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抓紧路线教育 加快生产建设步伐
——甘肃东风加工厂的调查
编者按: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甘肃东风加工厂在生产建设中能做到多快好省,就是因为他们紧紧抓住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这一环。
他们抓了对修正主义路线的批判,调动了各方力量,加快了工程进度;他们抓了把革命干劲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教育,做到了一次试车投产成功;他们在干部和群众中加强责任心和纪律性,并建立了一套生产管理制度,保证了生产迅速达到和超过设计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那些不能迅速建成投产的建设单位,那些投产以后不能迅速达到设计能力的工矿企业,有必要参考东风加工厂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找出迅速改变面貌的办法来。
一个新建企业,怎样才能迅速建成投产?怎样才能迅速达到并超过设计能力?甘肃东风加工厂多快好省的实践,提供了值得重视的经验。
批判“条条专政”工程建设多快好省
建厂一开始,设计、施工和生产三方面的人员,就组成了统一的指挥部。但是,设计方案一摆,扯皮的事便发生了。例如,在要不要厂区围墙的问题上,设计方面和生产方面争了好久,最后同意设计方面的意见,不要围墙。事隔不久,出现了厂外人员随便进入车间,影响生产的情况,这才回过头来又筑起一道围墙。又如,在设计熔铸车间的熔炼炉时,生产方面主张采用煤气熔炼。设计方面主张采用油炉熔炼。设计和生产两方争着,施工的一方闲着。最后采纳了设计方面的意见,结果证明烧油比烧煤气好,不仅成本低,而且效率高。
为什么大目标一致,干起来却扯皮呢?指挥部一了解,原来三方都有各自的“小算盘”。
生产方面想的是,我得在工厂长期干,标准要高点,条件要好点;设计方面认为过去搞“大、洋、全”受了批判,这回不管怎样,先得砍它几“板斧”;施工方面则抱着“怎么方便我怎么干”的态度,反正厂房盖起、机器装好,就算完事。
指挥部分析了这些错误思想,认为这些统统是刘少奇一伙鼓吹三足鼎立、取消统一指挥造成的恶果,实质上是“条条专政”的流毒没有肃清的反映。为此,他们组织三方人员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深入批判修正主义建设路线,组织老工人讲基本建设战线两条路线斗争史。工人们列举了一项工程,由于刘少奇一伙所推行的“条条专政”的毒害,设计、施工、生产三方三条线,你挑剔,我扯皮,结果使那项工程,投资一再增加,工期一再延长,人员一再补充,本来三年应该建成,干了七、八年,还没有形成生产能力,造成资金、时间、人力的严重浪费。工人们严厉地指出:谁要再三套马车三股劲,那就是丢了全局观点,在搞本位主义,势必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通过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生产方面勤俭办工厂的自觉性提高了。他们一方面把干部、工人、家属组织起来,主动完成三万四千多平方米的土建任务;同时,边建设边生产,用新安装的机器,制造设备八百多吨,加快了工程的进度。设计方面广泛征求生产和施工人员的意见,反复修改设计方案,既反对“大、洋、全”,又讲求实效。施工方面,处处从方便生产着想,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注意保证工程质量。
由于三方协力同心,把三条线拧成了一股绳,共同执行毛主席的建设路线,建设的步子快了,国家的投资省了。和同类型的新建企业相比,建设时间缩短了一年多,建设的投资节约了一千多万元。
树立严格的科学态度 一次试车投产成功
工厂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为了贯彻执行“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精神,指挥部提出了“力争一次试车投产成功”的口号。并且宣布了三点严格要求:设备安装要做到一丝不苟;工艺流程要经过反复试验;每台设备的运转要有严格检查。
这一决定,得到了多数人的拥护,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有的认为,一次试车投产成功不可能,只要把国家下达的几百吨试车料,换取个“样品”就不错了。也有的认为,加工金属产品不是绘画绣花,没有必要弄得那么细,卡得那么严。这样搞,是烦琐哲学。
指挥部再一次在职工中展开了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重点是教育大家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批判了把一次试车投产看得很神秘或者看得很容易这两种倾向,使大家认识到,能不能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这是关系到能不能一次试车投产成功和企业建设能不能多快好省的问题。
根据这一精神,对进厂的设备,一律要做严格检查,一律要照试车程序操作。如从一个老厂迁来了几台大设备,操纵这些设备的工人和管理人员也来了,他们认为,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叫这些设备出产品,因此不想检查,也不想试车。指挥部认为:设备固然是老的,这些人员对设备也是熟悉的,但经过了重新安装和调整,仍有可能出现新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后来,经过检查,果然发现了问题。有台设备,把两种不同的分配器装反了,如不纠正,势必造成事故。在另一台老设备上面,又发现操作把推不动,经过反复查找,原来有个阀门的零件坏了。这两件事给大家教育很深,他们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了严格的科学态度,才能防患于未然。”
