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他们前进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
——记无锡化工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先进事迹
无锡化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学习科学技术,大搞科学实验,不断改造世界观,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又红又专”的大道奋勇前进。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先后完成了三十四个科研项目,有十五个项目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为发展我国化学工业做出了贡献。
这里记述的是这个研究所的几个科研人员在科学实践中的先进事迹。
    “为革命钻研业务,没有错!”
一九七○年国庆前夕,研究所党组织交给范振甫和几个青年技术人员一项科研任务,要求他们跟上海有关单位一起,在较短的时间内,试制出一种分子量高达三百万以上的聚合物,以满足国内纺织、采矿、造纸、炼胶和医药等部门的需要。
这种材料在国内还是空白,究竟按什么方法,用什么材料把它造出来?这对范振甫他们这些从大学毕业不久、缺乏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青年技术员来说,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是,他们毫不畏难,决心通过学习和实验,把它搞出来。
当时,有些人不加分析,一提学习外国资料,就认为是“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一见别人钻业务理论,就说是“技术挂帅”、“业务第一”,弄得一些人不敢进资料室去参考文献资料。范振甫也很犹豫,心想: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要“洋为中用”,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我们科研工作的借鉴,可以开阔眼界,使我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这完全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既然为革命钻研业务,符合毛主席的教导,为什么又怕别人误解自己?”他认真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与自己头脑中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作斗争,决心丢掉私心杂念,大胆地去实践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资料室的许多资料都是英文和日文的,而范振甫只学过俄文。为了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他背单词,翻字典,刻苦地钻研外文。一篇一千五百字的《高分子简报》,他依靠字典,整整花了十二个小时,才把它翻译出来。为了搜集和掌握更多的技术资料,范振甫查阅了资料室里的许多文献资料。白天时间不够,他就把书籍搬回宿舍,常常看到深夜一、两点钟。那时,他听到了各种议论,说他啃外文,钻技术,路子错了。但他坚定地说:“革命需要科学知识,为革命钻研业务,没有错!”他毫不动摇,坚持学习,以顽强的毅力,翻译了一百三十多篇有关资料,为全组同志的学习和工作创造了条件。
当工作进入试验阶段,范振甫他们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开始,由于催化剂选择不当,聚合物的分子量老是达不到要求。他们又从国外介绍的二十多种催化剂中,重新选择了一种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的化学性能十分活泼,聚合反应很激烈,原来的一些实验条件都难以控制。结果,一次次实验都失败了。原因在哪里呢?大家都在考虑着这个问题。范振甫觉得学习外国资料,不能象蚕那样,做了茧子束缚住自己,而必须经过亲身实践的检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他们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又继续进行试验。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范振甫为了实验室的安全,自己的脸和手受到严重烧伤,被送进了医院。可是,他惦记着实验室的工作,当天就跑回了实验室,忍着疼痛,参加试验。所领导和同志们十分关心他,硬把他送回了宿舍。范振甫躺在床上,仍然睁着红肿的双眼,用放大镜学习显微文献,分析试验失败的原因,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试验方案。在兄弟单位的帮助下,经过大家多次反复试验,攻克了试验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一九七二年五月,金黄色的聚氧化乙烯终于诞生了,经过有关单位鉴定和生产实践证明,性能完全达到了要求。
    “实践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在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中,我国的场致发光记分器受到了各国运动员的注意。每当比赛场上的小小银球一落地,记分器的屏幕上就亮出了数字,将比分及时告诉场上的观众。记分器上那发着柔和绿光的屏幕,就是用无锡化工研究所技术人员试制成功的一种新颖绝缘材料作为主要介质的。
这种绝缘材料,是发展电子工业的重要材料之一。一九六五年,无锡化工研究所言敏达等五个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五岁的青年技术员勇敢地接受了这个科研项目。
