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寸纱不落地”的精神在发扬光大
——记襄樊棉织厂坚持勤俭办企业的事迹
穿过汉水大桥,来到樊城西郊工业区,那个曾以“寸纱不落地”的精神闻名全国的湖北襄樊棉织厂就坐落在这里。跨进厂区,不论是林荫道上,还是车间地上,连一点纱头都没有,到处干干净净。这充分说明这个厂的职工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继续发扬着“寸纱不落地”的光荣传统,正在沿着勤俭办工厂的康庄大道胜利前进。
    坚持老传统
二十年前的襄樊棉织厂,只有几间破旧的小厂房,十七台“老掉牙”的人力铁木织布机,全厂的流动资金也很少。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里,在党的领导下,培养了人们艰苦奋斗的作风。当时,有个女工发现车间里散落的零星纱头,长的几尺,短的数寸,就一根一根地拣起来,再一段一段地接起来,用这些废弃的纱头,织成了棉布。党组织及时表扬了这个女工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厂向她学习。从此,许多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寸纱不落地”的精神,节约一度电,回收一个铁钉,利用一截铁丝,人们把点滴节约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紧紧联系起来。这个厂艰苦奋斗成了传统,勤俭节约成了厂风,因此在一九六三年被评为全国工交战线勤俭办企业的红旗单位之一。
后来,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有人对“寸纱不落地”的精神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爬行主义的小手小脚,妨碍了社会主义企业的大作大为,一度影响着这个厂继续坚持勤俭办企业的方针。
不久,党总支举办了一次学习班。开学的那天晚上,职工们敲锣打鼓,拿着老工人当年使用的“勤俭袋”,拾起的“勤俭纱”,织成的“勤俭布”,来到学习班。人们回忆本厂艰苦创业的岁月,对比全厂兴旺发达的景象,深感没有“寸纱不落地”这种所谓“小手小脚”,也就没有本厂发展变化的大作大为。顿时,工人们唱起了十多年前的一支勤俭歌:
寸纱不落地,
点滴节约忙,
滔滔汉水千层浪,
源头滴水不可忘……
那歌声从学习班传遍全厂。人们好象又回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年代:一九六一年,暴风雨刮倒了织布车间,砸坏了布机;工人们没有要国家的补贴,硬是用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地盖起了新厂房,修好了被砸坏的机器,当年就上缴了三万多元的利润。生动的路线教育和革命大批判就这样开始了。“寸纱不落地”的老传统进一步发扬了。保全工刘金生,把织布车间粘了又粘、用了又用的废打梭棒拣了来,改制成导筒机上的风车杆。清洁工高富君,把一段一段的断纱头接起来,一年就接了十七万六千多米。打包工用煤末代替墨汁刷标记,穿梭工努力做到回纱不落地,炊事员坚持老习惯,自制案板,自修笼屉。……
有时也出现图省事、不注意节约的现象,但这种现象会立即得到纠正。一次,一个工人到仓库里拿螺丝,见一箱旧螺丝,有的锈了,有的缺了,而旁边一箱新螺丝,明铮铮的,就把新螺丝扛到了车间。老工人马上拦住说:“好材不能乱用,废材要尽量利用,放着旧螺丝不利用,为什么要用新的呢?”最后把新螺丝送回仓库,把旧螺丝扛到车间。
    继续立新功
去年,厂里接受了生产灯芯绒布的新任务,需要增添一整套大型设备,有的人觉得:造这样的大机器,技术要高,钢材要多,还靠修旧利废不行了,老黄历翻不得了。
可是,老工人却认为:艰苦奋斗的“老黄历”永远要翻,不能说造小机件要艰苦奋斗,造大机器就不要艰苦奋斗。自制设备一开始,老工人冯宝聚,便到外地一家工厂去学习制造刷绒机。一看人家的刷绒机,是一台二十三米长的“铁老虎”,要吃掉十吨钢材,他就愣住了。怎么办?冯宝聚决心革“铁老虎”的命,制造新的刷绒机。他整天爬在满地油泥的机器底下,细心琢磨着每一个部件,一笔笔画下草图。回厂以后,经过二十多天的艰苦奋斗,机器造成了,机身缩短到十二米,耗费新钢材仅六百公斤,除了烘缸,全部由废料制造,而且机器性能良好。
今年七月,他们要造第二台刷绒机了。这是他们自制的第十六台设备。厂里经过几次翻箱倒柜,废钢废铁几乎“吃”光了。当时上级调来了八吨新钢材。于是又有人说:“啃了一年多的废材废料,这一回可该用新钢材造机器了。”
这时,有的老工人提出,勤俭办企业,尽一切可能为国家节约,这是我们襄樊棉织厂的老规矩,不能丢掉这个老规矩啊!于是他们把平素拾掇起来的大大小小的齿轮拿来,用齿轮传动代替链条传动;把短小的三角铁和槽钢集中起来,一根根焊接,一块块拼制。结果,没有用国家调来的一点新钢材,第二台刷绒机又制成功了。
就这样,他们自制了大型专用设备十七台,节约钢材四十三吨、资金十九万元。这些机器陆续投产,正常运转,已为国家织出了一百多万米优质的灯芯绒布。
    教育新工人
这个厂的老工人一批批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和领导岗位,青年工人一批批地来到厂里,在老工人的帮助下,他们不但逐步顶上了老工人的劳动岗位,也逐步接过了“寸纱不落地”的红旗。
