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农业学大寨

  脚踏实地向前进
——记中共广东阳山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兴办水利的事迹
阳山,地处粤北山区,石山林立,水源奇缺,十年九旱。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阳山县委发扬脚踏实地的革命精神,带领全县人民大搞农田水利建设,阳山的山山水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滴水贵如油的石头山区,现在山塘、水库星罗棋布。过去挂在半山腰上的“望天田”,现在清水盈盈,禾苗碧绿。
    翻山涉水探情况
阳山大部分是石灰岩山区。以前有一种说法:这地方渗水很厉害,不能建水库。过去县的领导出过不少主意,都没有解决问题,农业生产年年受到干旱的威胁。
石灰岩山区能否过水利关?这是阳山县面临的一个难题。一九六九年,在党的“九大”精神鼓舞下,县委下决心要解决它。
开始,个别领导同志提出一个方案:凡是靠近小河边的公社,堵起河来,用电抽水上山。这方案拿到群众中讨论,群众说:“这办法好是好,就是现在办不到。”山高河低,抽水要分十几级,集中全县的电力还不够用。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遵循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县委下决心摸清石灰岩山区的实际情况。他们戴上竹帽,挂上水壶,爬高山,钻岩洞,查地质,探水源,和群众一起进行调查研究。
县委领导艰苦深入的作风鼓舞了群众,大家积极反映情况,踊跃提出建议。不久,江英公社修建沙坝水库的报告送到了县委。
江英公社是全县特别苦旱的石灰岩地区。文化大革命前,有个走资派曾说江英没法过水利关。现在,江英的群众要在这里修建水库,到底行不行?县委副书记安英杰到水库地点作了调查。有人说:“这地是石灰岩,会漏水。”老安又访问附近的群众,有位老贫农说:“我常在这岩洞里钓鱼,下雨后,这周围一大片积水,一两个月不干,怎么会漏水?”老安钻进岩洞摸摸看看,又找来水利技术人员进行勘察,问题弄明白了:这个地方上面是石灰岩,底下是花岗岩,不会漏水。县委讨论调查的结果,认为那是个很好的建水库地点,批准了江英公社的报告。
县委又在别的石灰岩地区发动群众调查研究,同时组织水利部门进行全面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从中看到只要依靠群众,多建小型水库,多开山塘,石灰岩山区是能够闯过水利关的。根据这一认识,他们对全县水利建设作出了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规划。
    实实在在带头干
一九六九年冬,县委决定首先在石灰岩山区建成水晶背、沙坝和东山三个中型水库。起初,县委没有直接抓,工程进展很慢。这使县领导同志感到,领导不亲自实践,浮在上面指挥,规划就会落空。于是县委决定:领导作风要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县里除留一名常委在家外,其余的都打起背包分别到水利工地蹲点,带头同群众一起实实在在地干,一定要打胜这一仗。
三个水库都建在高山地区。冬季,山高雾大,风大雨多,有时下雪结冰。工地上却是炮声隆隆,热火朝天。县领导同志和群众一起紧张地战斗。放炮炸石,他们带头抡锤打钎,装药点炮;担土运石,他们拣大畚箕硬扁担挑;清基时,他们带头跳入水中。群众见他们脸上黑黝黝,浑身是泥水,说:“你们就象我们贫下中农一个样!”
一九七○年二月初,水晶背水库工程清基完毕,大部分民工回家过春节。为了抓紧时间安装涵管,以便春节后大队人马投入填坝的战斗,领导干部和少数民兵留在工地上继续奋战。严冬腊月,北风呼啸,县委书记张仕儒和民兵们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地浇制涵管。附近的贫下中农看见了,很感动,不少人赶来参加劳动,劝也劝不回去。领导干部这样以身作则,大大增强了人们办水利的信心。群众说:“领导干部脚踏实地领着大家干,哪有办不成的事!”
