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八百里洞庭尽朝晖
湖南北部,长江中游,有一片一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区,号称八百里洞庭。这里包括汨罗、岳阳、湘阴、华容、南县、安乡、常德、汉寿、益阳、沅江等滨湖十县。
洞庭湖边,千里大堤,守护着附近八百多万亩肥田沃土,捍卫着六百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大堤上,一个个机电排灌站,一座座涵闸管道,连接着垸内千百条水渠。堤外防浪林带,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秋天,大堤内外,无边无际的稻田翻着金浪,棉田闪着银光。莲湖里莲蓬累累,湖洲上芦花丛丛,湖中扬帆鼓浪的渔船,堤上往来奔驰的车辆,构成一幅绚烂的丰收画卷。滨湖十县在连续十年丰收的基础上,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面对千里长堤,人们不能忘记旧社会水患频繁、堤倒垸溃的灾难。
一九三五年,洞庭湖一次溃决一千三百多个垸子,灾民达四百多万人,淹死三万七千五百多人。安乡县仅安永一垸,就淹死了四百多人,死绝的有十五户。
解放以后,洞庭湖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二十多年来,滨湖人民艰苦奋战,不断加强大堤建设,把六百多个支离破碎的小垸子,改建成一百一十多个大垸。整修和新建的防洪大堤达四千八百多华里,建设了五个大的蓄洪分洪垦殖区,有效蓄洪量达八十九亿多立方米。堤线比过去大大缩短,水系得到了合理调整。部分大堤还用块石和水泥板实行了永久性护坡。
滨湖人民在修建大堤的同时,还大力进行了电力排灌、渠系配套和营造稳产高产农田等建设工程。现已兴建排灌站六千一百多个,大、中、小型涵闸一万五千多处。架设了七千六百多华里高压电线。开挖了二万八千多条渠道和河流。无数支渠、斗渠、毛渠,组成了闪闪发光的水网。
四面环水,垸老田低的安乡县,文化大革命以来,加高培厚了四百多公里长的防洪大堤,修起了一万一千多公里的排灌渠道,新建了两万多处水利设施,共完成土石方八千五百多万方,相当于前十八年兴建工程量的四分之三。全县初步建成了渠系配套、排灌分家、田地成型、树林如带的农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在连续两年跨《纲要》的基础上,这个县粮食亩产去年超过了千斤,五业兴旺,成为湖南省的先进单位之一。
洞庭湖区的堤垸建设和排灌设施,从一九五五年以来,经受了多次洪水和旱涝的考验,越来越大地显示出它的威力。滨湖十县已有百分之七十的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
滨湖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力争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一九七一年,安乡、汨罗两县粮食亩产平均超千斤,丰产田最高的达到两千六百多斤;棉花亩产最高达到四百一十多斤。粮食和棉花普遍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五成以上。养猪业、渔业、林业、湘莲、麻类,都有很大发展。
湘阴县的干部和群众为发展农业生产,狠抓两条路线斗争,保证农业战线有足够的劳力,不断改革旧的耕作制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九六五年粮食亩产只有五百多斤,一九七一年达到了九百四十二斤。
君山茶场的职工们,批判了“名茶不能高产”的谬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传说中的湘妃十二螺髻上,凌空架起渡槽,引来洞庭水,灌溉千亩茶园。去年,名茶产量由文化大革命前的四、五万斤,一跃为十一万七千多斤。
湖南特产湘莲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人们又对湘莲加强了管理。它的产量由一九六五年的一万四千多担,增加为二万五千多担。
滨湖十县,除了大、中型国营渔场之外,大部分公社都有小渔场。随着科学养鱼技术的发展,捕捞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鱼产量逐年增加。去年十县产鲜鱼四十七万七千多担。
滨湖十县和十一个国营农场基本上实现了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植物保护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机耕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县、社两级和一部分大队建立了农机修造网。滨湖人民正沿着机械化的道路迈进。
南县华阁公社是滨湖人民向机械化进军的一面旗帜。这个有三万二千多人口、四万一千多亩耕地的人民公社,已有大型机电排灌站八座,排灌机械一百二十三台,拖拉机二十八台,汽轮四艘,还有其他许多农机具。公社全部农田实现了机电排灌,机耕面积达到百分之八十三,植物保护、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大都使用机械和电力。