一次,老木工李金聚要制一个皮带盘木模,他在木屑堆里扒来翻去,选了六块小木头拼凑成了。青年工人小刘就问:“把一整块木头挖空不省事吗?”李金聚便用建厂初期老织布工在路上拾起一根根棒糖棍,用来钉纬盘节约大量铁钉的故事,对他进行厂史教育,说:“我们工人不能图省事省心,要手勤脑勤;只有处处为社会主义着想,才不辜负党和毛主席的培养教育。”从此,小刘学着老师傅的样,看到车间里装皮尺的铁盒坏了,就用碎木头拼了个木盒,将皮尺装进去。看到搭盖简易宿舍需要窗棂子,就在废品堆里拾起一堆小木棒,拼制了十六间宿舍的窗棂子。
织布车间的青年女工不再乱扔纱头,也象老工人一样,把散落的寸纱一根根拣起来,珍惜地收藏在“勤俭桶”里。机修车间的青年工人,也象老工人一样,把一个个螺丝帽、螺丝钉、螺丝垫圈收拾干净,精心地保存起来。这个工厂的青年工人,正在健康地成长为一支勤俭办厂的新生力量。他们当中,有的担任了班组长,有的参加了车间的领导班子,许多优秀的青年工人还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
勤俭之花结出了丰硕之果。这个厂依靠自力更生,更新设备,从手工操作到半自动化,又从半自动化到自动化,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大。与公私合营以后的一九五六年比,一九七一年这个厂的产值增长五点五倍,利润增长了二十倍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三点四倍。同时,还为国家节约资金一百二十多万元。近二十年来,这个厂为国家积累的资金加上为国家节约的资金,可以建造同样规模的三个厂。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永远要勤俭
公冶平
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一篇文章按语中,谈到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时候指出:“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但是特别要提倡勤俭,特别要注意节约的,是在目前这几十年内,是在目前这几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湖北襄樊棉织厂,就是提倡勤俭,注意节约的一个典型,就是坚持“勤俭办工厂”这一原则的一个典型。
为了保持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的作风,需要提倡勤俭节约;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也需要提倡勤俭节约。
在目前增产节约的群众运动中,有些企业却存在着一种不注意节约的现象,因此,尽管产量增了,但原材料消耗多了,产品成本高了,为国家积累的资金少了,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的情况。可是有的人还为这种情况辩护,说什么“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这显然是刘少奇一类骗子“政治可以冲击其它”的流毒还没有完全肃清的反映。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丢了自己的政治本色,还谈什么算政治账呢?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任务之一是为国家创造财富,积累资金,以便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怎么可以不算经济账呢?而且,这种经济账本身就具有政治意义,怎么能同算政治账对立起来呢?
“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一切做经济工作的同志,要牢牢记住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在批修整风运动中,应当联系实际,批判所谓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的错误观点,纠正各种各样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满不在乎的不正之风,把我们党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永远保持和发扬下去。


第2版()
专栏:

  节约三例
——广东云浮县文具厂勤俭办厂侧记
斜伏的烟囱
烟囱一般是直竖的,可是云浮县文具厂的烟囱却是斜伏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久前,这个厂根据生产的需要,打算建一个土干燥炉。单烟囱一项,就要砖四、五万块,水泥三吨,钢材七百多公斤,加上搭棚、修砌等费,造价万元左右。工人余炳想:毛主席号召我们要勤俭办一切事业,建烟囱能不能尽量节约开支呢?他由农村炭窑就地打泥洞做烟囱的办法得到启发,想到如果把干燥炉建在靠山坡处,顺着山坡用石头砌一个斜伏的烟囱,不就大大节约了吗?他这个主意得到大家一致赞成。结果,没有用一根钢材、一块砖,仅仅花了四百一十多元,就把一个四十五米长的烟囱建成了,而且效果很好。
    一面墙的水塔
一般的储水塔,总是四面围着水泥浇灌了的钢丝网,或四面砌了墙的。哪有一面墙的?可是云浮县文具厂的水塔就只有一面墙。
