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六百户公社党委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增强革命团结
据新华社石家庄电 河北省卢龙县六百户公社党委,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的过程中,认真发扬民主作风,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提高了党委成员的路线斗争觉悟,增强了革命团结,更加自觉地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六百户公社党委成员在革命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在领导班子内部,能不能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这是关系到加强领导班子思想革命化建设、正确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大问题。因此,公社党委成立后,就把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当作政治思想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他们针对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带着两条路线斗争上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在批评时对人对事不能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以及有时忽视自我批评等问题,经常组织党委成员学习毛主席有关路线问题的论述和“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正确开展党内斗争,从而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六百户公社党委在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时,着重注意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带着路线上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这个问题,过去在党委成员中存在着一些活思想:有的对不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些问题,不敢大胆提出批评,怕对方接受不了,伤害感情,影响团结;有的认为路线问题是大问题,一旦自己看不准,批评错了,就会犯错误;还有的认为执行路线是党委集体的事,怕一提出有关执行路线方面存在什么问题,会影响党委的威信。由于存在这些思想障碍,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有的党委成员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只注意一些生活小节上的问题,对于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缺乏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后来,他们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关于党内批评问题,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带着方向路线上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不断克服思想上的不正之风,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增强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认识提高后,六百户公社党委成员在党内批评中坚持做到,大是大非问题不放过,敢于批评,敢于斗争;小是小非问题不纠缠。
二、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开展党内批评。六百户公社党委在开展党内批评时,还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同是处理一个问题,有时批评的效果好些,有时就不太好。是什么原因呢?他们从对一个党委成员的两次批评中得到了启示。有个分管民兵工作的党委委员,原来学习坚持得比较好,对民兵工作也抓得比较紧,有革命干劲,曾受到领导和社员群众的称赞。但是后来由于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一度坐机关多了,深入群众少了;部署工作多了,调查研究少了。在一次党内生活会上,党委其他成员针对他这些问题,对他进行了批评帮助。由于在批评中没有坚持两点论,因此效果不好。公社党委以毛主席关于开展党内批评的教导为武器,认真总结了这次的经验教训。在第二次党内生活会上,大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他的成绩和错误进行了分析,鼓励他发扬优点,继续前进,指出他的错误的根源所在,帮助他总结经验教训。这次批评使这个党委成员深受教育,主动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会后,他深入到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同群众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调查研究,总结民兵创四好的经验,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六百户公社党委通过这件事,认识到,要搞好党内批评,必须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人对事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划清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这样,才能有中肯的批评,达到改正错误,发扬成绩,继续前进的目的。
三、发挥内因作用,搞好自我批评。这个公社党委遵照毛主席关于“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的教导,在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中,十分注意发挥内因作用,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有一个时期,公社党委发现个别成员不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批评,只是消极等待别人的批评帮助。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教导,认识到,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互相开展积极的批评是必要的,但是光有批评这个外因条件还是不够的,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必须注意发挥自己的内因作用,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才能正确地开展党内思想斗争。从此,他们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比较注意发挥内因作用,强调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3版()
专栏:

