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忻城山水新画图
——广西忻城县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路线斗争
大明山北麓,有一个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由后进变先进的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
忻城县原来是个穷山区。在大石山上,九分石头一分土。除了石山以外,就是一个个锅底似的低洼的?场,有水无处流,每逢雨季,山洪暴发,眼看就要收到手的庄稼,都被洪水吞没。一九六八年以前,这里每年吃国家统销粮一千多万斤。
县革委会成立后,带领全县人民对穷山恶水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三年多来,忻城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开的梯田布满山岗,山塘、水柜星罗棋布;排洪隧洞穿过一座座高山,把一个个?场连在一起,使流水畅通。由于人们提高了思想觉悟,改造了自然,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一九六九年粮食亩产由一九六八年的三百多斤增长到四百多斤,一九七○年又上升到五百多斤;一九七一年虽然遇到旱、涝灾害,亩产继续上升到六百多斤。从一九六九年起,全县平均每年向国家交售三千多万斤粮食。县革委会领导成员满怀激情地说:“忻城能有今天,全靠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
迎着困难上,还是绕开困难走?
“是迎着困难上,还是绕开困难走?”忻城县革委会成立后不久,给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当时,县革委会成员中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只要人穷志不穷,穷山定能变富山。也有些人觉得:“山穷水缺条件差,苦干难开大寨花”,提出给上级打个报告,全县迁一半人到条件好的外县去安家。这件事引起了县革委会主任孙廷国的深思。他想:对建设忻城的两种不同的看法,反映了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山区,必须热爱山区,正确地认识山区。
一天,孙廷国带着县革委会委员翻山越岭,来到了偏僻的北更公社加乐大队下梯生产队。大家看见石山坡上长起了一片片青翠茂盛的竹林,修起了一层层大寨式梯田,心情无比激动。
过去,下梯生产队是个很穷的地方,山上象个和尚头——光秃秃。在大寨精神鼓舞下,这里的干部和群众振奋起革命精神,提出了“为革命向石山要粮”的战斗口号。冬天,他们凿山炸石,砌墙造田,然后又从乱石缝里掏出泥土,一担担挑到田里。春天,大队党支部又带领群众凿坑造林。短短的几年工夫,他们在石山上取得了林粮并茂的成就。
在下梯的所见所闻,使大家受到一次活生生的教育。原来对建设忻城持正确态度的人,进一步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一些怕苦怕难的同志,也从不利条件中看到了有利的因素,看到了忻城的前途。他们想:如果大家都象下梯的干部和群众那样干,石山和?场就能变成花果山、米粮川。过去,走资派把山区当成包袱,压制山区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现在,我们要把山区建设好,为革命作出贡献。
为了提高大家的路线斗争觉悟,县革委会召开了扩大会议,联系对山区建设的错误思想,展开了革命大批判。不少同志问自己:为什么以前只看到忻城条件差、困难多,却没有看到山区的潜力、群众的干劲和智慧?经过分析,大家明白了,这是受了刘少奇“山区落后论”和“群众落后论”的毒害,上了修正主义路线的当。北更公社党委书记杨宗兴,过去认为忻城“只有石头,没有奔头”。这次,他沉痛地检查了这种悲观情绪以后说:“忻城面貌能不能改变,关键在于我们干部执行什么路线。只要我们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是天大的困难,也不在话下!”大家提高了路线觉悟,增强了战斗意志。从此,他们下定决心在忻城山区描绘最新最美的画图。
一步登天,还是脚踏实地?
怎样才能迅速地改变忻城的面貌?是依靠广大群众,还是依靠少数干部?是因地制宜,自力更生,还是脱离实际,向上伸手?这里,同样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
开始,有人提出:要改变忻城的生产条件,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红水河由西向东横贯忻城,如果在红水河上筑坝发电、引水灌溉,就能一举改变忻城面貌。县革委会主任孙廷国和副主任魏歧听了以后,觉得是个好办法,就把改变忻城面貌的希望,寄托在这上面。天一旱,他们就跑到红水河边上察看,看到红水河两边是山,又想到县里有的是劳动力,认为只要把山劈下来就解决问题了。接着,县革委会就作出了“拦河筑坝”的决定。
可是,报告送到上面,上级不批准;向下作调查,群众不支持。这是为什么?
