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五·七指示》指引着革命干部在斗争中成长
——记在革命圣地延安农村插队锻炼的北京干部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指引下,北京市一千二百多名经受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各级干部,带着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带着首都人民的期望,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农村插队已经整整一年了。
在这批干部中,有三十多年前从全国各地徒步来到延安跟随毛主席干革命的老党员,有在长期艰苦战争年月南征北战的老战士,有从产业工人队伍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的工人干部,有各单位革命委员会的领导成员,还有受过各种不同程度专业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一踏上延安的土地,就受到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和亲切接待。广大贫下中农把这批干部来延安插队,看作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对延安人民的巨大关怀。“宝塔山那个宝塔哟,塔顶连着天;红太阳毛主席哟,和咱心相连。”多少老红军、老贫农、老党员含着激动的热泪,为这些干部腾出窑洞,碾好小米,准备好镢头,然后爬山趟水,步行几十里去迎接从毛主席身边派来的亲人。一年来,在延安人民的关怀和帮助下,这些插队的干部,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贫下中农赞扬他们是接受再教育的好学员,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员,知识青年的辅导员,建设延安的战斗员。他们一年的实践又一次证明了一个真理: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的“五·七”道路,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干部的必由之路。发扬延安精神 永葆革命青春
在延安插队锻炼的一批老干部中,有些人曾经在延安的窑洞里接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延安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加入到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行列。今天,当他们重新踏上延安的土地,搬进阔别几十年的窑洞,拿起那熟悉的老镢头,同延安人民一起学习和劳动的时候,他们怎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说:“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跟着毛主席,在毛主席亲自培育的延安精神的光辉照耀下,取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今天,我们要继续跟着毛主席,进一步发扬延安精神,走向更加伟大的胜利。”
在延安县川口公社党庄大队插队锻炼的李凤华,就是这些“老延安”中的一个。
李凤华五十多岁了。三十一年前,他就在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并幸福地被分配到中央警卫团直接担负保卫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荣任务。他在杨家岭站过岗,在王家坪放过哨,亲自听过毛主席发表《为人民服务》的光辉讲演,直接跟随毛主席在陕北的崇山峻岭中战斗过。毛主席的伟大革命实践,时刻激励和鼓舞着他前进。他始终保持着对毛主席、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颗红心。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李凤华用毛主席对共产党员的五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找差距,斗私批修。他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教导,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主要是由于长期脱离三大革命斗争实践,脱离广大工农群众而造成的。他决心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到三大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去,在群众斗争的大风雨中焕发革命青春。
去年五月,正当延安人民纵情欢呼毛主席一九四九年的光辉复电重新发表的时候,李凤华扛着背包来到了党庄大队。他和贫下中农一道坐在窑洞里、油灯下,一字一句学习毛主席的教导,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延安的战争年月,眼前又出现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耳边又响起了毛主席的宏亮声音。毛主席在复电中教导说:“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他决心把毛主席的伟大教导认真落实在行动上。
陕北山区的三伏天,骄阳似火。李凤华总是光着脊梁,挥着老镢头,和贫下中农一起挖山移石。掏土洞有塌方的危险,他奋不顾身抢着干;掏厕所,挖大粪,他不怕脏不怕累,抢着参加。休息的时候,李凤华同贫下中农坐在一起,不是和大家一道学习毛主席语录,就是给大家讲述毛主席在延安的伟大革命实践,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党庄的贫下中农提起“老李”,都称赞说:“老李进城二十年,他那种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却没有丢!”