接着,他们又发动群众,对设备逐个进行分析,充分估计到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指挥、操作、供料、检修、技术指导,都落到了实处。
这个厂试车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仔细认真,试车中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得有条不紊,符合大庆“三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四严”(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革命精神。因而试车投产一次获得成功,使国家拨给的四百吨试车料全部变成了合格产品。
狠抓企业管理 迅速超过设计水平
工厂投产后,从生产中发生的很多现象中,领导上感觉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些领导干部不敢大胆管理,有些群众不遵守组织纪律,影响着生产秩序的建立和生产潜力的发挥。
领导上就针对这个问题,引导群众开展了一场大辩论,对职工又进行了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大家认识到:干部不敢管,这是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缺乏政治责任心的表现;群众中缺乏组织纪律性,这是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的表现。大家说:加强企业管理,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干部一定要加强革命责任心,群众一定要加强组织纪律性。
几年来,他们是这么做的:
劳动管理方面,强调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强调“岗位责任制”。工人进了作业区,上了机台,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能分散精力,不能擅离岗位。出了事故,要分析原因,弄清责任,吸取教训。
设备管理方面,提倡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但反对“硬拚”设备。设备要由熟练的工人开动,新工人开机器学技术,必须在老工人的指导下进行;要有适量的备品备件;要有专人维护;要定期保养检修。
技术管理方面,一方面坚持批判“技术第一”的流毒,另一方面号召技术人员为革命钻研业务,支持生产工人学习技术。有的工段经常组织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当技术教员,进行操作表演,讲解操作方法,帮助新工人提高技术水平。
计划管理方面,为了加强计划性,十分注意搞好调度工作和统计工作,做到对设备、材料、产品、劳动力的状况胸中有数,保证均衡生产。
由于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正常的生产秩序,这个厂的出勤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持着较好水平;产品合格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去年又比前年增长百分之十五。因此使这个新建企业的生产不但迅速达到而且大大超过了设计能力。投产第二年,产品产量便超过设计水平百分之十四,第三年的产量,又比第二年增长百分之六十,等于超过设计能力的一倍,质量达到了国家的要求,受到全国两千多家用户的欢迎。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在当前增产节约的群众运动中,有些企业一提增产,只想到增材料、增设备、增人力,却看不到企业内部蕴藏着的潜力。许多事实证明,我们现有企业的潜力是很大的。把这种潜力挖掘出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材料、设备、人力不足的问题,就可以为国家增产大量的财富。
是不是千方百计地挖掘潜力,归根结底,是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还是少慢差费的问题。希望企业的广大干部和职工,提高执行毛主席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自觉性,注意挖掘潜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
编 者
大挖潜力大增产
去年年初,沈阳黎明机械厂为了落实国家计划,在干部中展开了一场争论。有人认为,一九七○年产量大增,潜力挖尽。再要增产,就得向国家要人、要厂房、要设备、要材料了。有人认为,我们厂大、人多、设备好,潜力大有挖头,不应向上伸手。厂领导就深入到实际中调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厂的三十五车间,是根据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建立起来的新单位,人员、设备和物资,都是从厂里各方面抽调和支援的,生产上是全厂一个有名的“细脖子”单位。车间领导原来认为自己是“新单位,没油水;细脖子,没潜力”。甚至觉得“别人一身肉,自己一身骨头”,想借这次挖潜力的机会来个“挖肥补瘦”,打算向厂里要人、要设备,特别是要铣床。在挖潜力的活动中,工人们批判了伸手要的依赖思想,发扬了动手干的革命精神,很短时间,就清查出工夹具、千分表等各种积压物资二百七十多件。工人利用挖出的物资,马上自己动手制造工夹量具,使一台铣床顶四台用,既解决了设备不够的问题,也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生产一下由“细脖子”变成了“粗脖子”。厂领导就抓住这个典型,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在全厂进一步开展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教育,掀起了一个大挖潜力的热潮。
