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徐淮平原大寨花
——记新沂县后行大队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改天换地的事迹
在江苏徐淮平原上,出现了一个多灾低产地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这就是被人誉为“徐淮小江南”的新沂县港头公社后行大队。
这个大队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高举“农业学大寨”的光辉旗帜,砸碎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枷锁,用自己的双手填平困难坑,挖掉穷根子。一九六三年粮食亩产只有一百多斤,一九六五年一跃超《纲要》,到一九七○年跃过了千斤关。
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后行大队地处淮河下游的骆马湖畔,三面环水,地势低洼,上游下一滴,这儿水一瓢,一遇洪水,泛滥成灾。解放后,后行大队贫下中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代理人却利用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在这个地区竭力推行“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结果严重地削弱了集体经济,贫困的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年年要国家供应粮食。
一九六三年秋天,这里遇到洪水的袭击。社员生活更加困难。党和政府从四面八方给他们送来了救灾物资。江南的大米,东北的玉米,上海的白菜,一车又一车地运到后行。社员们又感激,又难过,很多人流下了眼泪,觉得躺在国家的怀里过日子不是个滋味。
到底应该怎么办?接连几个深夜,党支部书记孙明臣和全体支部委员一起围在煤油灯下,学习毛主席著作,展开热烈的讨论。“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毛主席的教导,照亮了大伙的心窝,全体支部委员立下了共同的决心:挺起腰杆,领着大伙干;依靠集体力量,改变后行面貌!
一九六四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战斗号召,进一步给后行干部、群众指出了前进的道路。党支部领导广大社员反复学习大寨贫下中农的英雄事迹,回顾后行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历史,认真检查后行穷困落后的主要原因,狠批资本主义倾向,畅谈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通过两个月的阶级教育和路线教育,他们擦亮了眼睛,认清了方向。在全大队农业学大寨的誓师大会上,千百个人打心底里迸发出一个声音:毛主席怎么说,俺就怎么做!毛主席怎么领,俺就怎么跟!大寨能做到的,俺也一定要做到。
毛主席教导说:“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大队党支部认真分析了本地的自然条件,总结了多年来同洪涝灾害作斗争的经验,认识到:对自然灾害,不能尽打防御仗,一定要主动进攻,叫水为我所用,变水害为水利。经过反复研究,又广泛听取了群众意见,大队决定利用洼地水多的特点试种水稻,彻底改变洼地低产面貌。
党支部委员孙明哲等十八名青年组成一支突击队,在试验田头搭起了茅草棚,跨出了旱田改水田的第一步。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
在历史上只种旱谷的后行土地上种水稻,真是处处有难题,步步有斗争。但是,突击队员们斗志昂扬,信心百倍。没有水牛,就用人拉犁;秧苗被害虫咬死了,再育第二次;不会插秧,先用茅草练习;土地板结,秧插不下,就用手指抠个洞再插。好容易把秧苗插了下去,可是没几天秧苗却枯死了。这时,有些突击队员稳不住神了。那些不相信后行能改变面貌的人说:“生成装山芋的肚子,还想吃大米!”
党支部清醒地意识到,如何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是继续前进还是畏难后退,也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党支部书记孙明臣语重心长地对突击队员们说:“哪一棵成材的树不经过日晒雨淋,哪一条远航的船不经过风吹浪打!走大寨路,就得有身硬骨头!”毛主席的“农业学大寨”的光辉指示,使十八名朝气蓬勃的青年突击队员在困难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鼓起了勇气,增添了力量。他们发出钢铁般的誓言:“俺旗不倒,舵不转,方向不变!不种好水稻,决不下战场!”在贫下中农的帮助下,找到了秧苗枯死的主要原因是稻田严重漏水。于是,他们在稻田周围的沟、塘里垒起坝,蓄满水,把大量树叶、青草铡碎踩进田里,防止漏水,耖秧重栽,秧苗栽下不久,就返青发棵了。稻苗似锦,绿波翻滚,一片喜人景象。祖祖辈辈不长水稻的后行,第一次飘起了醉人的稻香。水稻登场后,经过验收,八十亩田平均亩产四百斤以上,最好的田块亩产八百多斤。
这年冬天,他们又一鼓作气筑成了一条七华里长的灌溉渠道。一九六五年扩种水稻九百四十亩,粮食亩产五百四十斤,一举超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
后行大队有一千三百亩土地分布在三个洼湖里。这些土地,坑坑洼洼,茅草丛生,一片荒芜。过去也曾有人在这里开过荒,种过地。但是,辛辛苦苦忙一年,到头来只落个十八亩庄稼一担挑。在改天换地斗争中夺得了初步胜利的后行人,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大战湖滩,开荒造田,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一九六六年冬天,党支部书记孙明臣率领全大队男女老少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三湖”。满湖红旗招展,铁臂挥舞,群众干劲很大,千百年沉睡的荒地苏醒了!