有一次,队里决定在黄土地里修一座蓄水陂塘,遇到的困难是塘底漏水。怎么解决?有些青年人提出用浇灌水泥的办法来堵住裂缝。李凤华问青年们除了用水泥浇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青年们不耐烦地回答说:“何必走这个脑子?向上级打个报告,买几袋水泥也花不了几个钱。”听了青年们的回答,李凤华想起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教导,想起毛主席亲自培育的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他深深感到用几袋水泥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应当为青年们树立一种什么作风、坚持一种什么传统,却是一个大问题。于是,他给青年们讲述毛主席在抗日战争中领导边区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光荣传统。当他讲到毛主席亲自和战士们一道在杨家岭开荒种菜的时候,青年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大家表示一定要把毛主席亲自培育的延安精神接过来,传下去。在李凤华的建议下,大家用草皮垫底,用胶泥糊缝,不仅没有花钱,还缩短了施工时间,使陂塘漏水的问题顺利解决了。通过修建陂塘,青年们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发扬延安精神的革命传统教育。迎着风浪上 越斗越坚强
在安塞县高桥公社高桥大队插队锻炼的北京干部苏彤,是抗日战争初期曾经转战太行山区的老干部。在战争年代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中,他勇敢顽强,为革命立过战功。全国解放以后,他由于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散布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毒害,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育,他决心沿着光辉的“五·七”道路回到农村三大革命斗争的战场,重新学习,重新战斗。
一年来,延安农村的老红军、老贫农、老党员为苏彤树立了狠抓阶级斗争的生动榜样。这些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拿起长矛和大刀打土豪、分田地的老一代革命者,时刻牢记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道路上,更加心明眼亮,朝气蓬勃。他们经常分析阶级斗争的新动向,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主动地向一小撮阶级敌人进攻。所有这些动人的革命景象,使苏彤深受教育。他面对着活生生的阶级斗争的现实,坐在窑洞的土炕上,在煤油灯下重新学习马、列的书和毛主席著作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教导,他感到从来没有象今天领会得那样具体而深刻,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就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他深深体会到,自己过去之所以会中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所鼓吹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脱离了三大革命斗争实践。
延安农村中开展“一打三反”运动以后,苏彤和其他干部一起,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对大量历史的和现实的材料进行阶级分析,很快摸清了情况。接着,他和干部、社员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开展对敌斗争,很快就把隐藏得很深的一小撮阶级敌人挖了出来,使高桥大队的革命和生产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一年来,苏彤和下放到延安农村插队的北京市的干部们,迎着阶级斗争的风浪上,越斗越坚强。他们深深认识到,毛主席为我党制定的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也是一切革命者改造世界观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洗刷旧思想 磨练新精神
闪烁着毛泽东思想的延安窑洞,是磨练革命意志的磨刀石,是铸造一代新人的大熔炉。在民主革命时期,革命的青年们在这里经受锻炼和考验,把自己培养成了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坚强战士;今天,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指引下,大批插队干部在这里进一步磨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大道上不断前进。
在延安插队的北京干部中有这样一个同志:他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参加了革命,爬过高山,钻过地洞,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和美蒋反动派做出过贡献。但是,全国解放以后,他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下,逐渐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走上了和平演变的道路,犯了错误。在革命圣地延安插队一年来,群众斗争的风雨,延安精神的烈火,不断扫除着他灵魂深处的灰尘,使他重新焕发了当年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那么一股子劲。
