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枣庄煤矿青春焕发
有七十多年开采历史、以盛产优质炼焦煤著称的山东枣庄煤矿,今天已建设成为一个拥有近二十对矿井的煤炭工业基地。从沂蒙山麓,到微山湖畔,在方圆近五百平方公里的煤田上,只见一座座现代化矿井巍然耸立,一对对天轮昼夜不停地飞转,一列列满载煤炭的列车驶向祖国各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枣庄矿务局六年的煤炭产量,就超过了解放前半个世纪产量的总和。这个矿地下煤藏还很丰富,目前已经掌握的煤炭储量,相当于解放前掌握的一百三十多倍,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老矿开发出新煤层
解放前夕的枣庄,原是一片萧条景象,仅有的一对半矿井被水淹没,两个小煤窑濒于瘫痪状态。解放后,枣庄矿工怀着强烈的翻身做主人的自豪感,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老矿,发展新矿。恢复扩建最早的陶庄矿,原是一个小煤窑,今天已发展成为年产一百万吨以上的大煤矿。去年,为了进一步挖掘潜力,矿工们又提出开发新煤层的建议。这个新煤层离地面垂直深度五百八十多米,开采比较困难。老矿工们敢想敢干,提出用水力开采的办法,得到矿党委的支持。要把埋藏得这样深的煤用水力开采出来,再用水力输送到地面,需要三段“接力”提升,最大的困难是缺少设备。矿工们说,老矿潜力很大,只要人勤手紧,修旧利废,就能自力更生解决设备问题。在上级的关怀和兄弟单位的帮助下,他们只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二十多华里长的管路、三个泵房、四个变电站和十台大型设备的改制、安装任务。其中,仅修复利用旧水管、旧水泵一项,就为国家节约资金几十万元。一年来,这个水采区的日产水平始终保持在千吨以上。现在的陶庄矿,水采和旱采并举,实现了一矿变两矿。去年他们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今年又月月超产,老矿不断为国家作出了新贡献。
采煤不断运用新技术
今天的枣庄煤矿,先进技术不断采用,新的创造接连出现,已经逐步改变了落后面貌。
解放前,枣庄矿工一天也没有摆脱过手镐刨煤、人力拉筐的笨重劳动。今天,全矿区采煤、掘进、运输、提升等主要生产环节,都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水体下采煤,过去人们不敢想象。而今,座落在微山湖畔的柴里矿,就在厚含水流沙层下安全地采出大量煤炭。柴里矿建矿八年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科学数据,为在微山湖下更大规模地采煤创造了有利条件。
煤矿通风技术不断改进,全矿区井下人员都能呼吸到足够的新鲜空气。一九六七年,陶庄矿在矿井独孔掘进中,用一台普通的扇风机和一列普通的胶质风筒,首创二千八百八十米长距离送风的优异成绩。今年,枣庄矿又创造单机单列独孔长距离通风三千七百九十五米的新成绩,把我国煤矿独孔长距离通风技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有关科学研究部门的帮助下,枣庄矿北井还安装了国产的大型可控硅供电系统自动化绞车,并且已经成功地运转了一年多。甘霖矿主井全系统自动化绞车也已经试验成功。
矿工大批走上领导岗位
今天,成了矿山主人的枣庄矿工,被大批地提拔到矿区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仅陶庄一个矿,解放以来从工人中提拔的各级领导干部就有两千多人。这个矿的党委副书记佘兴贤,解放前,当他的个子还够不到包工头的柜台的时候,就开始下煤窑拉筐。解放后,党把他送去上了煤矿专业学校。十几年来,他先后担任掘进、采煤、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领导工作,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管理着矿山,建设着矿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和工人们一起研究改进一种施工方法,使矿井开拓掘进的工效提高了一倍多。今天,在枣庄矿区的各级领导干部中,象佘兴贤这样工人出身的干部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沙漠深处的大寨花
 ——记永红大队蒙古族、汉族牧民艰苦奋斗建设草原的事迹
在腾格里沙漠中的查拉湖畔,有一个永红大队,被人们誉为“沙漠深处的大寨花”。