正当他们的科研工作顺利发展的时候,有的同志担心实验室的工作做多了,会重犯“三脱离”的错误,把课题带到了工厂去试验。可是,由于工厂中一时还不具备进行这种试验的某些必需的环境和条件,他们虽然搞了三、四个月,但进展不大。经验使他们认识到,参加生产实践和进行实验室的工作,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互相偏废,而只能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和促进,这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于是,他们又回到实验室进行试验。按照资料介绍,产品提纯必须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工艺,但这种工艺不适应我国工业生产的具体条件。他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大量工作,终于成功地采用了一种用水作为沉淀剂的重纯析工艺,提纯效果达到了要求。经过五百多次试验和实践,他们终于顺利地通过了探索试验。
为了使实验室的工作更加符合生产实际,言敏达和同志们又进行了扩大试验。试验中,尽管他们跟实验室一样投料、操作、试验,可是反应中常常出现爆聚现象,几秒钟工夫,温度就从七十多度猛增到一百多度,釜中的有毒气体冲破视镜直往外冲,反应的结果也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在工人老师傅的帮助和鼓励下,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不怕挫折,坚持试验。试验时,他们将影响反应的因素,一项一项地排列出来,分析研究,对每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从复杂纷纭的现象中找主要矛盾,从对比试验中查产生矛盾的特殊原因,终于针对出现“爆聚”的根本原因,合理地降低了催化剂的浓度,并相应改善了各种工艺条件。以后,他们又经过了八十多次反复试验,不断验证和深化了实验室工作中得到的结论,总结出了一系列进行化学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一整套先进工艺和技术数据。通过实践,他们对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有了深刻的体会。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科学实验好比战士攻碉堡一样,没有坚强的毅力,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是不行的。实践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让有生之年为革命多做一些贡献”
老工程师郑粟铭搞了四十多年的科学技术工作,在纤维素的研究上,有一定的造诣。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看到所里不少青年技术员独立工作,在科研中作出了出色的成绩,感到十分兴奋。他认识到:个人力量有限,集体智慧无穷,只有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搞科研,才能使祖国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他决心帮助所里的青年科研人员学习和提高科研工作的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每当一个新的科研项目下来,郑粟铭总是认真协助青年科研人员做好资料准备工作,同他们一起研究,热心帮助他们解决理论上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去年九月至今,他为所里十一个较大的科研项目,翻译的文献资料达九十五篇,共十二万五千多字。今年上半年,所领导决定让青年技术员许惠玉为市里一家工厂设计化纤生产线。小许过去没有搞过这种设计,心里很着急。老郑知道了,一面满腔热情地鼓励她大胆地到实践中去,虚心学习,增长才干;一面帮她收集了二十多份设计资料,供小许学习。设计过程中,老郑又帮助她设计化学流程,制定工艺线路,审查设计方案,使小许增添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按照常规设计,涤纶生产线上有一道吸附器,用来吸附一种微量的有毒气体。郑粟铭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计算数据,提出了在前道工序改变操作条件,提高反应效率,以精简吸附装置的建议。在老郑的帮助指导下,小许负责的这项设计为国家节省了不少基建投资,而且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受到了生产单位的欢迎。
老郑觉得自己虽然搞了几十年的科学研究,积累了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在科研工作中作出新的贡献,必须在正确路线指导下,进行业务上的再学习。有一次,他为了学习国外研制一种高效无毒新农药的技术,花了二十多天时间认真地阅读了资料室里的有关文献。还几次到无锡轻工业学院图书室借阅资料,对其中一些重要章节,一一摘记。他还根据自己对几种工艺线路的分析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写了满满的一本读书笔记。当所里有的同志配合外单位研制这种新农药的时候,他毫无保留地把这本笔记交给了参加科研组的同志作参考。
郑粟铭同志已经六十九岁了,患有高血压。但是,年高挡不住他为革命多作贡献的雄心壮志,疾病动摇不了他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为了所里的工作,老郑常常忙到深更半夜,可是每天清晨最早赶来上班的又总是他。所领导和同志们看到老郑的工作精神,一再关切地督促他注意休息,可老郑却说:“正因为自己年岁大了,更要抓紧时间,勤奋工作,让有生之年为革命多做一些贡献。”
    “搞科研,是为了给人民谋利益”
“我们搞科研,不是图好看,不是图名气,而是为了对革命有好处,给人民谋利益。”女技术员张文媛常常用这句话要求自己,把它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行动准则。