他患过结核病,肠胃也不好,由于对陕北农村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在头四个月中体重减轻了。但是,毛主席关于“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的教导激励着他,给了他战胜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一次抢收小麦时,他的胃病犯了。他坚持同社员们一道,扛起扁担上山担麦。这一天,他担了九趟,每次都是一百多斤,往返共走了七十多里山路。在最后一趟,他不小心摔倒在半山坡上。贫下中农赶来要帮他把麦捆担走,他坚决不同意,说:“你们可以替我担麦,但是代替不了我改造世界观啊!”他默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坚持走一阵歇一阵,把麦子担到场地。在评选会上,贫下中农一致把他选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还有一个“三门干部”,尽管在组织上已经入了党,但头脑里还保留着不少剥削阶级的脏东西。在延安农村的革命实践中,他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了痛苦的磨练。为了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他主动请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忆苦思甜;为了同自己怕苦、怕脏的思想作斗争,他专门去掏大粪,挖厕所,挑最脏最累的活干;为了彻底改造世界观,他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迎接生死的考验。在一次山洪暴发时,这个干部为了抢救被冲走的木材,奋不顾身地跳进滚滚激流。巨大的洪峰一下把他冲出一百多米,但他毫无惧色,奋力搏斗,抢回一根木材后第二次又跳进水里。洪水冲着木材把他卷下水底。这时,浪涛盖顶,漩涡吸脚,泥沙灌了一嘴,死亡随时威胁着他的生命。但他想到毛主席关于“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的教导,紧紧抱住木材,爬出水面。就这样,他和其他人一道先后十四次跳进洪水,同激流搏斗了四个多小时,抢救了国家财产,受到了贫下中农的称赞。克服盲目性 当好小学生
在延安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对于大批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来说,过去的一年是他们一生中不平凡的一年。在这里,他们获得了过去学校教育中从没有过的具体、生动、丰富而完全的知识,放下了压在自己身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各种盲目性的包袱,在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把立足点移到了无产阶级这方面来。
在宜川县新市河公社兴家原插队的陈运珍,是六年前才从大学毕业的。他出生在南方的一户贫农家庭,在旧社会有着一本苦难的家史:三个姐姐从小便送给别人去当童养媳,一个弟弟因为患病无钱医治而死亡。他从自己一家的经历中认识到,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的一切。陈运珍进入大学后就开始向党组织交入党申请书,但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毒害下,他长期背着“自来红”的包袱,不论在学校,还是到机关,都没有能够找到一条实现自己志愿的正确道路。
到延安农村插队以后,通过三大革命斗争实践,大量事实使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在思想感情上同贫下中农“格格不入”,处处显示着他同贫下中农在世界观上的差距。特别是贫下中农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厚感情给了他终身难忘的教育。有一次,陈运珍组织贫下中农学习“老三篇”。尽管他嘴里说要向贫下中农学习,但心里总担心贫下中农文化水平低,不能理解,念完之后又反复解释,讲了很多道理,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优越感来。学习结束以后,陈运珍和贫下中农一道上山背谷子。当背到一段比较险陡的岩边小路时,他望着脚下的深涧,一阵头晕,两腿发软,吓得不敢再走了。这时陈运珍看到贫下中农出身的大队党支部书记,虽然身体不好,腰疼得厉害,但仍然坚持前进。别人劝他把谷子放下来歇歇,他笑着回答说:“咱背的是谷子,为的是革命,革命路上咋能歇歇啊!”陈运珍还看到一些年龄比自己大一倍的老贫农,也一边擦着汗,一边背着谷子沿着险陡的岩边快步前进,青年人劝他们休息,他们回答说:“学习‘老三篇’,老也老得有志气!”这一切象闪电一样,一下照出了陈运珍灵魂深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一下击中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理论不联系实际的要害。他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世界观决不是先天就有,也决不能自发产生,没有“自来红”,只有“改造红”,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从此,陈运珍积极投入农村激烈的三大革命斗争,处处以贫下中农为榜样,密切联系实际,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读毛主席著作,在改造世界观上狠下功夫。去年十二月三日,大队党支部大会一致通过接受陈运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党支部大会上,陈运珍含着热泪激动地说:“毛主席指示的‘五·七’道路是知识分子改造世界观唯一正确的道路。我要永远走下去,沿着这条道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先进分子!”