上华大队党支部狠抓自身革命化
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本报讯 浙江省兰溪县上华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的伟大教导,不断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上华大队成立了新的党支部。在胜利面前,有的领导成员忽视了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认为联系群众是上级领导机关的事,大队干部成天和群众生活在一起,只要路线对头,作风问题错不到那里去。因此,办事和群众一起商量少了,凭主观想象、自以为是的时候多了。在“一打三反”运动中,党支部发现第九生产队的问题比较多,派支部委员姚宝奶同志到这个队去解决问题。姚宝奶认为自己对这个队的情况比较熟悉,没有很好地同群众商量,就对问题作了结论。结果,群众发动不起来。这时,他很畏难,埋怨这个队的群众觉悟低。党支部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和他一起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的教导,总结了教训。后来,他到这个队虚心地听取群众意见,深入调查研究,依靠群众揪出了隐藏在幕后的阶级敌人,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这件事使党支部领导成员深深感到:大队干部虽然成天和群众在一起,但同样存在能不能紧密联系群众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带领群众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
以后,党支部建立了一套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每月召开一次贫下中农座谈会,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遇事要同群众商量;凡关系重大的问题要经过群众讨论,等等。对这些制度,党支部经常对照检查,切实执行,把培养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作为党支部革命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毛主席教导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上华大队党支部体会到: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必须深入批判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所散布的“群众落后论”,在头脑里牢固地树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点,自觉地当好群众的小学生。他们经常针对党支部领导成员的活思想,开展革命大批判。大家把群众观念立得牢不牢,能不能当好群众的小学生,当作衡量党性纯不纯,两条路线斗争觉悟高不高的一个标尺。
这个大队有一个面积达八十多亩的烂泥塘。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党支部决定把这口荒塘改成粮田,并提出了一个改田方案,交给群众讨论。可是,有相当一部分群众不同意这样做。这时有的支部委员认为群众还没有认识到荒塘改田的好处,主张先干起来再说。大队党支部书记应卸根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到群众中征求意见。发现群众不同意党支部的方案,是因为那个方案只考虑到塘改田的一面,没有考虑到遇上洪水时水会倒灌粮田的问题。有的社员还建议在水塘出口处建造一个闸门,这样既可以改田,又可以避免水倒灌田。原来群众想的比党支部的方案更加全面,更符合客观实际。应卸根同志把这个意见带回党支部讨论,他们根据群众的意见,重新修改了改田方案,再一次征求群众意见,得到了群众的支持,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大家奋战二十多天,改成了六十多亩水稻田。做到平时可以种田,洪水时可以挡住洪水,无雨时还可以蓄水防旱。
这个大队的党支部领导成员,不但情况不明时注意向群众学习,在做一些情况比较熟悉的工作时,他们也注意虚心向群众求教,力求把事情办得更好。今年年初,分工负责副业生产的一个支委听群众反映说,大队手工业组有个别人搞资本主义活动。这个支部委员已经管了十多年副业,情况熟悉,有一套经验。开始,他觉得处理这个问题很有把握,想立即动手解决。当他想起了毛主席关于干部要虚心当群众的小学生的教导,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意见,要符合客观实际,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不能光凭自己的老经验办事。他在调查了解手工业组情况的基础上,多次召集贫下中农座谈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老老实实地向群众求教。然后,根据群众的意见,制订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邀请了一些贫下中农和手工业组的社员一起举办学习班,狠批资本主义倾向,很快就解决了问题,使手工业组更好地为集体经济服务。
上华大队党支部在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也注意放下架子,当好群众的小学生。近几年来,在毛主席光辉批示的指引下,这个大队的养猪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进一步发展养猪事业呢?带着这个问题,党支部领导成员深入群众,听取意见。社员们说,要进一步发展养猪事业,必须扩大饲料来源。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第六生产队饲料保管员余凤林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创造了一套多快好省地繁殖青饲料的经验。于是,认真总结了他的经验,在全大队推广,使养猪事业有了新发展。


第3版()
专栏:革命群众来信

下基层要带好作风
目前,广大机关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深入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机关工作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好评。可是我也听到一些基层干部反映,有些机关干部下基层后,存在这么几个问题:
一、有的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作风仍和在机关一样,伸手向基层干部要调查材料。基层的同志说:“电话要”与“伸手要”区别不大。
二、有的同志下去后,象蜻蜓点水,深入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少。
三、下去的同志为了完成任务,经常拉用基层一些人,增加基层的负担。
四、机关各部门安排工作欠妥当,想起什么就抓什么,没有重点。看起来机关人员在下面川流不息,实际上,工作做得并不深。
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真正下去的决心,二是不知道怎么下去。有的人虽然下去了,但是思想还没有下去。到基层去的机关干部,应当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放下架子,深入下层,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努力向群众学习,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更好地解决问题,把我们党的好作风带下去。
解放军某部 汪 季


