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柳林县为什么大旱之年能增产?
山西柳林县今年遇到了比去年更加严重的旱灾,但在吕梁地区,增产却很显著。今年同去年相比,全县农业增产的大队由百分之三十,增加到百分之八十;平产的大队由百分之五十,下降到百分之十;减产的大队由百分之二十,下降到百分之十。这个变化,进一步鼓舞了吕梁老根据地人民改造山区的斗志,也教育了柳林县的领导干部:干旱并不可怕,山区的艰苦条件并非不可改变,问题在于一定要正确认识柳林,不折不扣地按照党的政策办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战胜干旱,改造山区。柳林县开始这样做了,因此能变大旱之年为增产之年。
    问题还是在于县委领导
柳林县地处黄河中游的吕梁山区,境内除少量川地外,百分之九十八的土地,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覆盖稀少,十年九旱。黄河沿岸更是石厚土薄,气候干燥,几乎常年缺雨。加上刘少奇一类骗子从“左”的和右的方面的干扰,使这一带黄土高原的生产,长期处于低产落后状态。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去年下半年,县委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离山县水土保持规划的光辉批示(现在吕梁地区的离石、方山县,以前曾合并为离山县),组成了老农、技术人员和县委领导成员参加的三结合调查组,跑遍了全县大小五千多个山头,六千多条山沟,探索山区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向广大群众寻找改造山区的办法和经验。
在一些大旱之年仍然增产的社队,他们研究学习了那里群众抗旱斗争的经验。在受灾减产的社队,他们帮助分析了遭受挫折的教训。通过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县委领导逐步形成了一个鲜明的概念:要改造山区,必须主动作战,制定一个改造山区、战胜干旱的长远规划,发动群众扎扎实实地改变柳林山区的落后面貌。
柳林县委比较自觉地按照毛主席对离山县水土保持规划的光辉批示,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一个改造山区和建设山区的长远规划。他们分别在四种不同类型的地区,对适应当地的耐旱、高产作物和耕作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是:集中全力兴修梯田、闸沟打坝、淤滩垫地,以建设大寨田为主攻方向。在当前生产上,大量种植耐旱、高产作物,每人种好三亩抗旱田(以种植高粱、谷子、小麦等耐旱作物为主),突出一亩高产田。经过三、五年艰苦奋斗,每人平均修好二亩大寨田,半亩水地、半亩沟坝地。那时,全县粮食就有可能上《纲要》,每人平均千斤粮。当县委把这个长远规划,再拿到群众中征求意见时,广大贫下中农欢欣鼓舞,都说它抓住了柳林发展山区生产的主要矛盾,是改变柳林面貌的有效措施。
    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今年,柳林县委带领全县十八万人民,有步骤地实施建设山区的长远规划,有一大批先进社队,在今年的抗旱斗争中夺得了大幅度增产。其中有三十八个大队的粮食总产和每人平均产量都增长了一倍以上。今年全县粮食生产增长百分之三十。在农田基本建设上,一年来全县新增水平梯田八万四千多亩,相当于过去十六年修梯田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四;新增水地七千三百多亩,新增坝地二千多亩。
县委在带领群众实现“规划”的过程中,更自觉地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发现和运用典型经验,推动改造山区的工作。
过去这里常常听到这种议论:要搞长期的农田基本建设,就会影响当年生产。怎样解决这个矛盾?柳林县委从调查研究中,找到了典型。这个县的干旱山区,有一个佐主大队,人畜吃水都很困难。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群众,按照县委“规划”改造山区,每人认真种好三亩抗旱田,突出一亩高产田,一年之间发生了显著变化。今年这个大队的粮食总产、亩产和每人平均产量都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这个大队的一条主要经验是:一面组织专业队进行山区的长远建设;一面认真抓好当年的生产。佐主大队仅有一百七十个劳动力,近三年修梯田五百九十亩,闸沟打坝造地一百多亩。水保专业队还在解决人畜吃水和抗旱保苗用水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今年他们连续战胜了三次洪水,建成一座山地小水库。在当年生产上,他们狠抓坑田、适时早播、优良品种和合理密植,改变了旧的耕作制度,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打下扎实的基础。今年,这个大队的一百二十五亩沟坝地,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二百斤;四百多亩梯田和坑种的高粱,亩产也在三百斤左右。当记者来到这个山村时,柳林县委正组织全县的社队干部,陆续到这里参观学习,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他们都认为,佐主大队的经验有说服力。
一年来,柳林县委在土字上大做文章,有效地推动了山区建设。但是,要全面改造山区和治理山区,人们的认识还是远远落后于实际的。特别是针对山区十年九旱的特点,大力发展山区的农田水利事业,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经济有效地来利用水利资源,已经成了柳林县委下一步研究和实践的中心课题。他们满怀信心地认为,有矛盾就有斗争,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推动我们向山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过程。