在延安一年的插队锻炼中,战斗在“五·七”大道上的一千二百多名北京干部,豪情满怀,昂首阔步,经受了考验,提高了觉悟。他们在回顾一年来走过的道路时,决心更加努力地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用革命理论指导自己的革命实践,更加努力地改造世界观,进一步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延安地区革委会通讯组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法蒂玛公主离长沙去广州访问
伊朗贵宾专程到毛主席的家乡韶山访问,受到热烈欢迎
新华社长沙十日电 伊朗王国法蒂玛·巴列维公主,和她的随行人员伊朗首相夫人莱拉·胡韦达等,以及陪同来访的巴基斯坦空军司令拉希姆·汗将军的夫人,结束了在湖南的访问,今天上午由李先念副总理的夫人林佳楣陪同,乘专机离开长沙去广州访问。
法蒂玛公主等贵宾是八日下午从杭州乘专机到达长沙的。九日,贵宾们在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常委罗秋月、长沙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苏明等陪同下,专程到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韶山访问。贵宾们在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旧居、毛主席旧居陈列馆。贵宾们所到之处,受到革命群众的热烈欢迎。
八日晚,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法蒂玛公主等贵宾。在洋溢着友好气氛的宴会上,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万达和法蒂玛公主先后祝酒,为中国和伊朗两国人民的友谊干杯。
法蒂玛公主等贵宾抵离长沙时,万达、罗秋月、苏明等前往机场迎送。
陪同贵宾们访问的我国外交部有关方面负责人许寒冰、王海容,今天上午同机离开长沙去广州。


第3版()
专栏:

老挝战友访问沙石峪大队
新华社十日讯 由团长奥沙甘率领的老挝爱国战线党英雄模范代表团,在对外友协负责人吴晓达陪同下,九日访问了河北省遵化县岳各庄公社沙石峪大队,受到了沙石峪大队社员群众的热烈欢迎。
九日清早,老挝战友前来访问的喜讯,传遍了沙石峪大队。全大队社员群众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聚集在大队革命委员会所在地,迎候来自抗美救国战争前线的老挝战友们。当奥沙甘团长等老挝战友乘车来到时,大队革命委员会负责人李树旺、阎宝贺,专程从唐山赶来欢迎老挝战友的河北省唐山地区革命委员会负责人董执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唐秦警备区负责人刘钦,以及遵化县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刘景贺等,迎上前去,同老挝战友一一握手,表示热烈欢迎。
阎宝贺同志向老挝战友介绍了沙石峪大队社员群众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发扬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把昔日的“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的穷山沟,变成了今天的米粮川、花果山的动人事迹。然后,老挝战友参观了沙石峪大队社员群众用双手在青石板上造出来的层层叠叠的梯田和山上一片片翠绿的果树,并且同大队革委会负责人和社员一起合影留念。老挝战友还访问了社员家庭,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接待。沙石峪大队社员用自己生产的粮食、苹果、核桃、红枣招待老挝战友。
奥沙甘团长在参观过程中,热烈赞扬沙石峪大队社员群众战天斗地的钢铁意志。他说,我们来到沙石峪,看到了中国人民是怎样让高山低头,让河水上山,让大自然为人民服务的事迹,这对于在抗美救国战争中的我们老挝人民是个很大的鼓舞。
李树旺同志说,老挝战友前来访问,给我们带来了前方的胜利喜讯,带来了老挝人民的深情厚谊,使我们受到很大的鼓舞。他说,老挝军民在前方英勇杀敌,我们在后方一定努力抓革命、促生产,以实际行动支援兄弟的老挝人民、越南人民、柬埔寨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为打败共同的敌人美帝国主义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参观沙石峪大队以后,老挝战友乘车来到遵化县城,数千名革命群众排列在街道两旁,敲锣打鼓,高呼口号,热烈欢迎英雄的老挝军民的代表。九日晚,遵化县革命委员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老挝爱国战线党英雄模范代表团。老挝战友还应邀出席了为欢迎他们而举行的文艺晚会,观看了遵化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的革命文艺节目。


第3版()
专栏:

阿拉伯新闻工作者离京去我国南方访问
新华社十日讯 应邀来我国访问并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巴勒斯坦国际周”活动的阿拉伯新闻工作者,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我国南方访问,然后回国。
首都新闻界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张政德、鲁瑛、彭华、罗东、袁先禄等前往机场送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