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昆仑山上新愚公
站在雪山望北京,一轮红日心中升,千歌万曲献给毛主席,维吾尔族人民永远忠于您。
最近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单位的叶城县长征公社愚公大队的维吾尔族贫下中牧,用唱不完的山歌,热情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歌颂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愚公大队座落在拔海三千米的昆仑山上。这里,雪山连绵,地势高寒,是个“看天一溜缝,看地一道沟”的深山峡谷。牧民们世代经营牧业生产,许多人终年吃不到粮食。解放后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后,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他们积极建设山村,开始经营农业,逐步改变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但是,由于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不快。
一九六四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传到了昆仑山上。广大贫下中牧欢欣鼓舞,决心学习大寨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建设新牧区。这时,有人说:“我们这里祖祖辈辈靠牧业吃饭,学大寨是农区的事。”牧区能不能学大寨?社员群众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展开了学习和讨论。他们说:“学不学大寨,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问题。对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指示,我们就是要紧跟、照办!”大家狠批了刘少奇推行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以及“牧区特殊论”等错误思想,同一小撮进行破坏活动的阶级敌人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
愚公大队的贫下中牧打响了向荒山进军,向荒山要粮的战斗。他们在昆仑山的山坡上开辟梯田,在山下的沙滩上淤泥造田。要开山造田,先要修筑盘山渠,把提孜那甫河水引上山,同时修筑拦河坝,改变河道。党支部提出这个宏伟计划,贫下中牧豪迈地表示:“我们就是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定能叫高山低头,河水上山!”他们在工地上掀起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热潮,个个争当学大寨的闯将。
在一次劈山战斗中,青年牧民巴拉提买提肉苏尔不幸因塌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同伴们含泪把他从土下扒出来,发现他把毛主席的红宝书紧紧捂在胸前。在日记本上,巴拉提买提肉苏尔写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要以英雄王杰为榜样,火海敢闯,刀山敢上!”他的父亲买买提肉苏力闻讯赶到,对大家说:“我的儿子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死得光荣,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说着,他当场把巴拉提买提肉苏尔用过的坎土镘交给自己的三儿子,要他继承哥哥的遗志,继续战斗。
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愚公大队的贫下中牧,就是这样在毛主席指引的革命道路上英勇向前。有一次,昆仑山暴发特大山洪。咆哮的洪水冲垮了盘山渠,卷走了拦河坝。在这危急的关头,社员们毫不动摇,坚持战斗。五十七岁的老贫牧木沙艾沙冒着岩石崩塌的危险,用绳子把自己系在三十多米高的峭壁间,一边高声朗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边用十字镐往下削石头。人们担心他发生意外,劝他下来。他说:“我要是牺牲了,就对我家里人说,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死得其所。”
愚公大队尽愚公。就在这些新愚公面前,三千五百多米长的盘山渠修通了,提孜那甫河驯服地爬上了昆仑山,造出良田四百九十五亩。大队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进一步促进了牧业生产的发展。一九七○年,全大队的牲畜由一九六四年的九千多头猛增到二万一千多头。


第4版()
专栏:

幸福不忘毛主席
在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红旗公社番茅大队,黎族贫下中农每当谈起今天的幸福生活,总是情不自禁地说:五指山里树高千丈总有根,河流万里总有源,我们每前进一步,每取得一个胜利,都离不开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有了毛主席,有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才有新中国,才有我们的今天,才有我们黎族人民的翻身解放。
解放前,这里的黎族人民受尽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痛苦,世世代代过着“刀耕火种”和吃野果、穿树皮、住茅寮山洞的悲惨生活。解放后,他们坚决响应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伟大号召,一九五四年冬在五指山区办起了第一个黎族农业生产合作社,接着又办起了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在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光明大道上不断前进。后来,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鼓吹的“三自一包”的修正主义妖风刮到番茅大队,“奥雅”(地主)、“亩头”(富农)等一小撮阶级敌人乘机蠢动,公开叫嚷:“土地还家,又该我们当亩头了!”一小撮走资派也跑到这里来搞什么“包产到户”的“试点”。在这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严重关头,大队党支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组织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开展了回忆对比活动,忆单干的苦,比集体化的甜,使大家不断提高了政治觉悟。贫下中农愤怒地说:谁要想复辟资本主义,叫我们吃二遍苦,除非五指山倒塌,五条河倒流!他们坚持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巩固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这个大队的贫下中农热烈响应,决心彻底改变番茅的落后面貌。这时,一小撮阶级敌人又躲在阴暗角落里煽阴风,胡说什么“本地山鸟不吃外地的树籽,黎族人学什么大寨!”
黎族人要不要学大寨,能不能学大寨?党支部带着这些问题,组织贫下中农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光辉指示,认识到毛主席提倡的大寨这面红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榜样。贫下中农坚决表示:“我们人穷志不短,越是落后越要迎头赶上去。只要我们按照毛主席指引的道路走,就一定能够改变黎寨的落后面貌!”就这样,他们迎着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风浪,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天换地的斗争。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烈火锻炼的番茅大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更加深入人心。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抓革命、促生产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现在,番茅大队已经面貌一新。从一九六四年起,这个大队粮食亩产连续七年超千斤,去年猛增到一千六百二十八斤,比合作化前的一百二十斤增加了十三倍多。在毛主席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他们还发展了多种经营,几年来劈山开荒种上了菠萝等热带经济作物五百多亩,基本上实现了一亩一牛,一亩一猪。此外,还办起了为农业服务的碾米厂、砖瓦厂等工厂。随着集体生产的发展,公共积累不断增加,社员生活逐步改善。有百分之八十的社员住上了瓦房,家家有了电灯和广播喇叭,大队办起了中学。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藏北高原红旗飘
西藏那曲县红旗人民公社,是藏北高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先进集体。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正象公社革委会主任多吉经常说的那样:“想想过去,看看现在,都是因为有了毛主席才有我们翻身牧民的一切,有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才有我们翻身牧民的幸福啊!”
红旗公社这个地方,解放前是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三大领主霸占了几乎所有的牛羊,官府老爷对农奴们要的是肉、酥油和奶糕,给的是无情的皮鞭和饥饿。毛主席派来了解放军,藏北升起红太阳。经过一九五九年的平叛和民主改革,广大贫苦牧民翻身当了主人。他们无限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从亲人解放军那里抄写来毛主席的教导,读了又读,传了又传,坚决照办。遵照毛主席关于“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的伟大教导,贫苦牧民们先后成立了十九个互助组,生产和生活步步提高。可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西藏的代理人疯狂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破坏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一度抬头,一小撮农奴主分子用阴谋诡计变相剥削贫下中牧,又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就在这时候,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春雷般震撼了千里草原。翻身牧民出身的共产党员多吉,带头举起革命大批判的旗帜,紧紧团结广大贫下中牧,狠狠批判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翻身牧民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更大了,他们很快就办起了人民公社。这时,一小撮阶级敌人跳出来,造谣言,煽阴风,破坏人民公社。多吉又带领广大群众学习毛主席关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人民公社好”等伟大指示,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
经历过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激烈斗争的红旗公社广大贫下中牧更加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更加刻苦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清晨,青壮年怀揣革命宝书去放牧;夜晚,一座座帐篷里点起酥油灯,办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夜校。公社、生产队的几十名辅导员,活跃在各家各户,给不识字的老年人朗读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去年一年,全公社共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四十九期,涌现出三十多名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干部和社员们热爱集体、一心为公的风格大发扬。一次,藏北草原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大雪,草场被厚雪覆盖,牛羊吃不上草。多吉和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次仁达吉带领群众,以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奋起抗灾,扒雪铲雪。老阿妈嘎珠也同青壮年一起,踏着没膝的深雪,到远处牧场铲雪。大家苦战四十天,战胜了雪灾,保护了牲畜。
红旗公社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阔步前进。全公社的牲畜已经发展到三万二千多头,比两年前人民公社刚成立时增长了百分之六十八。如今,这里人畜兴旺,欢腾的牧马迎风嘶鸣,动人的牧歌传向四方:
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
翻身牧民心明眼亮;
毛主席开辟幸福的路,
我们前进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上……


