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做贫下中农的“管家人”
广东琼山县射钗大队会计 林兰花
我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解放后当了干部,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六三年,大队决定让我当会计,我感到很突然。我想,我是一个有了三个孩子的母亲,爱人在外工作,婆婆快八十岁了,繁重的家务纠缠在身,那能天天往大队跑?再说,我只上过一年半小学,字也识得不多,连算盘也不会打,能把这项工作搞好吗?
党支部书记看出了我的心事,就鼓励我说:“兰花,当会计,管财务,这是革命的需要,是广大贫下中农对你的信任,不会可以学嘛!你是个共产党员,应该为革命打大算盘,可不能光为个人打小算盘。”贫农老妈妈陈爱玉也对我说:“兰花,旧社会,我们妇女低人一等,没有出头之日。今天,托毛主席的福,妇女也当干部了,你要好好为我们贫下中农掌财权,为毛主席争光呀!”支部书记和老贫农的话,使我回忆起旧社会苦难的童年。我四岁那年,因为兄弟姊妹多,爹妈养不起,忍痛把我分给人家养。刚满七岁,就去替地主富农做工,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受尽了欺侮。解放后,翻身做了主人。没有大救星毛主席,那有我林兰花的今天。不想当会计的思想,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吗?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对头。那一夜,我翻来复去睡不着,想到几年来大队经济领域里阶级斗争的情况,想到有些财务人员,经不起阶级敌人糖衣炮弹的袭击,被拉下了水。心想:管财务,可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啊!毛主席教导说:“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我是个共产党员,应该自觉地参加到这场政治斗争的行列,为革命掌好财权,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贡献自己的一切。
初当会计,不会打算盘,不懂会计业务,我就请教生产队会计,一边学一边干,有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带着账簿和算盘去请教邻近大队的会计,一去就是一天。工作忙了,顾不得管理家务,婆婆对我有些埋怨,我就和她一道回忆对比,忆苦思甜。我婆婆也有一本血泪账,一提起旧社会的悲惨生活,她就热泪盈眶。我趁机说:“阿婆,你过去丢下儿子外出为的是换碗饭吃,我今天忙的是为贫下中农谋利益。自己受点累是小事,丢掉政权才是大事哩!”婆婆听我这么一说,思想慢慢通了,就积极支持我去工作。这样,我一边学习业务,一边清理原来的账目,大队财务工作开始有了点起色。
要管好大队财务工作,光靠一个人不行,必须抓好生产队财会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红色管家人。开始,我认为要把全大队的财务工作搞好,就要提高生产队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因此,我就狠抓业务辅导。结果,事情还是搞不好。我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教导,认识到自己过去的做法是迷失了方向,走了弯路。以后,我在党支部的帮助下,注意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用毛泽东思想统帅财务工作。有一个生产队会计,由于不能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产生了怨气,撂了挑子。为了帮助他解决思想问题,我一连十多次到这个生产队去,和社员一起劳动,了解社员对财务管理的意见,了解会计的活思想,对他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终于使他认识到抓好财权和巩固政权的关系,认识到应当正确对待群众的意见,决心为革命管理好集体家业。我又利用三天的中午时间,帮助他清理好六个月的账目。后来,他干得很好,得到贫下中农的赞扬,去年还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要搞好财务工作,光靠我们财务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放手发动群众,依靠贫下中农,实行民主管理财务。