机械化耕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证了农业精耕细作和稳产高产。华阁公社粮食连年增产,一九七一年亩产达到一千二百零二斤,林、牧、副、渔各业也迅速发展。
滨湖人民为了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充分利用湖区资源,积极发展地方工业。一座座工厂,如雨后春笋,在八百里洞庭的四面八方耸立起来。
翻开洞庭湖的苦难史,人们清楚地看到:这里的劳动人民,过去不仅遭受严重的水患,而且饱尝血吸虫病的痛苦。
红太阳照亮了八百里洞庭。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关怀下,二十多年来,一批批血吸虫病患者恢复了健康,一块块“高螺区”变成了“无螺区”。昔日疫水茫茫、人迹罕到的地方,如今变为生气勃勃、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八百里洞庭,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呢?是人,是为革命而劳动和战斗的人。
劳动模范唐纯银,从一九五一年起,开始进行棉花丰产试验。一九七一年,他种的四亩试验地,亩产皮棉四百一十八斤,比解放前提高二十倍;他所在的大队去年种了一千四百亩棉花,平均亩产一百二十五斤。
劳动模范李光庆,不断探索水稻生产的规律。他种的二亩八分试验田,去年亩产二千六百零六斤;他所在的大队种的水稻,平均亩产一千五百三十一斤。他说:“做田里工夫,要想天下大事。为革命种田,亩产两三千斤也不能满足。”
老一代青春焕发,新一代茁壮成长。朱思端,这个二十三岁的女青年,是许许多多到八百里洞庭安家落户的知识青年中的一个。八年来,她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下,在贫下中农的辛勤培育下,在这块土地上扎根、开花、成长。现在她是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沅江县委常委。
象这样的优秀人物,正带领广大群众,战斗在八百里洞庭的各条战线上。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桉树之岛
踏上雷州半岛,便看到许多桉树,郁郁苍苍,遮天蔽日。
这里已栽了一百四十万亩桉树。桉林都是一块块的方格,方格之间是笔直的可以走汽车的林荫道。从山上往下看,就象是一张织着整齐的方格图案的绿地毯。
进入方格林,都是十几二十米高的桉树,挺直秀拔,苍劲雄伟。好多林场过去是一片红土荒地,一刮风,满天红尘滚滚,人们睁不开眼睛。林场工人同红土搏斗了十七年,才造成了今天的桉树林。
迈进林场原是一片几万亩的荒沙地。开初,二十多个工人在沙地上搭起茅屋,开始育苗。树苗刚成活,被一场台风刮光了。台风丝毫没有影响林业工人绿化雷州半岛的决心。他们重新搭起茅屋,栽上树苗。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把这片沙荒变成了绿洲。
桉树在雷州半岛的荒沙地上扎稳了根,长得又快又好。现在已有六十四万亩成林,三十万亩成材。从一九七○年起,这里每年向国家提供七万多立方木材,而国家的投资只有一千一百多万元,平均每亩十来元。雷州林业局是造林多、投资少、出材快的一个先进单位。
桉树萌芽力强,是树木中“不怕砍头的英雄汉”,砍了很快就长出萌芽条,而且第二代的萌芽条比第一代老树长得更快。萌芽林在砍伐后四年就长到九米多高,赶上长了十年的老林。
桉树全身是宝。它除了提供木材之外,树叶可以提炼桉油、栲胶,枝丫可以制造线芯、刀柄和农具。制材后剩下的头尾边角,可以制造纸浆和纤维板。
桉油是医药、食品和日用品工业广泛使用的一种芳香剂,又有止咳、消炎作用。全局有三十六个桉油厂,已生产桉油二百多万斤。一九七○年,唐家林场的科研小组从提取桉油后的桉叶中,成功地提炼出制革用的栲胶,产量和产值都超过桉油好几倍。后来,他们发现桉叶中还含有葡萄糖,并从提取栲胶后的桉叶中提炼出酒精和白酒。随着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的深入开展,桉树综合利用的门路越来越广。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鄂伦春人的今天
在祖国北部边疆的深山密林中,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族的人民,正在展开一个新的生活画面。
解放前,在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下,人数不到二千的鄂伦春族人民,常年在大小兴安岭上过着艰苦的游猎生活。解放后,党和政府给了鄂伦春族人民以巨大的关怀,一九五三年又帮助鄂伦春族人民实现了定居。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鄂伦春族人民跨进了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时代。