去年,这个厂为了解决生产用水,决定建一个能储水二十立方的水塔。一打听,才知道要一吨多钢材,三吨多水泥,还得花五、六千元。能不能为国家节省开支呢?厂领导发动群众想办法,出主意。工人陆国洪说,我们厂的右边紧靠着屏峰山,在十多米高的岩石陡壁处,有个象虎口的地方,如果把虎口内的石头炸平,把虎口的一面堵住,就是一个很好的储水塔了。厂领导支持这个意见,发动职工自己动手,挑沙运石。结果只用了二千多斤水泥、四十多公斤钢材,和六百四十多元,就修建成了一个能储水二十三立方的一面墙水塔。
    边角废料的用场
散碎牛皮和边角玻璃,这在有的工厂,也许就当废料处理掉了,可是在云浮县文具厂却把这些废料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产品。过去这个厂的皮制品车间也是把边角碎料当“废料”烧掉的。一次,他们看到商业部门出售的农用喷雾器上的小皮杯只要用几十毫米的碎牛皮就可以制成,因而得到了启发,决心把散碎牛皮利用起来,既能节约原料,又能支援农业生产。他们就用这些散碎牛皮生产农用喷雾器上的小皮杯和皮垫圈,两年多来生产了二十九万二千七百多只。
接着,职工们又利用边角玻璃制成了汽灯罩七千三百八十一只;利用木薯渣酿酒,为国家节约粮食三万零八百多斤。今年九月份起,他们又利用制生粉的废渣、废水制成土化铵二万五千多斤。并收集了十毫米以下的碎牛皮和牛皮粉二千三百五十多斤,送给生产队制综合化肥,支援农业生产,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焦”主任
靳永芳,是安徽当涂县钢铁厂党总支委员、炼焦车间主任。可是,工人们有时不叫他靳主任,却叫他“焦”主任。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次上班,老靳两个大口袋里装的鼓鼓的走进车间。几个工人好奇地迎上前去,掏出来一看,嘿,尽是些小焦炭块。原来是搬运工人运焦炭时不小心,丢了一些小碎块在路上,他在上班途中拣来的。
一次下班,搬运工人运完最后一趟煤,正准备回家。只见老靳一手拿扫把,一手端畚箕,追了上来。“停停,板车上还有点煤屑,等扫下来再走吧。”这一喊,大家便停下车,和他一块扫起煤屑来。
一次劳动,老靳发现已经过筛的煤炭里还夹有一星半点小瓜子焦。他想:小瓜子焦炭当煤炭出售,真太可惜了。于是,他和筛小焦的工人一道,将筛眼由原来的一厘米,改为半厘米,提高了瓜子焦的回收率。一年来,全车间从煤炭里筛出了三百多吨瓜子焦,价值九千余元。
上班拾焦炭,下班扫煤屑,当班节小焦,天长日久,工人们为他惜焦如金的精神所感动,就给他送了个“焦主任”的称号。他的“惜焦如金、爱煤如粮”的故事可真不少。
今年三月,车间办食堂,瓦匠师傅砌了座老式炉灶。老靳嫌费煤,要他改一改。可瓦匠师傅不愿改,说:烧老式炉灶虽然费煤,但是省劲,反正你们炼焦车间有的是煤嘛。老靳就用节约的道理来说服他。瓦匠师傅想通了,做了第一次改灶。  
改后的炉灶老靳还不放心,一有空就去看看。经过一个星期的观察,他觉得炉膛大了,还是费煤,找炊事员商量再一次改灶。炊事员心想,炉膛大一点虽然费煤,但是烧起来不费劲,不愿改。老靳又用节约的道理说服他,炊事员也想通了,又改了一次灶。就这样,经过一改再改,煤耗比前几个月降低了一半,老靳才比较满意了。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增加生产 厉行节约

  人人动手 天天回收
广西梧州市超额完成废钢铁回收任务
广西梧州市在回收废钢铁的活动中,把突击回收和经常回收结合起来,使回收工作既有声势,又能持久。梧州市电声器材厂总结了只注意抓突击的回收活动,忽视了经常的回收工作的教训,认识到生产是每日每时在进行,废钢铁也是每日每时在产生,因此,要使回收废钢铁的群众运动经常开展下去,回收工作也应当每日每时地坚持。从此,工人们制订了每班、每人、每日清理回收废钢铁的制度,把回收任务落实到车间、班组。全厂回收工作出现了人人动手、天天回收的新气象。今年到九月底就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回收任务。梧州市各厂矿学习了电声器材厂的经验,一至九月共回收废钢铁两千多吨,上调给国家一千多吨,提前超额完成了今年废钢铁上调任务。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增加生产 厉行节约

  开源节流“找米下锅”
无锡太湖耐火材料厂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为了解决原材料供应跟不上生产发展需要的矛盾,两年多来,无锡市太湖耐火材料厂的主要领导人多次带领“三结合”小组,不避艰险,不怕辛劳,踏遍了苏南地区的山山岭岭,开辟原料基地,发现了两个矾土和粘土矿资源,当年就提供了一万二千吨原材料。这个厂在开源的同时还十分注意节流。成型工人发现落在地上一点料粉,就轻轻扫起;烧窑工人看到有的产品被碰掉的一只角,也要拣起来交到原料仓库;运输工人每当运输完毕,总是把散在场边,嵌在缝里,留在车船上的每一点原料清扫干净,回收利用。真是“等米下锅”没办法,“找米下锅”办法多。去年,在上级计划供应的原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产量比前年增长了一倍多,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抚顺钢厂第二炼钢车间的铸锭工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利用工余时间修理废旧工具。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