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学会分析方法 养成分析习惯
——记江都县麾村公社关于晚茬麦是否注定低产的一次讨论会
江苏省江都县麾村公社队干部集中学习的时候,党委负责同志李斌带来一个喜讯:共平大队西桥生产队晚茬麦亩产从去年的二百八十多斤增加到四百二十七斤。对此,大家议论纷纷:“西桥真行!”“怎么我们那里上不去呢?”麾村公社这几年晚茬麦产量一直不高,有的人便认为晚茬麦注定低产,种植面积只能缩不能扩,还说这是“实践证明了的”。有些同志认为自己身在基层,情况熟,满眼都是“实际”,不会有唯心主义;事实证明并不完全如此。
    “明摆的事实”说明什么?
西桥晚茬麦丰收的事实,使一些人不再坚持“晚茬麦注定低产”的看法了。“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老李想:让大家看看现场,表个态,并不等于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还必须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这次学习讨论就从“西桥的晚茬麦产量为什么能上去?”开始。
有人说:“西桥人有个犟脾气,他们是硬着头皮干出来的。”原来,过去人们看着晚茬麦产量年年上不去,就认为:事实明摆着,晚茬麦不行。现在,眼看西桥的晚茬麦行了,但心里却不明白过去的“结论”为什么不对头?
在西桥蹲点的公社干部老周谈了他的体会。过去他就听说晚茬麦是“种一瓢,收一捧,只能落个新鲜种”。还没有种,思想上先有了个疙瘩:常说“小雪断犁”,“小雪”以后,北风呼呼,天寒地冻,怎么能种麦?不种吧,又怕被批评为右倾保守,只好种点试试看。结果真的是低产。
后来老周又想,要对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就要千方百计多增产,晚茬麦也是麦,只要多施肥多管理,产量也许能增长上去。于是,他们下决心,又种了一季,结果收成还是不好。老周和大家一起找收成不好的原因。原来,晚茬麦由于“晚”,就要有一套同早茬麦不同的管理措施。经过一番实践,他们摸索出了一套措施,今年终于取得了比较好的收成。从这里老周又长了一智:有了把晚茬麦搞上去的决心,但在实践中还可能失败。只有经过反复多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听了老周的介绍,大家进一步懂得了:身在基层,处处有“明摆的事实”,但对这些事实的看法却不一定都是对的。从实际出发,并不是说只限于直观地反映这些“明摆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要反映它们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往往是隐蔽的,有的还与事物的现象(即“明摆的事实”)并不那么一致,不是随手就能摸到、一眼就能看穿的。必须认真看书学习,开动脑筋,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大量的事实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才可能避免把事物的表面现象错当成事物的本质。
    怎样看待巧事?
讨论在继续。有的人又提出了疑问:是不是任何事情只要有决心就都能办成功呢?在晚茬麦还没有获得高产的时候就认为“肯定能高产”,就下决心,这与“肯定不能高产”不一样都是先验论吗?
西桥生产队副队长龚德胜介绍了他们经过分析客观情况然后才下决心的经验。贫农社员周世昌补充发言说:“依我看,我们搞晚茬麦的决心同那五亩四分晚茬大麦高产有很大关系。”有的人不以为然:“一小块高产有什么可谈的?其他队也有过,是碰巧了。”
怎样看待巧事?公社蹲点干部老周讲述了自己的体会。去年,西桥种了八十亩晚茬麦,有七十多亩亩产只有二百多斤。可是其中有五亩四分田亩产五百多斤。是不是碰巧长好的?老周想:这五亩四分晚茬大麦是我们种出来的,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让鸡孵石头,再“巧”也变不成小鸡呀!这五亩四分晚茬大麦“碰巧”高产,正说明晚茬麦在我们这里有高产的可能。他们认真研究高产原因,发现在品种选择、土地耕作、播种施肥等方面都大有文章。以后,他们积极改善晚茬麦的管理措施,才取得了今年一百亩晚茬麦的丰收。
听到这里,大家豁然开朗:我们有的时候被唯心主义遮住了眼睛,身在宝山不识宝,新鲜事物看不到。联系这件事,大家认真学习,认识到:晚茬麦的小块高产,看来是偶然的,其实正是必然的反映。这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是实践的结果。我们对偶然性不能采取不承认主义,也不能有侥幸心理,而要开动脑筋,从偶然发生的事情中找出必然性、规律性。这样,在实践中才能更主动,更自觉。
    还要不要多费心?