我们大队过去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下,财务大权操在少数干部手里,群众无权监督,造成了不良后果。我当会计以后,在党支部的帮助下,一方面经常和财务人员一起学习,树立依靠群众办财务的思想,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时机,大力向群众宣传民主管理的好处,使社员群众认识到:掌好财权,是关系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在群众中树立起“财务管理人人有责”的思想。在充分发动社员群众的基础上,大队和生产队都建立了由贫下中农代表、革命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组成的监委会或监督小组,并将现金收支、产品物资、工分、社员来往账、固定财产五项账目定期抄贴在墙上,把财务监督大权交给群众。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广大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严密了财务管理制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社员群众参加管理财务的自觉性。第一生产队的箩箕破了,有人主张买新的,贫下中农说不要买了,补起来还可以用。牛套断了,他们不买新的,接起来继续使用。去年,第十三生产队送公购粮,给送粮的人多补助了两角钱,贫农社员吴瑞玉和林春凤认为这是违反财务制度,便提出批评意见,纠正了这种做法。有了广大贫下中农的支持,财务工作越办越好。全大队十四个生产队,财务收支情况,都能做到家喻户晓。社员反映说:“现在财务管理好,样样有账目,月月都公布,识字的能看懂,不识字的也能听懂。”
要搞好财务工作,不但要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财务人员必须坚持“三不脱离”,面向生产,深入实际,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几年来,我经常到生产队去和社员一起劳动,征求贫下中农对财务工作的意见,帮助财务人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群众有什么话都对我说,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也清楚。但是,从我当上公社党委常委和大队党支部委员后,有一段时间,在上面开会多,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少了,问题就出现了。有一次,一位生产队长要我参加他们的社员大会,帮助解决财务工作的一些问题。我因为下去少了,对这个队的情况不够了解,只能就事论事说些意见,抓不住问题的症结。我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既当‘官’,又当老百姓”的伟大教导,发觉自己开会多了,深入实际少了,坐办公室多了,参加劳动少了,和群众慢慢疏远了。在整党中,我主动到群众中去斗私批修,接受群众的批评。此后,我处处以新党章规定的党员五个“必须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到生产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了解财务工作情况。贫下中农称赞我,但我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我决心永远向群众学习,永远同群众打成一片,当好贫下中农的红管家。


第5版()
专栏:

草原女牧班
解放军某部红格勒军马场女放牧班的牧羊姑娘,骑着骏马,甩着羊鞭,英姿飒爽地战斗在辽阔的锡林郭勒草原上。
这些牧羊姑娘大都是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未放羊前,她们觉得在草原上当牧工,“风吹草低见牛羊”,很有诗意。到了这里,才知道情况并不象想象的那样。草原上气候多变,生活比较艰苦。每天,她们除了放牧外,还得自己取水、拾柴和做饭。面对这些困难,有的同志产生了畏难情绪。有一段时间,她们蒙古包里的笑声没有了,草原上的歌声也听不见了,热闹的放牧班沉默起来了。
人要在风雪草原扎根,首先要让毛泽东思想在头脑里扎根;要在蒙古包里安家,首先要使头脑里怕苦的思想“搬家”。马场党委立即组织她们办起了学习班,反复学习“老三篇”,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事迹,请老羊倌给她们作忆苦思甜的报告,介绍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体会,从而使她们认识到:风雪草原就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的课堂,为革命放羊,再苦也心甜!大家坚决表示:“一颗红心两只手,毛主席指路我们走。”