就在这时,县革委会进行了开门整风。在整风会上,贫下中农代表帮县革委会领导成员算了几笔账:拦红水河筑坝发电,需要三、四百万元的资金,忻城县家底薄,这么多钱从哪里来?要搞,就得向上伸手,这不符合自力更生的精神。再说,红水河流量大、水流急,而上游的河面窄,如果抬高水位,地处上游的马山县金钗公社、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公社的土地就要全部被淹。这样干,缺乏全局观念。第三,拦河坝一筑,阻塞了水上航运,不利于“备战、备荒、为人民”。
这一算,使县革委会领导成员认识到:这个计划,不符合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脱离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他们严肃地批判了那种不切实际、脱离群众,灵机一动就想“一步登天”的思想作风,决心到群众中去吸取政治营养,寻找改变忻城面貌的正确途径。县革委会负责同志迈开双脚,爬山越岭,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跑了全县大部分社队,从群众中发现了很多改变山区面貌的好经验。
他们在大石山区,发现?砭生产队的贫下中农开山凿石、砌墙保土,粮食亩产量跨过了《纲要》。
他们还发现龙岑大队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兴修山塘、水柜,小水大蓄,解决了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
他们在低洼?场,发现北旺生产队贫下中农凿山开隧洞排洪,解除了涝灾的威胁。
他们从这些典型的经验中,看到了全县的建设方向。这些典型的经验有一个共同特点:适应群众迫切要求,符合自力更生精神,投资少,收效快。如果全县都象他们那样干,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忻城的面貌。于是,他们集中了典型的经验,根据各社队不同的自然条件,拟订了建设山区的规划:缺水的地方,挖山塘,修水柜;缺土的地方,开山炸石,造田造地;受淹的?场,打隧洞排洪。
计划怎样变为现实?
忻城县建设山区的规划反映了客观实际,代表了群众的意志,很多社队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作了妥善安排,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治水改土运动。但是,有的社队在前进中遇到一些困难,受到一些挫折,就停了下来;个别社队领导班子钻进了坏人,按兵不动,冷冷清清。孙廷国从这里想到:有了正确的规划以后,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使计划变为现实。要把全县人民真正发动起来,必须首先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教育好各级干部。从此,县革委会领导成员深入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第一线,哪里有问题,他们就到哪里去解决。
思练公社思练大队是全县的“老大难”,资本主义倾向严重,把建设山区的规划放在一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孙廷国带了一支宣传队来到思练大队,白天和群众一起劳动,晚上登门串户,依靠广大群众,揪出一个破坏集体经济、煽动社员弃农经商的反革命分子,还挖出了一小撮隐藏多年的阶级敌人。过去大队干部手软,不敢抓阶级斗争。这次,孙廷国以活生生的阶级斗争事实,对大队干部进行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发动群众批判阶级敌人的罪行,提高了干部、群众的阶级斗争觉悟。他们说:“阶级敌人拚命地挖社会主义墙脚,把我们往邪道上引,我们千万不能上当!”打这以后,大队干部朝气蓬勃,贫下中农一心扑向集体,修水库、改田土,一九七○年,不但不需要吃国家统销粮,还向国家卖了余粮,成为全县先进集体之一。
县革委会其他领导成员和孙廷国一样,身不离基层,心不离群众。他们先后深入到十七个后进大队,狠抓路线教育和政权建设。经过一年的时间,这十七个大队都发生了变化,有的粮食亩产跨过《纲要》,有的做到了旱、涝保收,其中有十四个跨进了先进行列。
后进变成了先进,先进带动了一片。整个忻城山区沸腾了,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革命积极性象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形成了排山倒海的力量。过去办不到的事情,如今变成了现实。
马泗公社马泗大队的北娄山,有一条地下阴河,多少年来,这里的群众一直盼望着把阴河水引出来发电、灌溉。以前,有些干部认为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给难住了。贫下中农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教导后,下定决心,牵出“龙王”。魏歧同志带领群众闯过深潭,进行实地勘测,制定出了规划。劳力不足,大家起早贪黑地干。工具坏了,就自己修理。做炸药需要熬硝和烧木炭,青年民兵就上山砍柴烧炭。半年就筑起了水坝,凿通了隧洞,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年半完成了引水工程。一股巨流顺着隧洞滚滚而来,贫下中农看了格外兴奋,在洞口精心刻了一副对联:“金光四卷照,银水穿山来”。
这十个大字,是群众改造自然的真实写照,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胜利颂歌!