最后,老李让农技员老龚向大家介绍种好晚茬麦的几个技术关键。老龚一条条地讲,大家一条条地记。有人高兴地说:“嘿,把这一套经验带回去,再用不着多费心了!”
大家进一步研究分析这种说法对不对,讨论又深入了一步。
李斌谈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老李在西舍生产队蹲点,通过路线教育,帮助社员提高认识,解决了养猪的实际困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一人一猪”。可是,推广了西舍的经验以后,有的队进展并不大。这是为什么?他学习毛主席关于“在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以后,还必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或者新冒出来的具体的事物”的教导,又深入调查,发现这些队有许多跟西舍不相同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他又抓了政策落实,采取了具体措施,终于使这些队赶了上来。这件事使老李深受启发:先进单位的成功经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群众的思想实际并不完全相同,先进经验的推广,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必定会失败、碰壁。
那些想抄了西桥的经验就不再“费心”的同志,从老李的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在认识真理、改造世界的斗争中,没有“捷径”可走,现成饭吃不得,图省力要不得。别人的经验只能给自己以启发和借鉴,代替不了自己的实践,也代替不了自己“费心”。
毛主席教导我们:“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多想出智慧。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麾村公社的干部、群众体会到:身在基层,天天接触实际,这是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光有这个条件,还不等于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思想和路线问题。只有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同时,坚持认真看书学习,弄懂弄通革命理论,不断开动脑筋,总结经验,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逐步自觉地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广西来宾县迁江公社革委会
我们迁江公社,地跨红河两岸,方圆三十多平方公里。我们在领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取得了领导农业生产的主动权,夺得了今年上半年粮食的大幅度增产。
    正确认识迁江的实际
究竟抓什么才能加快农业增产的步伐呢?在我们公社领导班子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一九六九年我们的水利就基本过关了,应该以抓肥为重点;另一种认为,我们的水利还没有真正过关,应该以继续抓水为主。毛主席教导我们: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只有下去调查研究才能弄清楚,坐在房子里争论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我们迈开双脚,爬山越岭,风来雨往,跑遍了全公社所有的大队和半数以上的生产队,开座谈会,访问老农,实地勘查,总结历年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
我们经过调查和分析,把全公社的各个队分为三种类型:一,水利已基本过关,但没有及时转入抓肥,结果有水无肥,粮食增产幅度不大。这种类型有六个大队。二,有了水利设施,但配套跟不上,没有真正通水,而这两年来却盲目转入抓肥,没有继续抓水,一遇干旱就不能稳产。这种类型有五个大队。三,没有水利设施,等天下雨才能插田,但过去盲目强调要种双季稻,结果不是完不成任务,就是误过季节,粮食产量很低,甚至减产。这种类型有五个大队。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识到,不论是单纯抓肥或者是单纯抓水,都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复杂情况,都是以主观代替客观,违背了唯物论的反映论。我们指导农业生产,绝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设想搞绝对化,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客观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实际情况是复杂的,我们就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三种情况 三种办法
