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戈壁绿洲焕发青春
——记甘肃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敦煌
敦煌,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这里,三面是浩瀚的戈壁,一面是连绵的沙山。从三百里外祁连山里流来的党河水,灌溉着十几万亩土地。多少年来,敦煌被称作戈壁绿洲,但是,在旧社会,由于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水渠失修,破烂不堪,许多农田、村庄被风沙吞没,绿洲逐年缩小。解放后,敦煌人民成了绿洲的主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努力建设新敦煌。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社员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深入开展学大寨运动,对旧的灌溉渠系进行了全面整修,在风沙前沿植树造林,年年修建条田和改造盐碱地,使这个戈壁绿洲焕发了青春,成为甘肃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一年的六年中,敦煌县的粮食作物平均亩产量年年超过《纲要》规定的指标,一九七一年粮食平均亩产量跨过“黄河”,达到五百零五斤,今年全县粮食、棉花的收成将比去年更好。
    更加郁郁葱葱
杨家桥公社鸣山大队,南面紧靠着沙岭高耸的鸣沙山,北面和东面都是戈壁沙丘。在旧社会,这里是“沙子撵人走,亩产二、三斗”,先后有一千多亩土地和五个村庄被风沙吞没。一九六四年,鸣山的贫下中农开始学大寨时,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向风沙进军,首先治理对鸣山为害最大的风口——城隍庙湾。他们斩断几丈高的沙梁,开渠引水,在沙涛滚滚的风沙口植树造林。可是,人们在前边挖,风沙在后边填,一条渠挖完不久,就又被黄沙填满了。三次修渠都失败了。最后他们从五十里外打来刺柴,边挖渠,边衬柴,边引水,边栽树。就这样,他们经过八年艰苦奋斗,劈开了七条沙梁,营造了总长七十多里的三十三条防沙护田林带,还栽种了五百多亩成片的固沙林和果树林,围住和搬走八十多个沙丘,夺回耕地六百多亩。这个在一九六四年还靠国家供应粮食和贷款的生产大队,到了一九七○年,全大队的粮食亩产量就过了“黄河”,棉花亩产皮棉九十多斤。近两年每年向国家提供三万多斤棉花,七、八万斤粮食、油料和十几万斤水果。
远离县城一百五十多里的南湖公社,是戈壁沙漠中的一个单独的小绿洲。唐代诗人咏叹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就在这里。在旧社会,人们形容这里是“千里沙漠少人烟,飞鸟不多狼叫唤”。如今,“阳关”路口,新建起了小型水力发电站,一向干旱缺水的阳关大队,制服沙漠,修成了一条能够灌地一千多亩的十里沙渠,阳关以北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上,出现了一片林海。这个公社的社办林场的三十多户社员,坚持不懈地为革命植树造林。每年春天他们冒着风沙栽树,大风多次把他们刚刚栽下去的树拔掉了,黄沙把渠埋了。他们就一次又一次地重挖重栽。最近两年每年栽树五十万棵。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奋斗,他们在沙漠上总共造林五千多亩,栽树二百八十多万棵(大人和小孩平均每人栽了一万三千棵),实现了粮食、食油、肉类和蔬菜自给有余。现在,最早营造的林带已经树木参天,新的林带远远望去好象是一片青纱帐。一条三十里长的林带堵住了威胁南湖公社的北风口。
鸣山大队和南湖公社是敦煌县改造沙漠、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创造粮棉高产的缩影。
只有七万多农村人口的敦煌县,在二百多里的风沙线上,已经栽活树木四千多万棵,成林面积七万多亩。不仅改造了原有的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五万多亩,使粮食、棉花的产量连年增长,而且向国家提供的木材和水果也越来越多。现在,全县八个大风口,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一道道“绿色长城”。这个古老的绿洲,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斩断沙梁把水牵