忻城县开始改观了。一九六九年以来,全县兴修了大小水利工程一千四百多处,增加排灌面积两万四千多亩,开田造地、砌墙保土四万三千多亩。一九七一年上半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五年全年的总产量还要多;生猪比一九七○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五。
今日的忻城,革命和生产蒸蒸日上!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中共忻城县委领导成员,认真看书学习,畅谈建设忻城山区的心得体会。
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编后

“石头”与“奔头”
忻城“只有石头,没有奔头。”这是忻城有的干部过去在错误路线的影响下,对忻城山区的一种看法。这些人的视线被遍山的石头挡住了,思想被大块的石头压“扁”了,看不见“奔头”。
后来,在正确路线指引下,人们开山凿石,在石头山上砌成一层层大寨田,建成一个个水利工程,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当然,如果看到石头不可怕,山区大有奔头,就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大工程,高标准,也是错误的。忻城的同志们经过开门整风,纠正了过去脱离群众的作风,总结和推广了群众建设山区的经验,获得良好的效果,山区面貌从此开始大变。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途上,有各种各样的“石头”。只要我们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任何“石头”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第2版()
专栏:

燕山深处新蚕乡
在燕山深处,有一个粮食、蚕桑同时迅速发展的先进单位——河北省兴隆县北水泉公社。
北水泉公社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一九六四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北水泉公社党委根据山区的特点和本公社的情况提出:要想农业彻底翻身,就得普遍植桑造林,这样既可固土保田,又能为国家多作贡献。但是,这个建议却受到一部分人反对。有的干部认为:植桑是一育二栽三年长,五年才能吃上桑,不如光搞现得利的副业,社员多分,自己也落个好。阶级敌人也趁机煽动:“宁搞现兑现,不搞看不见,爷爷栽桑孙子得,不合算。”
公社党委立即组织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开展讨论:“算盘珠朝哪边拨?是为国家多作贡献,还是只为个人赚钱?”大家狠批了阶级敌人散布的谬论,摆正了国家与集体、长远利益与眼前收入的关系,树立了为革命发展蚕桑的思想。广大贫下中农坚定地说:“一季栽桑辈辈养蚕,一代扎下幸福根,就能开出万代幸福泉。我们栽桑养蚕是为了更好地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发展集体经济!”
