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好后勤
——上海第一五金商店支持工农业生产的调查报告
上海第一五金商店的广大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教导,在商业工作中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全心全意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批判唯心论,坚持唯物论,深入生产第一线,大搞调查研究,做好商品供应工作;积极开展以卖带修、售租结合的业务,推动工厂、农村自修五金工具,充分挖掘物资潜力,在支持和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工农群众热情赞扬这家商店是“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好后勤”。
下厂下乡,调查研究,做好商品供应工作
上海第一五金商店担负着城市工厂、企业和农村人民公社手用五金工具的供应任务。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各方面对五金工具的供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合理组织商品分配,搞好供应工作,这个商店决心坚持下厂下乡,调查研究,掌握工厂、农村使用五金商品的情况,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由于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没有肃清,有的人认为“商品买卖,你来我卖,下厂调查,多此一举”,还有的人把下厂下乡调查错误地说成是“资本家跑街兜生意的翻版”,“修正主义商业路线的产物”。革命职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同这些错误论调展开了斗争。许多职工严肃地指出:资本家跑街,是为了抢生意,赚钞票,剥削劳动人民;我们下厂下乡调查是为了支持生产,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大家摆事实,讲道理,批判了“下去调查多此一举”的论调,更加坚定了下厂下乡调查研究,做好商品供应工作的决心。
几年来,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的教导,坚持经常下厂下乡作调查,了解工厂、农村的生产急需,使商品供应工作做到胸中有数。前些时候,有四十五家工厂先后向这个商店提出要在一个月内供应一百毫米活络扳手五百二十八把,但货源只有二百把,缺口很大,怎么办?商店职工就到这些要货工厂去调查,了解到这些单位对这种活络扳手的需要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情况:有的厂改用了新设备,过去不需要,现在需要;有的厂是为了增加库存储备,眼前并不急用;有的厂由于原来未提要货计划,现在生产上的确十分需要。弄清这些情况后,他们就采取急需的保证供应、增加库存储备的暂缓供应、计划漏订的补充供应、非专用的供应代用品等办法,这样不仅解决了一些工厂的迫切需要,而且还多出三十七把,使缺口变成了满口。通过这件事,他们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摆脱唯心论的束缚,大搞调查研究,才能使商品供应工作越做越细,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这个商店的革命职工在下厂调查中,刻苦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著作,认真学习工人阶级为革命忘我劳动的精神,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增强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自觉性。去年,有一家船厂造万吨轮上的起重机,急需一种特殊规格的立铣刀,市场无货,船厂采购员来到商店找下厂服务员王裕章。虽然这种工具不属第一五金商店经营的范围,但老王觉得工厂生产上有困难,自己就有责任帮助解决,于是满口答应下来。可是,他在全市跑了两天,仍然没有找到。还要不要再找?这时他想起了旧社会帝国主义的轮船在黄浦江上横冲直撞的情景,又想到现在我国造船工人为制造万吨轮,发展社会主义航海事业而焕发出的冲天干劲,进一步激发了自己的革命精神。他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跑到更多的单位去寻找,终于在上海柴油机厂工人老师傅的热情帮助下,找到了这种特殊规格的立铣刀,为船厂解决了困难。
在深入调查中,他们发现商店的服务时间不能适应工厂三班制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夜班工人急需工具无处购买,影响生产。职工们牢记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从支持生产出发,自去年十月起实行通宵值班服务。一年多来,他们通过这种服务方式为许多工厂、企业解决了不少急需解决的难题。今年二月一个深夜,有家造纸厂在紧张的生产战斗中,造纸设备的轴承座坏了,厂里又没有这种备件,生产停了下来。工人开了汽车赶到第一五金商店要求供应这种商品。但是,柜台里无货,值班的同志就热情地去查存货卡,终于在当天已销售的四只同类型的商品中调剂一只供给了这个工厂,保证了厂里夜班生产照常进行。
为了进一步把供应工作做好,使五金工具更好地适应使用单位的需要,这个商店还采取在柜台上听取反映,到使用单位去深入调查,把工人请到店里开座谈会等方法,广泛征求群众对五金工具的品种、规格、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和要求,然后再主动反映给有关生产部门,帮助工厂生产出更多经济实惠的商品供应市场。例如,他们在下厂时,发现钢丝钳在使用中,半爿断裂后,整把都要报废。用户要求能供应半爿钳子,以便修配再用。这种半爿钳子生产部门过去从不生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店职工就主动向有关工厂建议安排了半爿钳子的生产。近五个月来,他们组织供应的半爿钳子就有七千六百多只,相当于新钳子同期的供应量,满足了市场的需要。