沙漠环绕的敦煌,年降水量只有三十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三千八百毫米。农田灌溉主要靠从祁连山流来的党河水。旧社会是“党河水,贵如油,年年浇地使人愁。”解放后,党河经过治理,水量有了增加,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仍然满足不了需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中共敦煌县委和县革委会的主要领导成员,带着帐篷和干粮,三次进入祁连山,对党河上游十八条主要山沟,一条一条地进行勘察,终于在雪山脚下拔海三千多米的钓鱼沟、渣子沟找到了较大的水源。一九七○年春天,县革委会带领五百多名社员,冒着漫天风雪和摄氏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来到这里挖沙运石,打开三米厚的冰层,清理坝基,用了六十天时间,筑起两道拦洪大坝,逼使这两沟洪水流进党河,使党河增加了一点六个流量。但是,党河水要通过大段大段的荒漠戈壁才能流入农田,而渠道渗漏一直十分严重。中共敦煌县委又总结历史经验,领导全县人民对党河渠系进行了全面的建设和改造。贫下中农豪迈地说,有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就能斩断沙梁把水牵。他们苦干加巧干,搬走沙丘,削平沙梁,筑坝聚水,用草皮、卵石衬砌渠道,有效地利用了党河水,扩大了灌溉面积,使得一些原来荒弃了多年的土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亩产小麦五六百斤。现在,敦煌全县有新修和整修的大小渠道一千七百七十九条,总长两千多里。这些渠道利用祁连山的雪水灌溉着十八万亩农田。一九七一年,敦煌遇到严重的干旱,党河水量比历史上最干旱的年头还小四分之一。由于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同时实行了科学管水,节约用水,在大旱之年仍然夺得了丰收,粮食亩产量由前一年的四百六十斤增加到五百零五斤——跨过了“黄河”。
    眼界越来越宽
这几年,敦煌人民还改造了盐碱地三万多亩,大搞科学实验,实行科学种田,继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敦煌全年平均无霜期一百六十天,一年一熟是这里种庄稼的老习惯。为了多打粮,广大贫下中农正在进行一场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的改革。他们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总结出了早播、浅种、薄浇和选育早熟品种等复种糜子的先进经验,一九七一年,县革委会推广了群众创造的这些经验,全县的复种面积从过去的几千亩扩大到二万三千多亩,使粮食总产量和亩产量都有了较大的增长。
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过去,有些人认为,高粱、玉米每亩打六、七百斤也就到顶了。现在,亩产千斤,在敦煌已不算稀罕。去年,五墩公社新店台大队第七生产队种植的七十六亩玉米,亩产达到一千三百五十三斤。
今日敦煌,农、林、牧、副、渔都在进一步全面发展起来。棉花亩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解放前增长了一倍和八倍。各类牲畜总头数比解放前增长了三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购买力比解放前提高了四点四倍。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坚持科学态度 改进领导作风
中共资溪县高阜公社孔坑大队总支委员会
我们孔坑大队,地处资溪松岭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很差。文化大革命前,粮食产量很低,年年吃国家的供应粮。大队革委会成立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干部群众急起直追,农业生产逐年发展,由吃供应粮转而向国家卖了余粮。国家分配的木竹生产任务,年年超额完成。要说体会,就是一条: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坚持科学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实行正确领导。
    耐心地用事实教育群众
我们大队四面环山,不少在深山沟里的田,每天日照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叫“冷浆田”。根据多年的经验,在“冷浆田”插早稻的时候,秧苗根上要沾硫磺,这样可以防止禾苗冻死,又可以起到灭虫的作用。一九六九年,从外地迁来了一批新社员到我们大队的涂家坂落户。插早稻的时候,我们把硫磺沾秧根的经验告诉了他们。可是,他们不相信。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丘田,一边栽沾了硫磺的秧苗,一边栽没有沾硫磺的秧苗,为的是用事实教育他们。到了夏收,沾了硫磺的禾,亩产合四百多斤;没有沾硫磺的,有的冻死了,有的给虫吃了,亩产只有二百多斤。在事实面前,他们受到了教育,说:不相信科学不行。以后,他们不仅种早稻自觉地沾硫磺,还千方百计改造“冷浆田”,生产连年丰收,去年粮食亩产跨过了《纲要》。
    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