今年四月,她所在的科研组提前做出了一个科研项目的样品,经过化学分析和工厂实践检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预定的要求。有的同志高兴地说,今后的工作只要再补充一些数据,整理几条曲线,写一份象样的总结就行了。可是张文媛却不这样看。她看到研究所院内的许多树木已经抽枝吐芽,新绿一片,唯独自己实验室前那株梧桐,由于一些试验后的残渣倾倒在附近,枯萎死去了。张文媛深深感到:“我们搞科研,应该经常想一想人民的利益,我们只有为人民造福的义务,决没有留下一丝公害的权利。”针对这一情况,她对组里的同志说,现在小量试验尚且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将来投入生产,残渣堆积成山,会给人民带来多大的麻烦!我们如果仅仅满足于搞一些样品、数据,而不去努力解决生产和应用中的问题,这样的成果对社会主义建设就没有多大的意义。大家听了,都觉得她想得深,看得远,表示要在回收“三废”上作新的努力。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党组织的坚决支持。
搞出样品的试验已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回收“三废”的工作却更加艰巨。张文媛和小组的同志坚定地说:“如果说自己的工作能够为日后投产带来一点好处,即使再付出十倍的努力,我们也心甘情愿。”她和组里五个同志勇敢地承担了回收“三废”的任务,一起废寝忘食地投入了新的试验。为了纠正和克服实验室中一些片面的工艺方案,他们深入工厂,向生产实践中的工人群众学习。他们冒着盛夏的炎热,在高温炉旁经受了八十八次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全组同志经过四个多月的反复实践,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了化学反应的规律,使成品率提高三倍,成本下降到了原来的五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残渣也得到了利用。
但是,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摆到了张文媛的面前。有的同志借口“要保密”,不准技术人员把详细的工艺资料介绍出去。张文媛看到这种做法,心里十分焦急。她觉得推广和交流各种先进技术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不能不加分析地一律“保密”。张文媛出身在一个劳动人民的家庭里。解放后,是党和毛主席把她这个纺织女工送进大学,培养成了一个科技人员。组里的青年技术员也都是在解放后由党一手培养起来的。要是没有党的培养,哪来的知识和本领?她想想自己的成长过程,认识到点滴成绩都应该是属于党和人民的,更何况科研中每一个微小的成果都凝聚着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劳动,都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产物。是把科研成果垄断起来,据为己有,还是把它推广出去,交给人民,这是两条路线在科研问题上斗争的表现,也是考验我们是否真正为革命搞科研的试金石。我们决不能顾了本单位、本地区的小局,丢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了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在接待来所参观学习的同志时,她总是毫不保留地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工艺线路,提供样品和数据,为有关单位的生产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认识只能从客观存在出发
北京部队空军某部政治处主任 裴焕录
列宁指出:“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要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路线,首先要承认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坚持从客观存在出发。离开这个前提去想问题、办事情,就会犯从主观到客观,从思想到实际的错误,陷入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泥坑。
对这个问题,我过去认识不清楚,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有两件事对我教育极深。一是去年九月份,团里召开读书经验交流会,会前各单位都送来一些经验材料,可就是没有六连的。当时我想,六连是全团的先进单位,没有他们的经验材料不好。于是,我就派一个同志到六连去帮助总结经验。临走时,我给他定了个路子,要求写一个党支部领导全连读书的经验。这个同志根据我的意见,到连队找了一些素材,整理了一个材料,我看了以后感到不错,就在全团推广。当时我想,这个经验会对全团的读书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经验介绍后,兄弟连队的同志有不同看法,六连的同志也有意见,说这个材料不符合六连的实际情况。这时,我却认为这些同志所以有不同看法,主要是对推广典型经验认识不足。后来,在批修整风中,同志们批评我不作调查研究,脱离实际,对先进单位不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是肯定一切。我虽然觉得同志们的批评有道理,但还没有真正的理解。
后来,我和几个同志到五连蹲点帮助工作。我们注重调查研究,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个别谈心,和连里干部战士一起研究,发现这个连队党支部在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方面做得比较好,体会也比较深。我们认为他们的经验有普遍意义。于是,帮助他们总结了一个材料。材料写好后,又交给连队党支部让大家讨论、修改。连队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又作了补充,使这个材料既反映了五连的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今年,我们推广了这个连队的经验,大家一致反映这个经验比较实在,对实际工作有帮助。
