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农业学大寨


第1版()
专栏:

  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参加生产领导生产
江苏四川安徽秋播工作基本结束
江苏
新华社南京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三十日电 江苏全省的秋播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小麦、大麦、元麦的播种质量普遍比较好。播种较早的淮北地区,小麦一片葱绿。
近几年来,江苏省农村广大干部和社员战胜了自然灾害,“三麦”连年获得较好收成,涌现出一批高产社、队。今年七月,中共江苏省委组织有关部门,总结、推广了苏南地区沙洲县塘桥公社、里下河地区泰县沈高公社河横大队和徐淮地区一些社、队“三麦”高产的经验。泰县县、社、大队三级按照本县高产典型河横大队的技术要求,在秋播中搞了八百多个样板点,三千七百多亩样板田,具体帮助干部、社员掌握夺取“三麦”高产的技术措施,推动全县较好地完成了秋播任务。
今年夏、秋两季江苏省各地气温比较低,推迟了秋熟作物的收割时间,给秋播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全省农村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加快秋播进度,并且强调播种质量,使秋播工作搞得扎扎实实。苏南地区和里下河地区许多社、队根据农活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劳力,采用先开沟、后割稻,先运肥、后翻土,先催芽、后播种等措施,做到熟一块、收一块、翻一块、种一块,加快了秋播进度。徐州地区许多社、队,针对水稻面积扩大以后晚茬麦多的特点,今年推广了开沟条播和小麦移栽等新技术,保证全区五百八十多万亩“三麦”适时播种。
在秋播过程中,江苏省农村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派出大批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调查研究,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更好地调动了社员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许多社、队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从全局出发,在抓紧播种“三麦”的同时,合理安排土地、劳力和肥料,种足、种好绿肥作物和油菜。目前,全省油菜和绿肥作物的播种计划已全部完成。
    四川
新华社成都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三十日电 四川省小麦、油菜、蚕豆、豌豆、绿肥等越冬作物的播种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
四川省今年遇到严重干旱,给越冬作物的播种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各地的领导干部都深入生产第一线,带领群众抗旱播种。乐山、温江、达县、宜宾、绵阳等地区,下乡领导越冬作物播种工作的干部都在万人以上。简阳县棉丰公社党委领导成员深入生产队,带领群众掏井、挖塘三百多处,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使今年的越冬作物播种面积比去年扩大百分之二十左右。
各地在扩大越冬作物播种面积的同时,十分注意提高播种质量,尽可能地选用良种,多施底肥。播种期间,许多社、队加强了劳动管理,建立和健全了生产责任制。郫县红光公社党委在播种前专门举办了学习班,反复学习农村人民公社的各项政策,同时发动群众,联系实际,批判刘少奇一类骗子散布的“政治可以冲击其它”等谬论。在学习、批判的基础上,经过民主讨论,各队在播种期间划分了临时作业组,建立、健全了生产责任制以及检查、验收等制度,使今年的越冬作物播种质量普遍达到了要求。许多社、队由于加强了劳动管理,建立了必要的制度,发动群众实行精耕细作,科学种田,今年的播种质量比往年有所提高。
四川省今年的夏收作物普遍获得丰收,各县、社、队认真总结本地的增产经验,用以指导当前的播种工作,力争明年夏季的新丰收。新都县石板滩公社今年八千多亩小麦平均亩产五百斤,比去年增产二成以上。公社党委发动各生产队的干部和群众总结增产经验,在当前的播种工作中及时推广,使今年小麦比去年种得多种得好。
    安徽
新华社合肥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三十日电 安徽省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发扬大寨精神,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保质保量地搞好秋种工作。到十一月中旬,全省主要产麦区淮北的阜阳、宿县两个地区的二千万亩冬小麦,播种任务已基本完成;淮河以南、沿江地区正在突击抢种。目前,早播的大麦、小麦,苗齐苗壮,长势良好。
为了种足、种好今年的冬小麦,夺取明年夏季丰收,中共安徽省委和省革委会早在八月中旬就召开了秋种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秋种工作。秋种大忙季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领导,那里有经验就在那里召开现场会加以推广,那里出现问题,就及时加以解决。由于干部作风深入,工作扎实,措施得力,全省今年小麦播种进度快,质量好。一般都做到深耕细作,有的地方早茬小麦田做到三犁九耙,畦田化,能排能灌,宽幅条播,合理密植。小麦品种基本上都是采用优良品种,底肥较去年有所增加;同时,积极防治地下病虫害,有百分之八十的冬小麦田的种子、肥料、土壤是经过农药拌后才种的。今年各地还注意进一步搞好科学种田,扩大了种子田、丰产田、试验田的面积,仅淮北地区的小麦种子田、丰产田、试验田就占整个小麦面积的三分之一。
今年淮北地区大部分早秋作物受淹,晚秋作物收获季节相应推迟,因而影响冬小麦播种。原来预计阜阳地区有三分之一的小麦只能种晚茬。这个地区的干部、社员为了战胜自然灾害给冬播工作带来的困难,采取各种办法调整茬口,尽可能地变晚茬为中茬,变中茬为早茬,使晚茬小麦面积缩小了一百多万亩,保证了小麦播种工作的迅速完成。


