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因地制宜兴办水利
郧西县通过调查按照山区特点发展小型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
据新华社武汉电近几年来,地处鄂西山区的郧西县,按照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兴办小型水利,加快了山区建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个县的五百米至一千米以上的高山地区的土地占全县可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七,这里无河水可引,水源较缺,是治水的重点。县委书记亲自来到这些地区领导水利建设。他到石塔河公社,和干部、群众一道爬高山勘测地形,下深沟测量受益面积,制订规划,并和大家一起用了一个冬春的时间,修了五个小水库,建成和改田一千多亩。他从这次实践中体会到:山高坡陡,沟岔纵横,土地分散,水源不大的地区,最好随沟就地修小水库建山塘蓄水。接着,这位县委书记又来到五顶公社蹲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综合了群众的意见,决定采取一个山沟一个库,一个水库一洼田的办法,三个多月就修起了七个小水库,使有水的山沟蓄泉水、溪水,无水的干沟蓄雨水,沟改田三百亩。同时,泉水底下的冷浸地也随着得到了改造。县委在高山地区推广了这两个公社的经验,各社、队本着自力更生,当年动工,当年收益的精神,因地制宜地修小水库,许多社、队还大胆创造遇沟搭涧,遇峡架槽,把水从南坡送到北沟,从东沟送到西沟,从而使七万多亩山岗地得到了灌溉。
郧西县还有山坡松散地区,这里土层薄而松,保墒能力差。为了搞好这里的水利建设,去年八月,县委通过调查,在安家公社召开了现场会。一九七○年冬到去年春,这个公社的干部、群众大胆实践,在土质较好的两个山沟建成了小水库,蓄水二十五万方,当年改田一百零五亩,增加水浇地二百六十亩,初步改变了缺水面貌。安家公社的实践经验使广大干部、社员受到启发,认识到山坡松散地区并不是“铁板一块”,还有不松之处,而且有泉眼、暗流,只要认真调查,广挖泉眼,广辟水源,是能够改变水利面貌的。经过一个冬春,全县这类地区修山塘六十多个,堵水坑四百多处,挖河掏堰二百二十多处,缺水地区逐步积了水。今年盛夏酷暑,山上山下,社员提水战胜干旱,没有水库、塘堰的地方,从山脚到山顶,层层架设抽水机,把引来的远水步步送上山岗,大大减轻了旱象。
另外,郧西县还有十分之二的土地处在河谷、低山地区,水源丰富,土地集中,劳力充足,治水容易。县委对这类地区的水利建设,采取了按需要定工程,以建小型水库为主的原则。现在,全县二十七条河流谷地灌溉面积五万多亩,其中旱地改水田三万一千多亩。
郧西县因地制宜的发展山区水利建设,从一九六九年冬到一九七二年春,全县共新建小型水库一百五十七个,修山塘七百四十四个,开挖引水渠道一百五十三条,砌拦河坝五座,增加旱涝保收面积四万五千亩。全县粮食总产量,一九七○年比一九六九年增产百分之二十点八,去年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又战胜干旱,获得好收成。


第4版()
专栏:

  西藏山南地区今年普遍种植冬小麦
新华社拉萨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日电 西藏山南地区今年开始普遍种植冬小麦。
山南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一部分县处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气候比较温和,是西藏的主要农业区之一。过去,这里只种青稞和春小麦,没有种植冬小麦的习惯。从一九七○年以来,这个地区加查县的一部分公社试种冬小麦,连续两年获得高产。这个县先锋人民公社当年试种的一百八十一克(一克相当于一亩)冬小麦,平均克产五百二十二斤,比同类土地种植春小麦或青稞增产百分之五十左右。一九七一年,他们认真总结了经验,全县试种冬小麦的面积扩大到三千三百多克,虽然遇到大旱,仍然获得了好收成,平均克产五百斤以上。
山南地区的藏族翻身农民经过这两年的试验认识到,越冬小麦同当地传统作物春小麦、青稞相比,一般都具有返青早、分蘖多、产量高等优点,适宜于在当地种植,因此,今年在全地区普遍进行了推广。目前,这个地区已有十一个县播种冬小麦完毕,其中加查县种植的冬小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五。