黑龙江省逊克县新鄂公社,是鄂伦春族人民定居时建立的新村之一。十九年来,这个新村的鄂伦春族人民从开始不会种地,现在已经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从原来不稳定的单一狩猎生产,发展到狩猎和农、林、牧、副、渔各业俱兴;从濒于灭亡的绝境走上了民族繁荣和发展的康庄大道。现在,这里的人民生产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一年比一年繁荣,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从不会种地到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
在收获季节来到新鄂公社,可以看到鄂伦春族的农机手驾驶着拖拉机和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奔驰,听到水泥晒谷场上扬场机在隆隆作响,公社小型发电厂的机器在轰鸣。这个公社的田间和非田间作业,已经初步实现了机械化。
新鄂公社的鄂伦春族人民是在定居后学会种地的。开始时只种了七十五亩地,主要是解决吃菜和马料的问题。每年的口粮,还靠国家通过小兴安岭漫长的山道,从远处运进去。为了帮助鄂伦春族人民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一九六三年,在他们定居十周年的时候,国家拨给新鄂公社一台拖拉机,并且帮助他们培训了第一个拖拉机手,使鄂伦春族人民用上了先进的农业机械,扩大了耕地面积。到一九六四年,新鄂公社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食。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新鄂公社的鄂伦春族社员和先后前来定居的汉、满、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族社员一起,用自己发展生产积累的资金,先后添置了一批农业机械,其中包括两台拖拉机,一台手扶拖拉机,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台大型脱谷机,还有一大批半机械化农机具。社员们还修建了一座水库和其它一些水利设施,开垦了大片涝洼地,使公社的耕地面积扩大到六千九百亩。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一百三十万斤,除了留足口粮、马料、种子和储备粮以外,向国家交售的粮食达五十二万斤,交售的粮食比一九六五年全公社的粮食总产量还多。去年,新鄂公社的各族社员,在高寒地区第一次试种了六十亩水稻,各族社员第一次吃到了自己种的大米。
从单一的狩猎业到发展多种经营
狩猎,这是鄂伦春族人民定居前的全部生产活动。现在,他们除了继续开展狩猎生产和大力从事农业生产外,多种经营已经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就是狩猎的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过去这里的鄂伦春族人民在狩猎时,不管是珍贵的还是大宗的野生动物,一律加以捕杀,从来没有饲养过一只。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为了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鄂伦春族社员对于象鹿这样珍贵的野生动物,改为活捉,然后加以饲养繁殖。公社养鹿场里现在饲养的七十九头马鹿,大多数就是近年来在狩猎时活捉的。这个公社最近几年还支援了外地社、队五十多头马鹿。他们饲养的鹿群,每年割一茬茸角,平均收获一千一百多两鹿茸。去年,公社售给国家的鹿茸达一千三百多两,价值四万五千多元。
鄂伦春族社员的畜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从一九六四年开始,公社建立了畜牧队,现在饲养牛、马二百二十多头。最近几年,饲养人员把外地的良种马和本地的鄂伦春马进行杂交,培育了一种挽力大,抗寒善跑的新马种,并支援了一部分给外地社、队。养猪养禽等副业生产也有了发展。去年,公社还养了蜂,今年又养了鱼。鄂伦春族人民还利用雨天或闲散时间,上山采集木耳、榛子、蘑菇、药材等山产品。多种经营的蓬勃发展,支援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增加了社、队的集体收入和社员的家庭收入。鄂伦春族人民还在密林深处建立了粮米加工、发电、农机修理等小型工业。
从濒于灭亡的绝境走上民族繁荣的康庄大道
在解放前那些黑暗的岁月里,鄂伦春族人民一年四季都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里追捕野兽。白天穿山涉河,晚上一家大小住在用树枝和桦树皮搭成的“撮罗子”里,燃起火堆,度过难熬的长夜。现在,新鄂公社的鄂伦春族社员家家住上了新房,点上了电灯,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在社员家庭里,各种木制家具和铁铝制品,代替了过去用桦树皮制作的器皿;各种衣服被褥代替了过去用兽皮制作的御寒品。过去,鄂伦春族人民制作兽皮衣服的时候连缝衣线都没有,只好用狍筋代替。现在,全公社六十一户鄂伦春族社员,有十八户有了缝纫机。手表和自行车在鄂伦春族社员家庭里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几乎所有社员的家里都安装了有线广播喇叭或添置了收音机。
