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开发矿业的先锋
——记本钢南芬露天铁矿采土车间革委会主任、共产党员林永山的先进事迹
“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本版的报道,就用生动的事实说明了这种重要性。
大打矿山之仗,是一场硬仗。要取得矿山建设的胜利,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建设大批坚强的党支部,培养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让党支部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让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对推动矿山队伍的革命化,促进矿山建设,有重大意义。
编者
一九七○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袭击着本溪钢铁公司南芬露天铁矿的广阔矿区。老铁山上,北风呼啸,雪雾弥漫,运输线路被掩埋,溜矿道被冻封,矿山生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这时,刚刚做过第三次喉头手术,还躺在医院病床上的采土(剥离)车间革委会主任、共产党员林永山,听到大雪封山的消息,再也躺不住了。他说服了医生,赶忙提前出院,顶着漫天风雪,趟着很深的积雪,爬上了海拔六百多米的老铁山,和工人们一起,投入了战胜大风雪的战斗。
人们看到这种情景,都感动地说:“老林真是把全部心血都花在铁矿山上了!”
事实的确是这样。从一九六六年冬天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林永山为了改变南芬露天铁矿剥离工作落后的面貌,一直坚持吃住在老铁山上。他和采土车间的工人们一起,不畏艰险,英勇战斗,搬走了几百万吨岩石,为大量开采铁矿石扫清了道路,使本钢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矿石生产自给。人们看到他一心为革命,在矿山建设上一直带头冲锋陷阵,都热情地称赞他是“开发矿业的先锋”!
“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天大的风险也要承担!”
贫农出身的林永山,从小在矿山上做工。三十多年的斗争实践,使他深刻认识到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指示无比英明正确。要发展钢铁工业,必须狠抓矿山。可是,本溪钢铁公司过去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毒害下,不重视矿山建设;开采矿石的时候,又只顾眼前,不管长远,那里好采就象“掏鸡窝”那样往那里掏,不愿做艰苦的剥离岩石的工作,结果造成严重的采剥失调,致使本钢长期矿石不能自给,钢铁生产的发展受到影响。林永山眼见这一切,心中无比气愤。一九六六年初,这位老工人担任采土车间主任以后,便决心要改变这种剥离落后的面貌,为促进本钢钢铁生产大发展贡献力量。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林永山怀揣革命红宝书,背着行李,扛着米袋,登上老铁山“安家落户”了。
来到山上,他把行李一放,就一头扎到群众之中,热情地向广大工人和干部宣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大讲建设矿山的重要意义,和广大工人群众一起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他经过调查研究,为了迅速改变剥离的落后面貌,建议改建二号翻渣线。
二号翻渣线,原来是根据外国技术资料设计的。由于翻渣坡度低,倒不了几列车岩石,就得把轨道往外移一次,严重地影响剥离工作的进程。广大工人热烈支持林永山的改建这条翻渣线的建议。但是,也有些人担心自己改建不了。一小撮阶级敌人也制造谣言,妄图阻拦改建工作。这时候,有些好心人就劝林永山:“二号翻渣线投资一百多万元,现在推倒重来,出了差错,你担当不起呀!”
面对着这种情况,怎么办?夜深了,林永山坐在灯下,翻开毛主席著作,寻找答案。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毛主席的教导,使林永山豁然开朗。他心潮翻滚,全无睡意,索性披上衣服,顶着夜色,向二号翻渣线走去。忽然,他发现有几个人也在二号翻渣线上走走停停,还借着手电光在划着什么。他走上前去一看,原来是养路工段的几个老工人。
林永山问他们:“深更半夜你们干啥来了?”
“睡不着,来琢磨琢磨二号翻渣线怎样改建。”
老工人的话,使林永山心里一阵火热。他想:“群众是这样积极,自己更应当走在前面。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了开发矿业,天大的风险也要承担!”
在广大工人群众的支持下,一场气势磅礴的改建二号翻渣线的战斗在老铁山上展开了。林永山带领广大工人群众,利用三个月的业余时间,把二号翻渣线改建成功。喜讯传出,老铁山上顿时响起“毛主席万岁!”“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万岁!”的欢呼声。
“大打矿山之仗,带头人一定
要当刀尖、打头阵!”
一九六八年五月二十五日,林永山参加了“三结合”的领导班子,被广大群众推选为采土车间革委会主任。当天夜里,他彻夜未眠。他在深深地思考着一个问题:矿山的剥离落后面貌怎样才能尽快地彻底改变?
“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在他心里点燃起一盏明灯。他认识到,只要带头人以身作则,同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他想:“大打矿山之仗,带头人一定要当刀尖、打头阵!领导如果怕苦怕累,就无法带领群众前进。”
林永山为创社会主义大业,真是豁出命地干。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蒙蒙细雨过后,又下起了漫天大雪,使十里长的电机车电源架线结上了很厚的一层冰,电机车全部被迫停驶。在这紧急关头,林永山在毛主席关于“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这一教导鼓舞下,决心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去使电机车尽快地恢复行驶。他叫工人开出蒸汽机车,自己站在车上,去打电线上的冰层。只见他站在颠簸的车头上,用绝缘棒向头顶上的一千七百五十伏的高压线“叭!叭”打去。他随时都有栽车、触电的危险。青年工人孙永德怕林永山发生意外,翻身爬上车头,紧紧站在林永山的身边。打过一里路,小孙要换他,他不干;打过二里路,小孙又催他下车,他还是不下。两个人同声背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驱车打线,一往无前。两小时后,全线恢复了正常生产。工人们一鼓作气,创造了日剥离量最高纪录。大家兴奋地说:“领导敢过河,群众能跨海啊!”
“咱是一个干部,要时刻想到群众,
置身于群众之中!”
火热的斗争实践,使林永山进一步体会到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教导是伟大的真理。他说:“革命是千百万群众的事业,真正的力量是在群众之中。要改变矿山面貌,加强矿山建设,作为领导干部就得真心实意地跟群众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用毛泽东思想把群众团结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量。”四年来,他始终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群众面前,战斗在工人群众之中。
一九七○年的春节,是林永山上山后第四个没有回家度过的春节了。为了让他回家休息一下,工人们费了好大的劲,总算在除夕下午把他劝下了山。可是林永山在家没呆上十分钟,又拔腿到工人住宅区去了。他挨门逐户地走访了二十几户工人家庭以后,又跑到医院看望两位住院的工人。当他从医院出来,已是傍晚了。这时,从老铁山顶上传来电机车的阵阵气笛声,顿时,车间工人们忘我战斗的景象展现在他的眼前,他顾不上回家,马上翻过山梁,又回到车间同工人们一起战斗在生产岗位上。老伴用电话找到他时,林永山说:“回家过春节是小事,离开了群众我心里不安宁。咱是一个干部,要时刻想到群众,置身于群众之中!”看到这种情景,工人们都激动地说:“老林把心紧紧地贴在群众身上,咱们可要为革命多出力啊!”
一个青年工人,由于怕艰苦,曾多次提出要求离开采土车间。林永山就一次又一次地跟他谈心,并带他到老铁山脚下的万人坑前,讲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身世和旧社会工人兄弟活活被日寇扔进炼人炉和万人坑的悲惨情景,提高这个青年工人的阶级觉悟。林永山还主动跟这位青年工人结成“一对红”,同他一起学习,一起讲用,一起战斗。一次,林永山患了重感冒,就在他要下山住医院的时候,还叫人把这个青年工人找来,诚恳地告诉他,要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改造世界观。看到林永山对自己这样关心,这位青年工人不禁唰唰地掉下热泪,一把拉住林永山的手说:“老主任,你为我真快把心都操碎了!……”后来这个青年工人进步很快,成为车间抓革命、促生产的一员闯将。
采土车间在林永山的带领下,几年来彻底改变了落后面貌。全车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蓬勃开展,涌现出很多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有九个班组成为“四好”班组,整个车间也成为辽宁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先进集体,为发展钢铁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第2版()
专栏:矿山风云

