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革命传统永不丢 鞠躬尽瘁为人民
——记昆明铁路局工程六处三大队党委副书记赵连平
乌蒙山区的初冬,北风呼啸。白浪滔滔的拖长江建桥工地,正在加紧施工。只见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同志,脱掉粗布袜子,把旧棉袄往旁边一扔,跳进冰冷的激流,和工人们一起,熟练地捆扎着便桥桥桩。别人劝他:“不行,你有关节炎!”他说:“我能行!”
他,就是昆明铁路局工程六处三大队党委副书记赵连平。
赵连平从七岁起就给地主放牛。二十八年前的一个初冬之夜,他怀着阶级仇、民族恨,在他的山东老家,趟过沂水河,找到了亲人八路军。从那时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他南征北战,英勇杀敌;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中,他舍生忘死,抢修铁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辗转祖国各地,劈山修路,直到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在检查一处隧道工程时,为了保护阶级弟兄,不幸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
赵连平的一生,是无产阶级先进战士的一生。他牺牲以后,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沉痛悼念他的人们看到:这位无产阶级先进战士的脚上,还是穿着那双粗布袜;身上,还是穿着那件旧棉袄。来到他办公室的人们看到:在他的桌上,还摊开着一本《共产党宣言》;在《毛泽东选集》里,满是他划下的圈圈、点点。
穿粗布袜子走步稳
一九五四年初春,赵连平告别了朝鲜的山山水水,回到祖国,参加铁路新线建设。
十七年来,他从福建、湖南到云南,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常年穿着过去在八路军穿惯了的粗布袜。当年从部队带下来的那一双,他一直穿了五、六年,补了又补;实在不能穿了,还把它藏着,经常拿出来教育两个孩子。那年在湖南,大伙见他六月天还穿着粗布袜,劝他买一双线袜,他说:“二十多年来,都是粗布袜子不离脚。穿着它,走步稳!”
赵连平一直坚持没有急事不坐车。一次要摸黑走三十多里山路去开会,工地上的汽车司机准备开车送他,他坚决不肯,拍着司机的肩膀说:“同志,练出一双铁脚板,又能爬山又能过河。有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根源,打起仗来,我老头子还要冲锋陷阵哩!”
有一个冬天,寒风凛冽。他和他爱人抱着孩子排队等火车。在车站工作的一个老战友见了,前去拉他,说:“大冷天,排什么队?从小门进站上车吧。”赵连平说:“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这个传统不能丢。”那同志见他们抱着孩子,又对他说:“怎么还是这个倔脾气!你不怕冷,还有孩子呢。从小门进站上车,能算什么大问题?”赵连平仍然站在队伍里,说:“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我们是干部,要给大家做出个样子。”
当干部要大风大浪站船头
赵连平常说:“当干部,要大风大浪站船头,艰险时刻站排头。”
去年年初,正是新线施工最紧张的阶段。赵连平胃病复发,加上不分昼夜地辛苦劳累,脸和腿都肿了,在一次会议上竟昏了过去。同志们把他抬到床上,让他休息。不想散了会大家去看望他时,床上却空空无人,原来他到工地去了。又有一次,已经深夜十二点了。上级查询第二天铺轨缺多少枕木,有关同志回答不出来。赵连平忍着胃痛,披上棉衣,说了声:“走!”就带着三个同志,沿着路基数枕木去了。他们穿过隧道,越过旷野,一堆堆地数着,来回走了几十里路。归来时,附近村子里已经传出阵阵鸡鸣。
和赵连平同住一间房的同志,常常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上铺,什么时候起床。同志们跟他说:“老赵,你这样白天黑夜地干,即使是钢钻头,也会折的呀。”赵连平笑着回答:“建设社会主义,要抢时间呵!当干部,不能嘴上唱高调,行动不对号。要求群众做到的事,干部要先做出样子来!”