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新鄂公社的公共积累日益扩大,社员的收入普遍提高。去年,全公社的农副业总收入为三十二万元,等于文化大革命前一九六五年的三倍。一个强劳动力,去年分配所得达八、九百元,一般劳动力也在六、七百元左右。现在,公社的集体积累有八十万元,银行的集体存款五万多元。集体经济日益雄厚,社员生活逐年提高。
解放前鄂伦春族人民几乎全是文盲。现在新鄂公社有了中学和小学,鄂伦春族的孩子们全部免费入学。有几名鄂伦春族青年还进了大专院校学习。社员们的文化生活也很活跃。逢年过节,鄂伦春族和其他各族青年男女,自己演出各种文娱节目。劳动之余,青年们常常喜欢打篮球和乒乓球。今年,公社自己买了电影放映机,县里帮助他们培养了鄂伦春族的第一个放映员。
定居以前,恶劣的生活条件使鄂伦春族的人口出现了连年下降的趋势。现在,新鄂公社设立了一个卫生所,鄂伦春族有了自己的医务人员,并实行了合作医疗。历史上曾经夺去无数鄂伦春族人民生命的天花、伤寒、霍乱、鼠疫等恶性传染病早已绝迹,一般的常见病和地方病也显著减少。定居十九年来,新鄂公社的鄂伦春族人口增加了一倍。
今天的鄂伦春族人民,和我国其他各族人民一样,在政治上享受平等的权利。鄂伦春族中有了一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省、县和公社的各级革命委员会中,都有鄂伦春族人民的代表。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从铁锤到空气锤
过去,山东潍坊的手工业就很有名。在鼎盛时期,这里连同昌邑县、潍县一带,素有“千盘红炉,九千绣花女”之称。但是,在反动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压榨下,到解放前夕,这里的手工业已经奄奄一息了。
如今,潍坊已是一座初具规模的工业城市。二百多个工厂,生产数百种产品,去年工业总产值比解放初期增长了六十倍。
市区东风桥、水泥桥一带,解放前是手工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桥下,白浪河沙滩上,支着草棚的打铁铺,一个挨一个。岸上,在许多低矮阴暗的草房里,散布着织布、白铁、编织等小作坊。如今,那些打铁铺、白铁铺、小作坊,早已发展成一个个现代化的工厂,建成一幢幢宽敞明亮的厂房。工人们操纵着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辛勤地劳动着。从小打铁的老工人、共产党员王硕田,现在是潍坊工具厂的锻工,他操纵着一百五十吨的空气锤,锻打着火红的钢坯。提起潍坊的变化,他激动地说:“过去,我抡铁锤,今天,我使上了空气锤。”
从铁锤到空气锤的变化,是从手工到机器操作变化的缩影。许多工人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原来织土布的工人搞电子,弹估棉的工人织毛呢……面对着这些巨大的变化,怎么不令人感动呢?
一列列火车,一辆辆汽车,满载着潍坊市工厂的产品,运往祖国各地。其中,柴油机、拖拉机、农机配件、机床、化肥、水泥等支农产品占了首位。广大职工为了贯彻执行毛主席“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自觉地把工作转移到为农业服务的轨道上来。潍坊动力机械厂就是其中的一个。一九六二年,全厂职工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工业要为农业服务的号召,批判了“支农吃亏论”,由生产一些高利润的产品,改为生产双轮双铧犁、脱粒机等十几种农机具。以后,随着农业的发展,他们又生产农用柴油机。现在,全市直接生产支农产品的工厂有六十多个,基本上形成了以生产动力机械为主体,包括耕作、排灌、植保、化肥、水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支农工业体系,初步成为昌潍地区支援农业的工业基地。
潍坊工人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任务向上要,设备自己造!”潍坊合成洗涤剂厂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九六六年秋,一批干部和工人接受党和群众的委托,筹建洗涤剂厂。当时有人嘲笑他们:玩泥巴的想搞化工,真是伸手摸月亮。他们不去理会这些冷言讽语,奋发图强,自己动手建起厂房,刻苦钻研技术,改革了工艺流程和喷粉塔,建成了投资少、建厂快、年产千吨的小型洗涤剂厂。
在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潍坊传统手工艺品也得到了发展。这里的嵌银、刺绣、地毯、桃雕、仿古铜等,技术精湛,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嵌银手工艺品,是用银丝或金丝,将优美的图案镶嵌在贵重的木制器物上,然后上漆打光而成。有些图案要镶嵌数万根长短不同的金银丝。这是潍坊有名的手工艺品。现在,嵌银工业已由解放初期的三户九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三百多人的嵌银厂,嵌银图案花样增加到三千多种,比解放初期增长了三十倍。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