由于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不长时间,就挖出各种积压物资一万四千多件,回收废钢铁六千多吨,加上大搞技术革新,自制专用设备,基本满足了这个厂增产的需要。结果,去年并没有向国家要人、要厂房、要设备、要材料,就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的国家计划,产品产量又比一九七○年提高百分之四十四,总产值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四,成本下降了百分之六点五。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六百个零件的诞生
前不久,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总装配线,由于缺少一种零件,眼看就要停装了。负责生产的老马走遍全厂,也没有找到这种型号的钢材,车间干部为这事捏着一把汗。真是雪里送炭,正在这个紧要时刻,剪切工人孙文庆一下送来了六百个加工好了的这种零件。原来是在一天中午吃饭时,孙文庆听人说总装配线因少一种零件马上要停装了。他吃了一惊,赶忙问清了这种零件的材料型号和技术要求。
他一边琢磨,一边比划。突然,他想起剪切班在加工一种零件时,地上有过那样大的三角形的钢板余料。他大步赶到现场,地上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一打听,原来那些小钢板被当作“废料”倒掉了。他一溜烟又跑到了废品箱跟前。又高又深的废品箱里尽是铁屑、油污、冷却水,又脏又湿。他毫不犹豫挽起袖,弯下腰伸手进去摸,费了很大的劲,终于在底层找到了那些三角余料。他一个一个地把它拣出来,不多不少正好六百个,又一批一批把它搬回车间去,经过鉴定,完全合乎技术要求,就是稍大一点。他赶忙和别的工人开动剪床,一个个加工好,很快就把这批零件送到了总装配线。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改造一号锅炉的胜利
武汉热电厂改造一号锅炉艰巨而紧张的劳动开始了。目标是把锅炉的出力,由每小时二百三十吨蒸汽,提高为三百五十吨。
汽包是锅炉的心脏,要提高锅炉出力,先得改造汽包。过去,不要说改造汽包,连打开汽包的入孔门,都要工程师签字,分场主任亲临监督。现在,改造汽包的方案由工人、技术人员制定了。老工人石湘林一马当先,第一个钻进了汽包。由于炉子刚刚停火,汽包里象一个蒸笼,铁锈味、水渣味,裹着水蒸汽扑面而来,使人透不过气。参加改汽包战斗的工人们,下定排除万难的决心,发扬虎口拔牙的精神,从汽包里三进三出,对汽包进行了三次改革,终于使它适应了提高出力的要求。
出力试验开始了。当负荷开到三百吨,汽温骤然下降,再也提不上去。这时有人吹冷风了:“我说三百五十吨有点冒险吧,你们不信!”厂革委会和车间党支部,鼓励大家再接再厉,继续试验。老工人蒋正初建议把汽包给水再循环门打开,找一找温度上不去的原因。马上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认为国内外的规程,没有一条说可以在运行中打开再循环水门的。党支部带领群众进行了分析,坚决支持了这个大胆倡议。蒋正初爬上楼梯,把再循环水门打开,这才发现负荷上不去的原因是蒸汽带水。于是马上改装了汽水分离装置。
最后,再进行试验,只见锅炉负荷直线上升,流量表指针有力地摆过了三百五十吨的红线。改造一号炉的战斗胜利了。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五千多把车刀的来历
在哈尔滨轴承厂,传颂着老工人宋永禄几年来拣回修复五千多把车刀的生动事迹。
宋师傅在这个厂六车间磨刀室,担任联系、领取车刀的工作。在一次紧张的突击任务中,为他们生产车刀的几个单位,由于接受了更重要的任务,停止了供应。车工没有刀,好比战士没有枪。工人个个心里都很着急,领导更坐不住,到处想办法,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宋永禄眼看库存车刀一天比一天少,他心里急得象火燎似的。这时,他想起厂里有大批的旧刀废刀被扔掉了,为什么不可以修复利用,整旧如新,变废为宝呢?于是,他推起小车,来到了废品库。
宋师傅曾因公负伤,失去了左手拇指。在数以万计的废刀堆上,他一把一把地往外挑,断指的残端磨红了,出血了,疼痛钻心。可是他一想起老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就咬咬牙,坚持战斗。这样,一次就找出各种类型的车刀二百多把。以后每星期六,他都推着小车,在车间里,在厂区,到处找,到处拣。
要让这些旧刀和废刀继续为生产服务,还要经过退火、铣、刨、淬火这样几道工序。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干完一道工序,又干一道工序。仅这一次,就翻新了五百多把车刀,在关键时刻解决了车刀供不应求的问题。在完成突击任务的那天,工人们高兴地说:这次突击任务能完成,宋师傅立了第一功。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一年复一年,宋永禄从废品堆里,拣回并修复了五千多把车刀,为增产节约做出了贡献。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