以前,我们大队的按劳分配政策执行得不够好,在劳动计酬上搞平均主义,“出工一窝蜂,记工划圈圈”,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在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中,我们认真学习了按劳分配的政策,决定部分农活实行定额记工。少数干部想不通,认为这是搞“工分挂帅”,是“倒退”,影响了政策的落实。针对这种情况,大队党总支举办了学习班,认真学习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使大家提高了认识,划清了界限。原来那些“想不通”的干部也想通了。他们说:按劳计酬的政策,是适应社会主义时期的生产条件和群众觉悟的,我们要坚决执行。思想一通,政策落实,有效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就拿今年栽二季晚稻来说吧,原来考虑劳力忙不过来,计划栽六百五十亩,由于群众积极性高涨,赢得了时间,结果栽了八百三十多亩,比去年提前十天超额完成了任务,质量也比往年好。
我们在斗争中体会到:要把党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同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
一九六九年,刘少奇一类骗子推行形“左”实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提出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口号。在这个错误口号的影响下,我们这里刮起了一股不准社员养母猪的歪风。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违反党的政策的,就把社员养的母猪全部收归了集体,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全大队生猪饲养量显著下降。吃了苦头之后,我们又回过头来学习党的政策,认识到:社员养母猪,能够为社会增加财富,发展生产,社员也能增加收入,并不是什么坏事。于是,我们立即纠正了这个错误,诚恳地向社员作了检查,鼓励社员多养猪、多积肥。政策落实后,养猪事业又继续向前发展。
    凡事都问一个“为什么?”
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我们遇事都问一个“为什么?”看看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坚决执行;违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坚决抵制。
一九七○年,有人提出一年之内要在全省实现“矮秆良种化”。我们想:孔坑大队一千七百亩田,有三分之二是“冷浆田”,日照时间很短。这几年,大家艰苦奋斗,改造了一部分“冷浆田”,但还有一部分没有改造过来。如果一律栽双季矮秆稻,寒潮一到,一部分就要被冻坏,甚至可能颗粒无收。这种不讲条件,不分地区,强调一律化、一刀切,是唯心论的先验论的表现,显然违背了因地制宜的方针。我们根据本大队的日照时间、土地肥力、水源和劳力的具体情况,作了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全大队共栽了一千亩矮秆水稻。当时,有些人担心,这样做会不会挨批。我们想:无私才能无畏。一个共产党人,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才有勇气对错误现象作斗争。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适合种双季稻的土地种双季稻,适合种经济作物的土地就种经济作物。同时,我们也为扩种双季稻、矮秆稻积极创造条件,在“冷浆田”中开沟排水,种植红花草,改良土壤。去年我们根据“冷浆田”的改造情况,把矮秆良种扩大到一千二百亩。去年冬天,我们掀起了改造低产田的高潮,又改造了一批“冷浆田”,今年矮秆良种已扩种到一千六百亩。由于种植计划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粮食产量年年提高,今年早稻又获得了丰收。林业和副业生产也有了新的发展。


第2版()
专栏:

  种好试验田 取得发言权
农村干部怎样取得领导农业技术改革的发言权?湖北省宜昌县黄花公社党委成员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就是:坚持干部种试验田。
黄花公社党委成员对于干部种试验田的重要意义,是在水稻密植改革过程中认识到的。开始,这个公社有的队插秧密得象“扎鞋底”一样,结果减了产;后来,有的队错误地接受教训,走老路,搞“斗大四窝”的稀植,又减了产。到底怎样才是合理密植呢?党委成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伟大教导,在五大队四生产队种试验田。他们在同一块田里按照不同的密度栽了六厢,经过比较,得出了比较适当的密度。接着,他们又根据不同的气候和日照以及土、肥、水、种等条件,分别在十几个生产队进行试验,终于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水稻密植的标准。在全公社推广他们的经验后,获得了大增产。公社党委成员从水稻密植改革中认识到,农业技术改革是一门科学,在科学问题上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从此,公社党委成员把种试验田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几年来坚持不断。