艰苦的牧羊生活重新开始了。没有水喝,她们赶着牛车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刨冰化水;没有烧的,她们就一边放牧,一边拾柴捡粪,拾得干柴一捆捆,捡得牛粪堆成山。她们还在“旱风吹散牛羊骨”的大沙窝里,播下种子,修上荆笆,种出了绿油油的蔬菜。女放牧班的姑娘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胜利地闯过了生活关。
不久,锡林郭勒草原上的严冬来临了。一天夜里,白毛风卷着雪团,象脱缰的野马在草原上狂啸奔驰。女放牧班刚刚搭起的蒙古包,被暴风雪吹得“咔咔”作响,顶毡被掀掉了,雪块、沙子直往里边灌。姑娘们从酣睡中惊醒后,马上想到了羊群。大家一骨碌爬起来,点亮“风雨灯”,奔出蒙古包,跑进羊圈,守护羊群。午夜,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忽然羊圈一边的荆笆刮倒了,羊群有刮散的危险。
姑娘们一面高喊着:“守住羊群,保护国家财产!”一面发扬“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的革命精神,肩并肩,手挽手,排成一道人墙,堵住风雪吹倒的缺口,并且立即抢修荆笆。有的同志没来得及穿毡靴,双脚冻得失去了知觉,仍然坚持战斗。经过半夜的搏斗,她们终于修好了荆笆,保住了羊群。
在艰苦的放牧生活中,姑娘们爱上了牧羊工作。她们不怕苦,不嫌脏,经常给羊捉蛆虫、抓痒和洗澡。为了使羊不掉毛和不死亡,她们每天把羊群赶到十几里以外的泡子里,用镐砸开一条六、七米长的冰槽,给羊饮水。
一天,小王赶着羊来饮水,由于拥挤,有两只羊掉进了冰窟窿,眼看就要淹死。小王不顾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跳进冰窟里,抱上一只羊来。刺骨的冰水已经浸透了她的棉衣,她伸手再去抱第二只羊时,双手已经麻木,怎么也抱不住。她默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用尽全身力气,硬是用头把第二只羊顶出了冰窟。
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女放牧班的姑娘们茁壮成长,百分之八十的同志被评为五好职工,七个同志立功受奖。现在,她们正斗志昂扬地战斗在茫茫的风雪草原上,为发展祖国的畜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列车上的“小医生”
车轮滚滚,阳光灿烂。由武昌开往北京的三十八次快车,迎着满天的朝霞,向着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北京奔驰着。
列车从新郑车站刚刚起动,十二号车厢的一位旅客,从车厢一头匆匆忙忙挤进乘务室,对列车员小徐说:“同志,我的小孩发高烧,能帮我找一点‘小儿安’吗?”小徐把药拿来了,这位旅客立刻给小孩喂药。小孩的嘴紧闭着;用筷子把嘴撬开,药水灌进去又从嘴角流出来。小孩的鼻孔喘着粗气,脸色发青,眼皮不时地向上翻动,看样子需要紧急抢救。这时小徐想起了列车上的“小医生”小李。她迅速抱起孩子,朝着十号车厢走去。
小李是一个刚上车班不到半年的列车员,名叫李新范。为了更好地替旅客们服务,小李经常练习扎针。有一次,一位工人旅客胃疼得厉害,小李给他扎了三针,就止住了疼。这位工人激动地说:
“你们既是列车员,又是卫生员,方向对头啊!”这件事使小李体会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路子宽得很哩!就这样,她学会了针刺治疗感冒、胃痛、头痛、咳嗽等一般旅途常见病。
这时候,她和往常一样,正提着水壶,一面替旅客倒开水,一面照应着将在郑州下车的旅客。听到小徐急促的喊声,小李回过头来一看,只见小徐抱着一个孩子,叫她快给孩子看病。小李看到孩子青紫的脸蛋,失神的双眼,嘴角的白沫,后仰的脖颈,心里有点慌。心想,孩子病成这样,我能治好吗?万一出了什么事,自己的责任可就大了。当她头脑里出现“私”字一闪念的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教导,响在她的耳边。毛主席的亲切教导,旅客们一双双期待的目光,孩子爸爸焦急的面孔,使她增添了勇气和力量。她决心在抢救孩子生命的战斗中,洗刷自己头脑里的私心杂念,锤炼一颗忠于毛主席的红心。
从那里下手呢?小李仔细分析孩子的病情,认识到,解除孩子的昏迷休克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于是,她急忙掏出干净的手帕,擦去孩子嘴上的白沫,用手指掐住孩子的“人中”穴。这时,大家关切的目光,一齐集中到这个年轻列车员的手指上。
孩子的眼皮眨动了。孩子的爸爸为孩子病情稍有好转而高兴,挤在旁边的旅客们也小声议论起来:“看来有希望!”接着,小李根据“内关”可以治心脏,“曲池”可以治高烧的原理,用小银针扎向抢救的穴位,一针、两针、三针、四针,孩子仍然没有苏醒。车厢里刚刚活跃起来的空气,顿时又紧张起来。小李也同大家一样,心头上好象压着千斤重石。正当人们万分焦急的时候,小李又向
