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浠水县粮食局认真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
配合有关部门帮助社队多增产广积粮
湖北浠水县粮食局认真贯彻执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立足本职,面向生产,为促进全县粮油生产作出了成绩。
一九七○年春,浠水县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蓬勃向前发展。同农业生产有着直接关系的粮食部门,怎样适应这一新的形势?除做好本职工作,还应该做些什么?
在浠水,有个时期,粮食亩产量一直徘徊在八、九百斤。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种子不好。县粮食局发现这个问题后,组织职工进行认真讨论,使大家明白了,粮食部门在帮助社队发展粮食生产方面是有很多工作可做的。他们积极配合农业、科研部门,在改良种子上大做文章,实行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和辅以调剂的方针,三年之内,使主要作物的种子,在全县基本上更新。正在全县普遍推广的“先锋一号”、“农桂”稻种,“川油七号”油菜种,“鄂光”、“鄂岱”棉种,“猴子毛”黄豆种等等,都有粮食部门职工的一分心血。就拿“川油七号”在浠水落户的经过来说:一九七○年,县粮食局派了一名职工,到四川剑阁县化林大队参加劳动,了解从油菜生长到收获的各个生产环节,看到优点确实很多,然后引进试种。今年,“川油七号”在浠水全面开花,不仅获得高产,每百斤菜籽的出油率较当地的“浠水白”提高六斤。
加工是生产的继续。“向加工要粮、要油”,这是增产粮油的又一个方面。浠水粮食局不断总结推广加工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加工产品的出品率。仅油菜籽一项,今年农村社队增产菜籽油就达二十三万五千三百余斤。贫下中农赞扬说,这等于不花本钱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浠水县近几年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从备战备荒出发,在粮食丰收以后,怎样帮助社队广积粮,这也是粮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巩固社队集体储粮,他们坚持秋抓、冬储、春管。从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入手,开展群众性的节约储粮活动。粮食局的几位主要负责人,深入到第一线,发现典型,及时总结,加以推广。圻阳公社东方大队坚持“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十年如一日,使集体储粮达到每人平均五百一十斤,社员家庭也基本做到了户户有余粮。燕毛公社燕毛大队贫农社员周细花,“细水长流”十二年,节约储粮二千一百三十九斤,还存有可吃用一年的油、柴、菜。粮食局先后总结、推广了这些先进经验,推动了全县社、队广积粮。到目前为止,全县社队集体储粮五千二百八十多万斤,社员个人储粮八百八十七万斤。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编后

  为增产粮油多作贡献
在粮食工作中,抓好吃、管、用三个环节,深入开展群众性的节约储粮活动,这是粮食部门广大职工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从根本上说,要做好粮食工作,保证国计民生对于粮食的需求,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提高粮食、油料作物的产量。在这方面,粮食部门有没有工作可做呢?有人认为,增产粮油是农业部门的事,粮食工作就是称称吊吊,写写算算,抓好购销调存就算完成了任务。当然,这些工作都要做好,但如果仅仅满足于这一点,是很不够的。浠水县粮食局大力帮助全县社队更新良种,努力提高粮油加工产品的出品率,使全县粮、油获得显著增产的事实说明,粮食部门立足本职工作,促进粮油增产,路子还是很宽的。
浠水县粮食部门广大职工所以能够对增产粮油作出贡献,主要是他们牢记毛主席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在工作中不墨守陈规,通过本身的业务活动,勤勤恳恳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他们这种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第2版()
专栏:

  为了不使粮食受损失
江苏淮安县粮库,从一九六四年以来,多次被评为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粮库。这里记述的是这个粮库的职工,群策群力管好粮食的几件事。
    一只米象也不放过
今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淮安县粮库第三幢仓室保管员章万洪拿着手电筒,沿着仓室墙根,一步一步朝前查。查到门口,看见一个小黑点,被手电一照,一动也不动了。小章蹲下身,用手指一拨,是一只米象。他吃了一惊:“不好!哪来的米象?”会不会还有呢?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第二只。
小章回到宿舍,翻来复去地想:米象这东西虽然小,对粮食的危害可大得很。这仓室刚刚熏过,米象是从哪里来的呢?第二天天刚亮,小章又到仓室里里外外去查,终于找到米象的来处。原来附近公社有个社员带来几十斤小麦,到粮站兑米,这只米象就是从这些麦子里跑出来的。
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小章立即找到防化员,一起处理了这些小麦中的米象,又把仓室里可能受感染的粮食翻出十六万多斤进行局部熏蒸。小章还开动脑筋,在仓室窗户下面打上了防虫线。这样,室外的虫子就不容易爬到仓室里去了。
    暴风雨中的战斗
去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忽然下起倾盆大雨。转眼之间,粮库南头的路面上、场地上,积起一大片雨水。路东边十几个粮囤子的二百多万斤粮食受到严重威胁。
粮库事务长陆文龙同志,拿着一把铁锹,第一个从宿舍里冲了出来。接着,郭大轩、陈兆明等,也不约而同地来到粮囤旁。怎么办?老陆说:“东边围墙外面有个池塘,我们把围墙底打通,把水放进池塘里去。”说罢,一纵身翻上围墙,只见围墙外白茫茫的一片,池塘已经满了,外面的水位比院子里还要高。
瓢泼大雨一个劲地下,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开沟,把水放进西边的涧河里去。”
“对,就这样干!”大家抬头一看,粮库的领导同志李铭明等也冒雨赶来了。
隆隆的雷声,哗哗的雨声,呼呼的风声,同噼噼啪啪的撂泥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曲斗天保粮的战斗乐章。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战,场地上、路面上的雨水,顺着排水沟流到涧河里去了,二百多万斤粮食保住了。
本报通讯员
    老保管员查粮
一个冬天的早晨,老保管员袁顺荣从一个露天囤旁走过,嗅到一股甜丝丝的味道,抬头一看,囤顶席子上没有霜。他说了声“不好!这粮食坏了!”就大步跑去找负责保管这囤粮食的人,说道:“你那个囤子粮食发芽了,要赶快处理。”那人不相信。老袁找来梯子,同他一起冒着凛冽的寒风,爬上囤顶,揭开囤头一看,呀!稻子果然生了一片淡黄色的芽。那人吃了一惊,佩服地说:“老袁哪,要不是你,这囤稻子要出大问题了。”老袁语重心长地说:“别看这里粮食堆山压岭的,可每一粒都来之不易呀。党和人民把这么多的粮食交给我们保管,千万粗心大意不得呵。”这囤粮食经过及时处理,大大减少了损失。


第2版()
专栏:

  党委要关心节约储粮工作
书记要亲自抓
几年前,我们公社有的领导成员对社员生活安排、节约储粮工作重视不够,片面地认为,只要粮食生产搞好了,粮食征购任务完成了就行了,节约储粮工作抓了也节约不了多少。
一九六八年,我们公社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当时,我们存在盲目乐观情绪,满足于粮食多,放松了节约用粮、储备粮食的工作,结果国家返销了四十多万斤。这件事教育了我们,使我们认识到,节约储粮是关系到革命、生产和群众生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切实抓好。
一九七○年,我们公社党委作出了一定要抓好节约储粮工作的决定。党委书记亲自到吃返销粮多、节约储粮工作搞得不好的光宗大队第一生产队蹲点,组织干部和群众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开展忆苦思甜活动,学习节约粮食、储备粮食的先进经验,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路线斗争觉悟,鼓起了革命和生产的干劲,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高潮。社员群众积极节约储粮,干部带头节约储粮。经过干部、社员的艰苦奋斗,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仅扭转了连续八年吃返销粮的局面,还向国家交售了三万斤余粮,集体储备粮食七千九百多斤,成为节约储粮的先进队。光宗大队第一生产队的转变,使我们尝到了抓好节约储粮的甜头。
从这以后,我们决定由一名党委副书记负责常年抓社员生活安排和节约储粮工作,党委定期研究情况,制定措施,解决问题。
    坚持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
在开展节约储粮工作中,我们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丰年容易大撒手,歉年储粮更难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全公社范围内宣传推广了爱民大队九年如一日节约储粮的经验。这个大队在党支部书记林正勋的带领下,为革命节约储粮,普遍建立了勤俭持家小组,每年坚持秋抓储(储粮、储菜),冬抓用(计划用粮),春抓种(种早熟作物、种春菜),夏抓采(采集各种能食用的野生植物),年节抓教育(教育群众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九年来,他们集体和个人储备粮食共达三十六万三千斤,够全大队社员吃一年。一九六九年,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全队动员起来,在秋冬两季收储蔬菜五十三万斤,在春夏两季还采集一些野菜。这一年,不但没动储备粮,还把剩余的种子储备起来。爱民大队节约储粮的先进事迹,使全公社广大群众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都表示:向爱民大队学习,爱民大队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以路线为纲加强思想教育
粮食问题,历来是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开展节约储粮工作的过程中,阶级敌人经常暗中散布谣言进行破坏。部分群众由于受旧思想、旧习惯的影响,有时对节约储粮也存在一些不正确的看法。我们始终以路线为纲,发动群众,揭露批判阶级敌人的谬论,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力地推动了节约储粮工作。
今年国庆节前,有的人看到丰收在望,放松了节约储粮工作,个别地方出现了用粮大撒手的苗头。各大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路线教育,有的召开忆苦思甜会,有的进一步研究节约粮食的方案。我们公社还召开了大队和生产队干部会议,以“丰收了怎么办”为题,讨论如何进一步搞好节约储粮工作,同时交流先进经验。大家决心做到:丰收不忘灾区人民,丰收不忘歉收年,丰收不忘节约,一定要为革命搞好节约储粮工作。
中共吉林延吉县光开公社委员会


第2版()
专栏:

  帮助生产队管好储备粮
江苏常熟县东张公社粮食连年丰收,集体储备粮逐年增加。为了把这些粮食保管好,减少损耗,东张粮管所把帮助生产队保管好粮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他们在购销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抽出一定力量,帮助全社二百三十多个生产队,检查粮仓安全情况,熏蒸仓库,防虫灭鼠。粮管所党支部书记王振明到九大队第七生产队,发现这个队储存的二千斤元麦,由于晒得不干,有发热、生虫的苗头,他立即把这个情况告诉生产队,并和干部群众一起翻晒,使这批麦子未受损失。
东张粮食管理所的同志在实践中体会到,要保管好储备粮,必须首先帮助贫下中农和队干部提高为革命管好粮食的自觉性。他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使大家认识到,保管好储备粮是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千万不可大意。三大队一个生产队的干部,由于对管好粮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储备粮里的鼠害很严重。粮管所同志便和生产队的干部谈:一只老鼠一年要吃多少粮食,如果粮库里有一对老鼠,一年能繁殖多少小老鼠。生产队干部受到生动的教育,他们立即订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粮制度,注意防鼠、防潮,对粮食经常检查,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成为全公社保管粮食的先进单位。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一个集镇的变化
陬市,是湖南沅水下游的一个农村集镇,有居民七千多人,其中闲散人口近六百人。这些人既不从事生产也很少参加学习,多数靠亲属供养,少数靠国家救济。就是这样一个集镇,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办起了许多集体生产事业。这个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呢?
事情得从当地银行开展储蓄工作说起。去年年初,桃源县人民银行陬市分理处在上街居民委员会办了个居民储蓄点,动员居民储蓄。可是,办了三个月的点,只收储了三十多元。他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应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帮助农民增加生产,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从农民取得税收”的教导,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认识到储蓄工作离开了发展生产,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认识提高以后,他们再次来到上街,决心首先帮助闲散居民发展生产。
在镇党委的领导和银行的协助下,动员了五个困难户,因陋就简,办起了一个竹器厂,编制土箕、蛋篓等。三个月时间,发展到三十五人,产值达八千二百八十二元,为国家提供税收二百六十五元,竹器厂增加纯收入一千六百五十八元。居民群众赞扬这个银行分理处,说他们“忙到了关键上,帮到了点子上”。两次到上街,两种工作,两种结果,使这个银行分理处的职工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的自觉性。
为了进一步把全集镇闲散居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有关单位在居民中作了深入的动员工作。
开始,有个别资本主义自发思想比较严重的人,留恋个体单干,不愿参加集体生产;家庭收入多、生活过得好的人,舒舒服服图清闲,不想参加集体生产;一小撮阶级敌人则跳出来造谣诬蔑。大多数居民却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为什么在家吃闲饭!”随着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的步步深入,居民中各种糊涂认识逐渐消除。自动报名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组织起来以后,银行分理处又和街道干部、居民一起研究,按照个人特长和身体状况,分别不同工种,作出合理安排:组织家务事多一点和有些劳动能力的病残人参加竹器厂生产,或把原材料带回家去做;对劳力较强的,就组织他们办起了弹花厂和搬运组;对年龄较大、又有一技之长的,组织他们办起了蚊烟、钉子、草鞋、鞋刷、缝纫、修配等厂(组);他们还帮助二十六个有种菜经验的老年人在荒坡隙地上种了四十多亩蔬菜。通过因人制宜、逐人安排,全镇闲散居民,大多数人参加了街道厂(组)生产。街道厂(组)由原来的六个增加到三十四个。
这些街道厂(组)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实行修旧利废,大搞综合利用。他们在人民银行陬市分理处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同附近的厂矿、机关和农村社、队挂钩,利用各种边角废料,生产了多种产品。解放街竹器厂利用本镇沅水木材运输局做篾缆剩下准备当柴烧的黄篾,生产了农用雨具和包装用品二十多种,产值达一万六千多元。解放街钉子厂,从附近的棉纺厂、轧花厂等单位的废品堆里,清出了从棉花包上剪下来的废铁丝头八千四百多斤,加工成铁钉供应市场。
一年来,这些街道厂(组)为农业生产了各种铁、木、竹农具和雨具二万五千四百多件,为商业部门生产了竹器包装用品四万一千四百多件,鞋刷三万五千多把……。此外,还生产了四十多万斤蔬菜,养了二百零五头肥猪。
随着许多闲散居民参加生产劳动,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街道工厂既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厂房,又是学习的课堂。上街居民中的一些人,过去“无事串门扯白话,惹事生非常吵架”,现在劳动学习在一起,吵架扯皮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由于闲散居民参加了生产,去年一年,全镇少开支国家救济款八千八百多元,还为国家提供一万一千多元税收,集体积累二万一千五百多元,储蓄事业也迅速向前发展。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安徽省宿松县城关公社马坂大队李屋生产队社员把好粮交售给国家。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