第2版()
专栏:

  在黄河入海的地方
奔腾的黄河,穿过峰峦起伏的群山,越过辽阔的华北平原,注入浩瀚的渤海。处在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垦利、利津两县,是多年来黄河迁徙和泥沙冲积而成的一块平原。现在这里粮丰林茂,牛羊成群,一派生气勃勃的兴旺景象。
解放前,黄河在这里堤防不全,漫流入海。解放后,为了保护垦利、利津两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发展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治黄部门,先后组织了几次调查组,来这里进行调查研究,制订了治理河口的方案。根据治理方案,多年来,垦利、利津两县每年冬春两季都组织成万人的治黄大军,在黄河入海口从事治理黄河的劳动。为了控制黄河尾闾走道,改变洪水漫流的状况,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对这里两岸二三百里的临黄大堤进行了加高培厚和延长,新修了总长达一百多里的防洪堤和东大堤。在黄河主流靠近堤岸的险工地段,普遍修建了石坝。他们还实行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常年累月对大堤进行压力灌浆,填塞洞穴,捕捉害堤动物,不断引黄淤背,巩固大堤。
与此同时,垦利、利津两县群众,为了保护堤防,在临黄大堤上栽植了九十六万株树木,培育了大量草坪。每年汛期到来之前,沿黄河各地还组织群众对堤防、闸坝进行逐段检查,有重点地进行整修。两岸大堤的不断巩固,成为抗御洪、凌的坚实屏障。一九五八年,黄河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洪峰进入利津县境,流量达一万零四百个秒立方米,两岸大堤经受了严峻考验,洪峰安全下泄,流入渤海。
垦利、利津两县人民,遵照毛主席关于“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教导,在治黄除害的同时,积极利用黄河水沙淤灌土地,改造碱地,使千年为害的黄河水为农业生产服务。在黄河入海口南岸,有一个纵横近百里的草原。这是黄河口的一个孤岛。解放前,这里苇草丛生,野兽出没,十分荒凉。解放后,为了保护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国家在这里筑起了长达百里的防洪大堤,疏通了五条直通渤海的大排水沟,控制了黄河水的泛滥。此外,还兴建了三处较大的机灌站和横贯孤岛的三条引黄灌溉总渠。这些机灌站、灌溉总渠,和国营农场、人民公社各大队开挖修筑的数以千计的小型排灌工程相连,初步形成了排灌体系,牵引黄河水,灌溉着孤岛上的农田。地处孤岛中心的建林人民公社,过去田地“无雨硬梆梆,有雨水汪汪”。这个公社的广大群众,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先后开挖了八条较大的排水沟,修筑了三条较大的灌溉渠,使全社配套水利工程达到总耕地面积的五分之四,基本上做到了遇涝能排,遇旱有水,农业生产逐步达到了高产稳产。
河口地区原来许多土地碱化严重,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障碍。近几年来,通过引用黄河水洗碱压碱,使一些碱地变成了良田。利津县明集公社,紧临黄河和渤海,以往大部分土地碱化。每年,这些土地上播下的种子,只能拿到三成苗,粮食产量一直很低。从一九六八年以来,这个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群众,顶朔风,冒严寒,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造盐碱涝洼地。五年来,共挖排水沟四百九十九条,修筑灌溉渠四百二十条,修建各种水利建筑物二百九十五座,平整土地三万五千亩,使原来一万六千亩碱化很重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还有大片原来只拿三成苗的盐碱地,变成了拿七成苗的水浇地。今年在罕见的干旱情况下,这个公社夏季小麦获得了好收成,改变了十多年来连续吃国家统销粮的局面。
随着治黄工作的节节胜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垦利、利津两县的地方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现在,这两个县已经拥有化肥、农机修造、印刷、麻纺、副食品加工、棉油加工、面粉加工、船具修造等一批工厂企业。利津县的地方工业不仅能生产一般的农机配件,而且能生产电动机、变压器、皮带车床、碾米机、榨油机、脱谷机等产品。目前,为农业生产和为群众生活服务的工业产品达一百零四种,使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
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同时,两县人民还有计划地发展了林、牧、副、渔业的生产,使昔日荒凉的河口大地,变成了五业兴旺的绿洲。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认真落实党的政策 促进养猪事业发展
——吉林省双辽县实现“一人一猪”的调查报告