第4版()
专栏:

  抓紧渠系配套工程 扩大冬灌面积
夹马口引黄电灌站灌区群众力争明年粮棉丰收
据新华社太原电 山西省临猗县境内的夹马口引黄电灌站灌区的各级党组织,在目前的冬季农田水利建设中,发动灌区内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抓紧渠系配套和园田化建设,大力挖掘现有水利工程的潜力,千方百计扩大冬灌面积,争取明年粮棉丰收。这座电灌站自十一月八日提前放水以来,浇地速度不断加快,日进度达三千二百多亩,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夹马口电灌站是黄河中游较大的一座引黄高灌站。它的总扬程七十多米,灌区内红旗干渠全长八十四里多。它可以灌溉临猗县和永济县部分社队四十万亩耕地。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共临猗县委和县革委会带领灌区内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大力开展水利配套和平整田地运动。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干渠防渗工程七十多里,占干渠全长的百分之八十三,渗漏量由原来的百分之二十六减少到百分之五左右,大大提高了渠道的有效利用系数;在原有的二十八万亩浇灌耕地上,建成支渠、斗渠和农渠一千三百多条,总长一千多里;修成各种水工建筑物二千二百多座,使各级渠系和建筑物基本配套;有十五万四千亩土地实现了园田化。
夹马口引黄电灌站灌区在今年大旱情况下,夺得了粮食棉花较大幅度的增产。这一事实教育了灌区内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大搞渠系配套和园田化建设,挖掘现有工程设施的潜力,力争多浇地、浇好地。


第4版()
专栏:

  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社员烧柴问题
我们公社位于沿海丘陵地区,本来树木不多。一九六二年,受到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山林遭到破坏。群众烧柴发生了困难,大批劳力经常外出砍柴,影响了农业生产。
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公社党委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决心切实解决群众的烧柴问题。
一九六三年,我们发动群众批判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实行封山育林,得到贫下中农的拥护。他们说:“再不封山育林,就是‘上吃祖宗饭,下挖子孙根’!”从那以后,每年冬春,我们就动员群众上山植树造林。群众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自采种子,自己育苗,自己种树。各大队还建立了管山专业队,订出护林公约,加强山林管理。
三年以后,山上的茅柴、树枝,开始收割,供应社员烧柴。各大队把山林分片划块,轮流砍伐,轮流护养,做到年年砍柴,年年养山。现在全公社一万七千六百多亩山坡,百分之八十以上披上了绿装,而且大多数山林管理得很好,林茂草旺,郁郁葱葱。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公社群众的烧柴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现在全社二十一个大队,除四个渔业队外,大多数都做到了烧柴基本自给。
浙江象山县民主公社党委会


第4版()
专栏:

  改灶节柴潜力大
我们这里是平原地带,历来缺柴草。我当生产队长好几年了,为社员烧柴的事,费了不少力气。每到春天大忙季节,农活很多,劳力紧张。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社员中缺柴户要外出割柴,仅去年春上,就花了三百多个工。
这个情况引起了大队党支部的重视。在大队干部的帮助下,我们队委会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教导,对群众的烧柴问题进行了调查。原来,群众使用的灶膛没有回烟道,通风差;灶膛大,火力不集中;吊锅高,烧柴多。外地的省柴灶,十斤水,只烧柴一斤左右,十分钟水就开了;我们烧开同样多的水,需要两倍的时间和烧两倍的柴草。于是,我们就决定从改灶入手,帮助社员节约柴草。
改建的新灶,不但去掉了旧灶的缺点,而且一灶多锅,灶膛内吊锅低,传热快,一处烧火,几处受热。这种新灶还不择柴草,硬柴、树叶等都可烧。经过试验,烧柴比旧灶节约一半左右。社员看到新灶比旧灶好,很快就在全生产队推广了。去年,有四十户缺柴达四万多斤;今年,社员分的柴和往年差不多,因为改了灶,户户不缺柴,还余柴三万多斤。
湖北沔阳县大洪大队第四生产队长 郭中林