广大干部和群众提高了觉悟以后,他们派人到外地参观学习栽桑养蚕的经验,并且着手改良品种,把江南的大叶桑嫁接到寒冷的塞北。
开始时由于缺乏经验,头一次嫁接的一万多棵桑树只活了五十三棵。个别干部动摇了。一小撮阶级敌人急不可待地跳出来说:“这是劳民伤财白费劲!”公社党委认识到,这是两个阶级、两种思想斗争的表现,便组织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学习毛主席关于“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的教导,并在五十三棵大叶桑树下召开现场会,共同总结经验,使大家认识到:桑树的成活率现在虽然不高,但它说明江南的大叶桑在寒冷的塞北能够“安家”。有了这五十三棵,就会有将来的千万棵。广大贫下中农打退了阶级敌人的进攻,帮助干部坚定了信心,再一次大胆试验,终于创造出多种先进嫁接技术,成活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这个公社地少人多,每人平均只有一亩山坡地。为了做到栽桑不占用耕地,经过群众讨论,决定以愚公移山精神开山栽桑。
开山植桑的计划刚一提出,一些人摇头说:“石包、石盖、土层薄,植桑根本不能活,这是费劲搭工瞎胡闹。”公社党委针对这种思想,引导大家发扬敢想敢干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觉悟。他们说:“只要我们苦干加巧干,不断总结经验,就能在山上栽好桑树。”
全公社十四个大队的党员、干部带领贫下中农和革命群众,奔向荒山秃岭。当时正是伏天,骄阳似火,石板烫脚,可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坚硬的石山,刨一镐,冒一股火星,划一道白印,很多人手掌磨出了血泡,虎口震出了血,但没有一个人喊疼。大家苦战一年,硬是在石山上凿出鱼鳞坑二万多个。他们又爬悬崖走绝壁,背来一篓篓黄土垫在坑里。
他们在愚公移山的精神鼓舞下,把两万多棵大叶桑栽到了立陡悬崖的北阳坡上。
七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干部、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更加振奋起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山上共挖鱼鳞坑十万多个,打坝一万多道,总长六百多里,把全公社三条大沟、六十八条支沟全部栽上桑树,共栽八十八万多株,平均每人一百五十棵。
现在,新栽上的大叶桑,已开始用来大量养蚕。全公社一九六六年试养半张蚕,去年已经发展到一百一十多张,产茧一万多斤。每年出售蚕茧的收入,为农业提供了购买大量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的资金。一张蚕产出来的蚕沙,还能喂一口大肥猪。猪多、肥多,全公社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超《纲要》。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岛内岛外一片红
浙江省洞头县鹿西公社的东明大队是个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它的先进事迹在浙南渔区广泛传播。外地学东明很热烈,但本公社却学不开。东明成了“岛上开花岛外红”。
为什么东明的经验在本地反而推不开?是东明这个典型不适应鹿西公社吗?是本地社员、干部不想学大寨吗?鹿西公社党委深入一些大队调查研究,搞清了:东明经验推不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干部对当地先进典型缺乏正确认识。一是认为先进单位就是完美无缺,一旦看到先进单位某些不足的地方,就说:“这样也算先进吗?”心里不很服气。二是认为不学大寨不行,不学东明不要紧,说什么“学不学大寨是方向路线问题,学不学‘本地产’没啥关系”。
为了纠正这些错误思想,公社党委领导成员深入到每个大队做了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星光大队是个老后进队,过去对东明的经验学不进去。公社党委书记引导干部和群众回忆本大队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史,并同东明大队作了比较。星光和东明,同在一个岛,一个在西头,一个在东头,两个大队的人口、作业范围、生产能力和自然条件都差不多。一九六二年以前,这两个大队的集体经济都很巩固。一九六二年以后,坏人一度钻进了星光的领导班子,推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集体经济被破坏。东明大队虽然也曾几次受到一小撮阶级敌人的阴谋破坏,但是,由于党支部书记孙安标等同志挺身而出,带领贫下中农同阶级敌人斗,同资本主义势力斗,终于斗出了一个先进的新东明。星光大队的干部和群众这样一学一忆一比,深切地体会到:执行的路线不同,走的道路不同,就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东明这个先进典型是从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中产生的,他们学大寨学到了根本上。认识提高以后,星光派人到东明取经,坚持学大寨精神,走大寨道路,创大寨业绩,一年就打了个翻身仗,从后进队变成了先进队。
东红大队与东明大队一岭相隔,山连山,地连地。以前,他们嘴里说要学东明,心里却不服。在公社党委帮助下,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一分为二”的教导之后,懂得了先进单位并不是没有缺点,更不可能没有阶级斗争。东红大队表面上似乎很平静,实际上阶级斗争很激烈,因为缺乏大寨和东明那种敢于揭露矛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没有有效地战胜资本主义势力。他们找到了差距,就学习大寨和东明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发动群众批判资本主义倾向。从此,东明的一些先进经验就在这里推开了。
先进典型引路,公社面貌大变。鹿西公社党委根据各个大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一个队一个队地解决问题,使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深入发展,岛内岛外一片红。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