后,在组织教学和修改教材时,便首先从一种常见的“碎部测量”讲起,待学员有了初步测量知识,熟悉了基本仪器后,再扩大测量面积,引出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员明确,进行整体测量如果仍然用“碎部测量”方法,必定造成很大误差,达不到工程要求,从而十分自然地提出“控制网测量”方法。掌握了这种一般的测量规律之后,再分别讲各种特殊的“碎部测量”。这样组织教材比较符合学员的认识规律。


第4版()
专栏:

  辽宁财经学院深入进行批修整风
  推动教育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辽宁财经学院党委在深入开展批修整风运动中,联系教育革命斗争实际,认真看书学习,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狠抓教育革命,坚持深入到教学工作第一线,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使教育革命不断地向前发展。
这个学院自去年五月建立新党委以后,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有些领导成员受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不敢大胆抓教学,整天只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有的领导成员认为,自己是从军队、工厂来的,业务生疏,是“门外汉”,不敢抓教学。院党委在批修整风运动中,认真看书学习,狠批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大家认识到刘少奇一类骗子时而散布“智育第一”,反对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时而鼓吹“政治可以冲击其它”,其目的都是妄图干扰和破坏我们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这种忽而右忽而“左”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流毒不肃清,不很好地抓教学工作,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认识提高后,这个学院党委把教学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当作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党委五名常委,除留一人主持面上的工作外,其他同志都深入到教学工作第一线,参加备课、听课、讲课,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听取教师和学员的意见,实行面对面的领导。
这个学院的党委,在深入教学工作第一线中,特别注意紧紧围绕教学领域中反映出来的方向路线问题,向全院师生进行具体生动的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帮助教师分清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路线是非。有一个时期,院革委会副主任高林同志在财政金融系和教师们一起编写《工业企业经济核算》教材,第一稿的内容,政治理论多,业务知识少,政治与业务脱节,理论与实际脱节。他觉得这是个路线是非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要影响毛主席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他和这个系的教师认真进行研究,引导教师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和实际统一”的教导,深入地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把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际对立起来的反动谬论,划清了理论联系实际与实用主义的界限。在分清路线是非的基础上,对《工业企业经济核算》这门教材进行了解剖,肯定其正确的东西,揭露并肃清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反动谬论的影响。然后,进一步总结了教材编写的经验,制订出重新修改这门教材的计划。党委及时推广了财政金融系编写教材的经验,对全院三十七门教材都进行了解剖,提出教材改革规划。这样做,既提高了教师的路线斗争觉悟,又解决了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在深入教学工作第一线中,党委领导成员虚心地向内行的人学习,努力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党委书记王凤阁同志分工在外贸系蹲点,可是听不懂英语课。他就利用业余时间,请英语教师帮助他学习英语。后来,他发现这个系编写的英语教材,生活上和业务上的常用词汇很少。他就用自己学习英语的切身体会,和教师们一起研究了这个问题,改编了英语教材。这样的教材,就比较适应外贸工作的实际需要,受到广大工农兵学员的欢迎。
院党委领导成员在深入教学工作第一线中,还注意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帮助教师认真改革教学方法,和全院师生们一起,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教学管理。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为了普及文化教育,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创办了适应草原特点的学校。图为玛曲县尼玛公社贡玛一队的帐篷小学学生,在教师辅导下学习社会主义文化。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