第4版()
专栏:

  不烧大材烧茅柴
我们北沟大队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天然森林覆盖面积达百分之八十。过去,这里老习惯都是砍大材烧。特别是从一九六二年以来,在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刮起了滥砍滥伐的妖风,山林资源遭到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对群众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群众提高了觉悟,树立了爱护国家森林资源的思想,逐步改变了烧大材习惯。贫农社员张德义,居住深山,胸怀全局,不烧大材烧茅柴,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省好木材一万二千斤。
为了正确处理护林与烧柴的矛盾,大队党支部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全面规划,按照社员提出的用柴计划,规定打柴地点,并派专人经常检查护林政策执行情况。
目前,正是上山打柴的时节。建议各地尤其是山区的社、队,要注意爱护山林资源,妥善安排好社员生活用柴,动员他们多烧茅柴,不烧大材,为国家节约更多的木材。
辽宁抚顺县五龙公社/北沟大队贫下中农


第4版()
专栏: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加快建设步伐
辽宁葠窝水库提前一年基本建成
新华社沈阳电 辽宁省治理辽河的重点工程葠窝水库,已在十一月一日底孔闸门落闸蓄水,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至此,这座原计划三年建成的大型水库,由于建设者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加快建设步伐,只用两年时间就基本建成。
葠窝水库建在辽河的最大支流太子河的中游。它是一个防洪,灌溉,发电,供给工业用水,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全部建成后,库容近八亿立方米,可保护农田一百六十多万亩,灌溉水田七十万亩,年发电量近一亿度,还可以供给鞍钢等大型厂矿一部分工业用水。
太子河流域面积一万三千八百平方公里,上游山高坡陡,沟壑连绵,平时流量不大,洪水暴发时,给中下游的鞍山、辽阳、营口等地沿河人民造成严重水患,对工农业生产威胁很大。葠窝水库以上,太子河常年有二十四亿立方米水源,除上游建成的中小型水电站利用一部分外,大部分水源没有被充分利用,白白地注入辽河,流进渤海。在太子河上修水库、建电站,变水害为水利,是沿河人民多年来的心愿。现在,沿河群众看到一座长五百三十二米、高五十米的混凝土大坝,巍然矗立在高山峡谷之中,把太子河拦腰斩断,汹涌的河水被驯服地蓄在人工湖里,莫不欢欣鼓舞地说:多年的愿望开始实现啦!
一九七○年十月,国家批准了葠窝水库的设计,决定投资兴建。中共辽宁省委和省革委会经过反复研究,向水库建设者们提出了“保证质量,加快速度,三年工程,两年完成”的要求。参加水库施工的二万名工农兵建设者,热烈响应这个要求。他们认真学习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学习“鞍钢宪法”的五条基本原则,并且和工地附近葠窝大队的贫下中农一起,联系文化大革命前这个水库的修建由于受到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几经周折的历史,狠批了修正主义路线的少慢差费,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们说,省里提出三年计划两年完成,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只要我们团结起来,艰苦奋斗,土洋结合,一定能够加快建设步伐,把被修正主义路线耽误了的时间夺回来。
工地上展开了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用混凝土浇注这样高的大坝,一般需要有拌合楼,把混凝土搅拌后,装上吊罐,用吊车垂直运输,才能运上十五层楼高的坝顶。可是,现在工地上只有修土坝的设备,能不能修这座混凝土大坝呢?为了在现有条件下把混凝土提升到高部位,再均匀地浇注在大坝上,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纷纷组成“三结合”小组,献计献策。架子工们提出了用脚手架,解决升高问题。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架设了爬山的、跨河的、悬空的各种形式的皮带栈桥,用皮带运输机把混凝土一直浇注到十五层楼高的坝顶。操纵皮带运输机的工人们大搞技术革新,在皮带头轮和下面安装刮浆板、接浆板和分料板,解决了沙浆流失和骨料分离等技术难题,保证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使浇注进度大大加快。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地党组织发动群众,切实加强了施工管理,做到操作有规程,场地有秩序,质量有检查。经过反复取样试验,大坝混凝土不论抗压、抗拉、抗渗都达到了设计标准。全工地还开展了节约物资和回收利废活动,共节约回收钉子二十多吨,废钢材一百八十多吨,木材五百多立方米。整个工程投资节余几百万元。
在兴建这座水库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和有关工业、财贸部门及当地党政军民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加快建设步伐作出了贡献。