两次推广经验,效果为什么不一样?过去,我只认为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问题。学习了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后,才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列宁在批判马赫时,明确地指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主张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张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东西,意识、思维、感觉是第二性的东西。唯心主义却认为:客观事物是人的主观感觉的复制品,先有人的主观感觉,后有客观事物。这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上的唯心主义,常常表现在工作上不尊重客观实际,凭想当然办事,靠主观臆断下结论。我第一次推广六连经验的效果不好,就是因为那个材料不是从六连的客观实际出发,没有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是凭主观想象出发,先定观点,后找例子,让客观实际服从自己的主观想象,走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所以效果不好。第二次所以效果好,主要是认识路线走得对,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把从群众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再回到群众中去检验,因此,比较正确地反映了连队的客观实际,收到了好的效果。


第4版()
专栏:

  自我解剖 不断前进
中共山东省临朐县委员会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能停止在一个水平上;稍一停止,就要脱离实际,犯错误。我们对冶源水库灌区农业生产的领导,就是吃了苦头后,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又向前跨进一步的。
冶源水库是一九五九年建成的,是一座容水一亿七千万方的大型水库。建成后,由于及时进行了工程配套,在二、三年内就有十万亩土地实现了水利化,农业生产大幅度地上升,到一九六五年,全灌区的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八百多斤。但是,从那时起,一连六年没有什么进展。
冶源灌区的农业生产为什么连续六年没有进展?我们曾多次找过原因,总感到这里的土地整平了,庄稼密植了,原来的劣种换成了良种,两年三作改成了一年两作,产量已经到顶了。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我们才认识到,不是这里的产量到“顶”了,而是我们的思想自满了。由于思想上的盲目自满,存在的问题就看不到,应挖的潜力就不去挖。就拿土地来说,因为化肥施得多,土杂肥施得少,土壤板结比较严重。灌区的下游本来该打机井,水库的水一旦供应不足,就可以进行井灌,这个明摆着的潜力也没有去挖。还有,间作套种本来是一项成功的增产经验,但在灌区却没有普遍推开。这些问题,影响着生产的继续发展。由于我们思想上的自满,一叶障目,迟迟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就充分说明,思想上的自满,必然导致认识上的僵化;认识上的僵化,行动上必然是停滞不前。
列宁指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和这个规律性在人脑中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就是唯物主义。”在冶源灌区的农业生产上,本来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不仅看不见,反而自满自足起来,这就是唯心主义。过去,我们对于农业生产上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虽然认识了一些,但还是很不够的;就是已经认识的那一些,也是不完全的。况且,事物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我们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就是尽最大努力去认识它,还往往落后。再自满起来,那认识和事物发展的距离就更远了。以玉米良种为例,有的单位已经培育出了杂交良种“临单一号”,单产达到一千多斤。而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单产只有五、六百斤的“金皇后”上,没有及时更新,全面推广,这就使不断夺取粮食高产受到了很大限制。
认识上有了提高,工作上就有所前进。从去年春天以来,我们一面到群众中去自我解剖,带头揭露矛盾,分析矛盾,检查自己的骄傲自满情绪,发动大家开展批评;一面又动员群众,献计献策,从各方面挖掘增产潜力,采取了增产措施。首先,大力发展养猪,大积大造土杂肥,每亩施的土杂肥平均比过去增加二十多车,对改良土壤,夺取高产起了很大作用;其次,发动灌区下游的社、队打了机井三百眼;第三,大搞科学种田,把灌区的玉米由过去的“金皇后”品种普遍换成了杂交良种;部分土地由一年两作改为一年三作,间作套种全面推开。这样,灌区粮食亩产平均达到了九百二十斤。
通过看书学习,冷静地进行自我解剖,使我们比较正确地认识了农业生产上的一些问题,掌握了领导工作的主动权,但盲目性也还是有不少的。我们决心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严格解剖自己,努力做到有自知之明,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