第3版()
专栏:

这样的领导作风好
——记萧县刘套公社的一次现场会
一场暴风雨后,安徽省萧县刘套公社的春玉米大部分倒伏了。有人说:玉米倒了不能扶,一扶根就断了。真是这样吗?在马场大队蹲点的公社党委副书记王存正钻进玉米地,细心地把玉米一棵棵扶起来,根并没有断。于是,他立即通知各生产队干部来田头开会,布置扶玉米。他指着一棵棵笔直挺立的玉米,说明玉米倒了完全能够扶起来,并当场做了扶玉米避免断根的试验。结果,连那些硬说玉米不能扶的人,也在会上主动批判自己头脑里的“先验论”。会议只开了半个小时,就破除了思想障碍,一天之内,这个公社倒伏的玉米全扶起来了。
象这样别开生面的开会方法,在刘套公社已蔚然成风。刘套公社党委经过深入批修整风,认真总结了以往整天泡在会议里、陷在事务主义圈子里的教训,在领导作风上来了一个革命性的转变。他们坚持做到:没有充分准备不开会;不深入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摸清实际问题不开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尽量到现场开会。这样做的结果,坐办公室少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多了;空洞的一般号召少了,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多了;自作聪明打主意少了,依靠群众想办法多了;说得少了,做得多了;开会也由多而粗、长而空变得少而精、短而实了,真正实行了毛主席一贯倡导的“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领导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领导作风。基层干部反映说:过去关门开长会,长篇报告听得打瞌睡,听到后面忘前面。现在开会在下面,活的样板在眼前,一看就开窍,一做就生效,这种领导作风实在好!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宁冈县人武部继承和发扬井冈山革命传统
让艰苦奋斗作风代代相传
据新华社南昌电 江西省宁冈县人民武装部的干部、战士,以革命摇篮井冈山为课堂,以老红军为榜样,在斗争实践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有力地促进了思想革命化。几年来,这个武装部连续多年评上了四好,并被树立为人民解放军福州部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集体和四好单位标兵。
宁冈县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创建的革命老根据地。几年来,宁冈县武装部把继承和发扬当年老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当作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重要保证。从部党委成员到一般工作人员,在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同时,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伟大革命实践,学习当年井冈山的革命干部“脚穿草鞋干革命,深入基层去办公”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踏踏实实地进行工作。武装部部长冯万珍,经常脚穿草鞋,身背背包,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保持了普通一兵的本色。党委委员王贻隆在电信局支左,学习当年红军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革命传统,走遍全县所有的电信所,一个一个地找干部、群众谈心,调查了解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了进一步做好民兵工作的“三落实”,武装部的干部深入茅坪大队民兵营蹲点,经常带领民兵到黄洋界学习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并帮助民兵苦练杀敌本领,狠抓基层建设。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武装部党委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经常组织全体指战员在毛主席当年住过的八角楼前,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请老红军战士、老赤卫队员讲当年毛主席和井冈山军民一起艰苦奋斗的伟大革命实践,讲当年红军吃红米饭,南瓜汤,住土房的艰苦生活,增强大家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自觉性。十多年来,武装部一直住在一座旧庙里办公。县革委会成立后,有人建议拨给他们一些楼房。他们重温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深刻地认识到,是不是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关系到能不能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大问题,婉言谢绝了人们的关怀。他们说:“我们住的房子是当年红军住过的,虽然破旧,但是‘根基牢’。住在这里,能使我们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念念不忘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他们还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教导,自己动手,在当年红军种过南瓜的红军教导队和红四军建军广场旧址旁边,填坑造田,办起了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五·七”农场,从一九六八年起,实现了肉食、蔬菜自给有余。


第3版()
专栏:

“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红九连”帮助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铸造分厂砂芯车间开展批修整风,开展革命大批判。这是支左人员和工人一起结合厂里的阶级斗争实际,狠批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散布的反动的“唯生产力论”。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