这个方圆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大队,属于宁夏阿拉善左旗腾格里公社,地处腾格里沙漠腹地。过去,这里是:“黄沙如山几百里,牛马骆驼不成群,茅屋毡棚没几间,过往路上无行人。”如今,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它已被建设成为一个以牧为主,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二年,这个大队的畜牧业生产连续六年持续增长。现在,全大队共有羊、牛、马、骆驼等大小牲畜一万三千五百多头,比人民公社化初期增加一倍多。近几年来,全大队共向国家交售大小牲畜五千四百多头、畜皮八千多张、绒毛十三万三千多斤。一九七一年,在三百多亩饲料基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四百零九斤,达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今年虽然遇到了严重干旱,农牧业生产仍然获得了丰收,牲畜饲料和社员需要的蔬菜、瓜果都自给有余。
永红大队的变化,是从狠抓草原基本建设开始的。
这个大队境内的草原,年年遭受流沙地吞蚀,又加干旱缺水,牧草长得不好,过去畜牧业生产很不稳定。一九五八年,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这里的蒙古族、汉族群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干旱草原上打了一些水井,解决了部分牲畜的饮水问题。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后,更加鼓舞了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戈壁沙滩开战,搞好草原建设的斗志。大队党支部领导成员为了掌握改造草原的第一手资料,带领几个老年牧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全大队的主要沟岔,探测流沙,勘察风口和水源。在这个基础上,领导群众制订了植树造林、打井挖泉、建设草原的全面规划。
一九六六年春,按照规划,这个大队建设草原的战斗首先在一个名叫头井子的地方打响了。这个地方,水源充足,土质肥沃。他们决定在这里植树造林,封滩育草。没有树苗,他们就骑上骆驼,往返六百多里,到甘肃省的民勤县买回六万棵沙枣树苗。这批树苗栽下去后,大部分被风沙打死,或者被沙埋掉,只活了两万棵。但是他们不气馁,认真总结经验,坚持年年在这里植树造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同风沙作斗争的战斗豪情。他们栽下的树苗,被风沙打毁一次,就补栽一次。六年来,他们不但在这里栽活了杨、柳和沙枣树十五万多棵,还在草稀的地方补种了沙蒿等野生牧草,把头井子草场全部封育起来。草场面积由七千多亩扩大到一万五千多亩,每年出产牧草由封育前的四万斤左右增加到三十多万斤。头井子变成了一个有水、有草、有林的新型牧草基地。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永红大队的蒙古族、汉族社员,在建设头井子牧草基地的同时,还在苏海图草场、南沙漠边缘、农田四周、渠道两侧和水井旁边展开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如今,全大队成活的三十四万棵树,长得葱茏挺拔,绿荫蔽日。随着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风沙灾害开始减轻,草场面积逐渐扩大,饲草产量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大幅度提高,为抗旱备荒保丰收打下了物质基础。
永红大队在进行草原基本建设过程中,还认真地解决缺水问题。这里,全年降雨量只有八十到一百毫米,而蒸发量却超过降水量的十几倍。过去,地面上只有几个小湖泊有点水,牲畜饮水发生很大困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牧民打井挖泉,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目前,他们已经打成七十到二百七十米长的水柜井六眼、深井两眼、圆井四十多眼。昔日干旱的荒漠草滩,如今变成了水草丰茂的新牧场。
开垦饲料基地是永红大队狠抓草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多年前,查拉湖畔是一片只长碱柴和毛毛草的荒漠碱滩。一九五八年冬天,这个大队的一百多名蒙古族、汉族社员来到这里安营扎寨,开荒造田。从那时起,他们顶风冒雪,连续奋斗了五个冬春,铲掉近千个沙丘,填平无数个碱坑,在碱滩上平整出一百九十多亩饲料基地,种上了粮食作物,解决了部分牲畜的精饲料问题。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一九六七年,他们又在这里开垦出饲料基地一百五十多亩,进一步提高了精饲料的自给能力。