当瓢泼大雨倾泻,工地积水横溢的时候,赵连平奔到工地,带头冒着风雨安装抽水机,保证顺利施工。在风沙扑面,铺轨工程日夜赶工的日子里,赵连平和工人群众一起,夜以继日地扛运枕木。灯火通明的山心战场,隧道发生了大塌方。二十多米高处的“老虎口”里,泥浆、石块滚滚而下。赵连平不顾大家的阻拦,冲进“老虎口”,探察险情。出来后,他来不及擦去浑身泥水,就召开“诸葛亮会”,研究制止坍塌的办法。……
有一次,几辆汽车运来了钢轨,赵连平和工人们一起卸车。青年工人余成东刚撬断绑钢轨的铁丝,突然“晃当”一声,七根二十五米长的钢轨崩下车来。在这一刹那间,赵连平冲上前去,猛抱住余成东滚下陡坡。大家急忙奔到坡下,问他们伤着没有?赵连平站起来,连看也没看手上的擦伤,象没事儿似的,又跳上汽车,领着大伙撬的撬,抬的抬,很快把几车钢轨卸完了。收工时,大伙说:“老赵,革命的日子长着哩,你以后要注意身体呵!”赵连平说:“干革命,就是要只争朝夕。要把我们的祖国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解放全人类,有多少工作等着我们去干呵!”
把心贴在群众身上
在福建工作的时候,赵连平经常奔波在新线工地上。鹰厦线,外(洋)福(州)线,他坐车、步行,走访过沿线一千多公里,和工人们促膝谈心,帮助解决各种问题。有一次,一批老工人从别的地方调到三明工作。大伙到达的前几天,赵连平就把房子打扫干净,把床板搭得一溜齐,连挂毛巾的铁丝也拉好了。等大伙一到,他又是扛行李,又是提水送饭,一直忙到大家洗毕吃好睡下,才带上门走了。第二天一大早,大伙发觉,原来自己住的是厅堂,而赵连平却在屋檐下用棍棍棒棒搭了个窝棚住着。太阳一晒,窝棚里象蒸笼;下起雨来,里边是一摊泥水。老工人们一个个抢着要和他换住,他执意不肯,说:“只要同志们睡得好好的,劲头足足的,我心里就舒坦啦。”
每逢刮风下雪,过年过节,赵连平总是深入工棚,到工人中间问寒问暖。有一个同志的家属生了病,他连夜送去二十块钱;有一个青年工人把衣服弄丢了,他赶忙把自己的衣服送了去。
赵连平尤其注意从政治上关心工人。他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把关心工人的成长看作是自己最大的职责。队里新来一批青年工人,大部分是中学生。有一段时间,有的人不安心工作,赵连平就经常到宿舍里和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一些活动,对他们进行教育。有一次,赵连平回陕西探亲,在火车上碰到青年女工刘彩芸。他问小刘最近有什么困难,小刘说:“女同志参加铁路建设没有前途”。赵连平听了,一路对小刘讲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家史,同她一起忆苦思甜,给她讲述解放后祖国铁路建设的宏伟成就和重要意义。赵连平语重心长地告诉刘彩芸:要时刻想一想是谁培养自己读书的?读了书应该为谁服务?赵连平的话引起刘彩芸一路的深思,她终于向赵连平表示,决心不怕吃苦,要为铁路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
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天还没亮,赵连平就起床了。他抹了把脸,在桌上打开了《共产党宣言》。学习以后,他披上雨衣,迎着蒙蒙秋雨,和两个技术员一起边走边谈,赶往一处隧道工地检查溶洞的施工情况。
他们来到了水泥仓库。赵连平看到地上抛撒着水泥,技术员也说最近水泥袋收集不起来,他说:“把这些水泥积攒起来,对工程有多大作用呵!这不能光批评工人,领导上要引起重视。”来到碎石机旁,他问:“怎么让它停啦!”技术员告诉他,附近有石渣,就地取材更节省。他蹲下去,用石尖在地上算计了一下,高兴地说:“对!就是要这样,处处为革命精打细算。”在洞口,他看见搅拌机上少了一颗螺丝,关心地说:“用铁销代替不安全,明天我带一个来。”有一处跳板,接缝大了点,他指出:“得重新搭一搭。要是同志们不小心,拐了腿怎么办?”
他们顺着木扶梯走进下导坑。工人们看见赵连平风尘仆仆前来,一下子象开锅的水,高兴地叫了起来:“老头子,你又来啦!”赵连平乐哈哈地大声回答:“来啦,小伙子们!看不到你们心里就想得慌呵!”他掏出纸烟,一人递了一支,问大家:“下月给你们五十八米的任务,怎么样?”大家齐声回答:“没问题!”“好!完不成可要打你们的屁股哟!”在一片欢笑声中,赵连平继续向溶洞深处走去。