吉林省双辽县自一九七○年以来,养猪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据今年八月末统计,全县生猪已发展到二十五万三千九百多头,比去年增加一倍,比一九六六年增加三倍,实现了“一人一猪”。由于猪多、肥多,促进了粮食增产,一九七一年比丰收的一九六九年增产百分之二十以上。今年全县施农家肥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五,质量好于往年。庄稼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过去,双辽县粮食生产发展较慢,亩产量一直较低。粮食产量为什么上不去?一九七○年初,县委主要领导成员带着这个问题,下去作调查。
红旗公社敖卜二队,过去不注意抓养猪积肥。十几年来,亩产一直一百斤左右。后来,他们大力发展养猪,从一百六十头发展到四百头,超过了一人一猪,肥料大大增加,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一九七一年,平均亩产量比一九六六年增加一倍多。县委从这个队的变化中认识到,要想提高粮食产量,必须解决肥料问题,而养猪是解决肥料的一个主要途径。
从此,县委把发展养猪事业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在深入开展路线教育过程中,组织各级干部和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一系列指示;多次召开养猪经验交流会,推广典型猪场和模范饲养员的先进经验。
在大力发展养猪过程中,双辽县首先遇到猪源问题,有些社、队和社员缺乏仔猪。县委采取一系列措施,办起了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养猪场。县对各级养猪场提出不同要求:生产队猪场主要任务是繁殖仔猪;大队和公社养猪场主要任务是培育和改良种猪。还对饲养员规定了适当的奖励制度。这样一来,集体猪场越办越好,现在全县办起集体养猪场一千一百多个,集体养母猪一万零六百头,占全县母猪总数百分之四十一,解决了猪源问题。
县委在狠抓集体养猪的同时,遵照毛主席关于“除了合作社公养以外,每个农家都要劝他们养一口至几口猪”的教导,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帮助社员解决仔猪问题,对猪肥合理计酬,还根据党的政策,因地制宜地解决饲料地问题。
随着养猪事业的发展,猪的疫病成了妨碍养猪事业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县委狠抓猪瘟预防工作,各公社、大队和生产队都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县、社分别举办畜牧兽医人员和防疫员学习班。各社、队普遍建立了预防注射小组。这些措施有力地控制了猪瘟的发生。
在注重“防”的同时,也抓了“治”。全县培训“赤脚兽医”一千五百名;广泛开展了猪针灸活动。畜牧兽医部门还实行了“三土”(土方、土药、土做法)。由于县委采取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大大降低了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了养猪事业的迅速发展。
在发展养猪事业中,有些社、队饲料不足。为此,县委总结和推广了一些大队的先进经验,推广了醣化饲料,利用甜菜叶子养猪,安排社员打碱蒿喂猪等等。这些典型经验推广以后,干部和群众的眼界开阔了,许多野生植物和秸棵都成了猪饲料。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福建省积极发展林产工业
据新华社福州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二日电 福建省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林产工业。全省已建立起一百一十多个工厂,能生产板材、枕木、胶合板、纤维板、栲胶、松香、松节油、活性炭等二十多种产品。
龙岩、三明、建阳等地区有大片的松林。这些地区的二十多个县、市,发动群众,就地取材,办起了二十七个炼制松香的工厂。初期,用土法炼香,后来工厂由小到大,设备从无到有,有六个工厂现在已采用比较先进的蒸汽炼香技术。全省每年松香产量比解放初期增加了十六倍多。
木材加工过程中,剩下大量的枝丫、木屑、板皮等。过去这些下脚料当作烧柴或废料处理掉,现在也利用起来,作为生产人造板、纸浆、活性炭等产品的原料。龙岩地区木材厂,过去只单纯制材,木材利用率不高。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大搞综合利用,建成了一座年产二千吨的纤维板车间,利用下脚料制造纤维板,每年增加产值八百六十多万元。最近,他们又土法上马,正在兴建一个造纸车间,进一步利用下脚料。广大林产工业职工还大搞山场综合利用,用树枝、杂木进行小料加工,制做各种家具、器件;用木屑生产活性炭;用松节油合成橡胶、涤纶、樟脑、冰片、敌稻瘟等产品;利用树皮、树根、果壳生产栲胶等,也为国家创造了不少财富。
福建各地林产工业职工发扬了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福州木材加工厂兴建活性炭车间时,几个老工人到外地取经回来,就自己动手建造炭化、活化、干燥“三用炉”,又因陋就简地搞出球磨和酸洗设备。整套生产活性炭的设备本来要花四、五十万元,他们只用两万元,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就建成投产。生产茶叶包装箱板,过去用大豆的豆粉胶来做胶合剂,漳州胶合板厂职工为了不浪费宝贵的大豆,积极寻找代用品,经过一百多次试验,终于从粉丝厂的下脚水中提取豆蛋白胶成功,代替了豆粉胶。这项成果在全省生产胶合板的单位迅速推广后,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几十万斤大豆。