第1版()
专栏:

  结束了在我国南方的访问
 宾努首相和夫人、英·萨利特使到京
叶剑英、纪登奎、邓颖超、耿飚等同志到车站欢迎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三十日讯 宾努首相和夫人、英·萨利特使,结束了在我国南方的访问,今天上午乘专车到达北京。随同宾努首相和夫人前往访问的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沙林察大臣的夫人,大臣周成、江裕朗、谢桑、吉春和夫人、秀蒲拉西以及柬埔寨驻外使节,同车到达北京。
叶剑英、纪登奎、邓颖超、耿飚、韩念龙、林佳楣、韩叙、王珍、梁枫、孙浩等同志,前往车站欢迎。
到车站欢迎的还有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大臣秀木、努呼,副大臣万比尼和夫人,柬埔寨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郑良合等。
我国驻柬埔寨大使康矛召和杨玲同志陪同柬埔寨贵宾到达北京。


第1版()
专栏:

  深入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经验
沾益大搞水平梯地和深翻改土
据新华社昆明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三十日电 中共云南省沾益县委领导成员深入山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带领干部和群众,因地制宜,大搞以建造水平梯地、深翻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为夺取明年农业丰收创造条件。
沾益县地处乌蒙山南麓,全县有三分之二的社队是山区和半山区,大部分海拔都在二千米以上。这些地方山高坡陡,土地瘦薄,粮食产量不高。几年来,县委抓了山区的农田基本建设,初步改变了一些地方的面貌,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一九七二年虽然遭受自然灾害,全县粮食总产量仍然超过历史上最高水平。县委在总结今年丰产经验时,认为山区最近几年粮食产量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生产发展并不平衡,有的生产队玉米平均亩产量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有的生产队却只在三百斤左右。为什么山区生产队之间粮食产量悬殊大?县委领导成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分头深入山区社队调查研究。县委一位副书记到海拔二千三百米的大坡公社岩竹大队黄三口生产队蹲点调查,了解到这个生产队几年来坚持进行坡地改梯地的农田基本建设,把一片片坡地建成了一百多亩水平梯地,粮食平均亩产量跨过了《纲要》。而同这个生产队自然条件一样的一些山区生产队,由于没有建造水平梯地,水土流失,肥土层薄,经不起旱涝灾害的侵袭,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只在三、四百斤左右。县委一位书记到炎方公社来远大队海洼生产队调查研究,了解到这个生产队有九十亩土地经过开沟排冷浸,挑来十六万二千多挑沙和黑土改良土壤,并深翻土地,今年种的七十四亩玉米,每亩产量达八百多斤,其余种土豆,每亩获得六千四百斤的好收成。而没有进行土壤改良和深翻的一百五十亩地,粮食作物平均亩产量只达三百斤左右。县委其他领导成员也分头到六十多个山区大队、二百多个山区生产队调查。县委经过分析,一致认为:虽然全县山区较多,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差,但只要加强领导,充分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现山区粮食稳产高产是可能的。县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全县山大坡陡、土质瘦薄的特点,制订了今冬明春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决定全县坡地改梯地八千亩,深翻改土三万亩,新修和续修防洪排涝工程五十一项。
“三秋”基本结束以后,县委领导成员就带领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迅速掀起了以建造水平梯地、深翻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由于县委领导成员深入山区加强领导,推动了全县的农田基本建设。目前,全县已有三百多个山区和半山区生产队的七千多名劳动力,投入了农田基本建设。坡地改成梯地达五百多亩,深翻改土一万九千八百多亩,已有二十三项新修和续修防洪排涝工程动工,山区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潮正在全县兴起。


第1版()
专栏:

  赵康公社积极利用地下水源,改善农田灌溉条件
把打井作为办水利的主要项目
新华社太原电 山西省襄汾县赵康公社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力挖掘地下水源,积极修建机井,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进农业丰收。一九七○年以来,全公社打机井二百零一眼,加上修复的旧井,现在共有水井三百五十四眼,全公社水浇地面积由原来的一万多亩增加到二万六千亩,每人平均有一亩半水浇地。今年,在持续四个月的严重干旱情况下,机井的水源源灌溉农田,使全公社粮食亩产达到四百七十二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七点五。
赵康公社地势比较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但是,过去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这个公社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缓慢,全公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长期得不到灌溉,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公社党委决心认真加强全公社的水利建设。
怎样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公社党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这个公社的晋城大队,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在三个冬春中打井十二眼,发展水浇地一千一百亩,粮食产量迅速增长。公社党委感到,这种做法有很多好处:成本低,受益快,大队能办,生产队也能办。于是,他们决定把打井作为办水利的主要项目。从一九七○年冬天起,全公社掀起了建设机井的高潮。
一九七○年冬天,这个公社打井近百眼,但是,去年雨雪较多,许多人产生了麻痹思想,不少大队和生产队减少了打井人员,放慢了工程进度。针对这种情况,公社党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教导,并以北柴大队在水利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大家进行教育。北柴大队早在一九五八年就抓了水利建设,打井二十眼,水浇地面积发展到一千一百亩,粮食总产量由七十六万六千斤增加到一百零七万六千斤。后来下了雨,他们松了劲,放松了水利建设,两年时间水浇地面积就减少到六百亩。一九六○年遇到大旱,临阵磨枪,无济于事,粮食总产量下降到五十多万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北柴大队的贫下中农汲取了教训,坚持长期办水利,又打新井二十五眼,扩大水浇地面积一千五百亩,粮食总产量上升到一百六十七万多斤。这个大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地办水利,才能取得农业生产的主动权。从此,这个公社的各个大队普遍建立了打井专业队,采用群众运动和专业队相结合的办法,农闲多搞,农忙少搞,常年不断。不到两年时间,全公社就增加水浇地一万六千亩。
赵康公社在打机井的同时,大力抓好机、井配套。他们的做法是打井与机械配套并重,打井与平田整地并重,坚持边打井,边安装机具,边整地,不断提高土地园田化的标准,使机井充分发挥了效益。
这个公社积极打新井,同时十分注意维修旧井。近两年中,这个公社修复了四十眼旧井,在抗旱中发挥了作用。


第1版()
专栏:

  因地制宜兴修小塘坝
城计头公社百分之七十耕地成为水浇地
新华社石家庄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三十日电 河北省邢台县城计头公社几年来根据深山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兴修小塘坝五百多个,使全公社百分之七十的耕地成为水浇地。今年用这些小塘坝蓄的水浇灌农田,在连续一百五十天干旱情况下,仍然保证了春播、夏播作物用水。今年,全公社三千一百亩小麦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三斤;大秋作物也获得了亩产六百斤的好收成。
城计头公社地处太行山深山区,山间有泉,沟底细水长流,并有三道大川纵贯全境。但是,过去水利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群众吃尽了干旱的苦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公社党委认真执行小型为主的方针,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兴修小塘坝,几年来农闲大搞,农忙小搞,长年不断。到今年九月,全公社共建起了五百五十九座小塘坝,蓄水能力达到五十多万方。平均每个小塘坝一次能浇四亩地,停浇半月又能蓄水满塘。
这些小塘坝都是群众自力更生修建起来的,平均建一个小塘坝用四十二个工,只花三十元钱。修小塘坝时,采取了三项措施:一、合理布局,沿沟自上而下地修,节节拦蓄,减少洪水对下游塘坝的压力;二、沟坡兼治,使治水与治土互相促进;三、修一座塘坝,打一层拦沙坝,挖一片鱼鳞坑,造一片林。一九六八年以来,全社打拦沙坝二万处,挖鱼鳞坑一百二十万个,新植果树十万棵,荒山造林三万亩,使小塘坝充分发挥了蓄水浇地的作用。
事实证明,小塘坝工程每发展一步,粮食生产便有一个大幅度的上升。一九六七年,这个公社粮食亩产七百四十斤,一九七一年上升到九百零六斤。四年来全公社公共积累不断增加,买了排子车五百二十三辆,改变了人担驴驮的运输状况;兴建了水轮泵站八处,小水电站六处。腾出了大量劳动力,保证精耕细作,治山治水和发展多种经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