第4版()
专栏:

我国独特风格的新型振筛机制成
广西柳州探矿机械厂的工人群众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自行设计、制造成功了新型的二百毫米标准振筛机。
这种新产品,不仅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而且结构新颖、紧凑,使用方便,不易堵塞,外形也美观大方,是一种具有我国独特风格和先进水平的实验室用设备。
振筛机是地质、冶金科学实验和选矿研究不可缺少的设备。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使用的振筛机是照国外产品仿制的。广大工人和科学研究人员,早就要求创造一种适合我国选矿研究等部门需要的新型二百毫米标准振筛机。但是,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下,广大工人和科学研究人员的愿望未能实现。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柳州探矿机械厂的工人群众,在厂革委会和驻厂解放军支左人员的支持下,组织了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试制小组,狠批了刘少奇的“洋奴哲学”和“爬行主义”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把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经过四个月的努力,试制成功了新型振筛机。以后经过多次试验和实际应用,证明它的效果很好。从此,结束了我国仿造外国振筛机的历史。


第4版()
专栏:

钢筋自动弯箍机投入生产
华东电力建设局第二工程公司土建加工厂的工人群众,试制成功一种钢筋自动弯箍机。这种钢筋自动弯箍机,使用方便,操作灵活,很容易掌握,每台班可弯箍五千只以上,比手工操作提高效率五至七倍,而且产品整齐、美观、质量好。
在试制过程中,工人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从废料堆中找出了制造自动弯箍机需要的大部分材料。他们还想办法克服了缺乏设备等困难,终于把这种弯箍机试制成功并且投入了生产。


第4版()
专栏:

“敌百虫”搅拌结晶粉碎机试制成功
“敌百虫”生产容易中毒。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某部“五·七”农药厂的指战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心自己动手试制新的生产“敌百虫”的机器。
在试制过程中,他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的伟大教导,反复试验,摸索规律。他们经过一百二十多次试验,终于生产出“敌百虫”搅拌结晶粉碎机。这种机器不仅完全解决了生产“敌百虫”过程中的中毒问题,而且结晶时间大大缩短,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既方便用户,又便于包装,产品质量也比过去显著提高。
(据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踏遍青山为人民
——记山西省平鲁县电影放映队
地处高寒山区的山西省平鲁县,群山起伏,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社员居住也很分散。平鲁县电影放映队的同志们,为了使深山沟里的贫下中农都能看到革命电影,看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他们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不管山村多么偏僻,不管气候多么恶劣,宁愿自己吃点苦,受点累,也要千方百计地把革命电影送到每一个山庄窝铺。
有一次,电影放映队的同志们翻山越岭,来到了西水界公社的小石湖村。这个村很小,才居住六户人家。当时天色未晚,在室外放映电影有困难。为了让贫下中农尽早见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他们就在军属田大娘家,用毯子堵住窗户遮亮光,用两张白纸钉在墙上作银幕,为全村的贫下中农、社员群众放映电影。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一出现,大家都激动地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坐在炕上的田大娘看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下子跳下地,高兴地说:“毛主席来咱家啦!”她边说边往银幕前头走,走了几步,才想起这是在看电影呢!
贫下中农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深深地教育和激励着平鲁县电影放映队的队员们,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这个县一到冬季,风大雪厚,气温常常降到零下三十度左右,给放映队巡回放映带来很多困难。但是,他们牢记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伟大教导,冒严寒,踩冰雪,越过座座高山,跨过道道沟壑,坚持为深山沟里的贫下中农放映革命电影。一九六九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放映一队在井坪大队刚放映完《南征北战》,四十里外的下水头大队打来电话,要他们去放映。这时已经是深夜了,还要不要去下水头?他们重温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鼓舞着他们立即背起机器,顶着暴风雪上了路。到了下水头,一个个都变成了“雪人”,贫下中农拉他们到窑里烤火,他们却一刻不肯休息,立即架起机器为贫下中农放映电影。他们说:“为工农兵服务心里暖,再大的风雪也不怕!”
去年八月初,《智取威虎山》的革命影片,首次在平鲁放映。不巧,那几天偏偏遇上下雨。放映队的队员们坚定地说:“雨再大,也没有我们宣传毛泽东思想,普及革命样板戏的决心大。杨子荣为革命火海刀山也敢扑上前,我们淋点雨算得了啥!”他们立即组成一个精干的小分队下乡放映。头一天,冒着大雨一股劲走了四十多里泥泞的山路,晚上在陶村公社的芦家窑大队放映。放映完毕已经是半夜了,大家不顾天黑路险,又冒雨向十三里外的陶东大队走去。途中经过一段河槽时,走到河心,正遇上山洪暴发,人和机器随时都有被狂暴的洪水裹走的危险。大伙发扬杨子荣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同齐腰深的洪水进行了顽强的搏斗,终于胜利地到达了陶东大队。当时他们看到有许多前来看电影的贫下中农被洪水拦在对岸,就又跳下水去背老人、妇女、小孩过河。当这场电影放映完后,天色已经大亮,放映队的同志们不顾疲劳,连续作战,迎着朝阳又出发了。
在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的过程中,平鲁县电影放映队的放映员们,紧密结合斗争实际,自觉地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刻苦地改造世界观。他们照“老三篇”做人。按“老三篇”办事,为山区贫下中农服务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有些新队员刚来放映队时,感到放映队的工作又苦又累,不安心当放映员。针对这种情况,放映队的领导对新队员坚持上好三堂课:进放映队第一课就是学习“老三篇”,用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三个光辉形象对照自己,树立“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第二课,下乡听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忆苦思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第三课,下煤窑,到田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不断改造世界观。放映队员们在常年巡回放映、人员分散的情况下,坚持“天天读”,每天放映完毕,大家就坐下来翻开红宝书,用毛泽东思想检查一天的思想和工作,主动亮私斗私。为了加强自身思想革命化,他们还经常到贫下中农家里,举办放映人员学习班,请贫下中农给他们讲家史、村史和阶级斗争史。在放映党的“九大”的纪录影片时,许多贫下中农看了以后,含着幸福的热泪向他们畅谈毛主席给贫下中农带来的幸福,使放映员们受到深刻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平鲁县电影放映队为山区群众服务做出了成绩。但有一段时间,有的同志在赞扬声中,有点沾沾自喜,认为“咱们放映队,春夏秋冬都放映,大村小庄都跑遍了,离‘完全’、‘彻底’差不远了。”针对这种思想,放映队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组织大家又一次学习了光辉的“老三篇”,进行斗私批修。许多同志以张思德为榜样,检查自己为人民服务是不是做到了“完全”、“彻底”;以白求恩为榜样,检查自己干革命是不是做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老愚公”为榜样,检查自己斗私批修是不是做到了“每天挖山不止”。经过检查对照,大家提高了认识,克服了自满情绪,一致表示:要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凡是符合贫下中农利益的事,都要尽力去做,而且样样都要干好。
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看到贫下中农渴望读毛主席的书,就代新华书店发行毛主席著作。看到农业机械坏了影响生产,就带上工具、配件修理农业机械。他们放映到那里,就劳动在那里。大忙季节,为了不误农业生产,他们不用生产队的牲口驮机器,把一百五十斤重的发电机背在身上,徒步行走。虽然翻山越岭,累得汗流浃背,但他们从不叫苦。
新华社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