正当大伙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小撮阶级敌人扯起了刘少奇“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的破旗,跳了出来,把矛头指向领导群众战天斗地的革命干部,妄图破坏后行大队“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把后行拉向后转。广大贫下中农满腔怒火,揭穿了阶级敌人的阴谋诡计,大家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干得更欢。
一小撮阶级敌人看到“三湖”工地一片沸腾,恨得牙根发痒,又刮起了一股反革命经济主义的妖风,妄想瓦解广大干部群众的革命斗志。他们煽动说:“挖这茅草荒,能打多少粮?能挣几个钱?”大队领导成员一眼看穿了阶级敌人的黑心肠,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也出了一道题:“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张思德完全彻底掏红心,他们为的是什么?”两种思想两本账,算得大家心里亮。广大群众豪情满怀地说:“闹翻身不怕费功夫,干革命不是为挣钱!”寒冬腊月,地冻如石,用镐刨,刨不动;用火烤,烤不化。困难吓不倒英雄汉。他们用大镐先在地上凿开一道缝,十多个人一起撬,撬起一块就有碾盘大,千把斤。就这样,苦干了三个冬春,一千三百亩荒地在后行大队社员的铁手里翻了个个,变成了平展展的稻田。
一九六七年春天,在水稻栽插的关键时刻,后行又遭到了百年未遇的大旱。井水枯竭,河底朝天,遍地龟裂,稻田起烟。二百多亩秧苗和已栽的一百五十亩水稻眼看就要枯死。
这时,有人提出了“水稻下马,山芋上马”的主张,说:“已经旱到这个地步,还要种水稻,不明明是叫大伙喝西北风!”
水稻究竟要不要下马?围绕这个问题,全大队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大讨论。
有的说:“旱改水是俺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闯出的翻身路子,不能遇到困难就走回头路!”
有的说:“越是在阻力面前,越是要挺起腰杆,坚决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俺要象大寨贫下中农那样,从困难头上跨过去!”
通过讨论,广大干部群众心更红、胆更壮。他们把水井掏深,又在干涸的河底挖了两百多眼土井,夜以继日地担水抗旱。挑一担水来回要走二里半,只能浇湿脸盆大一块地,但谁也没有泄气。灌了干,干了再灌,整整四十天,扁担不离肩,每人平均挑水上千担,许多人身上晒脱了皮,肩上磨起了茧。抗旱斗争胜利了。他们不仅保住了秧苗和已栽的水稻,还浇水多栽了一百五十亩水稻。七月间,这里终于下了一场透雨,他们不顾连续抗旱后的疲劳,一鼓作气抢栽完了全部水稻田。秋收时节,在后行的大地上,十里杨柳绿,千亩稻谷黄,一派江南风光。从此,“徐淮小江南”的称号传遍了淮河两岸。
戒骄戒躁,继续革命
后行大队取得这些成绩之后,在部分干部、群众中出现了“粮食收得不少了,社员口粮不少了,对国家的贡献也不少了”的思想。孙明臣深深感到,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夺取更大的胜利;还是满足现状,停滞不前,把成绩当作包袱,这是新形势下的两条路线斗争。只有破除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的右倾保守思想,才能乘胜前进。于是,党支部便组织大队、生产队干部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指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大家越学心里越明亮,决心更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勇攀高峰不停步,为人民作出新贡献。
在后行大队,要进一步增产,肥料不足是个薄弱环节。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教导,批判了那种眼睛向上,单纯依赖国家的思想,决心自己动手解决肥料问题。
在老墨河上,红旗飘扬,号子嘹亮,一支积肥大军摆开了七里长的战场。铁锤砸开了半尺厚冰,大锹挖出了万担肥泥。有的人天不亮就起来推车运肥,有的人受了伤坚持不下火线。一个月就积肥四十万担,平均每亩稻田二百多担,为夺取七十年代的第一个大丰收打下基础。
去年七月下旬,正在稻子扬花灌浆的时候,接连下了几天暴雨,一场罕见的洪水从上游铺天盖地压了下来,刹时间,水位猛涨三米多,洪水从大堤上漫了过来。洪水就是敌人,大堤就是战场。二百个民兵冲上了大堤,筑起人墙,用身子挡住了汹涌的洪水。一排排的社员站在齐腰深的水里,一团团泥块从他们的手上传上大堤。水涨一寸,堤高一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声,压倒了洪涛的咆哮。天黑,风狂,雨急。突然有一处堤脚松动了,眼看就有决口的危险。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共产党员胡春早挺身而出,振臂高喊:“人在大堤在,人在丰收在!”率领二十多个社员跳下深水去,一口气打下了六十多根树桩,排除了险情,保住了大堤。
秋后,他们怀着胜利的喜悦,迎来了七十年代第一个丰收年,粮食亩产达到了一千零十六斤。向国家交售余粮的时候,社员们激动地说:“一九六三年发大水,俺这儿一片水汪汪;今年水更大,俺这儿却是一片稻谷香,这全靠毛泽东思想照后行!”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切实加强领导 认真执行政策