在种试验田的过程中,黄花公社党委成员体会到:要真正把试验田种好,不断总结出值得推广的经验,就必须向熟悉本地情况和有经验的老农学习,向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外地经验的技术员学习。有个党委成员在四大队六生产队领导早稻播种试验,技术员提出改变以前把秧板晒硬后再撒种的办法,采取外地“抢浆下种”的经验,以便种子和泥粘合得紧,易于保温、发芽。老农说本地是青冈泥,粘性大,要是“抢浆下种”,种子会陷得很深,反而不能发芽。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综合两种意见,掌握了比较适宜下种的泥浆湿度,结果很好。这个经验在全公社推广后,有效地提高了早稻育秧水平。由于实行了干部、老农、技术员三结合,较好地把书本知识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外地经验和本地经验结合起来了,使试验田越种越好,有力地推动了全公社的农业技术改革。
一九七○年春,公社党委开会研究种植计划,有个委员认为头一年在山下几个生产队试种二季稻,全部成功了,便提出全公社的水田一律改种二季稻。党委认为,全公社山上山下气候相差一个季节,不能盲目推广。于是这个委员深入到几个高山队搞试验,结果,一部分日照好、水源足的田,可种早熟品种的二季稻;一部分日照差、水源缺的田,适宜搞稻麦两熟。公社党委根据这个委员试验的结果,一九七一年进一步在全公社扩大了二季稻面积,并适当增加了稻麦两熟面积。在公社党委成员的带动下,干部种试验田已经在黄花公社形成风气。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这个关把得好
在辽宁海城县王石公社英北大队,人们一看见石啦山腰陡壁上那堵半截石墙,就会赞扬公社党委书记王友权一丝不苟地执行党的政策的精神。
去年王友权来到英北大队蹲点。还没进村,他老远就看见石啦山上插上了红旗,百余名民兵正在劈山凿石砌墙。他来到工地,跟大家一道干了起来。休息的时候,他想了解一下怎样解决各队之间计算劳动报酬的情况。可是,大家却齐声回答:民兵训练,义务劳动,三两天干完,还要啥报酬!这种说法引起了王友权的注意,他想,群众干劲越大,越要注意执行党的政策,爱护群众的积极性;民兵既是兵,又是民,不能借口搞民兵训练,让他们搞无代价的劳动。
经过了解,王友权发现这个大队执行党的政策还是比较认真的。可为什么治理石啦山就不注意政策了呢?原来,这座山坡陡石多,治理它一时得不到收益。由于这座山就在大队附近,有的干部觉得光秃秃的难看,外地来参观的人看了不“体面”,所以,就以民兵训练的形式来治理这座山,为不计报酬找“理由”。
原因找到以后,王友权同志马上组织大队和生产队干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的教导,帮助他们澄清了在执行政策中的一些糊涂观念,使大家认清了这样一个道理:无代价抽调各队劳动力,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实质上都是不对的,必须坚决纠正。干部们都自觉地作了检查,狠斗了图形式、讲排场、不注意政策的私心杂念和错误倾向。大队党总支按照实际情况,根据大队建设山区的长远规划,决定把暂时不能得到实效的治理石啦山工程立即下马。民兵们回到各自的生产队后,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各生产队奋战一年,共修梯田四百来亩,全大队粮食亩产跨过了“黄河”。
从此,英北大队的石啦山腰上留下了这半截石墙埂。贫下中农赞扬说:“这个关王友权同志把得好!”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来信

  远距离参观不宜多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公社经常组织生产队干部去外地先进单位参观取经。这些先进单位近的百里,远的数百里。
为了搞好本地区农业学大寨运动,去外地学习一些先进经验是应该的。但要讲究实效,要考虑到生产队的经济条件,不应次数过多。去外地参观的人总是少数,广大社员群众没有看到这些先进经验,学起来总是觉得隔着一层。
希望县社领导同志注意发现和培养本地学大寨的先进典型,用来指导本地工作。这不单是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事。
浙江余姚车九公社林场 严水良


第2版()
专栏:

河北省安国县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大,进度快,质量好。这是“八五”公社“八五”大队的小麦田。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