我们对迁江公社的客观实际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如何根据这种认识去指导农业生产?中贤大队第一生产队粮食产量一上一下的事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个队没有水利设施,过去都是等天下雨才能插田。一九七○年,他们为了适应当地两头旱、中间雨的气候特点,开始用七十四亩高边田改种春玉米,然后种晚稻,一造变两造。这一年的粮食产量从一九六九年的十四万斤增加到十八万斤。一九七一年,由于公社、大队过分强调种双季稻,这个队的高边田玉米比一九七○年减少二十多亩。结果遇上严重春旱,早、晚稻的收成都不怎么好,粮食总产量又下降到十五万斤。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根据三种不同情况制定了三种不同的办法:一,在水利已基本过关的地区,以抓肥为主。在抓肥的同时,继续抓好水利配套,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水用水制度等,使水利设施发挥更大的效益。二,在只有水利设施而没有真正通水的地区,以继续抓水利配套为主。在抓好水的同时,狠抓肥料。三,在没有水利设施的地区,认真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先种春玉米,后种晚稻的水旱轮作办法。在推广这种办法的同时,尽力为扩大双季稻面积创造条件。
措施制定以后,我们先后开了两次三级干部会议,以后又交给群众充分讨论。由于这个措施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反映了群众的共同愿望,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大村大队是水利基本过关的大队,为了攻破肥料关,今年元月,他们出动了五百八十多个劳动力,九十四架牛车,大干一个月,积得塘泥、河泥、沟泥、岩泥、村边肥泥和草皮泥等四十多万担,改土一千一百七十三亩。五七大队水利还没有真正过关,去冬今春,他们组织劳动力奋战三个月,挖了一条干渠和七条支渠,共长十九公里。全大队的灌溉面积由去年的一千九百亩增加到今年的二千六百亩。
    分别情况 抓好典型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定要抓好典型。我们要指导好三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农业生产,就必须在不同类型的地区各抓好一个点,以点带面。我们决定留一名常委在家坚持日常工作,其余领导成员都下去蹲点。
党委书记罗德宽到水利基本过关的大里大队,发现这个大队过去没有尽力抓肥,特别是在早稻田间管理期间,这里的山岭上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天然绿肥没有很好利用。原因是部分干部和群众存在着等待国家拨给化肥和怕苦怕累思想。他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开展路线教育,批判“伸手向上”和懦夫懒汉思想,发动群众大搞绿肥压青。全大队种下三千一百亩早稻,有一千六百多亩压了绿肥。同时认真落实了党的政策,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积得的农家肥比去年同期大大增加。
革委会副主任覃炳贤深入到水利还没过关的龙灵大队,发现有些干部、社员对水旱轮作的办法有怀疑,怕白费力;还有些人怕麻烦,认为这是多此一举。针对这些问题,他和大队的领导同志一起,总结了龙灵村生产队和中贤村第五队用高边田种玉米比种早稻高产的经验,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提高了大家的认识,坚定了信心。全大队有二百五十多亩水田不宜种双季稻,全部种上了春玉米。我们把点上的经验及时在面上推广,推动了全公社的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取得了上半年的大丰收,总产比去年同期增加二百五十一万斤,十六个大队,队队增产。


第2版()
专栏:

  白云深处大寨田
硝烟漫山谷,银锤划破蓝天;
立下愚公移山志,定叫石山变良田。
这一首民歌,真实地表达了贵州省正安县梨坝公社梨坝大队贫下中农和干部移山造田的豪情壮志。
地处崇山峻岭的梨坝大队,经过八年艰苦奋战,把“山高谷深土层薄,三日无雨地开裂”的地方,改造成为成片的水平梯田。今年,正安县虽然遇到了大旱,但这里水稻产量仍然高于去年。
梨坝大队是个人多地少,石厚地薄的地方。境内有老林堂、顶锅山、马头山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山峰石岭。全大队八个生产队二百二十七户人家散居在深山峡谷里,七百多亩土地一小块一小块地挂在三十七道山梁、二十五个山头上,平均每人只有八分地。
    “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
一九六五年冬天,大队党支部研究全大队学大寨的规划时,大家认为,要改变梨坝山高石头多,人多土地少的面貌,必须动员群众移山造田,向荒山石岭要粮。于是,制订了“大战老林堂,削平六座山,移山填峡谷,建造大寨田”的规划。
老林堂,山峦重迭,荆棘丛生,乱石嶙峋。要在这里造田,确实困难不少。工程刚刚开始,有人就说,石坡坡上开稻田,做梦都没有想过,这样干简直是白费劲;还有的说,有闲工夫在石山顶上开田,还不如下山搞副业。
怎么办?党支部书记陈长彬和支委们认真分析了各种思想情况和产生的根源,决定在堰塘生产队先做个试点,用事实来说服干部,教育群众。
这年冬天,陈长彬带领堰塘生产队的十八个贫农社员,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冒着阴雨,向老林堂石山开战。他们首先开了一块三分大的田。当时,石山上找不到泥土,他们就到百米外取土,一挑一筐使新开的石田铺了一尺半厚的土。这块地上种出的第一季稻子,获得了可喜收成。九十多岁的老人陈香普,叫孙子扶着他到田边,摸着沉甸甸的稻子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从来没有见过岩石顶开成了田。”岩石上造田的事实教育了群众,解除了一部分人的畏难情绪。大家说,只要有股子革命干劲,就能叫石山献粮。