第4版()
专栏:

  巴颜喀拉山下的放牧战士
在川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下,人民解放军成都部队某部四连的指战员,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革命传统,常年在那里执行放牧任务。
前年,四连接受了办牧场的任务,来到川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下。这里海拔五千多米,人烟稀少,冰河纵横,气候恶劣。开始,由于强烈的高山反应,许多人恶心呕吐,头昏脑胀,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在困难面前,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的教导,讲述老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光荣传统,激发了干部战士克服困难,扎根高原的斗争意志。
放牧四连的干部战士常说:战场杀敌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高原放牧要有不怕吃苦的劲头。几年来,他们不畏艰辛,奋战在牧场,不管是风雪冰冻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他们都是每天五点钟起床,放牧、挤奶、打酥油,进行辛勤的劳动。去年十二月的一天,朔风呼啸,大雪纷飞,战士们在赶着牛羊返回驻地的路上,一头快要产崽的母牛踩破冰层,掉进冰河。羌族战士许明和发现后,飞快跑到牛落水的地方,猛力锤打冰层,想开出一条通道来。但是,数九寒天,冰层很厚,破冰开道很不容易。共产党员刘志华看到这个情景,心急如火。他想,牛在冰河里多呆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决不能眼看着国家财产受损失。于是,他纵身跳进冰河。紧接着,马道全、王同国等同志也跳了下去。他们在齐腰深的冰河里,用尽全力劈开冰层,推牛上岸,经过四十多分钟的激烈搏斗,终于把牛救上了岸。
去年元月,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四连的牧场,三班有三十多头牛被刮得失了群。全班同志分头找了两天也没找到。藏族战士沙郎急得晚上怎么也睡不着。他想,牦牛是国家的财产,一头也不能丢;放牧是党交给我们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好。天还没亮,他就急着爬起来,饭也没顾得吃,就上山找牛去了。周围四处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沙郎决心到一座大雪山上去找。沙郎在齐腰深的雪山上艰难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到了下午两点钟,快到山顶时,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越来越困难,再加上又冻又饿,使他头昏眼花。“前进还是后退呢?”沙郎想到草原英雄小姐妹抢救公社羊群的英雄事迹,受到很大鼓舞。他大口地吃了几把雪,继续往雪山顶上爬。到了山顶,发现自己要找的牛就在一个雪窝子里。沙郎高兴极了,急忙跑过去,赶起牛群往回走,终于把全部失群的牦牛赶回驻地。
还有一次,四连三排奉命转移牧场。途中一条冰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有四十多头小牛和三百八十多只羊,怎么也赶不过河。虽是初夏,河水还是冰冷刺骨。指战员们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去,把一头头牛和一只只羊抱过河。在转移牧场的最后一天行军中,由于牦牛怕陌生的环境,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峡谷之中跑散了。全排战士分组四处寻找,最后还有五头牛没有找到。老战士爱知和新战士仁真估计到这五头牦牛可能往原牧场方向跑了,就顺着来路昼夜寻找。爱知和仁真出发的那天,两人合带了一床棉被和十斤面粉。在这风雪高原走了四天四夜,面粉都快用完了,可是,牛还是没有找到。为了不使国家财产受损失,他俩忍饥受冻,坚持找下去。经过九天九夜的艰苦奋战,终于在一座雪山上找到了这五头牛。
放牧四连的干部战士终年在风雪高原上放牧,锻炼了革命意志,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三年来,这个牧场的小牛成活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牛羊总头数由原来的三千多头增加到五千多头;向国家交售牛羊肉二十多万斤,酥油一万多斤,以及大量的羊毛、牛羊皮等,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
新华社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