以卖带修,售租结合,
充分挖掘物资潜力
随着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五金工具的供应量虽然连年增长,但还不能充分满足需要,有些商品供求矛盾仍然较大。第一五金商店的革命职工,为了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在合理组织商品分配、不断搞好供应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以卖带修,售租结合的业务,充分挖掘物资潜力,支持生产的发展。
搞修旧利废,商店缺少必要的设备怎么办?职工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的教导,因陋就简,从一只煤球炉开始,办起了修配工场。没有刨床,用榔头敲,凿子凿。没有车床,就见缝插针地利用工厂休息时间去借用设备。随着修配业务的发展,他们又土法上马,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动手制造土设备。现在修配工场拥有的五十一台机器,百分之九十五是他们自己造出来的。例如,锋钢锯条是工业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易耗工具,需要修复的废旧锯条数量很大。今年年初,商店职工坚持土法上马,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在有关工厂支持下,造出了一套修理废旧锋钢锯条的土设备,一年能修复七万根,可为国家节约八十四万元。
在大搞修旧利废的过程中,商店职工勇于实践,学到了不少技术,闯过了许多难关。为了掌握修配技术,他们经常到工厂去跟班劳动,向老工人学习,晚上回店后互教互学,边干边学。原来一些站柜台的营业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学会了一般工具修理、淬火和机械操作本领,有的还能搞土设计,从实践中提高了修理水平。近五年来,这个商店先后修复五金工具共九十二万件,为国家节约了金属材料九百多吨,对支持生产,节约费用,增加商品供应,起了很大作用。例如,二百五十毫米活络扳手,一只肖子坏了就不能用,买一把新的要七元零六分,配一只肖子只要八分钱,这个品种一年要修一万多把,替使用单位节省费用六万多元。
为了充分挖掘物资潜力,使有限的商品发挥更大的作用,商店职工在积极开展以卖带修,修旧利废的同时,还增添了出租五金工具的服务项目。有些工厂一时急需而又不常用的各种五金工具,可以向他们租用。例如,千斤顶是一种顶重工具,生产建设等方面都十分需要,商店备了八十五只专供出租,一九七○年租出一千四百九十二次,一只顶十七只使用。目前,这个商店出租的工具有四十五个大类,八十六个品种,一千六百个规格。经常向这个商店租用五金工具的有一千个单位,临时租用的为数更多,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物资,保证了生产的需要。
依靠群众,多方动手,
推动厂社自修工具
去年以来,工业战线群众性增产节约运动不断发展,工厂、企业通过清仓查库,清出了大批废旧五金工具。要求第一五金商店修理的废旧五金工具数量越来越大,平均每月多达两万件,一时修复不过来。当时,商店有的人主张限额修理或延长交货日期,多数同志则反对这种意见。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教导,认为除商店进一步开展修配业务外,还必须依靠群众,推动工厂、农村自修五金工具,变一家修理为大家修理,才能更好地扩大修旧利废的效果。
商店党支部组织革命职工到固定挂钩的工厂开展宣传活动。他们深入工厂、车间,宣传自修五金工具的好处。半年多来,他们先后到四十多家工厂进行了一百多次宣传,发现先进经验,及时加以推广。上海纺织专件厂在使用锋钢锯条时,采用钝了磨、断了接等办法,一年就能节约八百五十多根锋钢锯条,商店职工发现这个先进经验后,及时邀请三十二家有关工厂到现场参观,使这个厂的经验很快得到推广。在工厂自己修旧利废时,往往碰到缺乏零配件的困难,商店就打破过去只供应整件不供应零配件的常规,积极组织零配件的供应,进一步推动了工厂自修和社会修理。
在第一五金商店的支持和推动下,目前和这个商店固定挂钩的工厂中,已有八十一家工厂开始了自修五金工具,有些工厂已做到了五金工具修理不出厂。工厂自己开展修理后,既为本厂生产带来了便利,又为市场供应增加了一部分货源。例如,上海柴油机厂一年来共修复旧工具三千六百多件,价值四万二千多元,单活络扳手一项,以前每月向商店购买二百把,自己修理后,八个月来只添过四把大规格的,在清仓查库中,还把一百二十多把小活络扳手拿出来支援了市场。
商店党支部还组织下乡服务队,肩挑工具箱,深入农村,开展服务和宣传活动。他们先后深入到市郊十个县,七十五个公社,一百多个生产大队,一边修理,一边热情地帮助贫下中农学习修理技术。他们还帮助城镇商业部门建立了四十二个修理五金工具的网点。佘山公社的五金门市部,近两个月就修理了二百五十一件工具,为农村社队节省费用一千二百多元。贫下中农普遍反映:过去修工具跑城市,花车费,误农时,现在附近就能修理,又快,又省,又方便。
上海第一五金商店革命职工在毛主席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伟大方针指引下,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做出了不少成绩。目前,商店党支部围绕着怎样看待成绩、如何继续革命的问题,带领全店职工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读毛主席的书,开展批修整风、反骄破满活动。他们决心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阔步前进。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财贸组调查组
上海市第一商业局革委会调查组
新 华 社 记 者