一九六六年冬,老林堂山顶上炮声震天,硝烟弥漫,铁锤声响彻山谷。一场移山造田的战斗打响了。老社员陈晓元,爬悬崖,撬石头,砌石坎,双手磨起血泡仍然坚持不下工地,被人们誉为“活愚公”。堰塘生产队共产党员叶树华坚持带领群众参加移山造田的战斗。八年来他出工在前,收工在后,和全队群众一起,削平了三个小山头,新开了二十多亩稻田。担任开山炸石的聂学明、叶现民两个社员,为了给集体节省炸药,苦心钻研技术。
在移山造田的战斗中,梨坝大队党支部的五个委员,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抢着困难上,迎着艰险闯。党支部书记陈长彬,那里有困难他就战斗在那里。一九七○年冬,大队党支部决定把六窖窝生产队一个叫“石堡沟”的峡谷改为水田。这个峡谷有二百四十米长,七十米宽,十六米深,填方工程十分艰巨。陈长彬和支部委员张锡良冒着漫天大雪来到工地,和大家一起学习大寨贫下中农三战“狼窝掌”的革命精神,带领社员挖山填谷,艰苦奋战。这个生产队在大队干部的带领下,经过两个冬春奋战,终于把这个峡谷改造成为二十多亩的旱涝保收田。
在梨坝大队干部、群众忘我劳动下,一个冬春过去,就有一批梯田从深山峡谷里展现出来。一个冬春接一个冬春,年复一年,他们手上老茧越磨越厚,钢钎越磨越短,扁担挑断几百根,箩筐挑烂几千副,五个十二斤重的大铁锤被磨损为四斤重了。他们奋战了八个冬春,削平了九座石山,填平了两个深谷,搬走石头十万八千多方,挑来泥土五百一十六万担,垒起石坎二百四十三条,在一百多米高的悬崖陡壁上修成全长二十多华里的盘山水渠两条;在坑坑凹凹的石山上建造起二百七十六亩旱涝保收田。一九六五年以来,全大队粮食产量逐年稳步增长,到一九七一年这个大队粮食总产量达到六十八万斤,比一九六四年增加一倍多,平均亩产达到八百三十一斤,跨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碧罗雪山景色新
——云南贡山迪麻洛大队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互相促进
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公社迪麻洛大队的荒山秃岭,现在全部披上了绿装,畜牧业和药材、果木等都迅速发展起来。这些又为农业提供了肥料和资金,促进了粮食生产。
迪麻洛大队地处碧罗雪山和阿路腊卡雪山之间,二百多户藏族、怒族、傈僳族社员,散居在七个山梁上,这里有发展畜牧业、林业和药材生产的有利条件。大队党支部成立后,多次组织各族干部、社员学习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联系本大队在粮食、牧业、林业、副业生产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大家分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资本主义道路,认识到只有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迪麻洛的落后面貌。
迪麻洛大队党支部把发展多种经营当作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他们分析了本地区发展多种经营的特点,认真学习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的辩证关系,落实了党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全大队办起了九个畜牧场,成立了畜牧业生产管理小组,推选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的贫下中农担任饲养员。他们因地制宜解决饲料问题,培养本队兽医,实行合理的奖励制度,使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全大队饲养的猪由一九七○年的六百多口增加到一九七一年的九百九十七口,牛发展到六百九十多头,羊发展到七百八十多只。平均每户三点四头牛和四头多猪。畜牧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肥料,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加上实行科学种田,改进耕作技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全大队粮食产量由一九七○年的四十三万斤猛增到一九七一年的六十八万斤,相当于一九六五年的两倍。今年小麦又获得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三十的丰收。结束了靠国家供应粮食的历史。
全大队九个生产队都建立了药材基地,一九七一年交售给国家的天麻、木香、附子等药材达二万五千九百多斤。过去是“近山光,远山荒”的迪麻洛,现在满山杏树、桃树、梨树、核桃树和花椒树。一九六七年以来,交售给国家十六万八千多斤核桃。既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又壮大了集体经济,改善了群众生活,为农业提供了不少资金,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白洋淀上捕鱼忙 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