四川浙江超额完成夏粮征购和油料收购任务
山东聊城地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踊跃交售余粮
新华社成都电 夏熟作物获得丰收的四川省,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踊跃向国家送公粮、卖余粮和出售油菜籽。到六月底,全省已提前并超额百分之二十四点四完成夏粮征购任务;油菜籽也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国家收购计划。
四川省广大农村去年以来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革命和生产的形势越来越好。广大社员和干部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小麦生产的同时,扩大了油菜种植面积。今年全省四千零二十五万亩夏熟粮食作物和四百三十九万亩经济作物,都比去年有所增产。广大社员和干部都把最好的粮食和油菜籽交售给国家,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四川省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每年一定要把收割、保管、吃用三件事(收、管、吃)抓得很紧很紧”的教导,本着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兼顾的原则,切实加强了对夏收分配工作的领导,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妥善安排群众生活,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粮、油入库任务的顺利完成。各社、队对种子、饲料、储备粮也作了妥善安排。
新华社杭州电 在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浙江省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群众和革命干部,在夺得夏熟作物丰收后,踊跃向国家交公粮、卖余粮和出售油菜籽。到六月二十五日,全省提前并超额百分之十八完成了夏粮入库任务;全省油菜籽也提前并超额百分之二十完成了国家收购计划。
浙江省今年夏粮和油菜籽获得大面积平衡高产。夏粮的单产和总产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全省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教导,在夏熟作物丰收以后,层层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党的分配政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社员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大调动了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全省各地粮食部门在收购粮油工作中,深入基层,热情宣传和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在夏熟作物收获期间,遇到连续阴雨,许多县的粮食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帮助社、队突击抢收,并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方便群众交售,有力地推动了今年夏粮和油菜籽的入库工作。
据新华社济南电 山东省聊城地区广大社员和干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踊跃交公粮、售余粮,超额百分之十六完成了夏粮征购任务。
在今年的夏粮征购工作中,聊城地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阳谷县石门宋公社石门宋大队,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两成多,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征购任务,还集体储备粮食三万斤,社员口粮也高于去年。


第2版()
专栏:

海安县实现一人一猪
江苏省海安县各级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除了合作社公养以外,每个农家都要劝他们养一口至几口猪”的指示,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继续鼓励社员家庭养猪,使养猪事业迅速发展。全县生猪饲养量平均已达到一人一猪,不仅向国家出售了大量肥猪,而且猪多肥多,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去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其它作物也获得丰收。
为了推动全县养猪生产的发展,海安县各级革委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发展养猪事业中的各种问题。他们主要抓了这样几项工作:
一、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基层干部和社员,树立为革命养猪的思想。仁桥公社革委会遵照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教导,针对基层干部和社员在发展养猪问题上的活思想,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指示,批判资本主义思想,使大家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高度,认识发展养猪事业的重要意义,不断排除“左”或右的干扰,多养猪,养好猪。去年,全社平均每户养猪三点一头,向国家出售肥猪一点七头。县革委会总结和推广了仁桥公社的经验,使各级领导班子在发展养猪事业中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使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指示得到进一步贯彻执行。
二、认真落实党的政策。海安县各级领导班子从实践中体会到,正确执行党的政策是发展养猪事业的关键。去年,县革委会调查了九个公社近二十个大队执行政策的情况,发现有一个大队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影响了社员家庭养猪的积极性,使养猪头数下降。县革委会及时抓住这一事例,对各级干部进行政策教育,使大家提高了认识。后来,这个大队领导成员认真落实了党的政策,使社员家庭养猪数量迅速增加。
三、加强对饲养员和赤脚兽医队伍的思想建设,搞好饲养管理,减少生猪疫病。海安县各级领导班子经常组织饲养、兽医人员活学活用“老三篇”,教育他们树立为革命养猪,用革命精神养好猪的思想。南屏公社东风大队饲养员陈宝英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一心为革命,一心为集体,对生猪饲养管理工作精益求精,养猪八年没有发生过生猪的非正常死亡。灯头公社的赤脚兽医用土方草药,开展生猪疫病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了生猪的一些疫病。去年,全县一万一千多名饲养员中,有一千一百三十名被评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县革委会通过传播他们的先进思想和经验,促进了饲养和兽医人员的思想革命化,使养猪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第2版()
专栏:

北义城公社养猪成绩大
山西省晋城县北义城公社大力发展养猪事业,最近两年来,全公社生猪由三千八百多头发展到一万五千六百多头,平均每户七头,平均每人一头半。
为了从组织上加强对养猪事业的领导,公社党委确定一名副书记抓这项工作,并吸收供销社、信用社、兽医站等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了养猪工作领导小组。各大队也组成了畜牧业领导小组,各生产队则由一名副队长专管养猪工作。
为了解决猪源问题,公社党委发动群众,举办集体母猪繁殖场。两年中自繁小猪二万多头,不仅满足了本公社的需要,还支援兄弟社、队一部分仔猪。公社还积极推广糖化饲料,以解决养猪事业发展后所需的饲料问题,推动了养猪事业的发展。


第2版()
专栏:

清丰县基层供销社办生猪繁殖场
河南省清丰县商业部门所属基层供销社办起了一批生猪繁殖场,为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和社员群众提供仔猪,并为生猪配种,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发展。
随着农村集体养猪和社员家庭养猪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仔猪供应不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一九六九年秋季,这个县的基层供销社开始建立生猪繁殖场,推广良种猪。但是有一部分人怕赔钱,嫌麻烦,说:“死商品好经营,活货难管理,弄不好得不偿失。”基层供销社要不要帮助集体和社员发展养猪事业?商业部门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带着这个问题,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指示,提高了大家积极帮助集体和社员发展养猪事业的自觉性,很快办起了一批生猪繁殖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在办场中,各基层供销社,本着节约开支,互相协作,综合利用,发展生产的精神,普遍实行了“场队挂钩,三场(厂)合一”的办法。“场队挂钩”,就是供销社办的生猪繁殖场和就近的生产队挂起钩来,供销社供应饲料,生产队负责饲养,肥料归生产队使用;“三场(厂)合一”,就是把商业部门的副食品加工厂,糖化饲料加工厂,生猪繁殖场合在一起。这样既节约,又能解决生猪饲料问题。如副食品加工厂的醋糟、糖渣可以直接喂猪。
目前,这个县十七个基层供销社和县直属商业部门,办起了十九个生猪繁殖场,场内有配种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供给生产队和社员仔猪三千七百多头,配种三千二百多头次,为生产队提供优质肥料二万多车,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同时,还帮助二百二十多个生产大队和二千三百多个生产队办起了集体养猪场。(据新华社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