一阵冷气迎面扑来。就在赵连平他们站的地方,右边洞顶的石层有一条裂缝。赵连平迅速转过身,对站在他右侧的青年技术员封华南说:“注意!这里危险!”封华南疾速闪开,紧靠着导坑的墙壁。就在这一刹那间,一块落石打到赵连平的肩上。封华南见到,赵连平咬牙挺身,又喊一声:“危——”
“险”字还没有喊出口,霹雳一声巨响,头顶的石层已经向他压来……
“老赵!赵书记!赵——”同志们呼喊着,奔向坍塌地段。人们流着泪,在坍落的石块堆上,拚命地抠啊,扒啊,掀开压在赵连平身上的板石。
同志们扑上去,把赵连平紧紧抱在怀里,急切地喊:“赵书记,你醒醒,你醒醒!”大家屏着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赵连平吃力地睁开双眼,急促地呼了两口气,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赵连平一生不忘革命传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模范事迹,传遍了沸腾的铁路建设工地,激励着千百名建设者奋力加速建设进程。今天,赵连平查看过的那个溶洞,险情已被排除,水泥板封住了阴河;他在牺牲前战斗过的火食田大桥工地,巍然屹立的桥墩托着钢梁,引“铁龙”飞渡过浪涛滚滚的拖长江。——在伟大祖国的土地上,又一条新的钢铁运输线,伸向了远方。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奥地利临时代办举行国庆招待会
李先念姬鹏飞余湛王树声周化民陈慕华等应邀出席
布科夫斯基临时代办和姬鹏飞外长在招待会上讲了话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讯 奥地利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布科夫斯基今天晚上举行招待会,庆祝奥地利共和国国庆。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外交部长姬鹏飞、副部长余湛,国防部副部长王树声,外贸部副部长周化民,外经部副部长陈慕华,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布科夫斯基临时代办在招待会上讲话。他说:
“奥地利人民对新中国怀着深切同情和十分关注的心情,钦佩中国人民在自力更生建设现代工业国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正因为如此,奥地利人民对奥中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奥中建交一年多来,两国关系有了很好的发展,这些发展“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还面临着重大的任务,这就是在各方面进一步发展两国的关系。”
姬鹏飞部长在讲话中说,奥地利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政府一贯支持奥地利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所作出的努力。”他说:“中奥两国人民之间很早就有着友好的情谊。我们高兴地看到,两国建交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奥之间的友好关系有了令人满意的发展。”“中国政府和奥地利政府一样,具有发展两国各方面的交往和合作的愿望。我们深信,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中奥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必将得到不断的发展。”
应邀出席招待会的还有政府有关部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负责人郭鲁、王海廷、王海容、杨骥、李青川、周荣国、周发言、邓岗、戴征远、鲁瑛、王文林、谢黎、王栋、王珍、朱传贤等。
由奥地利《新闻报》副主编伊·莱特恩贝尔格率领的奥地利新闻工作者代表团,出席了招待会。
各国驻中国使节也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第3版()
专栏:

为朝鲜农业科学工作者代表团访问中国
玄峻极大使举行宴会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讯 为朝鲜农业科学工作者代表团访问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玄峻极今天晚上举行宴会。
朝鲜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秉浩和由他率领的朝鲜农业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了宴会。
我国农林部负责人郝中士,中国农林科学院负责人苏格曼,有关方面负责人赵秋志、金善宝、李永凯、刘义等,应邀出席了宴会。
赵秉浩同志和苏格曼同志在宴会上讲话,祝愿中朝两国人民和两国农业科学工作者的革命友谊不断巩固和发展。


第3版()
专栏:

北京部队某部举行集会
庆祝罗马尼亚武装部队日二十八周年
基伏临时代办等应邀出席 王东方和杜贝什迪亚努先后讲话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讯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某部指战员今天举行集会,热烈庆祝罗马尼亚武装部队日二十八周年。
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基伏和夫人,武官杜贝什迪亚努上校,以及其他外交官员,应邀出席了庆祝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负责人乐时鸣,国防部外事局副局长朱开印,北京部队某部负责人王东方、耿玉奇出席了庆祝会。
庆祝会上洋溢着中罗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战斗友谊的气氛。王东方同志和杜贝什迪亚努同志在庆祝会上先后讲话。
王东方说,罗马尼亚武装部队是在争取祖国解放的斗争中诞生的一支坚强的部队。近几年来,罗马尼亚武装部队热烈响应齐奥塞斯库同志的号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掌握战斗技术,随时准备抗击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你们的成就和胜利有力地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个方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改变国家的经济面貌;只要敢于斗争,坚持斗争,就一定能够捍卫自己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杜贝什迪亚努同志在讲话中说,罗马尼亚军队已经成为一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强大的军队,是一支光荣地保卫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军队。他赞扬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和加强国防力量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他说,中国人民的一切胜利,是对加强反帝力量、保卫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他祝愿罗中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兄弟般的友好情谊不断巩固和发展。
庆祝会后,放映了罗马尼亚纪录影片。
罗马尼亚同志还观看了战士们的军事表演,参观了这个部队的营房、医院、制药厂。


第3版()
专栏:

阮文广大使、阮进临时代办等同志到中越友好人民公社参加秋收劳动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讯 越南南方共和驻中国大使阮文广、越南民主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阮进以及这两个大使馆的其他越南同志,今天到中越友好人民公社参加秋收劳动。越南战友对中国人民所表示的这种深厚情谊使社员们很受感动,他们热烈地欢迎越南战友,并且对越南人民的正义斗争表示坚决的支持。
越南战友今天早上冒着大风,在七点多钟就来到了公社地头。公社负责人李九玲、郭守恒和社员们迎上前去说:这么大的风,你们还来支援我们秋收,太感谢了。越南战友说:我们也是公社社员,我们是回到家里来和大家一起劳动的。
两国战友到棉田里收摘棉花。他们一面劳动,一面亲切地交谈起来。社员们向越南战友表示最坚决地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正义斗争。他们还向越南战友介绍了今年公社的生产情况。越南战友向社员们介绍了越南军民抗美救国正义斗争的大好形势,还赞扬了公社社员经过艰苦奋斗战胜干旱,取得了好收成。社员们说: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我们要学习越南人民的革命精神,争取更大的胜利。
劳动休息的时候,中越两国战友在一起进行了联欢。中午,社员们用自己生产的花生、白薯招待了越南战友。今天同越南战友一起参加劳动的,还有我有关方面负责人刘成俊、梁枫、嵇保书。


第3版()
专栏:

朝鲜科学院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讯 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副院长崔兴洙率领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代表团,今天乘火车抵达北京。代表团是应邀前来我国签订两国科学院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四年科学合作计划并进行友好访问的。
前往车站迎接的,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副秘书长郝梦笔,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和科学工作者。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参赞刘成进和一等秘书韩治训也到车站迎接。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今晚设宴欢迎朝鲜战友。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宰弼和一等秘书朱轸极应邀出席了宴会。


第3版()
专栏:

结束了在我国的友好访问
朝民主妇女同盟代表团回国
新华社一九七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讯 由朝鲜民主妇女同盟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李贞顺率领的朝鲜民主妇女同盟代表团,结束了在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下午乘火车离开北京回国。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负责人申健,人大常委会委员区棠亮,有关方面负责人和首都妇女代表毛宝忠、田树千、邢仁先、傅玉芳、王家凤、徐光、罗淑珍,以及首都妇女群众一千多人,到车站热烈欢送。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玄峻极,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李宰弼以及使馆其他外交官员和他们的夫人也到车站送行。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有关方面负责人方琼陪同代表团前往丹东。
代表团在北京期间曾参观访问了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市光华木材厂和北京市西城区半导体设备一厂,游览了长城、十三陵等名胜古迹。二十四日上午,朝鲜战友来到中朝友好人民公社参观访问,受到社员们的热情欢迎和款待。公社社员们并同朝鲜战友一起进行了联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