战斗在第一线的共产党员
在大打矿山之仗中,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带领广大矿工,英勇顽强地战斗在三大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在矿山建设中,充分发挥着他们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下面是本报通讯员记述的几个共产党员临危不惧、排险救人的故事。
奋不顾身救战友
一天,江西省西华山矿的支柱工、共产党员曾凡桂,同袁德炳、冯万佑等同志去五○二采场清理残矿。他一口气爬了十部梯子,第一个到达顶端,开始支架铺设平台。正在传递材料的时候,忽然下面的梯子和平台倒了,站在上面的袁德炳、冯万佑一齐掉了下去。情况万分危急。他急忙解下安全绳,首先把掉在半中腰被矿石挡住的袁德炳救了上来,而冯万佑却掉入溜矿斗中,看不见,叫不应。只见溜矿斗上面悬空卡着几千吨矿石,水往下流着,碎石往下掉着,矿石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这时候,曾凡桂为了抢救阶级兄弟,不顾个人安危,大喊一声:“快闪开,让我来!”一纵身进了溜矿斗,抱起冯万佑,使尽全身力气,一个箭步,冲出了险区。霎时间,“轰隆”一声巨响,几千吨矿石一起崩塌下来。
英勇排险情
事情发生在山东省烟台小钢联的祥山铁矿。一天晚上,放炮以后,在十几米高的悬崖峭壁中间,形成了一个险石堆。碎石不断地往下掉,整个险石堆随时都有坠落下来的可能。要上去排除,危险大;若不排除,在下面作业危险更大。这时,共产党员、采矿工人常恒传立即拿起钢钎,朝险区奔去。当他跑到陡壁下时,碎石还不住地往下滚。工人们说:“危险!老常快闪开!”而常恒传的心里却只有一个念头:排除险石,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他仍迎着险石堆一步一步地向上爬。人人都在为他的安危捏着一把汗。当他爬到钢钎能触及到险石堆时,举起钢钎,插入险石堆猛力一撬,机警地向侧方一躲,险石象脱缰的野马擦身而下。一块矿石把他的腿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工人们赶忙扶住他,争着为他包扎,并劝他回去休息。他却抹了一下腿上的血满不在乎地说:“来,咱们继续干!”又投入了战斗。
奋力堵漏斗
一次,广东省石人嶂矿一个采场正在放矿,漏斗门突然掉了下来,这时漏斗下面的电机车已经装满,矿石还是轰隆隆地往下溜。堵住漏斗口吗,成吨矿石倾泻而下,顶不住怎么办?不堵吗,全坑口的运输巷道眼看要被堵塞。这时刻,共产党员、风钻工杨和定鼓起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勇气,抱着一块木板,跳上电机车,猛扑向漏斗,用尽全身力气拚死顶住漏斗口。经过大家迅速抢修,终于避免了一场事故,保证了正常生产。