县领导同志通过参加劳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原来的计划、方案,进行了必要的修正,使水库工程建立在更科学、更扎实的基础上。水晶背水库原来的设计方案,不尽符合实际,蓄水不多,却要三、四年才能完成。群众说:“象搞烂糍粑,拿不起来,吃不到嘴上,田里等着用水呀!”县领导同志认为这话说得很实在,就带领技术人员向当地的老贫农请教,细致地进行调查。暴雨来时,他们头戴竹帽,手持拐棍,迎着溪涧,观察水势。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多种方案的比较,最后确定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坝址和坝身的设计。他们利用两座花岗岩山脚,紧紧钳住三十多米高的大坝的两头,使大坝建筑在坚实的基础上,既省工、省料,又保证质量。结果,这个蓄水五百多万立方的中型水库,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完工。沙坝、东山两个水库的施工方案,也都是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因地制宜地设计的。
县委将三个水库的建设经验介绍到面上,他们的作风也影响了基层干部。许多社、队干部带领群众实实在在办水利,不少社队在几个月内就收到成效。
    一步一个脚印
在全县大办水利的热潮中,主管水利的部门曾主张把资金、物资全撒下去,全县一个冬春实现水利化。
县委认为,这样做会把战线拉得很长,欲速则不达。县委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正确认识多与少、快与慢的辩证关系,指出那种“一步登天”、“一口吃成个胖子”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县委带领三结合调查小组,深入社队,分别轻重缓急,根据各社队的实际能力,合理安排,分批修建,做到一仗一仗地打,一口一口地吃,干一件成一件。为了使水库工程收到实效,县委对蓄水五十万立方以上的水库工程,都派领导同志和技术人员去协助。地处海拔一千多米高山上的黎埠公社,原计划建一个蓄水四百万立方的水库,工程大,人力、物力都感到不足。在县委的帮助下,公社干部克服了盲目贪大、不讲实效的思想,从实际出发,把蓄水四百万立方的设计改为二百万立方。这个水库只用了两个月就建成了,质量好,受益早。
在社社队队大办水利中,有些地方出现了追求水库数量,不重视配套的现象。县委深入下去狠抓配套,力求做到当年建成,当年受益。杜步公社一九七○年建成一个水库,没有抓紧修渠道。群众说:“修水库不配套,当摆设,没有用。”县领导同志立即下去抓配套工程。全社群众在几十个石山上摆开战场,开出了三十一公里长的总干渠,使一些从未种过水稻的生产队,当年插上了秧苗,获得了丰收。
三年来,阳山县兴建了水库、山塘七千三百一十四宗,还在小北江上兴建了五座能通航、发电、提水灌溉的河道渠化工程。全县灌溉面积比一九七○年扩大了八万五千多亩,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去年的粮食总产量比历史最高水平增长三成多。今年五月间,遭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全县水利工程经受了考验,早稻仍略有增产。
本报通讯员
(附图片)


第2版()
专栏:农业学大寨

  小水利作用不小
实现一人一亩水浇地
辽宁省新金县大谭公社孙店大队,是个山区。过去,由于没有兴修水利,丰富的水利资源都不能利用。山坡地十年九旱,甸地十年九涝。粮食产量一直在二百斤上下。一九六五年以来,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大事,小型水利是各县各区各乡和各个合作社都可以办的”的教导,因地制宜大办小型水利。几年来,共兴修平塘、水库、土井等小型水利工程二十一项,总蓄水量达二十多万方,实现了一人一亩水浇地。水利发展,粮食增产。一九六九年以来,粮食亩产连续三年超过《纲要》规定的指标。今年,在严重干旱面前,小水利充分发挥了效益,保证了农业的好收成。
兴办小水利之初,孙店大队党支部向群众广泛宣传了“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并以本大队孙西生产队一座小平塘为例,说明小水利的威力。孙西生产队有一百五十亩涝洼地,每年到了雨季,一片黑绿的庄稼,多被涝死,亩产只有百八十斤。一九六五年春,他们修了一座小型平塘,将这块涝洼地改成水田,秋后产量达到六百多斤。这使大家认识到,小水利作用并不小,全大队如果都象这样办起来,作用不就更大了吗?认识提高后,大队党支部发动群众对全大队的山山水水,河流沟溪,进行了一次全面勘察,作出了统一规划,实行长计划,短安排。这样,一个大办小水利的高潮在全大队掀起来了。从一九六五年秋到一九六九年底,全大队修建平塘九座,小水库两座,可灌溉三千五百亩耕地。一九六九年天旱,由于小水利起了作用,全大队平均亩产达到四百一十多斤,第一次跨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
    可以不占地、少占地