第4版()
专栏:

全国贫下中农管理商业的先进单位、河北省万全县安家堡供销服务社职工,全心全意地为贫下中农服务,深入到户,收售结合,大大方便了贫下中农。这是他们给社员送货和收购农副产品的情形。 本报通讯员摄


第4版()
专栏:

边疆商业新气象
我国西部和北部边疆上的广大商业人员,成年累月地在终年积雪的高寒山区;在居住分散的辽阔牧区,不畏严寒酷暑,克服交通不便等种种困难,把农牧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送到群众手里,把当地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收购起来,支援国家建设,活跃了农牧区的社会主义经济,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巩乃斯河畔的收购站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谷深处的巩乃斯河畔,有个商业战线上的先进单位,它就是由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回族的七名职工组成的新源县前进公社收购站。这个收购站用毛泽东思想指路,积极支援生产,千方百计方便群众,连续多年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收购任务。今年又提前超额完成了一九七一年全年的收购任务。
前进公社收购站担负着东西长二百多公里、南北宽一百多公里的辽阔牧区的畜产品和土产品收购任务,收购的品种共有三百多种。这里险峰重叠,气候变化无常。收购站建立后,七名职工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教导,决心走出收购站,深入牧区,上门收购,方便牧民。他们翻山越岭,顶风冒雪,畜群转到那里,就把收购工作做到那里。
前进公社收购站的商业人员在流动收购中,积极主动地帮助社队解决生产上的困难,支援社队发展农牧业生产。一年冬天一个大雪的夜晚,社办种羊场饲料供应不上,收购站的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不顾路远、天黑、雪大,立即到县城取回饲料,亲自驮运到种羊场。有一次,这里遇到了罕见的雪灾。收购站职工看到二大队马群中有八十多匹马很瘦弱,心里非常着急,就一边建议分群单独饲养,一边自己动手,上山帮助生产大队伐木盖棚圈,保护了集体的马匹。当他们知道队里的其他马群缺草时,便又踏着一米多厚的积雪打草运草,保证了饲草供应。
在流动收购中,这个收购站的工作人员想社员群众所想,帮社员群众所需。他们发现有的牧民在深山放牧,患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便买一些常见病的药品,请医生写上服法和用量,上山收购时带在身边,遇到病人就给治疗。他们发现深山里的牧民离供销社太远,购买日用品不大方便,又主动地义务代销茶叶、食盐、火柴、电池、毛巾、鞋袜等商品。牧民感动地说:“你们带来的不光是商品,而是毛主席对我们的关怀啊!”