第2版()
专栏:矿工评论

要高产还要优质
河北龙烟铁矿东坑工人评论组
在目前狠抓矿山生产的高潮中,有一种只重高产,忽视优质的倾向。他们说什么:“多产矿石是当务之急,质量差点没关系。”这种观点是很错误的。如果不顾质量,采出的矿石越多,含石量就越大。这不但会大量浪费采矿和运输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由于矿石质量低,也会影响到钢铁的质量。可见,矿石质量的好和差影响很大,怎么能说没关系呢?
也有人说:“矿石长在石头堆里,质量只能差点。”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形而上学观点。我们东坑采矿十三队,是采小块矿的。小块矿顶板碎,断层多,实现高产优质条件比较困难。但是,工人们牢记毛主席关于“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的光辉教导,胸怀革命全局,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人把好质量关,不仅做到了高产,也做到了优质。这就生动地证明,“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即使采矿条件比较困难,只要我们“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的思想不差,矿石的质量也就不会差。


第2版()
专栏:矿工评论

土设备顶大用
广西河池地区矿山工人通讯员学习班
目前,在大打矿山之仗中,有些人轻视土设备,说什么“矿山建设是硬碰硬,土设备顶啥用”。这是刘少奇“重洋轻土”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流毒没有肃清的反映。
最近,我们访问了罗城县四堡矿。这个小矿没向国家要一点投资,也没有伸手要一台设备,资金自筹,设备自造,就作到了当年建矿,当年投产。建矿两年,就为国家创造了价值一百多万元的物质财富。这说明:不是土设备没啥用,而是土设备顶大用。
常常有这种情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环境下,洋设备不能发挥作用,而土设备却可以显示威力。因此,在矿山建设中,应该坚持能“洋”就“洋”,不能“洋”就“土”,以土代洋,土洋并举,这样才能加快矿山建设的速度。


第2版()
专栏:

福建省潘洛铁矿党委书记崔宝暖,经常深入矿区调查研究,同工人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为矿山建设作出了成绩。这是崔宝暖(左)和工人一起采矿。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