兴修小水利,挖塘、筑渠要占一些耕地。随着小水利建设的逐步发展,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大家算了一笔账,如果象这样搞下去,全大队实现水利化就需要占地三百亩;每亩产量以五百斤计算,全大队每年就要少打十五万斤粮食。能不能设法少占地或不占地呢?孙店大队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九七○年春,孙西生产队提出要在一条小河沟边的旱地上修一座平塘。修平塘要占五、六亩耕地。这时有人提出:能不能不占地?大家正在动脑筋想办法时,从外地传来了修地下“横井”的经验。大家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就试着办起来。他们挖了一条长五十米、深五米、宽二米的深沟,沟的一端在河床底下,另一端延伸到地中间,再向上挖竖井。沟壁砌石头,上面用石板加盖,覆上土。河水透过河床,渗入“横井”,蓄存起来,成了一条地下河。这样,“地下清水淌,地上庄稼长”。孙西队成功的实践,使大家认识到,修水利与占地这个矛盾,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可以解决的。修水利完全可以不占地或少占地。从此,他们办小水利就力争不占地或少占地。后来,他们在董店生产队和王屯生产队修了两眼地下“横井”,省地十五亩。他们还将流经本大队的两条河流闸死一条,让两股水并成一股流,而把另一条河床挑开,修了一条长五百四十米、宽二十三米、深三点五米,可蓄水二万一千方的大型分段蓄水渠,没占用耕地。就这样,几年来,他们办小水利,共少占耕地面积一百九十四亩。贫下中农望着遍地的小水利,高兴地说:“小水利,作用大,利集体,利国家。”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农业学大寨

  注意农田水利工程配套
中共广东陆丰县委很注意农田水利维修配套工程。目前,全县已先后动工维修配套的中小型工程有一百四十多宗,日进度四万多土石方;并且开山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七千五百多亩。
今年夏收工作一结束,陆丰县委就对几年来兴修的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总结,摸清情况,分别缓急,因地制宜地发动群众打歼灭战,一宗一宗地扫清工程尾巴,提高工程效益。至九月中旬止,全县蓄水量增加将近一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将近一倍。这些工程维修配套全面完成之后,可以扩大排灌面积二万八千多亩。
为了切实加强对农业的领导,迅速扩大和发挥水利效益,陆丰县委的领导成员深入基层,深入工地。博美公社的干部群众,在县委的支持和鼓励下,日夜苦战,完成了工程配套,使八万河的水源源地流到长期干旱缺水的几个大队,扩大和改善了一万多亩灌溉面积。炎龙公社党委深入发动群众,大抓水利配套工程,突击完成了一个长距离引水工程的扫尾工作,使全社十多个大队大部分土地得到灌溉。河田公社鸡坑大队,去年冬天开始兴建配套工程,边施工边发挥工程效益,边建水库边开荒造田二百多亩,并使四百多亩高坡旱地甘蔗得到灌溉,各种农作物都生长良好。
陆丰县联合报道组


第2版()
专栏:农业学大寨

  四分八厘地上的斗争哲学
在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的射洪县,出现了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平安公社建设大队。
建设大队平均每人只有四分八厘地。过去,在刘少奇一类骗子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下,农业生产徘徊不前,粮食亩产五、六百斤,棉花亩产七、八十斤,长期处于“吃粮靠供应,用钱靠贷款”的落后状态。
一九六四年学大寨以来,建设大队以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种田,大踏步地跨入了先进行列。从一九六五年起,这个大队连续七年粮食平均亩产超千斤,棉花平均亩产过百斤。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四百九十四斤,其中有二百四十二亩小麦、早稻、晚稻三熟田还创造了亩产一千九百六十四斤的纪录,相当于学大寨前粮食最高亩产量的两倍半。
过去七年间,全大队共向国家交售粮食五十多万斤,棉花二十多万斤,肥猪三千多头。现在,他们有集体储备粮十四万多斤,公共积累十八万多元,超额实现一亩一猪的指标,社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事在人为 地在人种
一九六四年,建设大队讨论农业学大寨问题的时候,有人算了一笔账:全大队耕地一千零一十九亩,除去二百亩棉田,每人只有三分七厘粮地。他们认为学大寨也不能解决人多地少这个矛盾。
大队党支部书记杨邦润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多地少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党支部组织群众对“人多地少”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说,解放初期,我们的粮食亩产量只有二、三百斤,现在翻了一番,达到亩产五、六百斤,土地的数量虽然没有增多,质量却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事在人为,地在人种。在讨论中,还有人谈到,第一和第三两个生产队虽然也是人多地少,可是由于他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精耕细作,粮食亩产量就比其他队高出一、二百斤。