第2版()
专栏:

  永丰公社植树造林成绩显著
据新华社南京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二日电 地处苏北里下河水网地区的盐城县永丰公社,从一九六四年以来积极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生产,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这个公社用自产的木材建造仓库、学校、牛棚、猪圈、住房等二千五百六十多间,制造中小农具二万五千多件,新建桥梁二百五十六座;公社范围内的电话、广播所需要的杆木,也全部解决。目前,这个公社除了生活用材自给和生产用材基本自给以外,还支援了兄弟公社一批木材和树苗三百三十多万株。
林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其他事业的发展。由于有的树叶可以做猪、蚕饲料,这个公社植树造林以后,养猪、养蚕事业发展很快。目前,全社生猪圈存量二万一千多头,平均每户超过了三头。养蚕由原来的几十张纸,增加到二百六十张纸,每年产茧一百多担。各个生产队每年采集上万斤的树叶做高温堆肥,改良了土壤,提高了粮食、棉花产量。一九七一年,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比植树造林前的一九六三年增长三倍,棉花连续三年超百斤。
永丰公社过去不重视开展植树造林,农用和民用木材完全依靠国家供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九六四年,公社党委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永丰公社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地势的高低,离水的远近,分别情况栽插不同的树种。在水边,栽插耐涝喜水的杞柳、杨树等;在高坎上,栽种怕水的桑树、槐树等;在堆圩上,栽种耐旱喜光的榆树、楝树等。由于贯彻了因地制宜的原则,近几年来,全公社植树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从一九六四年开始,仅八年时间,共栽各种树木三百七十多万棵,出现了“框框片片,树栽四面,河道两岸,绿树成荫”的新气象,改变了以往水乡缺少树木的面貌。
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中,这个公社认真落实党的林业政策。对于国家和生产队联合经营的树木,由所在生产队栽种管理,枝条归生产队,木材收入由国家、集体分成;生产队在河堤、路旁栽种的树实行队栽队有;社员在房前屋后栽的树归社员所有,从而调动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第2版()
专栏:

  川西林业局综合利用林区资源
新华社成都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二日电 四川省川西林业局积极开展林区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搞好木材生产和营造新林的同时,先后办起了木浆、纤维板、包装纸、小木器具的生产和养獐、养鹿、养牛、养蜂、种植中药材等事业。今年头八个月,他们除超额完成全年国家交材任务外,还生产了木浆、纤维板、包装纸等七百八十多吨,生产扁担料、锄头把、锉刀把等小木器具三十多万件,收获了麝香、鹿茸、蜂蜜、人参、当归等药材。综合利用和多种经营的产值,已占到全局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
这个林业局的三○二林场工人们,利用山场里废弃的木材磨木浆,大家一齐动手盖厂房、造设备,很快投入了生产。今年一月到八月,生产木浆九十多吨。三○三林场二工段的十多位工人,也用当地石料傍山修了一百八十多米长的渠道,引山水作动力,利用废旧材料,自己设计、制造出水轮机、磨浆机和榨浆机,生产出了合乎质量要求的木浆。林业局办的木材加工厂,利用林区丰富的硬杂木、小径材,加工成各种小木器具。此外,林业局还利用林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养鹿七十多头,养獐一百七十多只,养牛一百五十多头,养蜂四百多群,种植中药材十多亩。他们还在继续积极地扩大生产和开辟更多的综合利用门路。


第2版()
专栏:

山西盂县人民依靠群众,积极进行水利建设,增强了抗旱能力。图为牛村公社兴建的一个蓄水池。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