在饲料基地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灌溉用水发生了困难。党支部决定把哈拉乌苏湖的湖水引来浇灌。哈拉乌苏湖与永红大队的饲料基地相距五里多路,中间全是高低不平的沙丘,要把水引来,就得开挖大量土方,从地下铺设一条引水管道。一九六八年初夏,共产党员靳宗湖带头组织起三十多人的引水工程突击队,来到施工现场,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他们苦战了七个多月,终于把五里多长的地下引水管道铺设成功了。广大牧民望着清澈的湖水流入饲料基地,欢快地歌唱道:千年死水变活水,万年碱滩变良田,全靠党的好领导,人民力量能胜天!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充分利用荒山、野林和水面
  巴中县多种经营蓬勃发展
四川省巴中县地处大巴山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土地面积三百多万亩,其中耕地不到三分之一。为了把其余三分之二的荒山、野林和水面充分利用起来,这个县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根据各社队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部署了农、林、牧、副、渔五业以及粮、棉、油、麻等各项生产。由于开展了多种经营,这个县在粮食连年丰收、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的同时,向国家出售了大量的棉花、油料、生猪、鲜蛋、蘑菇、蚕丝、白蜡、药材、桐油、辣椒、水果、烟叶等,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社员收入,活跃了农村市场。
多种经营的发展,为兴办小型工业提供了资金和原料。近几年来,这个县先后兴办了缫丝厂、罐头厂、制药厂、粮油加工厂、轧花厂等加工农副产品的企业,新建了农机厂、水泥厂、修配厂、水电站等为农业服务的工业。
巴中县各社队在发展多种经营中,注意充分利用本地的有利条件。如有的地方利用山洞代替玻璃室、恒温箱等试种蘑菇,效果很好。现在全县已利用了四百多个山洞种蘑菇,近两年共向国家交售了四百多万斤蘑菇。地处高山区的建设公社五大队,根据高山区的自然特点,山上种桐,山下栽桑;同时广泛采集野生饲料养猪养牛。甘泉公社园艺场大队,土质很差,他们便实行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持了水土,粮食由低产变高产,每年还产水果二十多万斤,粮食储备和资金积累年年增加。土地较少的三合公社六大队,充分利用田边地角、屋前屋后等零星空地,种植了一百三十五种药材,今年平均每户社员的药材收入有二百多元。(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军民携手建海岛
秋末的福建平潭岛,分外妖娆。郁郁葱葱的木麻黄和二百多条纵横交错的防风林带,象绿色的屏障,环抱着田园和村庄;一道道坚实的海堤,抵挡着汹涌的海涛;许多“军民水库”和“爱民水塘”的流水灌溉着大片良田。在这里,军民同心建岛的生动事迹到处传颂。
平潭岛上有个芦洋埔,方圆三十平方公里。过去,这个地方沙丘连绵,风沙滚滚,历史上有过“狂风过处黄沙起,一夜埋没十八村”的悲惨记载。解放后,县委制定了绿化荒沙滩的规划。驻岛解放军和贫下中农一起,从十里外的山上挑来泥土,把一株株树苗栽培起来,营造了七十条防风林带,荒沙滩的面貌改变了。
竹屿港,拥有一万多亩荒海滩。一九七○年,中共平潭县委根据群众的要求,作出了开发海滩的决定。开发这个海滩,要从湖里引水灌溉,这就必须凿通顽石累累的虎头山,开挖一条主干渠。驻岛部队主动承担了这项艰巨任务。他们顶烈日,抗酷暑,劈山开石。经过七天三夜的艰苦奋战,征服了虎头山,开出了一条长一百六十米,深四米,宽六米的主干渠。接着,一支一万四千多人的围海造田大军开向荒滩。军民并肩战斗了两个多月,终于在这盐碱滩上修起了堤坝,开出了农田,种上了水稻和蕃薯。
平潭岛军民围海造田,不仅发展农业和渔业,还建设盐场。他们挖平了三座山,筑起了三条海堤,总长达八百二十五米。现在,一个面积达八千亩的火烧港盐场即将建成。
平潭岛的今昔发生了很大变化。岛上的每一项工程,无一不是军民团结、共同战斗的成果。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