“合谷”穴扎下第五针。开始,孩子轻轻地哼了几声,接着就“哇”地一声哭了起来。这时,旅客们为孩子得救而欢呼,齐声赞扬小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孩子的爸爸紧紧握着小李的手,连声道谢说:“我们决心学习你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三大革命实践中,彻底改造世界观。”
郑铁军


第5版()
专栏: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祖国南海之滨,有一个被广大群众称赞为“心窝里装着工农兵,一切为着工农兵”的电话服务单位——柳州铁路局湛江电话所。这个电话所有十一位女话务员,她们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正确方向,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只要是对革命、对人民有利的事,她们就积极地办,主动地办。
湛江地区,气候变化无常。过去,有的单位由于不能及时收到天气预报,给运输、生产带来了一些损失。电话所的同志决心协助有关单位做好这一工作。从一九六四年以来,她们每天主动与气象站联系,把收到的气象消息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有大雨,就通知货场注意保管和遮盖,通知工务部门注意检查路基;有台风,就通知电务、房建部门,注意做好防风工作;有寒潮,就请有关单位告诉当班的职工多带衣服,请旅社、车站把旅客照顾好。一天中午,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车站露天货场上,堆满了刚卸下的五百多吨化肥、食盐、水泥等货物,食堂晒着刚压出来的面条。就在这时,值班话务员收到气象站的预报:下午一点钟有暴雨。她马上通知货场、食堂等单位,及时做好防护工作,避免了国家财产的损失。雨后,各单位纷纷打来电话,赞扬电话所:“你们不但管电话,把天也管起来了。”
话务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同时有几个电话要车站问讯处,有时问讯处工作忙不过来,往往使用户等很长时间。她们想:工农兵战斗在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耽误了他们的时间,会影响他们抓革命、促生产。于是,电话所的同志主动把各次列车时刻表,全国主要站的票价,当地汽车、轮船、飞机的时刻表,全市旅社的位置、电话号码等都记下来,制成了“旅客问讯簿”,车站问讯处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们就主动协助回答旅客的询问,大大方便了工农兵群众。
电话所的同志就是这样,一举一动从革命利益出发,一言一行为工农兵着想。凡是群众托办的事,她们尽力办得妥妥贴贴。
有一次,铁路建筑工区收到一份加急电报,由于地址不详,只写着“铁路工区”四个字,建筑工区找遍了,都没有找到这个人。在场的同志都很着急。一位老工人说:“不要急,电话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最好,办法最多。”于是,他们找到电话所。果然,值班话务员满口答应,立即接通了电务、工务等十多个工区,终于在工务段新成立的一个工区的民工中找到了收电报的人。
有一天晚上,车站来电话说: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娘,从河南到海南岛某部队去探望儿子,身旁还有一个小孩,老大娘正在车站等她的儿子来接,车站的同志要电话所挂一个长途电话到海南岛去。值班话务员陈勉珍知道后,心想:部队战备工作忙,老大娘的困难,我们应当帮助解决。她下班后,马上跑到车站,把老大娘带到铁路公寓食堂里吃了饭,安排好住宿。第二天一早,她又把老大娘送上汽车。老大娘拉着她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出门千里探亲人,你们真比亲人还要亲。”
电话所的同志为了办好工农兵群众委托的每件事,还建立了“主动服务本”,把要办的事详细记上,头一班没有办完的交给下一班,负责到底。群众表扬她们,感谢她们,她们总是谦虚地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河北唐山红旗纺织厂女工徐秀敏(右),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不断前进。这是她在热情帮助新工人掌握纺织技术。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