第4版()
专栏:

深受群众欢迎的藏族售货员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工卡区供销社的藏族售货员白玛次旦,在海拔四千米的西藏高原上,全心全意地为当地农牧民服务,受到了群众的热情赞扬。
白玛次旦到工卡供销社后,遵照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雪,都坚持送货下乡,几乎走遍了全区的每个山沟和牧民的每个帐篷。这个地区是一片丛山峻岭,山间都是崎岖的羊肠小道,他为了送货上门,常常累得腰酸腿痛,精疲力尽,但他一想到为了方便群众,支援生产,就感到自己身上有了无穷的力量。
有一次,他和供销社会计诺布一起,赶着牦牛,驮着牧民最喜爱的茶叶、绒衣等商品,去给牧民送货。当时正是夏天,牧民们都搬到最高最远的山顶上去放牧。他们两人有时从太阳出走到太阳落才找到一户帐篷,整整用了七天的时间,才把货物送到了三十六户牧民手里。牧民们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激动地说:旧社会我们买指头大的一点茶叶,就得花几天时间,现在你们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办商店,一下把这么多东西送到了帐篷,太感谢你们啦!
有一次,白玛次旦和工人一起运树苗时,从马车上摔了下来,昏了过去。苏醒后,工人们都劝他到附近县医院去治疗。但是,他想到,植树造林,季节性很强,不适时栽下去,树苗就不能成活,因此,他忍着伤痛,把树苗运到目的地,和工人一起把树苗栽完了,才去治病。
为了方便群众,扩大经营,供销社决定修建粉坊。白玛次旦和民工们一起参加劳动。初春时节,冰水刺骨,为粉坊修水渠时他首先下水,一干几个小时,冻得四肢麻木,也不叫苦。在他的带动下,粉坊的水渠很快就修好了,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资金。


第4版()
专栏:

辽阔草原上的商业网
在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的辽阔草原上,形成了一个遍布草原的社会主义商业网:旗有中心商店,公社有供销社,生产大队有代购代销店和综合服务站,浩特(自然村)有代购代销员,放牧的草坡和夏营盘上有流动服务组。
广大商业人员营业不论时间,买卖不分大小,送货不分远近,全心全意地为农牧业生产服务,受到社员群众的欢迎。哈拉诺尔大队综合服务站为了适应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除了做好供应工作以外,还设立了前店后厂的铁木加工厂,为贫下中牧修理了大批农具。赛乌素大队综合服务站针对牧区缺乏兽医的情况,营业员兼做“赤脚兽医”,担负起队里的防治牲畜疾病任务,在他们的努力下,保证了全队牲畜的健壮成长。
牧区一个大队往往有八、九个浩特,在生产大忙季节,大队综合服务站开展流动服务。剪羊毛大忙季节,他们背上纸烟、火柴等日用品和生产上急需的物资,到羊盘上边帮助牧民剪羊毛,同时一边售货、一边收购。
今年年初,这个旗遇到特大雪灾。商业人员顶风雪,冒严寒,翻山越岭,把饲草、饲料、乳品和药品等抗灾保畜物资送到各个浩特,有力地支援了牧业生产。广大贫下中牧高兴地说:新社会商店办到咱们家门口,让我们可以一个心眼扑在革命和生产上,真是我们的好后勤!
(新华社)


返回顶部