广大群众动脑筋,出主意。有个叫田兴清的老贫农社员,根据兴修水利的有利条件,向大队党支部建议,把占水田总面积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冬水田,全部改造成能排能灌的稻麦两熟田,每年大约可以增产一倍粮食。党支部认为田兴清的建议很重要,经过讨论,决定把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作为低产变高产的突破口。
    能办不能办 实践当中看
改造冬水田的战斗,是在一九六四年九月间的连绵秋雨中开始的。这些冬水田全是烂泥田。牛不能犁,只好用人挖。人们站在烂泥中操作,一锄下去,泥浆四溅,人成了“泥人”。锄头上泥巴越沾越多,越挖越重,几乎人人手掌上都磨起了血泡。一个强劳动力,一天才挖两分田。
困难考验着人们。有的说,象这样干下去,就算把烂泥田改出来,种上麦子,也不一定有好收成。有的说,改造冬水田的事,书上没写过,我们费这么大劲,到头来恐怕是得不偿失。
从改田第一天起,雇工出身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杨邦润就一身汗水一身泥地和群众并肩战斗。尽管斗争很艰苦,他仍然满怀信心,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他说,改造冬水田的事,书上没写过,只有边干边学,才能积累经验。
能办不能办,实践当中看。杨邦润和大家一起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实践论》中的教导,得到极大的启发和鼓舞。几天之内,改田的队伍猛增到八百多人。他们采取开沟排水、往泥里掺沙等办法,加快了进度,提高了质量。经过三个多月奋战,改出一百多亩,第一次在冬水田里种上了小麦。后来又接连干了两个秋季,每亩掺沙一百多方;把一百四十多条弯曲的田埂改直;还兴修了水渠、蓄水池和粪池。到一九六六年冬播之前,二百四十多亩烂泥冬水田全被改成能排能灌、宜稻宜麦的沙壤田。这些田,一季小麦亩产五百多斤,一季水稻亩产八百多斤,比过去只种一季水稻多收八百多斤粮食,一亩田相当于原来两亩多田的收成。
打开了改造冬水田这个突破口,他们又乘胜前进,从一九六六年冬季开始,改造山坡上的旱地。前后六个冬春,把四百多亩石骨子坡地全部改成宜粮宜棉的沙壤梯田,还把二百三十多亩旱地改成了水田。至此,全大队百分之八十五的耕地已改造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
    认识无止境 更上一层楼
革了冬水田的命,一年一熟变成了两熟。能不能更上一层楼,变一年两熟为三熟?杨邦润又在考虑这个新问题。他想,如果能把一季中稻改为双季稻,不是又可以多收一季吗?
杨邦润向群众说了自己的想法。有人说:不行,这样一改,矛盾就多了。首先,这三季作物的生长期加起来共有三百八十天,一年才有三百六十五天,还差十五天,到哪里去找?其次,一年两熟,肥料已经够紧;再搞三熟,这一季庄稼的肥料到哪里去找?第三是,一年一个“双抢”——抢收小麦,抢栽中稻,已经够忙了,再加一个“双抢”——抢收早稻,抢栽晚稻,投工量至少增加三分之一,劳动力到哪里去找?
杨邦润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说明这些矛盾实质上是“人”和“物”的矛盾。在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决定的因素。季节、肥料、农活等方面的矛盾,必须靠人去解决。
杨邦润和大家一道,对一个一个的具体矛盾都认真地作了分析,研究出具体解决办法。他们采取适当延长秧龄期、相对缩短早稻和晚稻大田生长期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解决了三熟作物争季节的矛盾。同时,积极发展养猪事业,增种绿肥作物,大造土化肥,普遍推行早稻草和玉米秆还田等办法,解决了三熟作物争肥料的矛盾。农活打挤的矛盾,主要靠大家的干劲和巧安排来解决。例如,每到七月“双抢”季节,他们总是头一天晚上拔好晚稻秧苗,第二天边割谷,边脱粒,边犁田,边压肥,边插秧,做到了不误农时。
一九七○年,水田一年三熟初战告捷,亩产粮食一千六百八十斤。去年,二百四十二亩三熟田,亩产小麦五百五十二斤,早稻七百零一斤,晚稻七百一十一斤,合计一千九百六十四斤。连同旱地三熟在内,全大队三熟面积扩大到八百二十亩,复种指数达到百分之二百五十六点一。一亩田的产量,相当于学大寨前三亩多田的产量。
今年,他们总结了过去的经验,继续大搞一年三熟,双季稻扩大到四百零五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社员们说,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引下,坚持科学种田,路越走越宽。我们要继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争取为社会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